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战争雷霆BWIKI!也欢迎关注本站视频账号:安东星兵科所,加入我们,为中文wiki添砖加瓦!若提示无编辑权限,请在浏览器右上角登陆B站账号
本站内容与建设均为人工,如有错漏或建议,欢迎自己动手,若不会编辑也可私信站长或加入编辑群反馈消息 | 编辑群号:1029549336 现站长:Zyszhao
本站所使用的游戏内数据等,其著作权属于Gaijin Entertainment,仅以介绍为目的引用。
格式指导当前正在编写中,欢迎各位编辑者在编辑群和讨论页进行讨论!

全站通知:

MG 151 (20 毫米)

阅读

    

2022-04-05更新

    

最新编辑:DBYttc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4-05

  

最新编辑:DBYttc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JacksonWJ
Vivid_Rabbits
30炮上的TItac

描述 

毛瑟20毫米MG 151/20是德制20毫米航空机炮,从毛瑟15毫米MG 151/15机炮扩膛至20毫米,因为经过实战检验后得出结论,更大的高爆弹毁伤好于高速弹药。


基本信息

20毫米MG 151的射速为700发/分钟。该机炮相当精确,弹道也不错。

弹药 配置

MG 151的主要特点是特殊的“薄壳弹”(Minengeschoß,字面意思是“炸药弹”)高爆弹药。 这种“薄壳弹”有专门的钨制薄外壳,可容纳更多的爆炸填充物(通常比普通的高爆弹多50%),因此对敌方飞机非常有效。

空军

  • 默认: IT · IT · APHE · HEI
  • 通用: IT · HEI · HEI · AP-I
  • 对空: AP-I · HEI · HEI · HEI · HEI · IT
  • 对地: APHE · APHE · APHE · IT
  • 曳光: FI-T · FI-T · FI-T · IT · IT
  • S匿踪: HEI · HEI · HEI · APHE · AP-I


  • 默认 (自卫火炮): IT · HEI · APHE
  • 穿甲 (自卫火炮): AP-I · AP-I · APHE · IT
  • 通用 (自卫火炮): IT · HEI · HEI
穿深参数
弹链 0°攻角穿甲威力 (mm)
10 m 100 m 500 m 1,000 m 1,500 m 2,000 m
默认 27 24 15 8 5 3
通用 27 24 15 8 5 3
对空 27 24 15 8 5 3
穿甲 27 24 15 8 5 3
曳光 27 24 15 8 5 3
匿踪 27 24 14 7 3 3
默认 (自卫火炮) 27 24 15 8 5 3
穿甲 (自卫火炮) 27 24 15 8 5 3
通用 (自卫火炮) 27 24 15 8 5 3

战车

  • 默认: HEFI-T · AP-I
穿深参数
弹链 0°攻角穿甲威力 (mm)
10 m 100 m 500 m 1,000 m 1,500 m 2,000 m
默认 26 23 13 6 3 3

舰船

  • 通用: HEFI-T · API-T · API-T
  • 20 mm HE 弹链s: HEFI-T · HEFI-T · HEFI-T · API-T
  • 20 mm AP 弹链s: API-T · API-T · API-T · HEFI-T
穿深参数
弹链 0°攻角穿甲威力 (mm)
10 m 100 m 500 m 1,000 m 1,500 m 2,000 m
通用 26 24 18 12 8 6
HE 26 24 18 12 8 6
AP 26 24 18 12 8 6

与其类似的机炮

战斗用法

因为”薄壳弹“对于空中单位的毁伤很大,所以MG 151/20机炮是对抗空中单位的最佳20毫米机炮。非出于特定原因需要其他弹药,否则请始终选择含有薄壳弹数量最多的弹链。

优点与缺点

优点:

  • 薄壳弹(改进型HEI弹药)可以对空中单位造成极大的毁伤
  • 比德国其他的20毫米火炮,弹药携带量数更大
  • 比德国其他的20毫米火炮,弹药初速更高
  • 相比于盟军的西斯帕诺机炮,MG 151/20拥有更低的故障率与更高的射速

缺点:

  • 由于燃烧弹和APHE弹的毁伤效果不佳,其默认弹链的击杀效率很低。
  • 即使使用APHE炮弹也很难对抗装甲地面目标
  • 曳光指示弹与薄壳弹的弹道轨迹略有不同

历史

MG 151最初是为15毫米弹药开发的,足够小到可以安装在他们的V-12航空发动机的气缸组之间,并且与盟军对手的20毫米机炮相比,有更高的初速。然而,1941年,德国人认识到在空战中,装药量比高初速更重要。因此,在1941年开始生产MG 151/20弹药时,毛瑟采用了相对简便的工艺,仅将MG 151/15的药筒颈部增大至20毫米弹头的直径(碰巧和MG-FF机炮使用的是相同弹头),之后将药筒长度缩短以使两种口径弹药达到相同长度。此举简化了将MG 151/15改装成MG 151/20的工序(仅需更换枪管后做略微调整),但此举也导致枪口初速从900米/秒降低到800米/秒,不过如果和MG FF相比,MG 151的枪口初速也算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MG 151的弹道特性更好、命中速度更高、射程更远。尽管弹头中的更多的装药导致了更多的初速下降,但事实证明以初速换高爆装药是划算的。


最初MG 151/15机炮作为主要武器安装在Bf 109F-2上,但因其表现不佳很快就被MG 151/20机炮取代并成为Bf 109F-4战斗机的标准配置,直至MG 151/20机炮的位置被30毫米的MK 108航空机炮取代。随着新的MG 151/20逐渐服役,在1942年时MG 151/15全部退出现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作为德军的主力战斗机机炮之一,并且广泛出口到其他轴心国国家,例如安装在日本的Ki-61丙、意大利Re.2005 serie 0,还有罗马尼亚IAR-81C战斗机。然而,德国开始为MG 151研发的薄壳弹代表了它的逐渐退场。


MG 151/20使用与MK 108弹头相同制造工艺的薄壳弹头(即使用高强钢卷曲成型,而非铸造),使得弹头可容下更多的高爆装药或燃烧剂。平均一般只需要命中18-20发MG 151/20毫米弹药就可以击落一架四引擎飞机,对于单引擎战斗机只需要4发命中,但类似B-17空中堡垒和兰开斯特之类的重型轰炸机,则需要命中25发才可击落。薄壳弹(Minengeschoß)对盟军重型轰炸机的效果甚微,但MK 103 等30毫米机炮只需要3-4次命中即可击落。因此,MK 103及其短管兄弟MK 108在战争末期开始取代MG 151成为德国空军的主力,并被人民冲锋队(德国国民兵)进行改装用作防空武器,并用于升级至15毫米武装的Sd.Kfz.251/21


战后,MG 151被法国空军和陆军轻航空兵使用。法国人在包括直升机的多型飞机上采用了固定和活动配置的MG 151,例如在阿尔及利亚使用的H-21C Workhorse和H-34直升机。可活动的型号经过修改,带有隔热套以保护机枪手的双手。MG 151还用于葡萄牙和罗德西亚版本的SA 316B 云雀III,而该炮的一种衍生型名为Vektor GA-1,由南非的Denel制造。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历史部分摘自mg151--百度百科

其余部分翻译自战争雷霆wikiMG 151(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