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战争雷霆BWIKI!也欢迎关注本站视频账号:安东星兵科所,加入我们,为中文wiki添砖加瓦!若提示无编辑权限,请在浏览器右上角登陆B站账号
本站内容与建设均为人工,如有错漏或建议,欢迎自己动手,若不会编辑也可私信站长或加入编辑群反馈消息 | 编辑群号:1029549336 现站长:Zyszhao
本站所使用的游戏内数据等,其著作权属于Gaijin Entertainment,仅以介绍为目的引用。
格式指导当前正在编写中,欢迎各位编辑者在编辑群和讨论页进行讨论!

全站通知:

版本更新“寻猎者”

阅读

    

2024-06-21更新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阅读:

  

更新日期:2024-06-21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F-41地心鸦
版本更新“寻猎者”
Wallpaper UpdateSeekAndDestroy.jpg
基本资料
所属游戏 战争雷霆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9日
最初版本 2.37.0.9
最后版本
<<空中霸权<2.35.1.1252.37.0.16>


版本更新“寻猎者” (Update "Seek & Destroy") 是战争雷霆的第56个重大版本更新,于2024年6月14日正式上线。[1]此次重大更新加入了全新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ARH)机制、法国空战科技树比荷卢分支,以及在地面载具中引入了更精细的内部模块系统。

此次重大更新还修复了一系列的问题。

Msg-info.png 尽管从版本更新“星战士”以来更新编号已被删除,但游戏版本仍然存在于游戏内,表明此更新的版本号为2.37。

新载具

空中载具

美国

  • F-15C MSIP II
  • AV-8B+ 鹞 II

德国

  • F-4F KWS LV

苏联

  • 苏-27SM
  • 雅克-3、雅克-3P — 战机外观模型升级

英国

  • 狂风 F.3 后期型
  • 海鹞 FA.2
  • 米格-21 野牛(礼包载具)

日本

  • F-15J(M)

中国

  • 歼-11A
  • F-47N-25-RE(高级载具)

意大利

  • AMX A-1A(礼包载具)

法国

  • 斗士 Mk.I
  • 福克 G.IA
  • 萤火虫 F.Mk.IV
  • 喷火 FR Mk.XIVe
  • 流星 F Mk.8
  • 猎人 F.6
  • 幻影 5BA
  • F-104G
  • F-16A
  • F-16AM
  • 雅克-3 — 战机外观模型升级

瑞典

  • JAS 39C

以色列

  • 战隼升级型
  • 幼狮 C.7 — 座舱模型升级

地面载具

美国

  • XM800T

德国

  • 豹 2A4M CAN(礼包载具)

苏联

  • T-80U-E1(礼包载具)

英国

  • 沙漠武士

中国

  • ZSL92

意大利

  • 豹 2A7V HU

法国

  • VEXTRA 105

瑞典

  • CV9035DK(高级载具)
  • U-SH/204 GK

以色列

  • 雌虎 30

直升机

美国

  • UH-1B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UH-1C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UH-1C XM-30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AH-1W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AH-1Z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德国

  • UH-1D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苏联

  • 米-4AV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米-28N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日本

  • UH-1B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中国

  • AH-1W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意大利

  • A-129 国际型原型机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A129CBT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AH-129D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 AB 205 A-1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瑞典

  • HKP3C — 更新座舱模型细节

海战舰艇

美国

  • 库尔博号护卫舰 (DE-217)

德国

  • 贝尔瑙号扫雷舰

苏联

  • 11451 型猎潜艇

英国

  • 玛丽王后号战列巡洋舰

日本

  • 羽黑号重巡洋舰

意大利

  • 阿拉诺号小型登陆火力支援艇 (L9851)

法国

  • 陆龙卷号舰队驱逐舰(高级载具)
  • VLT-2 鱼雷艇(礼包载具)
  • 吉尚号轻巡洋舰
  • 新地图与作战任务
  • 白令海 — 全新海战地图
  • 幽邃峡谷 — 全新空战地图

新地图与作战任务

  • 白令海 — 全新海战地图。
  • 幽邃峡谷 — 全新空战地图。

地图与作战任务更新

  • 瑞典 — 移除了部分用于封阻道路的混凝土块,减少玩家赶往战区时误入死胡同的情况。
  • 对摧毁大型栅栏时的视觉效果进行变动 — 移除了可能会遮挡视野的垂直粒子效果。
  • 中东 — 移除了G6区域的山丘;G7、F6、A1-2以及A5-6区域能够直射出生点的点位已被移除。部分灌木丛浮空以及与岩石穿模的问题已得到修复。
  • 意大利坎帕尼亚 — 移除了A点的大片植被。
  • 西奈半岛烽火边城 — 移除了C7与F7区域的山丘。
  • 莱茵河畔 — 移除了街心公园的砖石残骸,缩小了灌木丛的大小。该地图所有游戏模式下的机场、停机坪与双方空中单位出生点均移至队伍陆战出生点后方。
  • 火山岛 — 修改了近岸舰艇出生点的位置,新出生点方位更靠近地图中央,方便小艇玩家更快抵达中央战区。对中央小岛的形状进行修正,使之更自然、浮出海面部分更高,同时更贴近B点。移除了双方远洋舰船遭遇路线上的部分岛屿。
  • 富埃戈岛 — 在【海区控制】模式下两张地图中,C点附近的岛屿已被移除,剩余岛屿与地图中央的距离也进行了加大。低等级战斗中远洋舰船出生点相对东移,以调整双方队伍进入C点的通路。
  • 南克瓦尔肯海峡 — 该地图存在远洋舰船交战海区分布有太多岛屿、近岸舰艇作战区域岛屿过大,且岛与岛之间空旷海域过多的问题。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优化,地图南部区域岛屿数量已大为减少。
  • 阿留申群岛 — 移除了远洋舰船交战海区进入C点通路上封阻航路的岛屿。对双方近岸舰艇出生点位置进行调整,新出生点更靠近A点与B点。拉开远洋舰船出生点与C点之间的距离,确保双方队伍能以相对平行的速度进入目标海区。
  • 突尼斯 — 对该地图较大版本(【战区控制】#2、【战区攻陷】#2)的地形做出以下调整:地图陆战部分纵横尺寸缩减至3.3千米,移除了通路错综复杂遍布小径的山体部分。可游玩区域的大部分河道现在都可通过。减少了地图左侧玩家载具可利用的出击阵位。移除了半埋在地下、只有部分露出地面的岩石,改善载具通过能力。调整了沙丘高度、优化了D1至E1区域通路的通过性,移除了地图边界处形成死胡同的岩石。【战区攻陷】#2版本地图将尺寸更改为3.3×3.3千米尺寸后,战区分布也一并得到调整。
  • 喀尔巴阡山 — 山坡战区周边、位于D3与D4区块边界上方的不平衡点位已被封阻。
  • 东欧平原 — 移除了左侧队伍能直射对方出生点的不平衡点位(B2区域)。
  • 阿登 — 该地图所有游戏模式下的机场、停机坪与双方空中单位出生点均移至队伍陆战出生点后方。
  • 空战历史模式【军事行动】版本的戈兰高地、堪察加半岛、比利牛斯山、越南(常规版本,非套用无间断对抗逻辑的动态战线版本)以及擎天石柱地图将迎来下列变动:
    • 地面单位分布范围进一步进行扩展:所有等级下AI地面单位的前线宽度均得到延伸。
    • 为所有等级地图中的机动AI单位应用全新路径逻辑。等级越高,车队之间的间距也越远。
  • 【军事行动】戈兰高地(空中出生) — 顶级房战斗中的布局进行了完全重制,变动包括在双方战线上新增数个检查站,不同纵深位置新增多管火箭炮、战术导弹与雷达站等多处设施。
  • 【军事行动】幽邃峡谷、航天港 — 依照以上规则为所有等级下的地图新增作战目标。
  • 堪察加半岛 — 该地图交战区域将转移至新位置。
  • 下列地图在空战历史模式下将进行以下变动:
    • 比利牛斯山 — 为了满足顶级房空战对空域广度的要求,移除了近20平方千米的山区地带,扩大了主要交战区域山谷的广度。
    • 擎天石柱 — 移除了地图东面峡谷的一部分,代以地形更加开阔的山谷。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战斗将不再受周边高山的过多限制。
  • 新增近岸舰艇综合教程任务 — 玩家首次使用近岸舰艇参加战斗时可选择接受动态教程,练习操纵舰艇进行移动、开火、索敌等一系列流程。
  • 空域争夺模式迎来以下变动
  • 新增机场供玩家进行维修,以及增设可选出生点。
    • 机场周围设置有防空单位以保护出生点。
    • 对双方出生点高度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利用机场防空保护出生点免受敌方玩家骚扰:
      • 战斗机与攻击机出生点高度由1000米调整至500米。
      • 轰炸机出生点高度由3000米调整至1500米。
    • 6.7及以上权重的战斗,占领区域数量由2处地面+1处空域更改为2处空域+1处地面。
    • 地面新增机动单位。
    • 新版地图中战区与地面单位的位置更靠近占领区域。
    • 为越南、拉多加、诺曼底三张地图新增作战任务。

地面单位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 为所有轮式载具新增轮胎受损脱落相关效果。
  • 地面载具新增内部模块。新增模块无需进阶维修套件即可完成野战维修:
    • 自动装弹机 — 该模块损毁将导致火炮无法继续装填,已经装入炮膛的弹药仍可正常发射。
    • 火控系统 (FCS) — 该模块损毁将导致车上与火控系统相关联的其他子系统如测距仪、夜视设备、激光告警接收装置以及火炮稳定器无法使用。具体关联情况可在内构预览视角将光标悬浮在火控系统模块上查看详细信息。采用无人炮塔布局或使用集成面板操控武器的装备(如2S38和PUMA等)在火控系统遭到损毁后,乘员将无法操纵武器站以及开火射击。
    • 供电系统 — 该模块损毁可能会导致模块起火,同时导致如火控系统、雷达等需要供电的设备无法工作。具体关联情况可在内构预览视角将光标悬浮在供电系统模块上查看详细信息。
    • 驾驶操纵装置 — 该模块损毁将导致载具无法行驶与转向。
    • 电子设备 — 该模块损毁将导致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激光告警接收装置与雷达等传感器无法使用
  • 为下列载具细化了内构模块:2S38、PUMA、87 式自行高炮、93 式近 SAM、81(C) 式短 SAM、猎豹防空坦克(所有型号)、FlaRakRad、铠甲-S1。其他载具未来也将分批细化内构,其中防空系统/自行防空炮以及车内空间较大的轻型载具将优先进行完善。
  • 提升了油箱遭损毁后发生爆炸与起火的概率,作为补偿,油箱结构强度有所增强,相较之前能够承受更多的伤害,对穿深能力较弱的武器防御能力有所提升,大口径坦克炮直接命中仍会将其摧毁。
  • 开发团队重新制作了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破甲弹与反坦克导弹以及碎甲弹 (HESH) 的高爆溅射机制,确保此类弹药起爆后能够正确击穿弹着点的薄弱装甲。这一变动同样作用于AGM-65AGM-114AKD-10等大弹径空对地导弹。
  • XM8、CCVL、VFM5 — 履带模型已得到修正。
  • 阿莱克托 I — 载具油箱形状与相对位置已得到修正。(玩家报告
  • 征服者 — 新增抛壳动画效果。(玩家报告
  • M163、M901、小檞树、小檞树 (以色列)、M113/ADATS、M113A1/TOW (中国)、CM25、M113A1/TOW (意大利)、SIDAM25、SIDAM25/西北风、ASRAD-R、击球手、长颈鹿、球棒 — 履带模型已得到修正。
  • Strf 9040B、Strf 9040C、Strf 9040 BILL、Lvkv 9040C、CV9030FIN、CV90120、CV90105 — 履带模型已得到修正。
  • 211 工程、道尔-M1 (中国)、63 式水陆坦克、SK-105A2、JaPz.K A2、标枪、VCC-80(所有型号)、Pbv 302/BILL、武士、号角 Mk.1A、胜利、维克斯 Mk.1/Mk.3、M16 MGMC — 履带模型已得到修正。
  • K9 VIDAR — 火炮俯仰角由原先的-4/+70度更正为-2.5/+70度。资料来源:Korean Defense Products Guide // 방위산업, 저성장 시대의 대안.
  • 图兰 III — 车体部分外观模型已获更新,修正了先前存在的不准确之处。
  • 修复了意大利47毫米L/32与L/40坦克炮弹药穿深存在的问题,先前在计算弹药穿深时错误施加了APCBC弹药的换算系数,导致穿深数值出现偏差。(玩家报告
  • PLZ83/130 — DJB1型弹药战斗部装药量由3.41千克修正为3.74千克;DJB1(近炸引信)战斗部装药量由3.41千克更正为3.69千克。(玩家报告
  • PLZ83 — 新增BEE7型常规高爆弹与近炸引信高爆榴弹。(玩家报告
  • ZTZ59D1、ZTL11、WMA301、ZTZ88A、69 IIG 型坦克 — 新增BTM1型混凝土破坏弹,游戏内分类为半穿甲弹。(玩家报告
  • 75毫米Hl,Gr.38C破甲弹 — 破甲深度由100毫米更正为115毫米。(玩家报告
  • 对下列弹药的参数进行变动:OCC90-62尾翼稳定破甲弹(HEAT-FS) - 弹体质量由8.95千克更正为3.65千克,破甲深度由320毫米增加至350毫米;OE90F1榴弹 - 弹体质量由10.45千克下调至5.27千克;OFUMPH90-F2烟雾弹 - 弹体质量由10.2千克更正为5.4千克。(玩家报告
  • 具有热成像通道的炮手与车长观瞄 — 缩放倍率数值统一采用热成像通道的参数。
  • 梅卡瓦 Mk.3(所有型号)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6-12倍更正为5-12倍。资料来源:Merkava: A History of Israel’s Main Battle Tank, Tankograd Publishing.
  • 梅卡瓦Mk.3B — 车长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2-8倍更正为4-12倍。资料来源:Merkava: A History of Israel’s Main Battle Tank, Tankograd Publishing.
  • 梅卡瓦Mk.3C、Mk.3D — 车长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2-8倍更正为4.6-12倍。资料来源:Merkava: A History of Israel’s Main Battle Tank, Tankograd Publishing.
  • XM803 — 车长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2-8倍更正为3-8倍。资料来源: Operator's Instruction Manual for Tank, Combat, Full Track: 152mm/Launcher XM803 (Pilot Vehicle no. 7) June 1972.
  • M60A3 TTS(所有型号)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8倍更正为2.6-8倍。资料来源:DTIC ADA054622: Laser Rangefinder/Tank Thermal Sight Integration Study.
  • AGS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8倍更正为2.6-8倍。资料来源:United States Army Combat Forces Journal, Volume 37 // 330-CFD-DA-ST-88-05032, A composite view showing the AN/VSG-2 M60 tank thermal sight - US National Archives.
  • M48A1(所有型号)、M48A2C、M48A2 G A2、马加赫 2、马加赫 3(所有型号)、马加赫 5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6.7-8倍更正为6-8倍。(玩家报告
  • 挑战者1(所有型号)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7-10倍更正为4-11.5倍。资料来源:Tank, Combat, 120mm Gun, Challenger" - Part 2 "Fighting Systems.
  • M1A2 SEP、M1A2 SEP V2、M1A1 AIM — 车长与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3-10倍更正为3-13倍。(玩家报告
  • 维克斯Mk.7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4-12倍更正为7-10倍。资料来源:The Vickers Tanks From Landships to Challenger 2 // Valiant Weapons Control System by Vickers.
  • AMX-30 ACRA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6.8-8倍更正为6-10倍。(玩家报告
  • AMX-50 福煦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默认倍率更正为6倍。车长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4-10倍更正为1.6-16倍。(玩家报告
  • 沙蒂永 25 吨型、AMX-50 (TO90/930) — 车长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10倍更正为6倍。资料来源:DEFA report about the 25 T prototype, September 1954.
  • AMX50减高型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6倍更正为8倍。(玩家报告
  • CV90105 (XC-8) — 炮手观瞄缩放倍率由原先的8.8-10倍更正为2-8倍。(玩家报告
  • 38 (t) 防空坦克 猎豹、38 (t) 坦克 n.A 型、38(t) 侦查坦克、黄鼠狼 III、黄鼠狼 III H 型、38(t) A 型、Pvkv II、Pvkv III、Sav M/43(所有型号)、fm/43-44 突击炮、Strv m/41(所有型号) — 履带模型已得到修正。
  • 狼 步兵战车 — 主炮俯仰角由先前的-10°/+60°更正为-12°/+70°。资料来源: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SAMSON product data.
  • 超级地狱猫 — 发动机功率由460马力更正为400马力。资料来源: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by R.P. Hunnicutt (New Vanguard 097) M18 Hellcat Tank Destroyer 1943-97 by Steven Zaloga/ (AFV Weapons Profile 26) - Hellcat, Long Tom and Priest
  • 二号坦克 C 型、二号坦克 F 型、二号坦克 H 型、二号坦克 C 型 (Twitch 掉宝)、二号坦克 C 型 (非洲军团) — 方向机最大转速由14度/秒更正为25度/秒。资料来源:D651/9,Gerätebeschreibung und Bedienungsanleitung des Pz II Ausf. A bis C und F.
  • VCAC/墨菲斯托、VAB/SANTAL — 前进极速由83千米/时更正为90千米/时,倒车极速自10.1千米/时增加至13.3千米时。各档位出力系数已获调整。资料来源:Fiche technique VAB, Renault Trucks; Gamme Blindee, Renault Trucks; Technical Manual ZF-ECOMAT.
  • M113/ADATS、猎鹰 — 各档位出力系数已获修正。资料来源:TM 9-2520-272-40; M113A1/A2 to M113A3 conversion by United Defense LP.
  • JPz4-5以及采用同款底盘的其他载具车体装甲厚度已获修正。(玩家报告 资料来源:Photos of a museum car with a cut body, Waffen Review.
  • 二战德国敞篷载具的乘员外观模型已获升级细化。
  • 苏联战后敞篷载具的乘员外观模型已获升级细化。

空中载具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火力配置及武器系统

  • 为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空对地导弹以及弹径在170毫米以上的空射反坦克导弹更新破片散布参数。增加了导弹有效命中后带出的破片数量、破片锥散布范围与单块破片所造成的毁伤效果。该变动主要影响下列导弹:AGM-114、AKD-10、AGM-65、Ki-148伊号一型乙反舰导弹
  • 虎 UHT — 增加了FNM3P机枪吊舱的备弹数量。(玩家报告
  • AH-60 — 为20毫米GIATM.621航炮新增更多弹链选项。
  • AH-1W、AH-1W (中国) — 修复了火箭弹发射巢无法使用的错误。(玩家报告
  • 20毫米西斯帕诺机炮半穿甲燃烧弹(SAP-I) — 战斗部装药量由3克更正为11.66克。资料来源:The National Archives, AIR 23/7500 Operational Research Section fighter ammunition, structure and penetra tion.
  • 23毫米Vya-23机炮 — OZT弹种战斗部装药量由15.6克调整为11.0克。(玩家报告
  • 喷火 F Mk 22、喷火 F Mk 24 — 新增三合一RP火箭弹挂载选项以及对应的改装件。资料来源:AP.2816B & C-PN Spitfire 22 & 24 Pilot's Notes.(玩家报告
  • 米格-17PF — 新增OFAB-250航弹挂载选项,对应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玩家报告
  • 流星 F Mk 3、海流星 F Mk 3 — 战机搭载的前射武器型号由西斯帕诺MkV型更正为MkII型,每门航炮备弹量由780发/分调整至720发/分。资料来源:A.P. 2210C Meteor F Mk.3.(玩家报告
  • F9F-8 — 新增额外的500磅AN-M64A1航弹挂载选项。挂载重量上限由1410千克提升至1820千克。(玩家报告
  • 米格-21PFM — 新增ZB-360燃烧弹挂载选项,对应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资料来源:Самолет МиГ-21ПФМ инструкция п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ГК-194. Книга вторая. Москва 1968.
  • Re.2005 (0 批次) — 新增2×160千克穿甲炸弹挂载配置。(玩家报告
  • Re.2001 CB — 机腹挂架新增630千克穿甲炸弹挂载配置,对应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
  • 火冠鸟 — 新增8×RP-3火箭弹与2×500磅G.P.Mk.IV航弹的挂载配置。
  • P-51D-20-NA、P-51D-20-NA (以色列)、P-51D-30、P-51K (中国) — 新增100磅、250磅与500磅规格的航弹挂载选项。资料来源:AN 01-60JE-1 Flight Handbook F-51D; AN 01-60JE-1 Pilot's Handbook for Models P-51D and K series airplanes (Mustang).
  • A 21A-3 — 修复了混合挂载50与250千克航弹可能会导致不同规格的航弹同时投放,而不是分类别投放的问题。(玩家报告
  • 标枪 (F.A.W.) Mk.9 — 现可同时搭载4门30毫米ADEN机炮与4枚火痕空对空导弹。资料来源:Pilots Notes Javelin F.(A.W.) Mk.9. A.P.449IJ-PN
  • F-104G (德国) — 新增额外的500磅航弹挂载选项。
  • AV-8B+ — 新增AIM-120A主动雷达弹与AGM-65G空对地导弹挂载选项,对应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
  • JAS 39C — 新增R-短矛主动雷达弹挂载选项,对应的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原有的天闪(格斗型)半主动雷达弹已从挂载选项改装件列表中移除,解锁改装件所花费的研发点与金鹰将退还至玩家账户。
  • JAS 39EBS HU C (匈牙利) — 新增AIM-120A主动雷达弹挂载选项,对应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
  • F-16C — 新增AIM-120主动雷达弹改装件,AIM-7M、AIM-9L与AIM-9M改装件分别由原先的II-IV级调整为I-III级。
  • 米格-29SMT — “30毫米机炮翻新”改装件已移至II级。R-73与R-27ER改装件之间被错误移除的连线已恢复,R-27ET改装件移至III级,同样以R-73作为前置条件。新增R-77主动雷达弹挂载选项,对应的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
  • 鹞GR.7 — 540磅MkM2航弹挂载数量由2枚增至7枚,新增540磅M.C.Mk.1No.118高阻航弹挂载选项。
  • 幻影2000-5F — 移除了GBU-24改装件,解锁改装件所花费的研发点与金鹰将退还至玩家账户。解锁BGL-1000改装件后即可使用BGL-1000与GBU-24两款精确制导炸弹。新增MICA-EM空对空导弹,对应的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
  • 闪电II — 移除了AIM-9P改装件,解锁改装件所花费的研发点与金鹰将退还至玩家账户,对应的导弹也已从挂载列表中撤下。AIM-9L改装件移至I级,AIM-9M改装件移至III级。新增德比主动雷达弹改装件与挂载选项。
  • 歼-8F — 新增霹雳-12主动雷达弹与对应的改装件。
  • A-6ETRAM — 新增AGM-123空对地导弹挂载选项,对应的改装件已添加至改装件列表。
  • 米格-23ML — 移除了无法同时使用雷达与红外制导的R-23/24系列中距弹的限制。
  • 狂风 GR.1 — 修复了电视制导炸弹导引头视角能够错误切换至热成像通道的问题。(玩家报告
  • JAS 39C (南非)、JAS 39EBS HU C (匈牙利)、F-16C、闪电 II — 新增2×AIM-9M的默认挂载配置。
  • 幻影 2000(所有型号)、幻影 4000 — 修复了战机速度超出挂架工作速度范围、超音速飞行时仍能投掷炸弹的错误。

其他变动

  • 为配备主动雷达弹的战机实装雷达同时进行数据链修正的限额机制。当战机发射的导弹数量超过机载电子系统数据链指令通道上限时,载机将优先为最后发射的导弹提供修正指令。玩家在基地内构预览视角将光标移至雷达模块上即可查看对应机型雷达的参数。目前实装的雷达数据链限制:
    • 苏-27SM、米格-29SMT、F-15、F-16、狂风、JAS 39 — 2个数据链通道
    • F-16C、闪电II、F-4FKWSLV — 6个数据链通道
    • F-15C — 8个数据链通道
    • 歼-11A — 1个数据链通道
    • F-14 — 6个数据链通道
  • 机载雷达和雷达导引头出现多径杂波的高度由地表高度100米下调至60米。[2]
  • 雷达面板新增攻击行为图标提示:雷达照射目标、通过无线电修正频段向雷达弹传输目标当前方位或直接引导导弹攻击目标将分别显示当前行为对应的图标以进行区分。
  • 雷达面板新增处于惯导阶段的玩家导弹与对应目标的提示图标,图标在主动弹处于惯导阶段时持续显示,切换至导弹搭载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后消失。
  • 改进了雷达显示器上地面回波的效果。在搜索模式下,地面回波将同时随着天线水平和仰俯扫描出现。在跟踪模式下,地面回波将会显示为目标水平方向上的块状回波。
  • 为投放点计算 (CCRP) 模式新增航弹自动投放功能开关。若启用自动投放,则需要按住投弹键等待战机飞抵投放点投下炸弹;禁用自动投放则会在按下投弹键后立即投掷炸弹。新增战斗开始后自动启用自动投弹功能的设置选项。
  • 米格-23(所有型号) — 新增根据雷达天线搜索角与当前高度在截获/跟踪状态下自动切换雷达工作模式的功能,无需飞行员手动切换。新增跟踪模式下载雷达与红外搜索跟踪系统间实时切换的功能。
  • 幻影 F1C(所有型号) — 为跟踪状态下的机载雷达新增脉冲与动目标检测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功能。
  • F-15A、战隼 (以色列)、F-15J — 雷达型号由AN/APG-63更换为后期型号的AN/APG-63PSP型,后者无单纯的LRPF脉冲扫描模式,而是通过空战目标分析模式 (RAID/RAM) 精细分辨雷达回波。玩家可通过“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切换模式”键位切换到RAM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机载雷达在该模式下无法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提供目标照射(仍需要手动切换至单目标追踪模式)。
  • F-15A、战隼(以色列)、F-15J — 内部油箱全部更正为自封油箱。(玩家报告
  • 米-24D(所有型号) — S-24火箭弹改装件已移至I级。
  • 米-24D(所有型号) — 2P32M/K-4V挂架改装件已移至II级。
  • 伊尔-2M 3 型、伊尔-2M“复仇者”号 — 修复了航炮瞄具与实际炮弹落点存在偏差的问题。(玩家报告
  • 褐雨燕 F1 — 移除了多余的1000磅航弹改装件。
  • 伊尔-2 (1942 型) — 修复了挂载列表错误显示17×FAB-50航弹挂载配置的问题。(玩家报告
  • G-山猫、山猫 AH.Mk.1、米-24(所有型号)、米-35M、UH-1(所有型号) — 修复了此类直升机尾桨损毁后不会失控自旋的问题。
  • 伊尔-2(所有型号) — 调整了座舱视角下机炮瞄准具的位置。(玩家报告
  • F-16(所有型号) — 移除了机载灭火系统功能及其改装件,解锁改装件所花费的研发点与金鹰将退还至玩家账户。资料来源:T.O.1F-16A-L - Flight Manual F-16A-B - 1984
  • Me-163B-0 — 修复了内构视角下不显示20毫米MG151机炮对应模块的问题。
  • 苏-22M3 — 雷达告警接收装置的型号由SPO-15更正为SPO-10。(玩家报告
  • 布伦海姆 Mk.IV — 机背自卫炮塔7.7毫米勃朗宁机枪开火效果存在的问题已得到修复。(玩家报告
  • 苏-17M4 — 原先配备的SPO-15雷达告警接收装置型号已更正为SPO-15L型。
  • 掠夺者 S.1、S.2 — 修复了尾翼升降舵动画存在的问题。(玩家报告
  • 海鹰 FGA.6、海鹰 Mk.100 — 修复了减速板收放动画存在的问题。(玩家报告
  • 阿尔法喷气 A — 机尾拦阻钩现可正常使用。(玩家报告
  • F-20A — 右侧机炮开火效果存在的问题已得到修复。(玩家报告
  • Ki-109 — 细化机身装甲分布情况。(玩家报告
  • 幻影 5F、兀鹫 — 新增机身后部油箱。
  • Ar 234(所有型号) — 新增减速伞机制与动画效果。
  • 流星 F Mk8(所有型号) — 新增弹射座椅系统。
  • 苏-17、苏-22(所有型号) — 新增弹射座椅系统。
  • 掠夺者 S.1、掠夺者 S.2、掠夺者 S.2B、D.500、D.501、D.510 (帕里耶座机)、D.510C、D.520、D.521、马丁 167-A3、P.631、D.371、D.371 H.S.9、D.373、IAR-81C、Br.693AB2、M.B.152C1 — 需要手动操作的引擎灭火系统已替换为自动灭火系统。
  • 九六式四号舰战(所有型号)、零战一一型/二一型(所有型号)、零战三二型/二二型(所有型号)、烈风(所有型号)、雷电一一型、雷电二一型、九九舰爆、彗星(所有型号) — 新增引擎灭火系统。
  • A-20G-25、A-20G-30 (苏联)、AH-1 (所有单座型号) — 移除了机载灭火系统功能及其改装件,解锁改装件所花费的研发点与金鹰将退还至玩家账户。
  • 幻影 2000D-R1、幻影 2000-5F、幻影 2000C-S5 — 新增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 F-4E、F-4EJ、F-4EJ ADTW、F-4EJ 改、F-4F (德国)、F-4J、鬼怪 FGR.2、鬼怪 FG.1、重锤、F-5E(所有型号)、F-20 — 部分干扰吊舱发射的干扰弹类型已替换为大口径干扰弹。
  • 幻影 IIIE、幻影 F1C、幻影 F1CT、幻影 F1C-200 — 干扰弹总量已获修正,部分干扰吊舱发射的干扰弹类型已替换为大口径干扰弹。
  • 强-5A、强-5C、AJ 37、JAS 37、超级军旗 — 干扰弹类型已更改为大口径干扰弹。
  • 山猫 AH.Mk.1、G-LYNX — 干扰弹总量已获修正,由原先的192枚调整为128枚。
  • 直-9WA — 干扰弹总量已获修正,由原先的72枚调整为174枚。
  • 强-5L — 新增干扰弹抛射系统。

下列载具飞行员外观模型已获升级

  • 歼-11
  • 米格-29(所有型号)
  • 苏-27
  • 雅克-141
  • A-10(所有型号)
  • F-14(所有型号)
  • F-15(所有型号)
  • F-16(所有型号)

为下列载具新增自定义挂载系统

  • 喷火 F.MK22
  • 喷火 F.MK24
  • 海怒 FB.1

为下列载具新增副油箱挂载选项

  • 歼-8B、歼-8F、歼轰-7A、美洲虎 A、美洲虎 E、美洲虎 GR1、美洲虎 GR1A、美洲虎 IS、F-5A、F-5C、F-5E(所有型号)、幻影 F1C(所有型号) 、幻影 IIIC、苍穹、幻影 IIIE、幻影 5F、兀鹫、幼狮 (鸭翼)、幼狮 C.2、幼狮 C.7

飞控模型变动

  • 修改了可变后掠翼机型飞控模型存在的计算错误,修正了机翼处于最大和最小后掠角之间时的空气动力学系数。
  • 米格-23(所有型号) — 修正了不同机翼后掠角下的飞行模型,使其更加接近真实数据。修正了稳盘回转时间,使其更加接近米格-23ML技术文件的真实数据(1千米高度,850~950千米/时速度,重量12750千克,挂载两颗R-23导弹的条件下,机翼50%最大后掠角下约27秒,100%最大后掠角下约34秒)。
  • 苏-17、苏-22(所有型号) — 对战机机翼处于中间与主档位下的稳盘法向加速度进行调整,使之更接近飞行手册标定值。新增后掠角50度的机翼档位,以便飞行员在中间档位能够更精确地调整机翼后掠状态。
  • F-8E、F-8E (FN) — 对稳定盘旋状态下的法向加速度进行调整,使之更接近飞行手册标定值(减小G~0.5)。
  • JA 37C、JA 37D、AJ 37、AJS 37 — 对稳定盘旋状态下的法向角速度进行调整,使之更接近飞行手册标定值(40%油量、未携带挂载的情况下由约15.5度/秒调整至约14.2度/秒)。
  • J35(所有型号) — 对稳定盘旋状态下的法向角速度进行调整,使之更接近飞行手册标定值(总重10000千克、未携带挂载的情况下已0.9马赫稳盘的加速度调整至约12度/秒)。
  • JAS 39(所有型号) — 稳盘角速度减小约1度/秒。
  • 米格-21(所有型号) — 稳盘法向加速度减少G~0.2。
  • F-4J、F-4J (UK) — 机翼部分升致阻力现更接近无前缘缝翼设计飞机的数值,稳盘法向加速度减少G~0.3。
  • P-47M/N-15 — 高度相关引擎出力参数已获修正(修复了中高空动力不足的问题)。

舰船单位外观模型、损伤模型、性能参数与武器配置调整

舰船火力配置

  • 科隆号、吕贝克号护卫舰 — 分别修正了深水炸弹型号,由九五式爆雷改为Mk.6深水炸弹。

舰船性能参数、物理机制与损伤模型

  • 妙高号重巡洋舰 — 根据蓝图修正了弹药库,火控室和电台的位置。
  • 科隆号、吕贝克号护卫舰 — 重新平衡了船内不同舱室的乘员数量分布。
  • 信天翁号轻型护卫舰 (F543) — 修正了传动系统的一处内构显示错误。
  • 布鲁克林号、海伦娜号、亚特兰大号、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欧根亲王号、埃姆登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基洛夫号、马克西姆·高尔基号、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号、进取号、伦敦号巡洋舰 — 修正了舱室的尺寸,同时重新平衡了不同舱室的乘员分布。
  • 孤拔号、布列塔尼号、洛林号战列舰 — 将主炮塔上的测距仪分别计算为独立组件。
  • 内华达号战列舰 — 调整了副炮弹药库的尺寸。
  • 陆奥号战列舰 — 调整了主炮弹药库的尺寸。
  •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 修复了炮弹在无需穿透炮塔座装甲的情况下也会击伤二号炮塔扬弹机的错误。
  • 布列塔尼号、洛林号战列舰 — 修复了炮弹在无需穿透指挥塔装甲的情况下也会击伤舰桥的错误。
  • 克莱贝尔号驱逐舰 — 修复了内构模型中鱼雷的发射顺序。
  • 恢复舰船在舰桥或指挥塔被击毁的情况下的部分操控能力 — 现在,舰船在舰桥被击毁的情况下将遭受航行控制能力的削弱,直至修复为止。
  • 恶毒号、黑豹号驱逐舰、M-802 猎潜艇、T 22 号、T-31 号、Z15 号、 Z20 号、Z25 号、Z32 号、Z46 号、Z46 号、Z47 号驱逐舰;埃姆登号、纽伦堡号、莱比锡号巡洋舰 — 新增对空搜索雷达功能。
  • 舰船外观模型与外部组件变动
  • 威武号驱逐舰 — 完善了波浪-M导弹发射系统的重装填动画,新增V-600P导弹助推段弹翼展开的动画。
  • 絮佛伦号、科尔伯特号、埃米尔·贝尔廷号轻巡洋舰 — 在弹射器上加入了水上飞机的模型。
  • 布列塔尼号战列舰 — 修复了主炮炮管内的贴图错误。
  • 沃克兰号驱逐舰 — 移除了舰艉处阻挡水雷铺设的栏杆。
  • 威尔金森号、米彻尔号驱逐舰 — 修复了一处导致弹药库持续进行殉爆的错误。
  • 12412 型猎潜艇 — 修复了搜索雷达天线的旋转视觉效果。

本地化变动

  • Z15 里希·施泰因布林克号驱逐舰 — 修正了资料卡内的舰船年份。
  • Falarick 105炮射导弹 — 中文客户端译名已更正为火标枪105。
  • 俄里翁号战列舰 — 中文客户端资料卡详细信息年份已修正。

战斗界面

  • 新增舰船弹药库火灾专属警示音效。如任意弹药舱室起火或被火灾波及造成伤害,舰上将响起与一般报警不同的特殊警报音效,以及提示灭火的相关语音。同时灭火按键也将高亮显示提醒玩家及时扑灭火灾。
  • 命中回放系统变动:
    • 修改了显示命中部位的先后顺序,现在舰船结构位于低优先级,允许更重要的部位命中显示(例如击中有乘员的舱室)将其遮盖。
    • 加入了模块损毁动画以更清晰地凸显命中效果。
    • 将敌舰起火的显示方式改为在起火位置点亮图标。
    • 不再在命中回放中显示防雷隔舱,油箱和煤仓的位置。
    • 更新了主炮塔的图标(同时更新了屏幕下方提示栏的主炮塔图标)
  • 新增循环武器类型的按键 — 现在,除了原有的默认ALT+1ALT+2ALT+3键位用于切换主炮、副炮和防空炮组操控以外,现在新增了默认为CTRL+E的循环切换武器组快捷键。
  • 海战舰艇防护分析界面新增舰员密度投影功能。在港口界面点击装甲分布→防护分析,选定视角后点击“显示乘员分布”按钮,即可生成舰员分布密度图。其中绿色部分表示乘员较为稀疏,红色部分的舰员最为密集。

经济与研发系统变动

  • 12412 型猎潜艇于科技树上的位置被移至161 型猎潜艇后期型下方。
  • F-16C、闪电 II、米格-29SMT、JAS39С (南非)、JAS 39EBS HU C、幻影 2000-5F — 所有空战模式下的分房权重移至13.0。
  • AV-8B+、歼-8F — 所有空战模式下的分房权重移至12.3。

交互界面

  • 推进路线图:现在可以直接从科技树拖放图标到乘员组位置以替换载具。
  • 推进路线图:新增出击队列栏位顺序调整功能。玩家设置的成员组栏位顺序仅对当前出击队列生效;即各出击队列顺序互相独立。开发团队未来还计划加入拖放图标直接调整顺序的功能。
  • 新增拖放科技树载具图标编辑出击队列功能:向出击队列栏位添加载具只需点击科技树图标后拖动至对应成员组栏位,如需移除则拖动队列内载具图标至删除区块即可。
  • 对基地界面出击队列乘员组与载具图标的外观进行以下调整,提升界面直观性,改善整体交互体验:
    • 各成员组栏位分为2个区块,载具图标上方的部分显示参战信息,下方则为交互区域,显示指定栏位乘员组状态。
    • 当玩家在基地中时,载具图标上方的条状区域(任务选项卡)将显示当前载具激活备用载具数量(显示 – 则表示当前载具未激活备用载具);进入战斗后的出击界面则会显示对应载具出击所需出生点数、当前载具(或同类别载具)剩余可出击次数、载具剩余可用备载数量,是否可消耗备用载具再次出击等信息。
    • 载具图标下方的条状区域则是成员组区块,让玩家能够快速辨识当前成员组有哪些技能需要得到提升,以及是否有富余经验点数可供训练。当成员组积累足够的经验点数后,成员等级旁会出现提示图标,提醒玩家分配经验点数。将光标悬浮在闲置成员组栏位上时,可在悬浮窗查看该栏位富余经验点数等信息,还可一键前往乘员组训练界面。
  • 现在可以根据载具等级来折叠科技树显示,折叠按钮位于科技树界面的左侧。
  • 陆战模式下进入无人机(包括侦查无人机)视角后将显示陆战小地图。
  • 开发团队重新制作了战斗结束后结算界面的“研发改装件”与“研发载具”信息悬浮窗,悬浮窗内现将显示战斗收益对于研发中的改装件与载具的分配详情,确保收益计算流程的透明性与直观性。

游戏机制变动

  • 推进路线图:车内乘员遭受伤害后经过一定时间会自动开启治疗过程,至不再对载具各项性能参数造成负面影响为止,但期间再次遭受伤害将中止这一流程。作战界面左下角载具状态栏界面中的乘员数量图标旁将显示绿十字标记,车组成员接受治疗后对应模块在内构预览视角下的颜色也会改变。
  • 在游戏选项内,玩家可以开启选项在空战历史模式下参与人数较少的对局(每队最多12名玩家)。要开启这一选项,玩家需要在游戏模式选择界面(机库内“加入战斗!”按钮下方),空战·历史性能按钮上将有“游戏模式选项”,其后便可选择加入小规模战斗的选项。该选项只对10.0以上分房权重的对局生效。
  • 推进路线图:所有空中载具新增可视化武器选择功能,具备挂载自定义功能的载具可一键编辑出击挂载:该功能的显示布局与挂载自定义功能下按挂架编辑挂载元素相似,默认切换按键为Shift+A,或按Alt在游戏内呼出光标后以直观方式为指定挂架切换挂载类型。[3]
  • 推进路线图:新增热焰弹/干扰箔单独投放功能,具体细节如下:
    • 现可使用滑块单独调整各吊舱的热焰弹与干扰箔比例 —— 不同口径规格的干扰吊舱装填干扰弹类型可分开进行设置。
    • 新增干扰弹类型切换按键(默认Shift+D),该按键能够让机载干扰系统工作模式在当前战机设置的抛射比例(如“更多热焰弹”等)与仅发射热焰弹、仅发射干扰箔直接进行切换。切换至所需工作模式后再按“发射干扰弹”按键即可以选定的工作模式抛射干扰措施。
    • 通过可视化武器选择界面也可使用干扰弹类型切换功能,在挂载界面按下对应键位即可。

图形画面

  • 减少了在日出或日落环境下视角直视太阳时的眩光。

音效变动

  • 现在战机发射的导弹音效将根据其推力分为大中小三种。此前,所有导弹都共用同一种火箭发动机点火音效。同时,导弹的飞跃音效将根据当前火箭发动机的推进模式改变。
  • 以超音速飞越玩家的导弹将会产生类似超音速飞机飞越时的冲击波音效。
  • 喷气式和活塞式引擎飞机在飞离时,音效的末尾会出现重叠的效果,这是由于被地面反射的声波与声音来源的声波重叠导致的,该音效将实时由物理引擎生成。
  • 为直升机新增飞越音效。
  • 新增了更多种类的乘员报告舰船火灾语音。
  • 改善了机载枪炮的射击音效,增强了声音清晰度和冲击力。
  • 为立陶宛添加了地面载具本地化语音(狼式步兵战车)。
  • 提升陆战成员组语音的辨识度,降低无线电通话音效的突兀感。驾驶员/炮手视角下的乘员语音将考虑到战斗室空间对车内通话的影响。
  • 为炮弹与航弹爆炸音效添加了中频层段,提升爆炸的氛围感。
  • 对呼叫炮击支援的烟幕音效进行变动。现在仅在落点周围能听见烟幕弹发烟的嘶嘶声,一定距离外只能听见炮弹落地与爆炸音效。
  • 对中距离的坦克炮开火音效进行了调整,在提升音效自然程度的同时降低刺耳程度。
  • 为海战模式新增了多种事件语音,包括但不限于:切换炮弹种类,发射准备完成,发射口令,损失水上飞机,弹药库爆炸,雷达获取及丢失目标等。
  • 海战模式火灾报警信号已替换为新语音。新增弹药库火灾专属警示音。

参考

  1. “寻猎者”重大更新日志
  2. “原本,游戏内加入多径杂波是为了在游戏设计的角度避免直升机被雷达制导防空导弹轻易击落,而由于所有类型的雷达都套用了这一变动,因此固定翼机载雷达和雷达制导导弹亦受到影响。在最近修改了自行防空炮和防空导弹系统的多径杂波效果后,防空系统指挥官们想必已经能够通过巧妙的战术来尽可能减少该类杂波的影响;而制作组认为在空对空战斗中,在100米离地高度上便开始出现多径杂波的设置,为交战双方提供了过于宽裕的安全区 —— 待在这一个“永远不会被雷达弹击中”的高度实在是过于简单和直接,让从高空发射雷达弹的一方攻击无效化;在该设定下,在高空进行雷达制导导弹攻击反而有时还会成为劣势,因为天空不会产生任何杂波,不会干扰低空飞行的战机以上视雷达索敌和发起攻击。总而言之,这一设定让玩家们都趋向于紧贴地面飞行,让交战距离比开发者计划中大大缩短,同时也令空战战斗较为套路化和单一化。”,“寻猎者”重大更新日志 ,2024年6月19日
  3. 仅PC端。


版本更新
封闭测试  1.171.25
公开测试  1.271.291.311.331.351.371.391.411.431.451.471.491.511.531.551.571.591.611.63
正式版  1.651.671.691.711.731.751.771.791.811.831.851.871.891.911.931.951.97星战士焰雨
2.0  新征程炽热之轮祖鲁之矛赤色长空直接命中破土动工展翅雄狮变迁之风危险地带智械纪元火与冰终极捕食者天空卫士贵族胄裔阿提拉之子战争之王空中霸权阿尔法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