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Ki-94 II (试制)

阅读

    

2025-08-28更新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8-28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太常寺祭酒
F-41地心鸦

载具历史

Ki-94 是日本陆军委托立川飞机公司在二战末期开发的一项高空截击机。该编号实际上对应两种不同设计:Ki-94-I(较为出格的双尾梁/串列推进设计,最后放弃)和游戏中的Ki-94-II(经改良后更为常规的单发高空拦截器)。Ki-94-II旨在拦截在高空活动的B-29等战略轰炸机;由于战争末期工业与材料短缺以及盟军轰炸,只有原型机建成但未能完成试飞便被战争终结打断。

Ki-94-II的设计在1944年获核准并订购若干原型与预生产机;日本无条件投降使得试飞根本未展开或刚处于准备阶段,项目随即停止,原型被盟军占有或送检,Ki-94-II从未投入作战。

1942–1943年间,面对美军对日本本土的高空战略轰炸(尤其B-29),日本参谋本部要求开发能在高空拦截和摧毁战略轰炸机的战斗机。最初立川提出一款较为非常规的双尾梁、前后串列推进的Ki-94-I构型,但被认为过于复杂、不易量产;随后在1943年之后转为更常规的Ki-94-II方案,着重高空性能、加压座舱与重火力。

Ki-94-II为单发、单座单机身常规单翼式布局,采用较长展弦比翼型以优化高空升阻比。其使用由首席设计师長谷川龍雄(1916-2008)提出的“TH”型翼型(以其名字的罗马音Tatsuo Hasegawa的首字母缩写而成)以追求较低阻力的层流/低湍流特性。机身设计兼顾高空巡航稳定性与攀升表现。计划采用加压座舱以确保飞行员在高空能长期作战并保持操纵性能。

Ki-94-II预定装备的是中岛的Ha-219-Ru大功率星型发动机(即原Ha-44),功率级别约在 2,400–2,450 hp 量级,并计划配备一台6叶片恒速螺旋桨以充分把扭矩转换为推力。首架原型在 1945 年夏(文献多指 7–8 月间)建成,但因资源短缺、轰炸与工程延误,其原计划的 6 叶片螺旋桨未及时到位,原型改装临时 4 叶桨并安排在 1945 年 8 月中旬进行初飞测试。该发动机与增压系统是实现高空性能的关键(Ru后缀即是ル式ターボ過給器(Ru-shiki turbocharger)的缩写,指的是废气涡轮增压器)。

为完成对B-29等重型目标的截击任务,Ki-94-II设计了较重的机首/翼内火力配置(2 ×30 mm机炮加2×20 mm机炮的组合),以保证在高空一击致命的穿透与爆燃能力。机腹可挂轻型炸弹用于有限的对地或破坏任务。

Ki-94-II属于日本在战争后期为应对高空战略轰炸而推进的“高空拦截器”潮流的一例(同一时期还有中岛Ki-87等竞争/互补项目)。其设计方向——高功率发动机、加压座舱、重武装与层流翼——在纸面上对拦截B-29有明确针对性;但受限于日本当时的工业能力、发动机和螺旋桨配套的可靠性与生产节奏,以及盟军战略轰炸对日本制造体系的破坏,导致这些后期“奇兵式”机型大多停留在原型或图纸阶段。Ki-94-II因此成为“末期试验机”与“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可能出现的高空拦截机”类型的代表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