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阶段
阅读
2025-07-23更新
最新编辑:浣熊少女Official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7-23
最新编辑:浣熊少女Official
国族政策介绍
在满足一系列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战略内的“国族觉醒”按钮进入国族阶段。在进入国族后,政策系统将重新构建,转为由独尊政策、杂糅政策和引申政策三部分构成。
玩家可选择一项所有政策实施完成的流派作为独尊政策。
同时可在剩余流派中,选择任意36项已实施完成的政策,组成杂糅政策。
引申政策是全新设计的政策条目,通过中朝界面选择当前的施政重心,并设置对应的辅政人员进行积累施政点数。
政策点数与势力主流文化、主政人物/辅政人物的智略、心性、流派有关。
当人物获得职业身份后,若职业与施政重心契合,积累速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当政策点数积累足够时,可以对应的政策栏目中选择引申政策进行颁布。
在引申政策中,可以颁布XX结集以获得其职业身份。此处以医士身份举例,在消耗政策点数颁布该政策后,我方养生能力不低于100的宗亲、公卿、朝臣将立即获得“医士”身份,而“医士”身份作为中朝辅政人员能积累更多《康养政治》政策点数。
国族官职介绍
进入国族阶段后,宗亲及公卿家族成员仍可以直接任用为朝堂官职或者地方官职。
而庶士身份的人物则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才可被任命为官职。
1.通过太学的培养与考试,获得“出身”或成绩优异进入郎署,即可当任对应级别的官职
2.通过察举的方式,挖掘我方庶士家族中的成员,授予“知兵法”、“孝廉”等buff标识并进入郎署,从而可以将获得相关buff的人物任命至对应官职上
3.消耗君威使人物获得宠臣身份,也可直接任命,但带有“宠臣”buff的人物部分属性将有所影响
本次更新新增了中朝、后宫、近侍官职,在朝堂上方的中朝按钮中,可以任命辅政人员
可每年增长政策点数用于颁布引申政策。
在宫廷中进入内侍页面,即可任命近侍官员,除黄门侍郎外,内侍官员均由负有“阉伤”的人物担任。
其中,可在监狱中对人物处以宫刑,处刑成功对应人物将负有“阉伤”,处刑失败对应人物将死亡。
内侍人员可以增加施政效率,减少公卿家族不满,以及产生贤能,并可执行部分职能。
在宫廷中进入后妃页面,即可任命后宫官员。
除皇太后、太皇太后外,后宫官员均由君主的配偶担任。后宫官员可以增加国君的生育率以及国家正统。
太学系统介绍
当势力君主为帝爵、势力阶段为国族阶段,即可开启太学系统。
玩家可以通过学派推演中的著经立传获得太学教材,而后制订招生标准、学制等培养规则,开启批量人才培养,太学可以根据教材等因素,对学生的能力、政策、智略、心性进行影响。
太学还可在学子达到指定学时时开启考试,赋予学子“身份”。
1.著经立传
势力处于圣人阶段、国族阶段时,可在学府学派推演中著经立传。著经立传成功后,会产生一本流派与势力主流文化一致的经书,经书的能力、政策与本次著经立传中安排的人员、书籍有关。
在学府中可以查看当前拥有的经书,当某一流派的经书数量达到五本,即可满足圣人阶段进阶到国族阶段的经书条件。
2.太学设置
在开启太学系统后,都城学府中的学苑便会变成太学。在太学界面中,可以进行多种调整。
在太学官员里,可以任命博士祭酒和经书博士,博士祭酒、经书博士可提升教学效率;在指定教材中,可以选择学生学习的教材经书;在学制调整中,可以调整太学招生的标准与学制。
每年6月份太学将在国内符合招生标准的人物中进行招生,在弹出的谏言界面可以同意或拒绝这些学生进入太学。
若国内没有符合标准的人物或太学生数量到达上限,则不会有太学取士谏言。
批准学生进入太学后,在学府中的太学生栏目可以查看当前正在学习的太学生。
玩家也可以消耗君威,使用推荐按钮选择人物将其推荐进入太学。
3.学习过程
在太学中的教学进度内,可以查看太学生们的入学时间,已历学时和学制时长。
学生学习时,将根据自身智略、教学进度、博士祭酒的智略、自身的能力政策数量、教材的能力政策、自身的年龄、太学博士中正面心性人数等因素,来决定其在太学学习中取得的成长。
学生学习了一年后,其在教学进度中的分类将会进入下一稔中,例如初稔中的三年制学生学习一年过后,将会进入再稔;若稔数大于学生的学制时长,则会重新进入初稔分类,例如再稔中的二年制学生再学习一年,其将会进入初稔。
在太学生右侧的操作按钮中,可以选择提前将太学生安排就任官职。
4.太学考试
当成年学生的学时达到其学制时间(例如三年制学生学时达到36个月),该便可参与太学考试。在考试中,玩家可以选择考试的科目以及录取科第的标准。学生将根据其在各项科目中的发挥取得上第、中第、下第、不第其中一种科第,并根据考试难度决定其在本次考试中实际取得的科第与成绩。
通常情况下,考取上第、中第、下第、不第将分别获得高第补吏、郎中、太子舍人、文学掌故身份。
若考生在之前的考试已经取得过身份,则会根据本次考试的名次重新提升身份,例如原先获得太子舍人身份的学生取得了上第成绩,则身份会直接提升至高第补吏;而该学生若取得了下第与不第科第,则身份仅会提升至郎中。
玩家也可以消耗君威,将取得科第的学生黜落为不第,或是将不第的学生钦点取得科第。
通过成绩取得了高第补吏身份的学生将会直接离开太学前往郎署,其余的学生将使用现行学制再从初稔开始再次学习。
5.太学清议
在太学清议中可以查看当前国中存在的士林领袖与士林大家。自身流派与国家主流相同的朝堂官员、庶士家族成员、邦士宗亲、邦士公卿,以及国中的圣人、亚圣都可以成为士林领袖与士林大家。
在拥有一个士林领袖后,每年12月,太学便会根据国家势力的各项分数得出清议结论,不同结论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具体效果在国家BUFF栏可以查看。
6.察举制
势力处于国族阶段时,即可使用察举制。当郎署有空位时,我方拥有爵位的庶窒家族中没有官职与任务、不是门客与郎官、非家主的成年男性将会进入察举选材范围。
每年1月系统将根据人物的军事、祭祀、教育、养生、育民、评级、心性等信息筛选出人才,玩家批准后这些人才便会进入郎署。
察举制成功推选的人才会根据上述信息获得“知兵法”、“文学”、“贤良方正”、“茂才”、“孝廉”其中一个身份。
7.郎署
在进入国族阶段后,闾里中会新增郎署,人物通过考试和察举获得了身份后便会前往郎署。在郎署左侧,可以调整当前查看的身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