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falseundefined
因BWiki近期更新,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除重定向、编辑表格外的特殊页面(如最近更改等),进行3次有效编辑后即可恢复。
全站通知:

大马克斯

阅读

    

2025-04-25更新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4-25

  

最新编辑:F-41地心鸦

来自战争雷霆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F-41地心鸦
AstonishedAston
瓦瑞克Warrick
Zyszhao
_博麗-霊夢_
共5人编辑
大马克斯
Germ pzsfl IVa dickermax 资料卡.png
科技树 Germany flag.png德国陆军
等级 II
载具类别 坦克歼击车
分房权重 街机娱乐:4.0
历史性能:3.7
全真模拟:3.7
所需研发点 14000 Rp icon.png
价格 32000 Sl icon.png
载具ID germ_pzsfl_IVa_dickermax
 犟埃米尔>
<<Sd.Kfz. 234/2 88 毫米火炮运载车>>

大马克斯Dicker Max)是一辆德系II级银币坦克歼击车,街机权重4.0,历史与全真权重为3.7,其于“战斗步伐”版本更新中加入到游戏当中。

“大马克斯”是一辆基于四号坦克 E 型底盘开发、拥有开放式战斗室、搭载了105毫米主炮的自行火炮。这门105毫米野战炮不仅比三号突击榴弹炮 G 型上的105毫米榴弹炮性能更好,还能和后者一样一击摧毁敌方目标。其装填时间与三号突击榴弹炮持平,为13秒,对于同级口径火炮来说相当不错,还比KV-2快了两倍有余。同时,其使用的高爆弹对诸如“地狱猫”等轻装甲车辆也有奇效。

基本信息

生存能力和装甲

装甲 正面 / 侧面 / 背面

车体 50mm / 20mm / 20mm

炮塔 30mm / 20mm / 20mm

成员组 5 人

战场辨识度 89%


“大马克斯”的生存性堪忧:全身装甲薄弱,倾斜角度小,厚度从20毫米到50毫米不等,仅能抵挡一下小口径子弹;被击穿后乘员易昏睡,关键部件(比如炮闩和引擎)也很易损,吃炮弹即大残;开放式战斗室的设计意味着任何飞机都能杀它,一轮空袭下来可能就会全车昏睡,或者炮闩和弹药受损,P-47 这种常见的飞机光拿机枪扫几秒就能收掉。唯一的优点就是五个成员都分散在车体边上,打实心炮弹的单位(比如萤火虫)要多打几次才能打死,但打装药弹的车(比如 ISU-152)能一发带走。因此,使用“大马克斯”极具挑战性,不仅要避免被地面单位发现,还要注意躲避空袭。

装甲类型:

  • 轧制均质装甲
装甲数据 正面装甲(倾斜角度) 侧面装甲(倾斜角度) 后侧装甲 顶部装甲
车体 12mm (77°) 首上
50mm (20°) 首下
50mm (14°) 驾驶员观察口
20mm 20mm (9°) 12mm
战斗室 30mm (14°) 前部
50mm (16°) 炮盾
20mm (21°) 20mm (9-17°) 10mm

注:

  • 负重轮厚度为15毫米,履带厚度为20毫米
  • 开放式战斗室,乘员暴露在外

机动性

速度 前进/倒退

街机 31/6km/h

历史与全真 28/6km/h

挡位 前进6挡

倒车1挡

发动机马力

街机 343马力

历史与全真 180马力

功重比

街机 16.3hp/t

历史与全真 8.6hp/t


游戏模式 最大速度
(千米/时)
重量
(吨)
发动机马力 功重比
(马力/吨)
前进 倒退 白板 完全体 白板 完全体
街机 31 6 21 256 343 12.19 16.33
历史与全真 28 6 159 180 7.57 8.57



最高维修费 白板 → 完全体

街机 915 → 1132

历史 1075 → 1330

全真 1306 → 1616

改装件总成本 14060

20050

护身符 860

成员组培训费 9200

专家 32000

王牌 270

王牌(研发点) 250000

战斗收益 街机 / 历史 / 全真

60% / 91% / 115%

130% / 130% / 130%

改装

机动改装

防御改装

武器改装


Mods new tank traks.png
履带
Mods new tank traks.png
履带
研发点:
920
花费:
1300
100



Mods new tank suspension.png
悬挂系统
Mods new tank suspension.png
悬挂系统
研发点:
620
花费:
890
65



Mods new tank break.png
刹车装置
Mods new tank break.png
刹车装置
研发点:
620
花费:
890
65



Mods new tank filter.png
滤清器
Mods new tank filter.png
滤清器
研发点:
1200
花费:
1700
130



Mods new tank transmission.png
传动装置
Mods new tank transmission.png
传动装置
研发点:
2300
花费:
3300
250



Mods new tank engine.png
发动机
Mods new tank engine.png
发动机
研发点:
2300
花费:
3300
250



Mods tank tool kit.png
进阶维修套件
Mods tank tool kit.png
进阶维修套件
研发点:
920
花费:
1300
100



Mods extinguisher.png
进阶灭火套件
Mods extinguisher.png
进阶灭火套件
研发点:
620
花费:
890
65



Mods tank reinforcement ger.png
补充乘员
Mods tank reinforcement ger.png
补充乘员
研发点:
1200
花费:
1700
130



Mods new tank horizontal aiming.png
方向机
Mods new tank horizontal aiming.png
方向机
研发点:
920
花费:
1300
100



Mods tank cannon.png
校准主炮
Mods tank cannon.png
校准主炮
研发点:
620
花费:
890
65



Apcbc tank.png
Pzgr.rot
Apcbc tank.png
Pzgr.rot
研发点:
620
花费:
890
65



Mods new tank vertical aiming.png
高低机
Mods new tank vertical aiming.png
高低机
研发点:
1200
花费:
1700
130


维修套件和灭火器是必需品,对于生存性的重要性自不用说。

白板期先点机动相关配件。由于行动迟缓,“大马克斯”常常因为在斜坡上转不过来(或及时爬上坡)而失去开火机会,被绕侧或包围时尤甚,即使像 M6A1 这种重坦都能随便绕开它或者避开白板“大马克斯”的炮线。

接下来可以研发校炮相关配件,以此加快瞄准速度、减少散布。对于“大马克斯”这种专业狙击车来说,长距离射击精度至关重要。

剩下诸如Pzgr.rot什么的配件就没那么重要了,默认弹已经能乱穿 T-34M4 这种常见目标,研发弹只是用来扬“巨无霸”之类的重甲单位。

主武器

弹药 26 发

装填时间 普通成员组 → 王牌成员组

13.0 → 10.0 秒

垂直射界 -15°/10°


105mm K18 野战炮
载具状态 白板 改装件 满级 专家 王牌
装填时间(秒) 13.00 - 11.50 10.60 10.00
炮塔转速(°/s)
街机 10.6 14.6 17.8 19.6 20.9
历史 7.1 8.4 10.2 11.3 12.0
备弹数 垂直 水平 稳定器
26 -15°/+10° ±8°

弹药

穿深数据
弹药 弹药类型 0°角时的穿透力 (mm)
10 m 100 m 500 m 1,000 m 1,500 m 2,000 m
PzGr APHE 155 153 144 133 123 114
Gr.19 HE 23 23 23 23 23 23
Pzgr.rot APCBC 187 184 174 162 151 141
弹药细节
PzGr. 弹种 出膛速度 弹头质量
APHE 822m/s 14kg
引信延迟 引信灵敏度 TNT当量
1.2m 19mm 238g
入射角/跳弹几率
47° - 0% 60° - 50% 65° - 100%
Gr. 19 弹种 出膛速度 弹头质量
HE 835m/s 15.1kg
引信延迟 引信灵敏度 TNT当量
0.2m 0.1mm 1850g
入射角/跳弹几率
79° - 0% 80° - 50% 81° - 100%
Pzgr.rot 弹种 出膛速度 弹头质量
HE 822m/s 15.56kg
引信延迟 引信灵敏度 TNT当量
1.2m 19mm 357.5g
入射角/跳弹几率
48° - 0% 63° - 50% 71° - 100%

弹药架

“大马克斯”的弹药架布局
满弹药 弹药
部分
1号
弹药架空置
2号
弹药架空置
视觉
差异
26 发射药
弹药
14 (+12)
14 (+12)
(+25)
(+25)

载具点评

等待补充

优缺点

优点:

  • 默认弹和研发弹的穿深都较高
  • 装药量高,能一发毙敌,边巨无霸IS-1 都难以招架
  • 数一数二的俯角(-15°),地形适应性极强,能够藏匿于土坡之后
  • 炮镜倍率大(9倍),非常适合狙击,进而不用担心被集火
  • 5个乘员都分散位于在车体边上,基本不会被一发入魂
  • 卖头时隐匿能力强

缺点:

  • 不论是否使用铺装道路机动性都极差:极速低下、车体转向极其迟钝、倒车缓慢、加速无力。其反应速度跟不上 T55E1 等高速目标
  • 方向机稍慢,为16°/秒
  • 仰角仅10°,目标位于高处时难以瞄准
  • 装甲极为薄弱,整体厚度低,是个炮就能穿
  • 开放式战斗室,无力抵御空袭
  • 装填速度比同级平均水平慢两倍
  • 默认弹打到圆角装甲的适合容易跳(比如说 IS-1 的炮盾两边)
  • 炮弹初速低,弹道弯曲,需要花时间适应用它进行长距离交火
  • 侧面投影大

历史

发展历程:

二战时期,承担“突击炮”职能的载具是德军步兵攻坚的利器。然而,重型碉堡能顶住猛烈的炮击,拉近距离进行攻击则会让突击炮和炮兵单位遭受敌方防御炮击,由此,德军需要一种能够在碉堡和其他防御性武备有效范围之外、使用重炮摧毁之的武器。1939年,克虏伯(Krupp)据此需求着手开发载具,但不久之后,法国战役的实战经验表明此种车辆已无大用。因此,开发方向从重型突击炮转为坦克歼击车。1941年1月,两辆该型载具下线,并于同年3月向希特勒进行展示。若经批准,该型载具就能纳入现役装备,1942年春季即可开始生产。

设计阶段:

开发时期,该型载具被赋名10厘米火炮,IVa型自行炮架运载平台(10 cm K. (Pz. Sfl. IVa)),后改名为10.5厘米装甲自行炮架运载平台(10.5 cm K (gp.Sfl.)),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个名字,即大马克斯(Dicker Max)。其基于四号坦克 E 型开发而来——为了搭载105毫米主炮,开放式上层车体替代了炮塔。前装甲厚度约为50毫米,倾斜角度为15度;战斗室前部有顶部装甲,可以为炮手与车长提供一定保护;车体前部左右各有一个驾驶员观察口,左边是真的,右边是假的,有可能是为了迷惑敌方,但也不排除单纯是设计事务;车长、炮手和装填手手都有独立观瞄可供使用,方便各自索敌;引擎为迈巴赫(Maybach)HL66P直列六缸引擎,最大输出180马力。虽然原型车是基于四号坦克开发而来,但投产后有可能会改用悬挂和行走装置机动性更高的三号坦克底盘。

战斗经历:

克虏伯生产的两辆原型车被送去521反坦克营进行实战检验。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该型载具随营投入战斗,其中一辆因失火而殉爆,但另一辆服役到了1941年年底。1942年夏季,蓝色行动打响时,这辆车尚在服役,但在这之后该营就没有这辆车的战斗记录了。前线官兵认为,“大马克斯”装甲薄弱、行动迟缓,不适合在一线执行突击任务;主炮支援步兵突击能力较强,反坦克性能优秀,但开炮后扬尘巨大,阻挡炮手视线,需要安排观察手报告炮弹落点;引擎和传动没出过什么岔子,但刹车有问题。由此,“大马克斯”没有量产并投入大规模使用,两辆原型车下线后计划即被弃置。

媒体

皮肤

相关视频

  • 等待补充

更多

  • 等待补充

链接

  • 等待补充

导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