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A
阅读
2025-04-24更新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4-24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 简介
权重等级:
| 街机 | 历史 | 全真 |
| 13.7 | 13.7 | 13.7 |
介绍
歼-10A(J-10A)是中国空军VIII级喷气战斗机,空战分房权重13.7(街机/历史/全真),陆战分房权重12.3(历史/全真)。它在版本更新“飞龙在天”中加入游戏。
基本信息
飞行性能
最大速度
在12000 米 2146 千米/时
回转时间 19.7秒 秒
实用升限 16000米 米
爬升率 米/秒
引擎 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 AL-31FN
类型 涡扇
冷却方式 空气
起飞重量 15吨 吨
| 项目 | 最大速度 (千米/时,于12000米) |
实用升限 (米) |
回转时间 (秒) |
爬升率 (米/秒) |
起飞距离 (米) | |||
|---|---|---|---|---|---|---|---|---|
| AB | RB | AB | RB | AB | RB | |||
| 初始 | 2093 | 2063 | 15240 | 20.3 | 20.6 | 252.1 | 240.3 | 850 |
| 完全体 | 2198 | 2146 | 19.3 | 19.8 | 340.7 | 295.0 | ||
细节
| 部件 | ||||||
|---|---|---|---|---|---|---|
| 作战襟翼 | 起飞襟翼 | 着陆襟翼 | 减速板 | 减速伞 | 尾钩 | 反推装置 |
| 机体限制 | ||||||
|---|---|---|---|---|---|---|
| 机翼 (km/h) | 起落架 (km/h) | 襟翼 (km/h) | 最大过载 | |||
| 作战 | 起飞 | 着陆 | + | - | ||
| 1543 | 620 | N/A | - | - | ~7.7 | ~3 |
| 最佳速度 (km/h) | |||
|---|---|---|---|
| 副翼 | 方向舵 | 升降舵 | 散热器 |
| <519 | <700 | <2000 | N/A |
发动机性能
| 引擎 | 飞机质量 | ||||||
|---|---|---|---|---|---|---|---|
| 引擎型号 | 数量 | 基础质量 | 机翼载荷(全燃料) | ||||
| 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 AL-31FN | 1 | 7990千克 | 385千克/米2 | ||||
| 发动机数据 | 携带燃料总质量(未携带武器) | 最大起飞 质量 | |||||
| 质量(每台) | 发动机类型 | 7分钟燃料 | 20分钟燃料 | 24分钟燃料 | |||
| 1470千克 | 喷气 | -千克 | -千克 | -千克 | -千克 | ||
| 0 m 时的发动机最大推力(历史/全真) | 0 m时的推重比(加力) | ||||||
| 节流阀 | 100% | 加力 | 8分钟 燃料 | 20分钟燃料 | 29分钟燃料 | 最大起飞质量 | |
| 静止 | 7780 千克力 | 12480 千克力 | - | - | - | - | |
| 最优 | - 千克力 (-千米/时) |
- 千克力 (- 千米/时) |
- | - | - | - | |
生存性和防护
成员数量 1
解体速度
机体 1555 千米/时
起落架 482 千米/时
改装件和经济
最高维修费 白板 → 完全体
街机 2940 → 4430
历史 8485 → 1,2786
全真 9991 → 1,5056
改装件总成本 31,3000
48,5000
护身符 3200
成员组培训费 31,0000
专家 110,0000
王牌 3600
王牌(研发点) 135,0000
战斗收益 街机 / 历史 / 全真
90% / 320% / 500%
256% / 256% / 256%
载具武备
| 弹道计算机 | ||||
|---|---|---|---|---|
| EEGS | CCIP(枪炮) | CCIP(火箭弹) | CCIP(炸弹) | CCRP |
进攻性武器
弹药 200 发
射速 3400 发/分钟
歼-10A可选择以下预设挂载:
- 23毫米23-3型机炮 × 1,位于进气道下(200发 × 1);大口径干扰弹 × 72
自定义挂载选项
| 挂载表格 | |||||||||||||
|---|---|---|---|---|---|---|---|---|---|---|---|---|---|
| 挂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对空中目标 | |||||||||||||
| 霹雳-12 × 2,霹雳-5EII × 2 | |||||||||||||
| 霹雳-12 × 6 | |||||||||||||
| 霹雳-8B × 6 | |||||||||||||
| 霹雳-5EII × 6 | |||||||||||||
| 对地面目标 | |||||||||||||
| 副油箱,副油箱,副油箱 | |||||||||||||
| 250-4 × 11 | |||||||||||||
| 500-4 × 5 | |||||||||||||
| 250-3 × 11 | |||||||||||||
| 500-3 × 5 | |||||||||||||
| K/ADC03A,雷石-6 500 × 2 | |||||||||||||
| K/ADC03A,GB 500 × 2 | |||||||||||||
| K/ADC03A,雷石-6 250 × 2 | |||||||||||||
| K/ADC03A,GB 250 × 2 | |||||||||||||
| 130-2 型 × 11 | |||||||||||||
| 90-1 破甲 × 11 | |||||||||||||
电子设备
| 机载雷达 | |
|---|---|
| 型号 | 1473 型 |
| 类型 | 雷达 |
| 频段 | I |
| 最大搜索距离 | 85km |
| 最大搜索范围 | 120° × 10° |
| 模式功能 | 全向攻击 敌我识别 边扫描边跟踪 超视距模式 空战格斗模式 头盔瞄准具引导模式 半主动雷达寻的 |
| 数据链目标 | 4 |
| 雷达告警接收器 | |
| 型号 | KJ8602A |
| 频段 | E-J |
| 最大探测距离 | 70km |
| 功能 | 跟踪状态探测 导弹发射探测 信号强度 敌我识别 |
| 威胁类型显示上限 | 39 |
| 威胁探测上限 | 12 |
实战用法
武备:六枚霹雳12和两枚霹雳5eII
优缺点
优点:
缺点:
载具历史
开发日志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限于世界强权的技术封锁,中国航空工业一直无法真正满足解放军空军对于高性能战斗机的装备需求。中途提出的多项原型机研发计划大多因技术指标无法实现或预算不足而被迫中止,致使装备与国际主流水平的代差进一步加剧。这一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初终于迎来了转机,在投入充足资金研发新一代高性能战斗机的同时,装备评审流程也由原来的指定厂家进行研发改进工作转为多方厂商参与竞标、择优选取——在所有参评方案中,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的设计得到了空军方面的首肯,最终以“10号工程”的代号正式立项开始研制。
作为跨代设计与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款四代战机,“10号工程”在多方面都需要从零开始建立自主体系,因此在刚起步时的进展并不顺利,但最终仍然实现了巨大突破:1997年,首架原型机组装完毕,并于次年3月23日成功首飞。新一代战机顺利通过验收,量产型号在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数项升级改进,于2005年定型为“歼-10A”并正式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歼-10系列的传奇至今仍在续写,在量产期间不断升级迭代推陈出新,矢志不渝守护共和国的天空。[1]
媒体
涂装
画廊
- 歼-10A 开发日志1.png
开发日志之一
- 歼-10A 开发日志2.png
开发日志之二
- 歼-10A 开发日志3.png
开发日志之三
另见
参考资料
- ↑ [开发] 歼-10A:翩若惊鸿,矫若猛龙,warthunder.com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