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
纳尔逊级战列舰1号舰 纳尔逊 HMS Nelson ネルソン | ||||
![]() |
编号 | NO.132 | 类型 | ![]() |
稀有度 | ★★☆☆☆ 精锐 |
阵营 | ![]() | |
建造时间 | 04:40:00 | |||
普通掉落点 | ||||
活动掉落点 | ||||
其他途径 | 退役荣誉勋章兑换、新兵训练完成进阶阶段所有任务后解锁后,再通关主线剧情普通4-1,获得。 | |||
营养价值 | 炮击65 雷击0 航空0 装填10 | |||
退役收益 | 金币11 燃油4 勋章4 | |||
强化 |
炮击 | 78*10=780 | ||
雷击 | 0*0=0 | |||
航空 | 0*0=0 | |||
装填 | 41*35=1435 |
舰队科技+ | ||||||
科技点 | 属性加成 | |||||
获得 |
|
合计 72 |
战巡/战列/航战 耐久+2 | |||
满星 |
|
- | ||||
Lv.120 |
|
战巡/战列/航战 炮击+1 |
性能 | |||||||||||||||||||
| |||||||||||||||||||
初始属性/120级 满破满强化 好感度爱属性
| |||||||||||||||||||
耐久 | 1276→7654 | 装甲 | 重型 | 装填 | 55→149 | ||||||||||||||
炮击 | 79→407 | 雷击 | 0→0 | 机动 | 6→33 | ||||||||||||||
防空 | 41→219 | 航空 | 0→0 | 消耗 | 5→14 | ||||||||||||||
反潜 | 0→0 | ||||||||||||||||||
幸运 | 66 | ||||||||||||||||||
航速 | 23 |
突破升星效果 | |
一阶 | 主炮底座+1/主炮效率提高5% |
二阶 | 副炮底座+2/主炮效率提高10% |
三阶 | 主炮底座+1/主炮效率提高15% |
槽位/装备类型/ | ||||||
槽 | 装备类型 | 效率 | 武器数 | 预装填数 | ||
1 | 战列炮 | 100%/130% | 3 | 0 | ||
2 | 驱逐炮、轻巡炮 | 200%/200% | 3 | 3 | ||
3 | 防空炮 | 100%/100% | 1 | 0 | ||
4 | 设备 | - | - | - | ||
5 | 设备 | - | - | - | ||
注 | 水面鱼雷底座+1与航母机库+1并不增加武器数 | |||||
初始装备 | ||||||
---|---|---|---|---|---|---|
1 | 三联装406mm主炮T1 | |||||
2 | 双联装152mm主炮T1 | |||||
3 | - | |||||
装备说明 | ||||||
技能弹幕、专属弹幕; | |
|
主炮开火时,有20.0%(40.0%)的概率朝自己前方直线发射一轮专属弹幕(依据技能等级) |
编辑配装推荐
- PVE配装
- PVP配装
未填写推荐人将不会展示。配装仅代表推荐人观点,查看时请自我斟酌。更多请参考“装备分析”,如果没有以下装备可查阅“下位替代”。
推荐配装1 | ![]() ![]() ![]() ![]() ![]() ![]() ![]() ![]() |
推荐人 | 智代智代 2020年2月11日 (二) 10:43 (CST) |
---|---|---|---|
推荐理由 | 常规配置,偏向射速。 |
登陆界面 | 碧蓝航线! |
---|---|
舰船型号 | 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舷号28 |
自我介绍 |
连我都不认识的话,就先回海军学院再多读几年书吧,我不需要这样的指挥官。 |
获取台词 | 你就是指挥官?看起来完全不像样……我是纳尔逊,你有没有领导舰队的资质,我会好好看着的 |
登录台词 | 哼,偷懒回来了?文件已经准备好了,期待你的努力 |
查看详情 | 有什么好奇怪的?再看挖你眼睛哦! |
主界面 | 名为“失败”的经验?这种东西不过是败犬的悲鸣罢了! 我并不是在针对你,我是说,如果你和那些将友情努力挂在嘴边的庸才一样的话,那你不配坐在这里 有多少能力就能胜任多少工作,对你来说,大任还差远了……好好磨练自己吧 |
触摸台词 | 想尝尝主炮的滋味吗,指挥官? |
特殊触摸 | 化作特拉法尔加的藻屑吧,亲、爱、的、指挥官 |
任务提醒 | 不好好完成任务还愣着干什么? |
任务完成 | 难道奖励还要我帮你拿过来吗,给我10秒之内处理掉!1、2、…… |
邮件提醒 | 刚刚出去散步顺便帮你把新的信件带过来了,心怀感激地读吧 |
回港台词 | 看到皇家海军的英姿了吗? |
好感度-失望 | 我已经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哈…… |
好感度-陌生 | 你这样也算指挥官吗?真是笑死人了,听好了,所谓指挥官,首先……(一个小时后)明白了吗?你就好好努力吧 |
好感度-友好 | 这点成绩就想让我……这都是你做的?…………笑什么笑,这一次就破例承认你干得不错好了,哼! |
好感度-喜欢 | ——看什么看,对于认真完成自己分内工作的人,我也是会好好承认的!再说了,开始只是觉得你看起来靠不住而已,又没有说你就不认真了(扭头) |
好感度-爱 | 交往?嗯……要、要答应你也不是不可以呢,只要你能保持现在的样子好好努力的话 |
誓约台词 | 站直身躯,挺起胸膛,你可是我纳尔逊选择共度一生的人,这是值得你骄傲的事!……当然,能被你选为对象,也是我纳尔逊的光荣……不傲了?……我说你,就这么想被我收拾吗? |
委托完成 | 指~挥~官~你是不是忘了委托完成的时间呢~? |
强化成功 | 姑且还是对你表达一下感谢吧,做得不错 |
旗舰开战 | I expect everyone would do her duty. |
胜利台词 | 哼,这种程度的对手,不值一哂 |
失败台词 | 竟然让我蒙羞……给我记住 |
技能台词 | 如果以为我会轻敌那就大错特错了! |
血量告急 | 哼,雕虫小技 |
彩蛋台词 | (声望)声望,可别坏了我的名声 (伊丽莎白女王)陛下,请退下,交给我就好 (枫之军团5艘)哼,枫军,火力全开! |
- 月之魔女
皮肤描述 | 这种奇怪的服装……算了,难得的节日,当做余兴节目也没什么不好。先说好,我一开始可没打算参加的! |
---|---|
登录台词 | 万圣节就允许你偷懒吧。今天过后可不能有任何懈怠! |
查看详情 | 我本来完全没有穿的意思的,只是好奇才……我穿着很漂亮?……谢、谢谢——你这家伙,少得意忘形了! |
主界面 | 罗德尼,别拍了,这种羞耻的回忆…… 偶尔这样子和大家一起放松也不是不行……怎么了?有问题吗? 我说,你在发什么呆呢?就算是节日,也有你该做的事情吧? |
触摸台词 | 你要是现在敢做出什么轻浮的举动的话,我可就不客气了! |
特殊触摸 | 你想变得跟这个南瓜一样吗? |
回港台词 | 干、干嘛盯着我看啦?有什么好看的! |
舰娘相关
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是英国在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建造的一型35000吨级、装备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也是过去放弃的N3级战舰之缩小改良版,该型共建成两艘:纳尔逊(HMS Nelson)、罗德尼(HMS Rodney)。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型战列舰,因《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定而夭折。1922年英国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开始建造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不再是以往英国战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装甲防护水准,在RN建成战列舰上首次采用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首次采用了装甲盒式设计,主装甲带厚达14寸(356mm),是当时舷侧装甲最厚的战舰。受条约规定35000吨的限制,纳尔逊级采用3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全部在舰桥之前,而动力机舱集中配置在舰体后部这种非常规的布局,目的是将有限的重装甲集中,受条约规定排水量的限制,同时也为与343mm炮的初代超无畏舰和R级组成战列线,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动力性能,航速较慢(比较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全炮塔化的双联装6英寸口径高平两用副炮。但其高速轻弹在实战中被证明效率低下,其使用的Mark I 16英寸炮弹在远距存速急剧下降导致炮弹贯穿力不足,远距离贯穿深度只相当于旧式的Mark I 15英寸舰炮和新式的Mark VII14英寸舰炮。然而依然比同期的美国MKI型 16英寸炮和日本的三年式410要强。不过在长门级刚造出来就换装加贺级新炮、科罗拉多级开战时更换MK.V的情况下,火炮迟迟得不到改进的纳尔逊级也只有靠护甲吃饭了。并且该舰23节的最大速度在二战中不合适伴随高速部队如航母编队等行动,适航性、稳定性也不理想。因而二战中在英国海军中地位不高,甚至低于一战前动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1927年完工。英国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纳尔逊与罗德尼,日本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长门、陆奥,美国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科罗拉多、马里兰、西弗吉尼亚等7艘在“海军假日”期间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战列舰,被各国海军人士称为“七巨头”(Big Seven)。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除罗德尼号参加了围歼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海战外,该级舰大多是执行护航和为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1944年纳尔逊号参加了诺曼底战役。1945年纳尔逊号开赴印度洋参加针对日本的作战行动,纳尔逊号见证了日军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受降行动。战后,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先后退役拆解。
原型舰简介
纳尔逊号战列舰(HMS Nelson,28)是英国皇家海军在1920年代建造的纳尔逊级战列舰首舰与命名舰,以英国海军中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纳尔逊(1758-1805)命名——该舰与姊妹舰罗德尼也是皇家海军在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在条约限制下建造的第一批条约型战列舰。纳尔逊于1922年12月28日在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有限公司(Sir W G Armstrong Whitworth & Co Ltd)位于泰恩河畔的劳沃克船厂(Low Walker Shipyard)开工建造,1925年9月3日下水,1927年8月15日正式服役,造价7,504,055英镑——预算出自英国1922年海军计划。【注:一战前建造的前无畏舰,纳尔逊勋爵(HMS Lord Nelson)正好于1922年1月已在德国拆解出售】
对于这两艘同级条约型战列舰的外观,皇家海军显然颇有微词,导致各种外号层出不穷:因塔桥像补油船(“ol”)故被称作“Nelsol & Rodol”,又像威斯敏斯特某公寓大楼被称作“女王公馆(The Queen's Mansions)”,还有什么“丑姐妹(ugly sisters)”“樱桃树级(Cherry Tree Class)”“一双靴子(Pair of Boots)”……外号太多,但这并不妨碍纳尔逊的海试以及她在皇家海军中地位。服役后,纳尔逊1927年10月出任大西洋舰队(大西洋舰队于1932年更名为本土舰队)旗舰,度过了她服役的大部分战前和平时光——其中在1931年因弗戈登兵变中,纳尔逊舰员也曾抗命拒绝演习,但相比姊妹舰公然“在甲板上弹钢琴”,姐姐罢工反倒不太显眼了。
1939年二战爆发时,纳尔逊与本土舰队一同对德国海军进行了海上封锁,直至1941年3月。1939年4月,纳尔逊受命护送英国本土前往西非(塞拉利昂,弗里敦)与南非的航线,并在丹麦海峡海战后收到信息,不远千里尝试与同行的鹰一同前往围堵俾斯麦。进入7月,纳尔逊进入西地中海,护航往返马耳他的航线——西地中海,直布罗陀与马耳他之间的这片水域也将是纳尔逊在二战中最主要的活动范围,而他也将暂任皇家海军名将,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的H舰队旗舰,对抗意大利皇家海军的威胁。1941年9月战戟行动中,纳尔逊曾被意大利空军鱼雷机重创,但依旧坚持完成了任务。1942年8月基座行动中,纳尔逊是行动总指挥爱德华·赛弗雷特海军中将的旗舰。1943年,火炬行动的反攻,对西西里岛的登陆(哈士奇行动),跨过卡拉布里亚海峡(贝敦行动)以及对意大利本土的登陆(雪崩行动),纳尔逊一直紧随大军脚步提供对岸支援。直至1943年9月29日,意大利代表巴多格里奥元帅登上纳尔逊,向艾森豪威尔将军签署了投降的协定——可以说,纳尔逊全程经历了皇家海军地中海最艰难的时刻,并见证了盟军对意大利反攻的胜利。
结束意大利战事,纳尔逊回归本土舰队,1944年舰炮支援诺曼底登陆。1945年,纳尔逊编入东方舰队,入驻科伦坡参与对日反攻。于马来西亚半岛西侧海域长时间活动后,最终在1945年9月,纳尔逊在新加坡见证了东南亚日军的集体受降。11月17日,纳尔逊从远东返回朴茨茅斯港最后一次出任本土舰队旗舰。1946年4月,英王乔治五世任旗舰后,7月纳尔逊转为训练舰(但依旧是旗舰,“训练舰队的旗舰”)。1947年10月20日纳尔逊在罗塞斯港进入后备役,1948年2月退役。1948年6月至9月,纳尔逊为英国做出了自己的最后一点贡献:为验证2000磅航弹穿甲性能,纳尔逊用自己的甲板作为对象,成为靶舰。1949年1月5日纳尔逊转移至英国钢铁公司,由托斯·W·沃德有限公司在印威基辛的拆船厂拆解。
虽然有着“纳尔索(Nelsol)”这种颇带嘲讽意味的外号,但作为一艘军舰,最终能够对其评价的永远都是她是否完成了属于她的历史使命。正如纳尔逊自己的舰铭:“Palmam qui meruit ferat”——应得之人必得荣誉(或“有功受奖”),这或许就是霍雷肖·纳尔逊当年高呼那句决战旗语的后半句吧。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34490 吨(标准);41910 吨(满载)
- 长:220 米
- 宽:32 米
- 吃水:10 米
- 动力:45000 匹
- 装置:8 × 海军型燃油型三缸水管锅炉;2 × 蒸汽涡轮机;2 × 推进器
- 航速:23.5 节
- 航程:7000 海里/16 节
- 编制:1361 人
- 武器:(建成时)3 × 三联装406mm主炮;6 × 双联装152mm主炮;6 × 单装119mm高射炮;4 × 47mm防空机枪;8 × 单装40mm“砰砰”炮;2 × 622mm鱼雷发射器(携带12枚鱼雷)
(二战时)3 × 三联装406mm主炮;6 × 双联装152mm主炮;6 × 单装119mm高射炮;6 × 八联装40mm“砰砰”炮;4 × 四联40mm博福斯对空机炮;2 × 622mm鱼雷发射器(携带12枚鱼雷) - 装甲:主侧舷:356mm;低侧舷:330mm;甲板:171mm;主炮塔:406mm;炮塔:324mm;舰桥:305mm
- 舰载机:1 × 水上侦查机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1]
游戏相关
相关解释
- 舰名——纳尔逊
霍雷肖·纳尔逊海军中将,第一任纳尔逊子爵,第一任布龙泰公爵,巴斯骑士(Vice-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 1st Duke of Bronté, KB),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纳尔逊海军上将(Admiral Horatio Nelson)”,是英国皇家海军18世纪末著名将官——虽然都称他“上将(Admiral)”,但他实际是中将军衔(Vice-Admiral)【注:纳尔逊是皇家海军中资历较深的白色中将(VAdm of the White),相关皇家海军军衔制度就留待后话吧~】。他出色的领导力、战略执行力与出奇制胜的战术为英国带来了数场决定性海战胜利,尤其是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数场海战。在战斗中,他总是勇敢地站在第一线——35岁时在科西嘉一只眼睛失明,40岁时在特内里费港失去了一支右臂,最终牺牲于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年仅47岁。
纳尔逊本人出生在诺福克一个中等富裕的家庭。他自幼深受他的叔叔,在海军中任职审计官的莫里斯·沙克林(Maurice Suckling)的影响,对加入皇家海军充满向往。梦想成真后,纳尔逊也以个人实力在海军中平步青云——因为在圈子里他人缘很好,且战术技能出众,在20岁时便已经担任基层指挥官参与英西战争与美国独立战争中,只是此后,因为身体疾病赋闲在家,直至法国大革命爆发才得以复任。
复出的纳尔逊被分配至地中海舰队任职,立即在土伦数次与法国军队发生交战。毫无疑问,他在占领科西嘉的行动中(与父辈的萨缪尔·胡德海军上将共同行动),以及后来与意大利诸国(注:当时意大利尚未被撒丁王国统一)外交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在1797年圣文森特角海战(Battle of St. Vincent,1797)中,时任准将的纳尔逊采取了“大胆穿插”的战术,帮助皇家海军以弱胜强战胜西班牙海军,一战成名。战后纳尔逊正式升任少将,并受封巴斯骑士,他指挥战舰的英勇莽表现,让他在皇家海军中名声大噪。但紧接着,在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海战(Battle of Santa Cruz de Tenerife)中,皇家海军攻港被西班牙军队所击败,冲锋在第一线的纳尔逊在战斗中失去了右臂,被迫回到本土修养。次年,纳尔逊再度复任,并在尼罗河河口海战(Battle of the Nile)中大败法国海军,在地中海保持了皇家海军的存在,以帮助那不勒斯王国抵抗法军入侵。1801年,纳尔逊转战波罗的海,在第一次哥本哈根海战(1st Battle of Copenhegen)中战胜丹麦海军,解除了一侧威胁。
此时,纳尔逊率领的舰队在整个欧洲已经势不可挡——他们首先在土伦再度封锁了法国与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在其突围追击至西印度群岛。1805年,纳尔逊又封锁西班牙南部重要港口加的斯(Cádiz),最终在皇家海军公认最伟大的海战之一,特拉法尔加海战(Battle of Trafagar)中击溃法西联合舰队,但本人也壮烈牺牲。
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角的阵亡为他锁定了英国民族英雄的地位,海战的胜利也让他在开战前所打出的“决战旗语”——“英格兰期盼人人恪尽职守(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就算时至今日依旧广为传颂(具体介绍参见装备:纳尔逊的旗语)。他带领皇家海军英勇争胜的战斗精神,以及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依旧以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的纳尔逊纪念柱,以及爱丁堡的纳尔逊纪念馆等多种形式继续存在,影响深远。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霍雷肖·纳尔逊,第一纳尔逊子爵)[2]
- 主界面1——跑得慢?哈?真敢说啊,你站好,给我吃下这一炮!
纳尔逊受条约规定排水量的限制,同时也为与343mm炮的初代超无畏舰和R级组成战列线,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动力性能,最高航速只有23节,甚至跑不过老奶奶
厌战。巴啦啦小魔仙变身:29节纳尔逊
- 彩蛋台词——(声望)声望,可别坏了我的名声
- 1936年9月—1939年2月期间,
声望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舰桥酷似
纳尔逊。
- 在1940年4月9日的卢夫腾岛海战中,
声望成功欺敌,以一敌二击退
沙恩霍斯特和
格奈森瑙,并在德舰撤退时顶着巨浪以29节航速追击德舰,最后因鱼雷隔舱损坏才停止追击。明明是纳尔逊蹭了声望的名声
- 更重要的是沙格姐妹直到退出战场都一直认为追着自己满场跑的是
纳尔逊,因此声望获得绰号“29节纳尔逊”。
- 旗舰开战——I expect everyone would do her duty.(我期盼人人都恪尽其责。)
特殊触摸——化作特拉法尔加的藻屑吧,亲、爱、的、指挥官- 来自于英国著名海军将领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发出的旗语信号。
- 1805年10月21日11时50分在决战即将开始之际,纳尔逊在旗舰"胜利"号上向全舰队发布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名言——
- "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 (英格兰期盼人人恪尽其责。)"
- 其实纳尔逊一开始让他的通信官发送的信号是:
- "ENGLAND CONFIDE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英格兰坚信人人恪尽其责”)
- 但是他的通信官建议将CONFIDES(信任,坚信)换成EXPECTS(期望,期待)
- 纳尔逊同意了信号官的建议,于是英国皇家海军史上最著名的旗语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纳尔逊本人是英军这场以少胜多依旧达成全歼法西联军的史诗级战役中阵亡的唯一一个高级军官。实际上英国人都喜欢立flag对吧
立绘相关
不同于很多战列舰的立绘:纳尔逊和
罗德尼的立绘中,主炮皆放置在身体的一侧。
这是neta自战舰本身,因为历史上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受限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排水量受到严格限制,在无法削减装甲厚度和火力强度的情况下,将三门主炮全部前置并减少主装甲长度。因此立绘中就将舰装上的三门主炮放置在了同一侧以表现主炮前置。
立绘中的舰体涂装则是还原历史上的军舰涂装。
相关图片
![]() |
纳尔逊换装官方海报 |
其它舰娘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自由鸢尾
- 维希教廷
- 其他
- μ兵装
- 余烬
- 海王星
- 哔哩哔哩
- 传颂之物
- KizunaAI
- DOAX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