欢迎来到战争雷霆BWIKI!也欢迎关注本站视频账号:安东星兵科所,加入我们,为中文wiki添砖加瓦!若提示无编辑权限,请在浏览器右上角登陆B站账号
本站内容与建设均为人工,如有错漏或建议,欢迎自己动手,若不会编辑也可私信站长或加入编辑群反馈消息 | 编辑群号:1029549336 现站长:Zyszhao
本站所使用的游戏内数据等,其著作权属于Gaijin Entertainment,仅以介绍为目的引用。
格式指导当前正在编写中,欢迎各位编辑者在编辑群和讨论页进行讨论!

全站通知:

H-81A-2

阅读

    

2024-06-11更新

    

最新编辑:yusui-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6-11

  

最新编辑:yusui-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yusui-
Disambig.png

本条目介绍的是中国高级螺旋桨战斗机 H-81A-2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P-40 (消歧义)


 ·  ·  ·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编辑→源代码”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载具图鉴-机库背景.jpg
  • 简介
P-40c china 资料卡.png
H-81A-2


II 级

权重等级:

街机 历史 全真
2.32.32.3
价格:
850 Specs-Card-Eagle.png


介绍

H-81A-2 是中国的 II 级高级战斗机,分房权重 2.3 (街机/历史/全真),其于版本更新1.91“夜视”以礼包载具上架,随后在2020年5月特卖下架,转为在所有平台使用金鹰Ge icon.png购买。

H-81A-2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之一,主要由美国志愿航空队 (飞虎队) 使用,但各种缺陷导致飞行员们不太喜欢它们。H-81 是指霍克 (Hawk) 81型战斗机,为柯蒂斯公司代号,绰号“战斧”。该机的引入极大提高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

基本信息

飞行性能

最大速度

在 4500 米 561 千米/时

回转时间 19 秒

实用升限 1 0760 米

引擎 艾利逊 V-1710-33

类型 直列,12 缸

冷却方式 水冷

起飞重量 4 吨


项目 最大速度
(千米/时,于 4500 米)
实用升限
(米)
回转时间
(秒)
爬升率
(米/秒)
起飞距离
(米)
街机 历史/全真 街机 历史/全真 街机 历史/全真
白板 537 521 1,0760 20.0 20.7 8.8 8.8 343
完全体 588 561 18.0 19.0 16.4 12.0

详情

部件
作战档位 起飞档位 着陆档位 减速板 拦阻钩 减速伞
Icon GreenCheckmark.png Icon GreenCheckmark.png Icon GreenCheckmark.png Icon RedXCross.png Icon RedXCross.png Icon RedXCross.png
机体限制
机翼 (km/h) 起落架 (km/h) 襟翼 (km/h) 最大过载
作战 起飞 着陆 + -
795 300 595 530 245 ~13 ~6
最佳速度 (km/h)
副翼 方向舵 升降舵 散热器
< 420 < 380 < 420 > 310

生存性和防护

成员数量 1

解体速度

机体 795 千米/时

起落架 300 千米/时


  • 8 mm 钢板 - 飞行员座椅
  • 9.5 mm 钢板 - 滑油系统与发动机之间
  • 38 mm 防弹玻璃 - 挡风玻璃
  • 全部油箱具有自密封功能

改装件和经济


最高维修费 完全体

街机 884

历史 834

全真 1061

成员组培训费 3400

专家 2 3000

王牌 180

王牌(研发点) 38 0000

战斗收益 街机 / 历史 / 全真

2 ×40% / 80% / 200%

2 ×118% / 118% / 118%

改装

飞行性能

生存能力

武器配置


Mods aerodinamic fuse.png
维修机身
Mods aerodinamic fuse.png
维修机身



Mods radiator.png
散热器
Mods radiator.png
散热器



Mods compressor.png
增压器
Mods compressor.png
增压器



Mods aerodinamic wing.png
维修机翼
Mods aerodinamic wing.png
维修机翼



Mods new engine.png
发动机
Mods new engine.png
发动机



Mods metanol.png
喷油系统
Mods metanol.png
喷油系统



Mods armor frame.png
机体翻新
Mods armor frame.png
机体翻新



Mods armor cover.png
蒙皮
Mods armor cover.png
蒙皮



Mods ammo.png
7.62 毫米前射弹链
Mods ammo.png
7.62 毫米前射弹链


Mod arrow 0.png


Mods weapon.png
7.62 毫米前射机炮翻新
Mods weapon.png
7.62 毫米前射机炮翻新



Mods ammo.png
12.7 毫米前射弹链
Mods ammo.png
12.7 毫米前射弹链


Mod arrow 0.png


Mods weapon.png
12.7 毫米前射机炮翻新
Mods weapon.png
12.7 毫米前射机炮翻新



Mods pilon bomb.png
FMBC Mk 1 挂架
Mods pilon bomb.png
FMBC Mk 1 挂架


载具武备

攻击武器

弹药 470 发

射速 750 发/分钟



弹药 1960 发

射速 1000 发/分钟


H-81A-2 的攻击武器与更先进的 P-40 相比火力较差,但足以以短截射摧毁大多数战斗机,摧毁轰炸机有些困难。

预设挂载

挂载方案

方案 1 无挂载

方案 2 500 磅 AN-M64A1 炸弹 ×1


载具攻略

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极高,因此最合理的攻击战术是 B&Z

空战·历史模式

直接开加力起飞爬升到高空,并尝试拦截敌方攻击机和轰炸机。H-81 在在3800米高度平飞时的最高速度能达到 520 km/h,但爬升率仅为 12.0 m/s,抓中低空敌机轻而易举,但抓高空轰炸机就需要很长时间了。达到所需高度后,朝向敌机 B&Z。若玩家在垂直方向上战斗,襟翼也许会有所帮助,其吹断速度高达 600 km/h。

陆战·历史模式

H-81 仅能挂载一枚炸弹,因此玩家必须非常精准的投掷。建议玩家在轰炸敌方地面单位时,先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以 30-70° 向目标俯冲。这不仅能提高精准度,还能减小敌方高机、高炮命中滑油系统的概率。一旦你的速度超过 520 km/h,目标填满准心,就把准心拉到目标上方 (指屏幕),然后释放炸弹。记住,速度越难,拉得越多。 玩家在投下炸弹后,可以使用12.7机枪攻击轻装甲目标。通常坦克的顶部装甲最为薄弱,因此可以大角度俯冲攻击。在此过程中,务必放慢速度并注意高度,否则会拍地上。12.7毫米AP弹很擅长穿透车顶装甲和摧毁乘员/模块,获取击杀或助攻。

全真模式
  • 在全真模式中,H-81 有很大的潜力,却对新手不是很友好。它的优点包括良好的俯冲速度和平飞速度,令人惊讶的回转率,以及比其他 P-40 较好的机头视野。然而,让这架飞机难以掌握的是,其机枪必须连续命中目标才能重创/击毁敌机。而许多鼠标玩家在努力调整摇摆不定的准星后,仅仅打出“命中”。其他缺点包括座舱盖框架挡住太多视野,发动机在节流阀加力时会快速过热。
  • 在进入战斗之前,建议将操作面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 配平轴和头动作绑定按键,以提高前方视野。P-40 系列的机头都很重,所以玩家应根据速度配平升降舵+4%左右。至少携带30分钟燃料。建议将弹道交汇距离设置在 250~500 m 之间。
  • 在全真模式中,几乎所有的空战都发生在3000米以下,P-40 可以很容易地爬升到这个高度,并在交战前积累大量速度。战术类似于历史模式,即保持速度和 B&Z。如果玩家不幸的被咬住六点且不知道怎样做防御机动,就快速且平稳地转向最近的友军机场,以免失去过多速度。然后向机场浅俯冲。P-40 可以很容易地超过零式I-15,但很难超过 Bf 109 F/GFw 190 A 及其他 P-40。另一种防御方法仅在敌机高速接近时使用,即在敌机快贴脸时做一个突然的破-S规避敌机射击窗口 (此时如果敌方玩家没有立刻失去目标踪迹,一般会试图找到玩家在哪儿)。 然后玩家可以跑回机场或浅爬升准备反击。
  • 当拦截玩家轰炸机或 AI 轰炸机/攻击机/侦察机时,最好在交战前获得至少800米的高度优势。这不仅便于在 B&Z 时瞄准目标,也能轻易击杀或重创敌机。在掠袭敌机后,不要尝试待在敌机屁股后面,立刻远离并准备下一次 B&Z,否则玩家会成为尾炮手的活靶子,除非尾炮手死了。H-81 巨大的发动机和滑油系统很容易受损,这非常致命。

值得注意的敌人:

  • 日系:日系战斗机的回转速度通常比 H-81 快,很容易反咬 H-81。大部分配备多挺12.7毫米机枪,与 H-81 火力相当。但日系战机基本不配备防护装甲和自密封油箱,玩家可尝试击杀飞行员或点着油箱。九七式飞行艇二式飞行艇非常庞大,并装备有多门20毫米自卫机炮,方向向后。因此死死咬住它们的屁股无异于自杀,除非尾炮手死了。摧毁它们的最好方法是在 B&Z 中瞄准攻击机翼和发动机。
  • 英系:就英系飞机而言,喷火飓风比 H-81 转弯更快,爬升率也更高。它们的武器毁伤不如 H-81 ,但装备数量却非常多。另外特别要注意 飓风 Mk IV,其40毫米巨炮一发就能把 H-81 打成碎片。
  • 德系:德系飞机大多配有20毫米机炮,这对 H-81 很具威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像 Bf 110 和 Bf 109 E-3/F-1 这样的飞机。大多数德系战斗机的爬升率都高于 H-81,并能更轻易的比拼能量。如前所述,大多数德系飞机的火力更强大,H-81 显居劣势。
  • 苏系:大多数苏系战斗机能和 H-81 一较高下。几乎所有的苏系战斗机都在机头安装了机炮,这使得它们比大多数盟军飞机更具优势。最常见的敌人是以“雅克”开头的战斗机。也许美系飞机被苏系飞机击落的原因是他们使用伊尔-2。永远不要和伊尔-2对头。

反制措施

如前所述,H-81A-2 的攻击火力较为丰富,几乎可以在 2.3 权重爆杀所有飞机。H-81 的回转时间也比 P-40E 更短些。如果玩家被 H-81 咬尾,尽量使其超头或丢失能量。剃刀背式座舱盖虽比开放式座舱和气泡式座舱盖有更多保护,但仍十分脆弱,所以飞行员被击杀不罕见。

德系和苏系玩家注意了!虽然像 Bf 110、拉格-3雅克-3均在机头装有机枪/机炮,但经验丰富的 H-81A-2 玩家仍能在对头时重创你们。如果你们与 H-81 对头,打一个短截射后迅速下高,以免被其击中。特别是机身为木质的苏系飞机!

手动发动机控制

手动发动机控制要素
油气混合比 桨距 散热器 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
滑油散热器 散热器 类型
可手动控制 可手动控制
可自动控制
不可控制
不可自动控制
可手动控制
可自动控制
混合控制 不可控制
一档增压
不可控制

优缺点

优点:

  • 火力强大,弹药充足
  • 机动性良好
  • 最大速度很高
  • 比较抗揍
  • 座舱视野较同款 P-40 好
  • 12.7毫米机枪安装在机头,火力集中

缺点:

  • 重且产能差,在进行两次 B&Z 后就会失去大多高度和速度
  • 在中低空开启加力时,发动机过热较快
  • 方向舵在 520 km/h 以上时锁舵
  • 7.62口径机枪毁伤可能不足
  • 仅能挂载一枚500磅炸弹
  • 座舱盖框架繁多,侧方和上前方视野差

载具历史

研制与购入

P-40A/战斧I (H-81A-1) 依据租借法案转交英国,但因火力差、防护能力欠佳等饱受英军诟病。H-81A-2 作出在机翼上增设两挺7.62口径机枪、机鼻增设两挺12.7口径机枪等改进。但一些记录表明,柯蒂斯公司在制造 A-2 型首批100架时,使用了剩余的材料和零部件。例如,其中一部分飞机的油箱缺少内部自密封橡胶,仅有外部自密封涂层。它们也缺乏 P-40C/战斧IIB 的标配组件,如可抛式油箱,飞行员的防护装甲及无线电设备。这批飞机被英军拒收,随后转手中国。中国接手后,在飞行员座椅后方增设钢板。因此,这批飞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 P-40B/C,而是两者中间的型号。

中缅印战场

出口到中国的100架 H-81A-2 最初部署在缅甸,其中第100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时未能完成组装,其机身被运往中国,随后用从损毁飞机上拆下的零部件完成组装。虽然该型飞机不如日本的一式战那样灵活,但其结构更为坚固,在现实中更能安全迫降,总体上生存能力更强。为克服飞机的问题,飞行员们采用了创新性的预警战术,如相互报告日机位置,使 P-40 能安全地爬升到所需高度,然后 B&Z 敌机。H-81 在不久后被 P-40E 取代。

媒体

涂装
图片
视频

相关页面

相关系列
具有类似作用、结构和时代的飞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