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He 219 A-7

阅读

    

2025-09-21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21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太常寺祭酒
Disambig.png

本条目介绍的是德国螺旋桨攻击机 He 219 A-7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He 219 A-7

 ·  ·  ·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按右上角“编辑→源代码”即可修改页面内容。觉得WIKI好玩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ω<)☆
载具图鉴-机库背景.jpg
  • 简介
He 219a 7 资料卡.png
He 219 A-7


IV 级

权重等级:

街机 历史 全真
4.74.34.3
获取方式:
礼包/活动奖励

交易所

载具历史

亨克尔 He 219 夜枭(Uhu)是一种双发、中单翼布局的专用夜间截击战斗机。A-7型号被设计为该系列的量产改进型,旨在基于原有的A-2和A-0等型号进一步提升动力与火力性能,以应对英美后期出现的高空、高速轰炸机,特别是如蚊式轰炸机这类高速目标。

该机型的气动与总体布局可追溯至亨克尔公司早先的P.1055和P.1060研究方案,最初设想为高速多用途飞机,后调整为夜间战斗机项目,并于1942年11月6日实现首飞。然而,受到德国航空部、空军高层(如艾尔哈德·米尔希)与夜间战斗机部队指挥官约瑟夫·卡姆胡贝尔之间意见分歧和资源竞争的影响,其量产进程受阻。He 219在设计上具备多项创新特征:部分型号配备加压座舱和弹射座椅(是世界上最早批量采用弹射座椅的作战飞机之一);前三点式起落架;以及专为夜间空战优化的气动布局与视野设计。

A-7型号主要换装升级版的戴姆勒-奔驰 DB 603E发动机,其额定功率显著高于早期型号,旨在弥补全机重量增加和雷达天线带来的附加阻力,恢复并提升爬升率和最大速度。这也是A-7与之前型号的一项核心差异。

该系列飞机在不同批次数中搭载过多种机载截击雷达:早期使用FuG 202/B-C或FuG 212 C-1型(配备短波/超高频 软垫(Matratze)天线阵列),后期则改用宽频低频段抗干扰的FuG 220 利希滕斯坦 SN-2型雷达(配大型“鹿角”天线),以增强在敌方使用诸如“窗口”(Window)箔条干扰和电子对抗(如锯齿(Serrate)侦测系统)时的抗干扰能力。低频SN-2雷达虽抗干扰性能更优,但因其大型“鹿角”天线阻力显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飞行性能。1944年中后期,盟军通过情报获取与电子对抗技术,逐步压制了SN-2雷达的若干频段,进一步削弱了其夜战效能。

在德国后期的夜间防空体系中,He 219通常在地面雷达及卡姆胡贝尔防线(Kammhuber Line)指挥网络的初步引导下进入目标空域,之后依靠自身利希滕斯坦机载雷达搜索并接近敌轰炸机编队。其搭载的“斜乐曲”斜射炮系统与机载雷达相配合,使飞机能够从轰炸机防御薄弱的腹部或侧下方发起致命攻击。包括A-7在内的He 219系列,曾被配属于多个空军夜战联队(Nachtjagdgeschwader,简称NJG),作为高性能夜间截击机使用,其中第1夜战联队(NJG 1)等单位在实战中对He 219进行了试验性部署与小规模列装。然而由于总产量有限,A-7未能像Ju 88G或Bf 110G那样大规模替换旧有机型,更多扮演着高性能试验机或精锐装备的角色。

He 219 A-7为He 219系列在动力与火力方面的改进尝试,体现了二战末期德国夜间战斗机设计向高速、重火力与先进航电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其在机载电子设备、座舱安全(弹射座椅)和起落架设计(前三点式)等方面均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因此在战时被视作一种技术先进但生产受限的夜间战斗机。最终,因总体产量有限,未能对盟军夜间轰炸攻势产生战略层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