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BWiki近期改动影响,普通用户无法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正常访问。
BT-5
阅读
2024-02-19更新
最新编辑:瓦瑞克Warrick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2-19
最新编辑:瓦瑞克Warrick
介绍
BT-5 1933 型是一辆苏系初始轻型坦克,全模式下权重1.0,其于 1.45“钢铁将军”版本更新中加入游戏。这辆机动优良的坦克安装了一门强大的45毫米主炮,但代价是装甲极其薄弱。
BT-5作为“快速坦克”,装甲近乎不存在,重量仅为11.5吨;同时,一台强力的400马力引擎(完全体为442马力)使其功重比高达38,再加上性能优良的克里斯蒂悬挂,它就是坦克中的赛车。主炮是一门强有力的45毫米20-K 反坦克炮反坦克炮,穿深高,后效好,装填快,是天生的绕侧好手。最安全的战术就是一击脱离,保持游走,但也可以玩得更加激进和刺激些:围着敌人绕圈打。总的来说,BT-5使用原则就是抢先手,如果敌方要射击,别被打中就是了。
生存能力和装甲
装甲 正面 / 侧面 / 背面
车体 13mm / 15mm / 13mm
炮塔 20mm / 15mm / 15mm
成员组 3 人
战场辨识度 76%
BT-5的生存性极差。近乎不存在的装甲使其能被自动炮 (二号坦克、一号防空坦克之类的)和美系车标配.50重机枪乱穿;除此以外,成员布局紧凑,很容易一发昏睡三个人。
装甲类型
- 轧制均质装甲
装甲 | 正面装甲(倾斜角度) | 侧面装甲 | 后侧装甲 | 顶部装甲 |
---|---|---|---|---|
车体 | 13mm (62°) 首上 20mm (18°) 驾驶员舱盖 30mm (62°) 首下 40mm (13°) 首上首下连接板 |
15mm (1°) | 13mm (0-59°) | 10mm |
炮塔 | 20mm (11-43°) 炮盾 15mm 炮塔 |
15mm | 15mm | 10mm |
注:
- 履带和负重轮厚度为15毫米
机动性
速度 前进/倒退
街机 60/12km/h
历史与全真 54/11km/h
挡位 前进3挡
倒车1挡
重量 11.6吨
发动机马力
街机 696马力
历史与全真 365马力
功重比
街机 60hp/t
历史与全真 31.5hp/t
游戏模式 | 最大速度 (千米/时) |
重量 (吨) |
发动机马力 | 功重比 (马力/吨) | |||
---|---|---|---|---|---|---|---|
前进 | 倒退 | 白板 | 完全体 | 白板 | 完全体 | ||
街机 | 60 | 12 | 11.6 | 396 | 696 | 34.14 | 60 |
历史与全真 | 54 | 11 | 323 | 365 | 27.84 | 31.47 |
改装和经济
最高维修费 白板 → 完全体
街机 免费
历史 免费
改装件总成本 3730
191
护身符 190
成员组培训费
专家 1000
王牌 10
王牌(研发点) 80000
战斗收益 街机 / 历史 / 全真
10% / 10% / 10%
100% / 100% / 100%
武器
主武器
弹药 86 发
装填时间 普通成员组 → 王牌成员组
3.8 → 2.9 秒
垂直射界 -8°/25°
BT-5的火炮可谓是轻坦中的佼佼者:默认弹最大穿深为70毫米,拥有29克TNT等效的装药,其可以正面一发击毁任何同级坦克;即便在500米的距离上,穿深仍可达40至50毫米,依旧能正面击穿大多数同级坦克;装填时间约3至4秒,如果一发没有打死,马上就能补刀;8度俯角也赋予其不俗的地形适应性。
45mm 20-K 反坦克炮 | 炮塔转速 (°/s) | 装填时间 (秒) | |||||||||||
---|---|---|---|---|---|---|---|---|---|---|---|---|---|
模式 | 备弹数 | 垂直 | 水平 | 稳定器 | 白板 | 改装件 | 满级 | 专家 | 王牌 | 白板 | 满级 | 专家 | 王牌 |
街机 | 86 | -8°/+25° | ±180° | 无 | 15.23 | 21.08 | 25.60 | 28.31 | 30.12 | 3.77 | 3.34 | 3.07 | 2.90 |
历史与全真 | 9.52 | 11.20 | 13.6 | 15.04 | 16.00 |
弹药
穿透统计 | |||||||
---|---|---|---|---|---|---|---|
弹药 | 弹药类型 | 0°角时的穿透力 (mm) | |||||
10 m | 100 m | 500 m | 1,000 m | 1,500 m | 2,000 m | ||
BR-240 | APHEBC | 70 | 68 | 59 | 50 | 42 | 35 |
BR-240SP | APBC | 73 | 71 | 62 | 52 | 44 | 37 |
炮弹细节 | |||||||||
---|---|---|---|---|---|---|---|---|---|
弹药 | 弹药类型 | 出膛速度 (m/s) |
弹头质量 (kg) | 引信延迟 (m) |
引信灵敏度 (mm) |
TNT当量 (g) | 跳弹概率 | ||
0% | 50% | 100% | |||||||
BR-240 | APHEBC | 760 | 1.43 | 1.2 | 9.0 | 29.3 | 48° | 63° | 71° |
BR-240SP | APBC | 757 | 1.43 | 无 | 无 | 无 | 47° | 60° | 65° |
弹药架
满弹药 | 1号 弹药架 |
2号 弹药架 |
3号 弹药架 |
4号 弹药架 |
5号 弹药架 |
6号 弹药架 |
视觉 差异 |
---|---|---|---|---|---|---|---|
188 | 174 (+14) | 162 (+26) | 147 (+41) | 135 (+53) | 123 (+65) | 108 (+80) | 否 |
携带29发弹药能够清空炮塔弹药架
机枪
弹药 1890 发
待发弹药架 10 发
弹盒容量 63 发
装填时间 普通成员组 → 王牌成员组
10.4 → 8.0 秒
射速 600 发/分钟
7.62mm DT 机枪 | ||||
---|---|---|---|---|
位置 | 弹药容量 (弹盒容量) | 射速 | 垂直射界 | 水平射界 |
并列机枪 | 1,890 (63) | 600 | 无 | 无 |
载具点评
- 等待补充
优缺点
优点:
缺点:
- 生存性差
- 炮塔于车体转向较慢,不利于跟炮;同时,“斯图亚特”之类的轻坦炮塔转速快得多,由此近距离决斗存在一定困难
历史
发展历程
快速坦克(Быстроходные танки,英文转写Bystrokhodny tank),即BT系列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不同国家的核心技术交杂而成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汽车设计师瓦尔特·克里斯蒂(Walter Christie)所设计的一套轮履两用悬挂系统。1921年1月,克里斯蒂研发出第一辆搭载了该套悬挂系统的M1919型坦克,并交付给美国陆军以供测试,但同年春天就因为尚需改进而回炉重造,最后成品是M1921型,其一直测试到19235月。虽然外界对克里斯蒂的工作成果颇感兴趣,但成员布局过于紧凑、可靠性不佳,最终还是在1924年7月被军方驳回了。对此,他再次改进悬挂,并在1928年4月申请了专利。新悬挂选用大直径负重轮和小型托带轮、导轮作为行走装置,并为了能无履带行进而使用链条传动;负重轮由车体内的大型螺旋弹簧支撑,舒适性要比当时的同类产品更好。这一设计被后世称为“克里斯蒂悬挂”。1928年10月测试人员为了向公众展示,便驾驶安装了这套悬挂系统的M1928型坦克,以28英里/时的速度从马里兰州驶至宾夕法尼亚州。这一展示引来不少国际关注,波兰军方也在其中,同时苏联也对这一设计很有兴趣。后者利用和纽约苏美贸易公司(Amtorg Corporation)的关系提出购买M1928的设计与生产许可。1930年4月30日,苏方以6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两辆M1928,并以10万美元购买了生产许可。[1]
送去苏联的坦克被命名为M1940敞篷坦克,而波兰人听说这桩交易之后旋即失去了兴趣。不过,苏联还是蒙在鼓里,没有听说波方取消了订购。据苏方估计,波军到1931年会有至多100辆出自克里斯蒂之手的坦克、300辆维克斯(Vickers)坦克,因此匆忙开始生产自主设计的坦克。虽然尚有缺陷,但M1940还是在1931年5月23日完成验收,得名BT-2。后来,生产过程中的困难使得BT-2的量产计划无法按时完成。武器的选择也是个问题,苏军先用的是法制37毫米哈奇开斯(Hotchkiss)火炮,后来换成德制37毫米Pak 36,接着再把后者扩膛到45毫米,而如此逐步增加的口径导致BT-2的炮塔产生了兼容性问题。虽然到1944年为止共计有620辆BT-2下线,但其除了当训练车以外几乎毫无用处[1]。为了满足苏军需求,必须要对其进行改进。
T2K坦克设计局——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制造设计局(Харківськ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ьке Бюро з Машинобудування ім. О.О. Морозова,缩写为ХКБМ,英文转写KhKBM,俗称莫洛佐夫设计局,KMDB)的前身——对BT-2进行了两次改进:从英制改为公制标准的BT-3、从铆接改为焊接装甲的BT-4。1932年,设计局计划将45毫米主炮安装在BT-2上。同年10月21日,BT-5的车体制造完成,并在次年元旦安装了炮塔。BT-2与BT-5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安装了45毫米主炮,炮塔更大,同时还有一门并列机枪。大多数BT-5都安装了M-5汽油机(美制V型12缸L-12“自由”航空发动机的苏联授权生产版),少数BT-5diz则安装了BD-2柴油发动机。[2]
从1933年至1934年停产为止,共计1946辆BT-5下线[2][3]。除了本身改型,它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用途的衍生型:具有潜渡能力的BT-5PKh[4];炮塔两侧安装了两枚250千克、305毫米“坦克鱼雷”(Tverskiy)的 RBT-5;安装了两条“喀秋莎”同款发射轨的改型[5];主武器换装KS-34喷火器的KhBT-5[6] ;架桥车SBT-5[7]。并非每个改型都获得了成功,实用性也是层次不齐,其中只有SBT-5生产的最多——但其实也就五辆[7]。
实战经历
“卡利诺夫斯基”(Konstantin Kalinovskiy,一名苏联军事理论家)第5机械化军是首个列装BT-5的单位。325辆BT-5RT[2] 安装了71-TK“豺狼”(шакал,英文转写Shakal)电台,剩下没装的就只能用信号旗、手势或者信号弹沟通[3]。
1937年8月10日,西班牙共和政府军购买了50辆BT-5,由此在西班牙内战中开启了该型坦克的首次实战。日后,前线官兵的反馈甚为良好,认为BT-5是整个半岛上最好的坦克。内战期间,苏联第5机械化军的军事顾问也前去支援政府军,但后者战术不精,坦克损失惨重,甚至还有让一些BT-5落入了佛朗哥叛军之手。[8]
诺门罕战役期间,苏联第一次将BT-5投入实战。当时,苏军已开始换装BT-7,但第11坦克旅仍有三个营装备的是BT-5。虽然表现出色的BT系列坦克成功挡住并反推了日军,但还是被后者的37毫米反坦克炮和70毫米野战炮摧毁了一些,同时还暴漏了一些设计缺陷:装甲太薄,挡不住制式反坦克武器;电台太脆弱;炎热天气下,长距离行军会导致车轮上的橡胶融化[8];遭受攻击后汽油容易被点燃(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后来改用柴油引擎[9])。
1939年苏军进攻波兰时也使用了BT-5。四个坦克团装备了BT-2和BT-5,共计147辆,但实战记录较少。1940年冬季战争时期,苏军也投入了大量BT-5。1941年4月,离”巴巴罗萨“行动开始还有数月之遥,苏军此时仍有1658辆BT-5及其改型在服役,但都已开始老化,可靠性不断下降。待苏德战争爆发之时,机械问题已非常严重,许多BT系列坦克都因机械故障而损毁,而那些还能打的则被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单方面碾压。BT系列坦克在面对38(t)坦克才有些许还手之力,但德军坦克手经验更丰富,即便以少打多都能赢[8]。
BT系列坦克数量迅速减少,至1941年已所剩无几。1942年夏季,前线仅有65辆BT在和德军作战,到了1941年6月,全欧洲战区只有299辆。1945年,苏军从满洲里进攻日本,BT系列最后一次投入大型战役。虽然大部分单位已列装BT-7,但1945年9月仍然有190辆现役BT-5。1946年,苏军所有BT系列坦克退役。[8]
后世影响
BT系列轻型坦克极大影响了T-34[3]中型坦克的研发历程,而后者则成为了二战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1937年10月,莫洛佐夫设计局着手将BT-5改进为BT-7的时候,米哈伊尔·柯什金带队新创了一个计划,即车体更宽、安装了BD-2柴油机的BT-20[3]设计局内部将其称为A-20 。之后,这一计划更名为A-20,最终演变为装甲更好、换装了76.2毫米主炮的A-32。1939年12月,斯大林批准将A-32投入量产,并赋名T-34[9]。
媒体
皮肤
相关链接
- 等待补充
参考目录
- Zaloga, Steven. BT Fast Tank: The Red Army's Cavalry Tank 1931-45 Great Britain: Osprey Publishing Ltd., 2016
- Zaloga, Steven. T-34/76 Medium Tank 1941-45 Great Britain: Osprey Publishing Ltd., 1994
|
- ↑ 1.0 1.1 Zaloga 2016, American Origin
- ↑ 2.0 2.1 2.2 Zaloga 2016, The BT-5 Tank
- ↑ 3.0 3.1 3.2 3.3 Zaloga 2016, The BT-7 Tank
- ↑ Zaloga 2016, The PT-1 Amphibious Tank
- ↑ Zaloga 2016, BT Artillery Tanks
- ↑ Zaloga 2016, Flamethrower Tanks
- ↑ 7.0 7.1 Zaloga 2016, Engineer Support Tanks
- ↑ 8.0 8.1 8.2 8.3 Zaloga 2016, Combat Use
- ↑ 9.0 9.1 Zaloga 1994, Design an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