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分类: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介绍

美海军情报局(ONI)绘制:敦刻尔克号简图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Dunkerque-class)是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法国海军有资格新建的一级战列舰。本级是法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舰,代替在战后因财务拮据而停工的诺曼底级战列舰,以及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停建的里昂级战列舰。但迟迟没有动工,直到1931和1934年度计划中才列入建造。其中1931年度的计划舰是作为能够击败德国装甲舰的战列舰而计划。舰上主要武器为8门330毫米/50倍径1931型主炮,安装在2座四联装炮塔内,装甲带最大厚度为225毫米(8.9英寸),与以往法国战列舰不同采用了完全集中防御方式,为缩短主要防御面积效法了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将2座330毫米四联装主炮配置在平甲板型舰体的前部,后部则配置了副炮和航空设备,其防御应对11寸级别口径炮弹(280mm,德意志级),400公斤炸弹,装药300公斤鱼雷。为了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本级舰的标准排水量较小,仅26,500长吨(26,900公吨);火炮口径也在410毫米(16英寸)限制以下,然而在航速上可达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是法国首款高速战列舰。因本级舰的特征,除了被归类为高速战列舰外,亦曾被归类为小型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等。
  本级舰共建成2艘,分别为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2舰在1937年与1939年陆续服役,并一同编入法国海军第1战列支队(1ère Division de Lign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2舰又作为“突袭舰队(Force de Raid)”双核与英国皇家海军一同执行搜寻德国的商船袭击舰队。后来为了应付意大利,于1940年4月调往法属北非基地凯比尔港。然而仅过2个月,法国陆军在本土遭德军击败,并向纳粹德国投降,迫使在凯比尔港的法军舰队被迫停战。同年7月,英国皇家海军发动凯比尔港海战,敦刻尔克号在战斗中受到重创,但斯特拉斯堡号成功地闪躲过英国舰队的攻击而先行逃回土伦。重创的敦刻尔克号在凯比尔港进行临时维修,直至1942年2月才返回土伦。
  凯比尔港海战后,斯特拉斯堡号担任维希法国在地中海舰队旗舰,敦刻尔克号则被安排至干坞进行大修。由于战时物资短缺,敦刻尔克号的维修工程进展缓慢,而斯特拉斯堡号也较少出港。当同盟国成功于1942年11月初登陆北非后,德军在当月迅速占领自由区作为报复,并准备抢夺停靠在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为了避免德军计画得逞,法国海军决定将所有舰艇凿沉。2艘敦刻尔克级最终成功被法国海军凿沉,其残骸在1955年至1958年间报废拆解。

  • (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1]

分类“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中的页面

以下2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2个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