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 251
阅读
2025-09-21更新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9-21
最新编辑:太常寺祭酒

本条目介绍的是德国轻型坦克 Ru 251 。 关于其他版本,请参阅 Ru 251。
载具历史
侦察坦克 Ru 251(Spähpanzer Ru 251)是西德在冷战初期为取代老旧的M41 华克猛犬轻型坦克而研制的一款轻型侦察兼战斗坦克原型车。该车基于火炮式坦克歼击车系列的底盘和90mm主炮设计,追求高机动性与火力的结合。然而,由于同期配备莱茵金属105mm炮的豹1主战坦克开始批量生产,加上陆军兵种结构和侦察战术思想的演变,Ru 251最终仅停留在原型与试验阶段,并未投入量产及正式列装。
1960年代初,西德的装甲侦察部队仍大量使用美制M41轻型坦克。面对苏联T-54/55等坦克不断强化的装甲和火力,德国军方重新论证了侦察车辆需兼顾高机动性与自保火力的要求。Ru 251的研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启动,其目标是为装甲侦察单位提供一款具备高速机动能力、必要时可凭借90mm主炮与敌方装甲目标交战的轻型履带式侦察战车。
R 251主要设计与承制单位包括哈诺玛格(Hanomag)和亨舍尔等德国装甲车辆制造商。该车以火炮式坦克歼击车系列的底盘的总体设计为基础进行开发,研制周期约为1960年至1964年。首辆原型车于1963年完成,第二辆原型车或同系列试验车于1964年参与测试。Ru 251仅走到原型车阶段,实际完成数量极为有限,通常认为仅制造了两辆。
该坦克搭载一门莱茵金属90mmBK 90/L40型坦克炮(与同期的火炮式坦克歼击车使用的90mm火炮系统相同),备弹量约为41发。这一口径在当时足以应对轻中型装甲目标。动力系统则采用戴姆勒-奔驰MB 837 A型发动机,660马力的输出,使其功重比高达约26马力/吨。
然而,随着豹1坦克作为西德及北约标准主战坦克的快速推进,国防预算和工业资源纷纷向其倾斜。此外,战术思想发生转变:至1960年代中后期,西德装甲侦察更倾向于高机动、低轮廓、并能与航空及地面情报系统协同的侦察平台(如后来的山猫8×8轮式装甲侦察车),而非装甲薄弱、易受攻击的轻型坦克。另一方面,Ru 251在火力与机动性上虽有优势,却难以应对主流坦克的持续升级(如更厚的装甲和120/115/105mm 火炮时代的到来),其90mm火炮与轻防护在设计权衡上逐渐丧失竞争力,从成本效益角度亦无法说服决策层。因此,尽管Ru 251在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机动性能,仍未能进入批量生产或服役序列。
Ru 251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冷战期间高机动、强火力侦察坦克的设计思潮,即强调侦察车辆应具备遭遇敌方装甲单位时的自卫与反击能力。随着信息化水平和战术分工的发展,该类设计逐渐被更注重隐蔽性与机动协调性,并强调采用先进传感器的侦察方案取代。尽管Ru 251未能量产,其在底盘、动力与火力系统整合方面的某些思路(例如沿用火炮式坦克歼击车系列的通用组件以控制成本)仍对后续部分装甲车辆的研发带来了一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