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图-4
阅读
2024-02-19更新
最新编辑:瓦瑞克Warrick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2-19
最新编辑:瓦瑞克Warrick
基本信息
飞行性能
最大速度
在9100米 641千米/时
回转时间 32 s
实用升限 12 000 m
引擎 什韦佐夫 ASh-73TK
类型 星形
冷却方式 水冷
起飞重量 64 t
项目 | 最大速度 (千米/时,于9,100米) |
实用升限 (米) |
回转时间 (秒) |
爬升率 (米/秒) |
起飞距离 (米) | |||
---|---|---|---|---|---|---|---|---|
AB | RB | AB | RB | AB | RB | |||
初始 | 618 | 604 | 12,000 | 33.4 | 35.0 | 4.7 | 4.6 | 1,500 |
完全体 | 665 | 641 | 30.4 | 32.0 | 10.5 | 6.5 |
细节
部件 | |||||
---|---|---|---|---|---|
作战襟翼 | 起飞襟翼 | 着陆襟翼 | 减速板 | 制动装置 | 减速伞 |
✓ | ✓ | ✓ | X | X | X |
机体限制 | ||||||
---|---|---|---|---|---|---|
机翼(km/h) | 起落架(km/h) | 襟翼(km/h) | 最大过载 | |||
作战 | 起飞 | 着陆 | + | - | ||
609 | 389 | 332 | 322 | 270 | ~4 | ~2 |
最佳速度(km/h) | |||
---|---|---|---|
副翼 | 方向舵 | 升降舵 | 散热器 |
< 340 | < 350 | < 290 | > 400 |
增压器(历史/全真) | 最佳海拔 | 100% 引擎出力 | 战时紧急动力 |
---|---|---|---|
设置 1 | 1,250 m | 670 马力/匹 | 704 马力/匹 |
设置 2 | 3,200 m | 600 马力/匹 | 660 马力/匹 |
手动发动机控制要素 | ||||||
---|---|---|---|---|---|---|
油气混合比 | 桨距 | 散热器 | 增压器 | 涡轮增压器 | ||
滑油散热器 | 散热器 | 控制方式 | ||||
可控制 | 可手动控制 可自动控制 |
不可手动控制 不可自动控制 |
可手动控制 不可自动控制 |
混合控制 | 可控制 一档增压 |
自动控制 |
生存性和防护
成员数量 7
解体速度
机体 609 千米/时
起落架 389 千米/时
- 飞行员前部防弹玻璃厚度为60毫米
- 飞行员前部钢板厚度为6.5毫米
- 飞行员后部钢板厚度为6.5毫米
- 尾翼控制钢索前部钢板厚度为6.5毫米
- 机背后部和机身侧面的炮塔周身钢板厚度为6.5毫米
- 机腹后部炮塔后方钢板厚度为6.5毫米
- 机尾炮塔前部防弹玻璃厚度为60毫米
- 机尾炮塔后部钢板厚度为6.5毫米
不要被图-4强大的自卫武器迷惑,它还是有弱点的。
"猎人"F.1或者"秃鹫"IIA只要一个短点射就能送他回机库。图-4驾驶舱没啥装甲,对头可以随便让两个飞行员一起昏睡。
图-4体型巨大,被弹面积也大。其弱点在于机翼和尾翼,命中即可重创之,迫使其返航,甚至直接送它回机库。
开佩刀遇见它的时候,瞄着机翼油箱打。多数时候,只要点燃邮箱或者打烂机翼就能让图-4直接暴毙。
不过请注意,不要咬图-4六点!从后方攻击图-4无异于自寻死路,斜后方尤其如此。一定要BZ或者二对头,机身炮塔射界角度最大仅为70度。
改装和经济
最高维修费 白板 → 完全体
街机 免费
历史 免费
改装件总成本 83300
133400
护身符 2000
成员组培训费 78000
专家 270000
王牌 1500
王牌(研发点) 670000
战斗收益 街机 / 历史 / 全真
% / % / %
载具武备
挂载武器
The 图-4 (中国) 的挂载包括:
- 3,000 千克 FAB-3000 M-46 炸弹 x 4(总计 12 吨)
- 1,500 千克 FAB-1500 M-46 炸弹 x 8(总计 12 吨)
- 500 千克 FAB-500sv 炸弹 (焊接) x 20(总计 10 吨)
- 250 千克 FAB-250 炸弹 x 40(总计10吨)
- 1,000 千克 FAB-1000 炸弹 (焊接) x 8(总计 8 吨)
- 500 千克 FAB-500sv 炸弹 (焊接) x 12(总计 6 吨)
- 100 千克 FAB-100sv 炸弹 (铸造) x 40(总计 4 吨)
中系图-4和苏系同款的挂载完全一致,最大载弹量高达12吨,炸弹种类繁多。如果要在空战里炸战区,最好带8个1.5吨,重量和4个3吨一致,但数量更多;如果要炸敌方机场,就带4个3吨,当量稍多但灵活些稍差。
自卫武器
3 座炮塔 23 毫米 NR-23 机炮 x2
弹药 550 发
射速 900 发/分钟
炮塔 23 毫米 NR-23 机炮 x2
弹药 1000 发
射速 900 发/分钟
炮塔 23 毫米 NR-23 机炮 x2
弹药 500 发
射速 900 发/分钟
图-4 (中国)自卫武器有:
- 机背前部炮塔,23 毫米 NR-23 机炮 x2(每门275发,总计550发)
- 机背后部炮塔,23 毫米 NR-23 机炮 x2(每门275发,总计550发)
- 机腹前部炮塔,23 毫米 NR-23 机炮 x2(每门250发,总计500发)
- 机腹后部炮塔,23 毫米 NR-23 机炮 x2(每门500发,总计500发)
- 尾部炮塔,23 毫米 NR-23 机炮 x2(每门275发,总计550发)
中系图-4和苏系原版也完全一样,搭载了10门NR-23,火力可全方位覆盖战机。尽管如此,AI炮手接敌的时机还是太晚,玩家仍需要手动操纵之。带导弹的飞机能远距离攻击图-4,这时候炮塔也就没啥用了。对此,玩家可以减小油门甚至关闭引擎以消除热源信号,增加敌方导弹锁定难度,这样就能把他们引到机炮射程内。
载具攻略
等待补充
优缺点
优点:
- 全游载重量最大的战机,至多可携带12吨(26455磅)的挂载
- 安装动力相关改件(即压缩机,引擎和燃油喷射系统)后爬升能力强悍
- 23毫米自卫机炮盲区小、备弹多、毁伤好
- 所有挂载都置于弹舱内部,不产生额外阻力
- 除了尾部炮塔,炮手和炮塔位置都是相分离的,生存性高
- 前三点起落架,着陆时不会打桨
缺点:
- 容易起火,翼面易受损,操控性因此下降
- 会被口径≥20毫米的机炮打烂,MK 108、阿登和DEFA尤其如此
- 会碰上F-86F-2"佩刀"、"猎人"F.1和"秃鹫"IIA这种次顶喷气机
- 敌机多方向来犯时无法有效自卫
- 体型巨大,老远就能看见
- 需要花点时间爬升
- 滚转、舵效差,起落架收放速度慢,降落时相当难操控或回正
载具历史
中国服役历史
1949年底,毛泽东主席访苏联时,斯大林答应将12架图-4轰炸机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政府。1953年2月28日,苏方先送来10架。同年3月15日,人民空军使用这批轰炸机组建了空军独立第4团,对外代号“独立第2344支队“。1953至1963年间,图-4陆续参与了多种作战、勤务和特种保障任务,如:为中国空军首支地空导弹部队首次实弹射击打靶试验提供保障,在宁夏中卫地区投放拉-17靶机,供导弹1营操作刚完成改装的苏制С-75地空导弹射击。赴中缅边境地区、拉萨地区、四川成都地区进行航测,广汉、彭山机场勘察,132厂(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选址,向进藏部队空投物资,炸祁连山冰川和黄河冰阻,打间谍气球,新疆与内蒙古防治瘟疫播药等。1988年,所有图-4退出现役。
本土改型
图-4P
新中国建立初期,蒋伪政府不断向大陆派遣P2V-7U”海王星“(RB-69A)电子侦察机夜间低空入境、刺探情报。中国人民空军所装备的苏制米格-17PF虽然安装有RP-5(国产型号为雷-1)雷达,但低空抗干扰能力差、截击窗口短、油料消耗大,因此需寻求其他速度更慢、航程更大的夜间战斗机/截击机。1958年9月,驻陕西临潼机场的轰炸第5师将2架图-2改装为夜间战斗机,同年9月完成验收进入作战序列,名称为图-2P(西方或称图-2PF),但截击效果依旧不理想。1960年11月19日晚,5师74团飞行2大队大队长尚德赞在驾驶图-2P还因设计问题被诱使撞毁在嵩山上,空军因此放弃了图-2P的改装,转而看向其他更为可靠的方案。
时间回到1960年初,空军指挥所所长韩志明向司令员刘亚楼大胆提出,应使用图-4拦截来犯的P2V。他认为,图-4飞行性能与P2V相近,续航时间在6小时以上,可以长时间跟踪并攻击敌军侦察机。后者认可其想法,同意进行试验性改装,派人至陕西武功机场与独立4团研究改装方案。经研判,技术人员将伊尔-28上的PSBN-M(国产型号为轰雷-3)雷达安装在机背炮塔,并在炮手位置安装了红外瞄具,有效观察范围为3公里;弹舱改为指挥所,加装雷达显示器,调整通信线路,可容纳1名指挥员、2名领航员和2名标图员。经一个月改装和试飞,空军认为其具备实战能力,将其纳入作战序列,并继续改装了3架,名称为图-4P。1960年3月1日晚,图-4P首次出击。一架隶属于蒋伪政府空军第34“黑蝙蝠”中队的P2V-7U侦察机侵入大陆领空,低空飞过江苏,一架图-4P随着米格-17PF一同出战,但仅在河南和安徽上空跟踪了一番,并未发生战斗。不过,同年12月19日,中国大陆上空便出现了世界空战史前所未有的绝景。
当日晚,蒋伪政府空军赵钦中校从韩国群山基地驾驶P2V-7U起飞,从渤海湾侵入我国领空。我军海上巡逻的图-4P通过雷达搜索到敌机,在张家口上空与其交战。接敌的10分钟内,图-4P机组在250米至几十米不断追逐P2V,甚至一度飞到后者下方开火,但碍于瞄具质量较低,炮弹无一命中。P2V机组为降低能见度,未开启辅助涡喷发动机逃离,但靠着山区地形和雷达盲区暂时摆脱了追击。
P2V完成侦察任务后,飞抵山东上空准备返航,行至济宁时遭到高射炮和约15座探照灯拦截,因而打开涡喷发动向曲阜方向逃窜。时任独立第4团副团长的王德安少校接到地面引导情报,驾驶0049号图-4P升空拦截。机组根据敌机飞行方向推断其意图直接逃回台湾,便上升至1000米的高度向曲阜东南方向巡航搜索。图-4P行至临沂东北方向时接获到P2V雷达信号,但安装了雷达告警装置的后者反应迅速,企图爬升至图-4P上方的雷达盲区进行规避。对双方雷达性能了如指掌的王德安看穿了P2V的诡计,随即拉高,35分钟内始终保持在后着斜上方。可惜的是,尽管图-4P的炮手抓住每次机会,全力瞄准开火,但射出的250发炮弹依旧无一命中。战至淮北地区,P2V机组再次打开涡喷发动机,彻底甩开了图-4P。虽然首战未能取得战果,但王德安少校高超的指挥水准、机组的大无畏精神和图-4P可怖的体型大大震慑了“黑蝙蝠”中队,此后一年内更是大大减少了对东三省的侦察频次,本次战斗实属人民空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61年至1963年间,图-4P多次参与拦截来犯的P2V,但均未取得战果。蒋伪政府不再向沿海地区派遣侦察机后,图-4P也就改回了正常轰炸机。
空警-1
蒋伪政府空军不断袭扰大陆,但限于军队防空设备差、雷达性能低,仅能靠地面引导进行预警。由此,空中预警和控制(AEW&C)机的需求应运而生。1968年9月26日,中央军委下发研制空中预警机的命令,主要的改装项目包括在飞机顶部增装雷达天线罩,将飞机中舱改为雷达舱,配装小型化的843型测高雷达和多普勒导航系统、领航计算机、坐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赋予代号“926飞机”。由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第四个开始研制预警机的国家。
1969年11月25日,空军司令部下令调集人手继续研发空警机,并认为图-4是合适的改装平台。改装工作由陕西咸阳以西空军36师基地附近的5702工厂开展。同年年底,六院603所会同其他所派出人员组建了150人的设计队伍,以603所的楼国耀担任型号的技术总负责人,后期改由周光耀担任。空军决定由六院为主设计,5702厂生产,空36师执行试飞任务。当时要求全国各单位对“926飞机”所需材料加工资料等全部开绿灯放行,只能倾全力配合不得过问。
为进行改装,926飞机移除了所有炮塔,机背上安装直径7米、厚度1.2米的雷达罩,空动阻力因此增加了约30%。对此,工程团队将其引擎全部换为4250马力的涡桨-6(国产仿制AH-20M)发动机,并换上J17-G13(国产仿制AV-68)螺旋桨,动力较原版提升了67%;此外,1969年12月至1970年8月间,团队还修改了团队的气动外形和结构,吹风试验超2000次。不过,新的引擎长度较之前增加了2.3米,整体操控性有所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采用垂尾配重振荡阻尼器、在飞机左右平尾尖端加装小垂尾(面积 5.5 平方米)、增加腹鳍、加大背鳍、平尾的面积展向加长2米,弦向加长0.4米。经上述改动后,问题得到解决。
内部结构方面,原先的弹舱改为气密舱指挥室,容纳雷达操作员和指挥人员,安装843警戒雷达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敌我识别系统、通信和数据传输系统、导航和引导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在空警-1上采用的是布置多个雷达P型显示器,2个A型显示器,UHF和VHF波段的电台分别担任空地和空空通话,当时数据传输设备采用无线电传机改装,空域的空情显示主要以图板作图表示。由于雷达屏显当时只有“长余辉材料”制造的一种,操纵员和控制员必须紧盯显示器,不然很可能漏看空情。
1971年6月10日,926飞机首次试飞成功,获名空警-1,是世界上研制最快的空中预警机,仅一年零七个月就成功升空。然而,试飞并非一帆风顺。空警-1第一次带天线罩试飞,在空中出现剧烈的震动现象。在驾驶舱里,飞行员的脚蹬板上有间歇性敲打感觉;在中部机舱,3名乘员都能看到垂直尾翼明显的周期性摆动;在尾舱,人摇晃得无法写字。1972年9月开始,技术人员开始攻关这一问题,通过雷达支架安装整流罩、垂尾安装助力,这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自1974年起,空警-1在多种地形进行了雷达探测性能试飞,但机载雷达无法消除地物回波干扰,不具备探测陆地上空低空飞行目标的能力。1976下半年,空军组织开展改进雷达抗杂波的研究,但1978年11月20日至1979年1月18日的海上试飞结果显示,改进并未取得成效。1979年7月12日,空军正式叫停空警-1的研究,其余三架安装涡桨-6的图-4改为电子对抗(ECM)或电子情报(ELINT)飞机。
图-4无人机母机
1964年至1968年间,中国军方击落数架美军AQM-34N“火蜂”(147H型)无人侦察机并修复了至少一架,事后北京航空学院还通过逆向工程自行仿制了一架。1969年开始,工程团队依照仿制无人机研制无侦-5(长虹-1),1972年11月28日试飞。1986年,红4134号图-4被改装为无人机母机并进行了飞行试验。该架图-4曾直接试验投放缴获修复的AQM-34N,可在机翼下挂载两架无侦-5或拉-17K无人靶机。
媒体
-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