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12.7 毫米 别列津 UB 机枪

阅读

    

2025-02-21更新

    

最新编辑:飞跃日耳曼尼亚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2-21

  

最新编辑:飞跃日耳曼尼亚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飞跃日耳曼尼亚
F-41地心鸦

介绍

12.7 毫米 别列津 UB 机枪是苏联制的机枪。它存在以下四个型号:

  • 基础的UB型号,位于机鼻处并且没有同步射击装置
  • UBK/UBC型号,与UB版本没有区别,只是安装位置在机翼
  • UBS型号,安装了同步射击装置,可以穿过螺旋桨叶射击,因此射速有所降低
  • UBT型号,用于自卫炮塔

装备此武器的载具

基本信息

1937 年,米哈伊尔·叶夫根尼耶维奇·别列津 (Mikhail Yevgenyevich Berezin) 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大口径飞机用机枪,该机枪口径为步兵机枪使用的 12.7 毫米子弹。新设计于 1938 年通过工厂试验,并于 1939 年以 BS (Березин Синхронный, Berezin Sinkhronniy,别列津同步机枪) 的名称投入使用。其射速使其非常适合用作飞机的防御武器。虽然总体而言比较成功,但是其线缆式的上膛系统使得装填需要相当大的体力。除此以外还有供弹系统并不完善与一部分自动化部件的寿命不足。

经过后续的不断改进推出了UB这一型号。它有三个版本:UBK(Kрыльевой,Krylyevoi,用于机翼)、UBS(Синхронный,Sinkhronniy,同步)和 UBT(Турельный,Turelniy,用于炮塔),UBS 和 UBK 由压缩空气上膛。UB 于 1941 年 4 月 22 日服役,也就是卫国战争前两个月。

[1][2]

可选弹链配置

别列津UB共有六种不同的弹链可选:

  • 默认:T· AP· AP· IAI——默认弹链,包含了穿甲和曳光弹,弹道稍好于其他弹链,毁伤欠佳
  • 通用:AP-I · API-T · IAI · IAI——每四发中有两发是IAI,对于飞机的控制面毁伤不错,AP-I/API-T也能打穿一些比较厚实的部位
  • 对空:API-T · AP-I · AP-I · IAI——IAI保证了对控制面的毁伤,同时AP-I也能保证不错的点火率。
  • 对地:AP-I(c) · AP-I · AP-I · API-T · IAI——神中神的金属陶瓷穿甲弹,无论是对地还是对空点火都非常好用早期版本施瓦克弹道尿尿毁伤较差,而别列津一点火一个准,所以有个梗是施瓦克机枪别列津机炮,其中就是这个金属陶瓷穿甲弹立大功
  • 曳光:API-T——实在打不中人就选它吧
  • 匿踪:AP-I · AP-I · IAI——对比对空弹链少了API-T,毁伤更出色,但是要求一定的枪法

对于自卫炮塔,也有两种弹链:

  • 穿甲:API-T · AP · AP · AP-I(c)
  • 通用:API-T · AP-I
0° 入射角穿深(mm)
弹链 10 m 100 m 500 m 1,000 m 1,500 m 2,000 m
默认 32 30 22 16 11 7
通用 28 26 19 13 9 6
对空 28 26 19 13 9 6
对地 30 29 22 15 11 8
曳光 26 25 17 11 7 5
匿踪 28 26 19 13 9 6
默认 (炮塔) 32 30 22 16 11 7
穿甲 (炮塔) 32 30 22 16 11 8
通用 (炮塔) 28 26 19 13 9 6

武器攻略

瞄准油箱/发动机打,作为大口径机枪来说毁伤优秀,但是弹容量有限。

优缺点

优点:

  • 点火率很高
  • 毁伤不错
  • 弹道平直
  • 有一定穿甲能力,可以打击软目标

缺点:

  • 苏空永远的痛:备弹
  • 射速并不算很快
  • 对大型目标较为疲软

历史

别列津UB是一款气动式空气冷却型机枪航空,发射苏联12.7×108毫米步兵重机枪子弹。其弹药借由可散式弹链、以独特的供弹系统一边维持供弹,另一方面以下一发协助抽出击发过后的弹壳。另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是,弹链链钩会在机枪复进的运动过程期间被抛出,而并非在后座过程中。装于枪塔型(UBT)为手动上膛,而装于机翼型(UBK)与射击断续型(UBS)则采用气动上膛。

UB的所有衍生型在二战中获绝大多数苏联军用战机所使用。

一份解密的1952年美国情报报告指出:“施卡斯航空机枪是相当复杂而且制作精良的机枪,其高昂的成本使得必须通过维修和更换零件来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与施卡斯相反,别列津则是故意地可被消耗的武器,也就是说,苏军的计划是在短时间内高强度使用后,只要某个主要部件出现损坏就全挺丢弃。”同一份报告亦指出:“别列津航空机枪的设计受到缴获的芬兰拉提20毫米机炮的很大影响;芬兰机炮的许多特征都在别列津航空机枪的所有型号当中显现。”

苏联档案中可以找到以下别列津UB的产量数据:

1941年 — 6,300挺 1943年 — 43,690挺 1944年 — 38,340挺 1945年 — 42,952挺

[3][4]

外部链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