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Wiki对全体读者开放编辑,如有编辑相关问题欢迎添加首页交流群询问。角色语音持续更新中,欢迎更多引航者加入我们。

如果是第一次来,按"Ctrl+D"可以收藏随时查看更新~

按右上角“WIKI功能→编辑”即可修改页面内容。

bugfix20250107.1
全站通知:

夜镰

阅读

    

2025-04-19更新

    

最新编辑:本森级7号舰拉菲

阅读:

  

更新日期:2025-04-19

  

最新编辑:本森级7号舰拉菲

来自卡拉彼丘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卡拉彼丘WIKI拉菲
共1人编辑

武器数据

名称 夜镰
使用者 玛拉
种类 主武器
类型 冲锋枪
介绍 玛拉随身携带的武器。枪尾的一抹暗红犹如死神的镰刀,是死亡即将到来的先兆。
射速
740
瞄准速度
56
精准
70
操控
68
弹匣容量
30
装填速度
24
拉栓速度
0
移动速度
60
弦化伤害
67
武器 夜镰 的图片

武器伤害

  • 以下伤害数据为靶场打靶测得
10米20米30米40米50米
头部3030222121
上身2420181616
下身1614121111


辅助攻击 开镜模式
放大倍率 1.25X
移速变化 2.25m/s

武器部位伤害系数

基础伤害24
头部1.25脖子1.25胸部1
腹部1骨盆1左肩1
左上臂1左前臂1左手1
右肩1右上臂1右前臂1
右手1左大腿0.7左小腿0.7
左脚0.7右大腿0.7右小腿0.7
右脚0.7装饰0.7


武器外观

  • 暗夜窥视
  • 恪誓火镰
  • 夏日派对
  • 涂痕
  • 掠食者
  • 浪人
  • 碎梦
  • 叛逆
  • 破碎线条
  • 青春迷彩
  • 红与黑
  • 跃动
夜镰外观-暗夜窥视.jpg
夜镰外观-恪誓火镰.jpg
夜镰外观-夏日派对.jpg
夜镰外观-涂痕.jpg
夜镰外观-掠食者.jpg
夜镰外观-浪人.jpg
夜镰外观-碎梦.jpg
夜镰外观-叛逆.jpg
夜镰外观-破碎线条.jpg
夜镰外观-青春迷彩.jpg
夜镰外观-红与黑.jpg
夜镰外观-跃动.jpg


武器准镜样式

  • 注:瞄准目标统一为靶场10米人形靶头部。
  • 初始
  • 暗夜窥视
  • 恪誓火镰
  • 夏日派对
  • 涂痕
  • 掠食者
  • 浪人


相关图片

移动端和APP用户也可以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喔
夜镰外观暗夜窥视官宣图.jpg 夜镰外观暗夜窥视模型展示.gif



武器原型

概述

MP5A1原型图.jpg
型号 全长(mm) 全宽(mm) 全高(mm) 空枪重(kg) 瞄准基线长(mm) 枪管长(mm) 初速(米/秒) 射速(RPM) 弹匣容量 发射方式 枪托
MP5A2 680 50 210 2.54 340 225 400 800 15/30 S,F 固定
MP5A4 680 50 210 2.54 340 225 400 800 15/30 S,3,F 固定
MP5A3 692/533 50 210 2.93 340 225 400 800 15/30 S,F 伸缩
MP5A5 692/533 50 210 2.93 340 225 400 800 15/30 S,3,F 伸缩


20世纪50年代初,北约和华约开始进行冷战对峙阶段,1954年原西德制定了新的军备计划,并开展了与制式步枪不同的制式冲锋枪试验,以此为促进国产冲锋枪的研制开发。 德国国内各大枪械公司参加了这次试验,而一些国外的进口枪也参与其中。

同年,为参加这次试验,HK公司的设计师蒂洛·黙勒(Tilo MÖler)、曼佛雷德·格林(Manfred Guhring)、乔治·塞德尔(Georg Seidl)和赫尔穆特·巴尔乌特(Helmut Baureuter)开始了命名为“64号工程”的设计工作,这项设计的成品是使G3步枪小型化的冲锋枪,命名为MP·HK54冲锋枪。 该枪发射9×19 mm手枪弹,准星与初期的CETME步枪相似,呈圆锥形,照门则与后期的CETME步枪相似,为翻转式。


20世纪60年代初,HK公司忙于G3步枪的生产,末能顾及HK54的发展,直到1964年HK54尚未投入生产,仅有少量试制品。 1965年,HK公司才公开了HK54,并向德国军队、国境警备队和各州警察提供试用的样枪。


1966年秋,西德国境警备队将试用的MP·HK54命名为MP5(Machine Pistol 5)冲锋枪。这个试用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 同年瑞士警察也采用了MP5,成为第一个德国以外采用MP5的国家。


MP5的性能优越,特别是它的射击精度相当高,这是因为MP5采用了与G3步枪一样的半自由枪机和滚柱闭锁方式。当武器处于待击状态在机体复进到位前,闭锁楔铁的闭锁斜面将两个滚柱向外挤开,使之卡入枪管节套的闭锁槽内,枪机便闭锁住弹膛。射击后,在火药气体作用下,弹壳推动机头后退。 一旦滚柱完全脱离卡槽,枪机的两部分就一起后坐,直到撞击抛壳挺时才将弹壳从枪右侧的抛壳窗抛出。


由于MP5的枪机原理,在上膛时要让枪机快速复位,否则很容易复进不到位。因此MP5的标准操作方式是先把拉机柄卡到拉机柄槽的尾端,装好弹匣后,用手拍下拉机柄,让枪机在复进簧的推动下复位。 这种操作方式是MP5的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些记录片或影视作品中看到这种使劲“拍拉机柄”的潇洒镜头。


另外因为MP5的枪机过轻而且还是闭膛待击,不像前冲击发枪机那样到位即击发,因此MP5的枪机框内有一个空腔,内装有38.6克重的松散状态的钨砂作为惯性体。 当枪机前冲到位时钨砂粒前冲抵消反跳力,防止因为枪机组高速撞击枪管节套而产生反跳,导致闭锁不完全,造成全自动射击中断。


MP5A1

通过试用,HK公司对MP5原枪型的瞄具进行了改进,将翻转式照门改为可在25~100m之间调整的回转环式照门;露出的准星改为带防护圈的准星;带鳍状物的枪管改为光滑的不带鳍状物枪管;枪管前方增加了三片式的卡笋,用以安装消声器、消焰器之类的各种枪口附件,经过上述改进的MP5被称为MP5A1。


MP5的性能优越,特别是它的射击精度相当高,这是因为MP5采用了与G3步枪一样的半自由枪机和滚柱闭锁方式。

当武器处于待击状态在机体复进到位前,闭锁楔铁的闭锁斜面将两个滚柱向外挤开,使之卡入枪管节套的闭锁槽内,枪机便闭锁住弹膛。射击后,在火药气体作用下,弹壳推动机头后退。

一旦滚柱完全脱离卡槽,枪机的两部分就一起后坐,直到撞击抛壳挺时才将弹壳从枪右侧的抛壳窗抛出。由于MP5的枪机原理,在上膛时要让枪机快速复位,否则很容易复进不到位。

因此MP5的标准操作方式是先把拉机柄卡到拉机柄槽的尾端,装好弹匣后,用手拍下拉机柄,让枪机在复进簧的推动下复位。这种操作方式是MP5的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些记录片或影视作品中看到这种使劲“拍拉机柄”的潇洒镜头。


另外因为MP5的枪机过轻而且还是闭膛待击,不像前冲击发枪机那样到位即击发,因此MP5的枪机框内有一个空腔,内装有38.6克重的松散状态的钨砂作为惯性体。当枪机前冲到位时钨砂粒前冲抵消反跳力,防止因为枪机组高速撞击枪管节套而产生反跳,导致闭锁不完全,造成全自动射击中断。


更新改动历史

加载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