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世界深处/异托邦旅人
阅读
2025-03-23更新
最新编辑:梦里有脆翠纱吗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3-23
最新编辑:梦里有脆翠纱吗
01 科学考察日志
发掘地名称:临空市北郊森林
记录者:邵昀
勘探日期:2034年□月□日 天气晴
发掘过程及重要发现描述:
重大发现!本记录或将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如果我最终还是无法从这里出去,恳请发现这本日志的人,将它交给Evol特遣署。
*助手注:
日期一栏被水渍破坏,已不可考。
笔记本上的字迹多为连笔字或速记符号,似乎是邵教授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记录下来的文字。经过辨认,我整理出了本篇日志的大致内容。
流浪体记录:下午三点,临空市北郊森林,危险系数较高,动物型流浪体,近似猎豹
观测记录:
我现在身处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空间,大致如下:
1、存在疑似某种陌生文明遗迹的断壁残垣
2、树木的枝杈在岩缝里肆意生长
3、未知天体悬浮在近处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像一轮巨大的月亮
备注:
在战斗过程中,我即将给予流浪体最后一击时,它突然消失在一道凭空出现的裂缝中。
身体前倾的惯性驱使着我,一股莫名的引力将我卷进那道巨大的裂痕。强烈的眩晕感散去后,一个神秘异空间出现在我眼前!
我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或者来到了死后的世界,也疑心是不是穿越到了某个未知的时间线。可还来不及细想,刚才的流浪体就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发出一声巨大的嘶吼声。
无论我此刻到底在哪,我都得立刻消灭它。
幸运的是,我的Evol在这个异空间里仍未失效。我就地取材,拿起脚下的石块用力向它砸去。在接连的重击之下,它的躯体逐渐化为粒子形态,飞快地消散在半空中。
*助手注:
邵教授的Evol和体能强化有关,能够在一瞬之间大幅提升自己的力量,是临空学界为数不多的能够独自执行任务的考古学者。
在现实世界中,流浪体总会在被击败前的一瞬逃进裂缝,间隔几秒后再度出现,仿佛杀不死一般。但这一次,它好像真正地消失了!难道我终于彻底消灭了它!?
可惜的是,我来不及在异空间里做出更多的探索。在流浪体彻底湮灭后,几乎同时,我被那道裂缝带回了现实世界,正是失去意识前我所在的那片野外森林。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存在问题:
1、异空间到底是怎么凭空出现的
2、和流浪体之间的关系
3、这里的物理时间与现实中的时间为何能够同步
4、让人能够自由进出这里的钥匙是?
5、能否利用异空间来彻底消灭流浪体
02 新的猜想
发掘地名称:极地4号冰川
记录者:邵昀
勘探日期:2034年□月1日 天气阴
发掘过程及重要发现描述:
流浪体记录:凌晨三点,极地雪山山脉之间的冰谷,危险系数极高,类人型流浪体(没有智识?)
符合预期,异空间再度出现了!
任务目标:
本次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异空间的地理环境,为此我在进入裂缝时携带了磁场监测仪、危险生物探测器及必备的生活用品,准备探索人类能否在异空间中生存。
按照以往经验,异空间将在流浪体彻底消散之后关闭,裂缝会把外来者带回现实世界。
该类人型流浪体出没于雪山深处,当务之急是躲开它,争取更多的探索机会。
*助手注:
本篇笔记的字迹较为流畅,推测是邵教授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写下的。
最新发现!异空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实体,而非幻象。我尝试喝了一口山间的泉水,尝了尝树上的野果子,发现这些竟然都可以食用。
毫无疑问,此刻出现的饱腹感是真实的。*助手注:
本页的纸张遭到水渍的损坏,仅留下部分笔记内容。
我有了一个新的猜想。
从实战经验来看,目前探索过的异空间的物理大小是跟不同种属、规格的流浪体存在关联的。这次的类人型流浪体比之前的动物型流浪体危险得多,它所逃窜而去的异空间也比我以往考察过的所有都大得多。
我相信,不同星球磁场空间的大小跟流浪体的能力强弱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为了获得更多数据支撑,我用携带的仪器,将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各项数据完整记录了下来。
备注:
我总是将这本工作日志随身携带,以至于偶尔会把它当成日记本来用。
如果有同事无意间看见我的一些胡言乱语,请务必选择性无视。
比如,写到这篇工作日志的结尾时,我正独自坐在雪山主峰下冰谷的空地上,冰冷的山风打在脸上,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
我忍不住开始想一些具有神秘意味的问题……如果流浪体能够逃到星球磁场里,那么那些被它们杀死的人们,会不会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也逃到了某个我们尚未发现的地方呢?
也许,终有一天,我能够找到他们。
存在问题:必须尽快开展新的科考任务,我等不及了。
*助手注:
笔记至此结束,结合现存文献可以考证,邵教授在不久之后的研究报告中得出了如下结论:“现实中的流浪体在即将被击败时会逃窜到某种异空间里,追捕者则可以顺着裂隙跟进去,在里面真正消灭它们。”
作为首位发现者,邵教授将这种异空间称作“星球磁场”。
03 混乱与重建
发掘地名称:1012号星球磁场
记录者:邵昀
勘探日期:203□年□月□6日 天气多云
*助手注:
日期一栏被涂改过,经过辨认,写的是裂空灾变发生的那一天。
字迹非常潦草,似乎是邵教授在意识极度混乱的状态写下的,也许她因此混淆了当下的时间。
发掘过程及重要发现描述:
流浪体记录:下午一点,沙漠地带,疑似发现智慧型流浪体,但难以确认
观测记录:
本次发现了全新的星球磁场,特征如下:
1、气候宜居,地理资源丰富
2、构造与现实中的城镇极为相似
3、辽阔无垠,看不到边际,似乎是一个极大的空间
4、疑似存在生活痕迹???曾经有人居住过??
*助手注:
观测记录中的第四条下方被划上数道黑线,着重标记出来。
可以推测邵教授当时的情绪波动很大。
实验计划:
我决定在这个星球磁场里做一次全新的实验。
之前探索过的星球磁场,通常都会在流浪体被彻底杀死后的一段时间内自动关闭,仿佛某种被系统强制设定好的程序,进入星球磁场的人则会被那道裂缝遣返。
但这一次,我等了整整一天,都没有被强制驱逐。
这个地方一定是特别的!
时至今日,我仍旧相信,那些看似被流浪体杀死的人,他们或许还活着,永恒地等待着在某个星球磁场中被找到。
*助手注:
实验目的一栏被整页撕去,折痕较为平整,不像是外力因素导致,推测为邵教授本人所为。
实验记录:
实验历时一个月,携带的生活物资勉强能够支撑使用。
在此期间,我真的在1012号星球磁场住了下来。更确切地说,借由便携式帐篷,我在这个星球磁场中开始了露营生活。
利用空间中的原始资源,如石块、断木等,我尝试生火做饭,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
科研仪器的负重较大,幸而有Evol的助力,我才能将它们随身携带,进行物质勘测。
星球磁场的能量场与地球截然不同,反而跟流浪体的能量场构成极为相似……那么流浪体的磁场是否会干扰探测?
这是我找不到他们的原因吗?
我无法判断那些生活痕迹是谁留下的。
实验还在继续,但这次带来的药已经快要吃完了,我开始出现幻觉。
*助手注:
接下来的两段文字几乎难以辨认,字形纠缠在一起,既像是图画,又像是乱码。
初步来看,其中的一行字似乎是:科学能够使人重生。但具体内容还要等待笔迹鉴定专家的再次确认。
后面的字迹又渐渐清晰起来,邵教授似乎恢复了清醒的状态。
我又梦见徐辰和绮绮了,他们很久都不肯到我的梦里来,可能是在怪我那天没能早点回家吧。
他们还是像从前那样。徐辰在厨房里做饭,绮绮在客厅里写她的数学作业,现在她应该在学乘除法的四则运算了。
那天本来应该轮到我去接绮绮放学的。可是,单位临时需要加班,我没去成。
那场无妄之灾把所有人的生活都毁了。
临空市的交通全面瘫痪,我尽力赶回去了,可他们却不见了。邻居告诉我,他们跟流浪体一起消失了。
我找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他们。
但是现在我看到了希望……
存在问题:这次的计划再次失败了,但我不会放弃。
*助手注:
这篇日志后面的一页被撕掉了,似乎还有未尽的内容。
不过,根据学会提供的信息,邵教授最终还是被那道裂隙带回了现实世界。
04 无解
发掘地名称:临空市街道
记录者:邵昀
勘探日期:2036年1月□ 天气晴
发掘过程及重要发现描述:
上次的科考探险结束后,我的状态变得不太好。
我有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力气踏上新的旅程,大概是长久以来高强度的工作终于让我感到疲惫,我的体力越发不如从前。
学会发现我在定期服药之后,委婉地提出让我休息一段时间的建议。
我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
渐渐地,药物也不能让我很快入眠,我清醒的时候变得很少。一天里的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
学会放弃了我,智识也放弃了我,此刻我一无所有。
但我仍相信我所相信的东西……
我只是在等待一个契机。
*助手注:
邵教授在本篇的后半部分内容改变了语气,似乎她也在期盼着有人能发现这本笔记?
我将如实记录她所有的探索。
意识昏沉的时候,我往往会把这本工作日志当成日记来写,甚至留下一些错乱的句子。
有一次,我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扉页写满了同一句话。在那个深夜,我似乎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一个问题, “难道科学也放弃了我吗?”
我起初以为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没想到这么快就等到了答案。
也许我接下来要讲述的事情看起来像是酒后的呓语,但请你相信,我现在比过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昨天晚上,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体力不支,我感到头晕目眩,只好坐在街道的长椅上,稍作休息。感觉胳膊发痒,我凑近一看,发现是一只食指长的流浪体。它小得像一只甲虫,简直毫无威慑力。
起初,我并不在意,随手把它撵到一边。可在它落荒而逃的那一刹,隐匿在它身后的裂隙却出现在我眼前。
它竟然是一只流浪体——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场景。
就像第一次进入星球磁场时那样,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将食指伸向那个拳头大小的、混沌的能量旋涡。
这个果核般的流浪体,为我打开了一道真正的门。我被卷入磁场后,转瞬之间就来到了无垠的宇宙。
世间万物都在那小小的缝隙里,我仿佛从一滴水里窥见了汪洋大海。
还没回过神来,手背上就传来温柔的触感,一回头,我看到了徐辰的面孔,他还是像从前那样,时间仿佛在他身上凝固了。
“走吧,绮绮今天放学早,还在家里等着我们。”我听见他笑着说。
存在问题: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回到宇宙里了。抱歉让你们等了我这么久。
*助手注:
至此,邵教授的工作日志戛然而止,她的随身物品遗落在野外的山岩之上。
太多的疑问难以解释。
比如,如果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那么邵教授应当已经留在她所描述的那个神秘的星球磁场之中,她又是何时写下这篇笔记的呢?
但如果这是邵教授停药后的臆想,却又没人能够解释她的背包怎么能在一夜之间从临空市街头转移到千里之外的山间,更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人见过她。
附录:来自邵昀的助手
在此附上邵教授的个人简介:
邵昀 (1997-2036) ,2019-2034年在临空市考古学会任研究员;2034年加入深空学会,提出“星球磁场”的重要学术概念,同年加入临空市科学院,持续进行着星球磁场的科考调研。2036年初意外失踪,至今杳无音讯。
深空学会授予邵教授终生荣誉奖,我们不会忘记她所做的一切,愿她与家人在星群间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