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6 28 型
阅读
2025-09-21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21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本条目介绍的是苏联螺旋桨战斗机 I-16 28 型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I-16 28 型。
载具历史
I-16 28型是苏联波利卡波夫设计局在I-16系列战斗机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改进型号。28型与同属后期型的24型密切相关,主要改进是将机翼上的施卡斯机枪更换为更大口径的机炮,即在机翼内加装两门20mm施瓦克航炮,并配合什韦佐夫 M-63发动机进行了试验性或小批量改装。这一改进旨在提升火力,以应对逐渐增强的飞机装甲防护以及新型敌机的威胁。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正是战机及其武器系统迅速发展的时代,I-16原本以7.62mm机枪为主的武器配置在面对新型敌机和轰炸机编队时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苏联空军在总结西班牙内战和诺门罕战役等实战经验后,明确意识到必须配备更大口径、更高毁伤力的前射武器。因此,I-16后续型号中出现了多种火力和动力组合的试验,力图在有限的机体空间和重量限制下提升穿透力和打击效果。28型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将翼载武器升级为20mm施瓦克机炮的一项重要尝试。同时为容纳两门施瓦克翼炮,机翼与机身连接区域的翼梁也作了局部加强。28型普遍配装较新型的什韦佐夫 M-63星型活塞发动机,相对强劲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加装机炮和结构加强所带来的重量增加,维持了与同期型号相当的爬升率和巡航速度。
将翼载机枪换装为20mm施瓦克机炮,理论上显著提高了单发杀伤力,使I-16在对付轻装甲目标或实现一击致命方面能力有所提升。然而,增设机炮也带来了重量增加、和维护负担加重等问题,对于一款原本以“小巧灵活”著称的战机而言,这是明显的妥协。28型因而可视为苏联工程团队在火力与机动性之间寻求平衡的一次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