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由旅行者酒馆于2021年10月05日申请开通。内容按CC BY-NC-SA 4.0协议提供,编辑权限开放。
本WIKI仍在努力完善中,欢迎收藏。编辑组为非官方民间组织,为爱发电,欢迎各路能人异士加入。
免责声明 • 编辑教程 • 反馈留言 • 收藏方法 • 交流群:1017604603
本WIKI由旅行者酒馆于2021年10月05日申请开通。内容按CC BY-NC-SA 4.0协议提供,编辑权限开放。本WIKI仍在努力完善中,欢迎收藏。编辑组为非官方民间组织,为爱发电,欢迎各路能人异士加入。
垂泪集
阅读
2025-03-29更新
最新编辑:庄森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3-29
最新编辑:庄森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垂泪集 | |
---|---|
卷数 | 1 |
所属 | 翁法罗斯 |
实装版本 | 3.1 |
获取方式 | |
垂泪集 | 「呓语密林」神悟树庭藏珍之蕾•拟造花萼(金)回头直走进入房间,书架上拾取。 |
由学者克瑞斯汇集而成的树庭巨变之时的真实故事集,因在编修时数次嚎哭致使工作难以为继而得名。
垂泪集
永恒学院
多少个清晨,我们在慈爱之庭的石阶上背诵塞勒苏斯的教诲。晨露凝结在树叶上,滴落在我们的书页间。那时我总觉得,这些水珠里一定藏着智慧的火花,正如瑟希斯为每一个新生的思想凝结露水。
如今想来,那露水或许真的蕴含神性。否则,为何我们能在树庭度过如此漫长而美好的时光?为何即便是最愚钝的学子,也能在神树的庇护下渐渐开悟?
最后讲堂
那天原本是普通的一课。我们在逐星天井讨论赤陶学派与曳石学派的理念区别,争论究竟是感性先于理性,还是理性孕育感性。
突然有人喊道:「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所有人抬起头,看见群星在永夜中黯淡,仿佛被一层浓雾遮蔽。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黑潮的先兆。
老师说:「…诸位,本学期的课程就此结束。愿你们记住,思考是最崇高的仪式。」
这是我在树庭听到的最后一课。
垂泪哀思
以下文字发现于净身室墙壁上
亲爱的母亲:
记得您说过,冰冷能让思维更清晰。现在我浸在这池水中,却只觉得麻木。
您离开那天,我没能见您最后一面。您随商队去奥赫玛,说要给我带回一本《论七情与三重爱》。黑潮来得太快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何这里叫「垂泪净身室」。这池水不仅能洗净身体,更能洗去心中的悲伤。
我多希望能再尝一次您做的肉桂卷。
您的女儿 艾琳娜
临终絮语
记录源自一株垂死的仙女木
…那家伙说我们会死,但树木怎会畏惧死亡?我们的根系相连,记忆流淌。即便枝干腐朽,智慧的种子也会重生发芽。
我记得那些来来往往的学者,他们与我们对话,将我们视作智者。多么有趣,他们追求永恒的知识,却常常忘记生命本身的智慧。
黑潮侵蚀时,年轻的枝条最先枯萎。这让我想起瑟希斯教导的第一课:理性必须扎根于大地……
逃亡者的自白
我带着能带走的典籍逃离时,友爱之馆已被黑潮浸没大半。那些珍贵的手稿瞬间溶解,化作墨色的云朵。
一路上遇到许多同样在逃的学者。我们互相搀扶,分享仅存的口粮。感到恐惧时,便轮流讲述自己记得的典籍内容,生怕遗失了树庭的智慧。
最讽刺的是,正当我们逃离树庭时,脑中却不断浮现塞勒苏斯在《论巡礼》中的警句:「追赶群星时亦要留心脚下。」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玩笑。我们追逐知识至此,却在仓皇逃命时才真正理解了先贤的教诲。
最后的祷词
发现于一具遗骸旁的石板
伟大的瑟希斯啊,您教导我们理性与智慧, 却未曾提及死亡的恐惧。
当黑潮吞噬您的根系,我看见您枝干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仍在努力舒展,向上生长。
若这就是终末,愿我如您般坚韧,直到最后一刻仍在思考。
编后记:
在整理这些内容时,我常常泪流不止。每一滴泪水落在纸上,都会晕开成一小片墨迹,仿佛那些逝去的生命在诉说他们未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