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之光:阿芙乐尔
阅读
2023-06-28更新
最新编辑:尼克妮可妮
阅读:
更新日期:2023-06-28
最新编辑:尼克妮可妮
本文所用资料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P站、碧蓝航线wiki、维基百科和萌娘百科等。
本期文案君换人了,这次内容更侧重历史,和逸仙一样,阿芙乐尔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
感谢 文案协助:白骑士。
舰娘关键词:曙光女神、革命与牺牲、博物馆舰
零、序言
就在不久前的5月9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第73周年阅兵式在红场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感谢了73年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红军将士们,历经战火的T34带着一面面曾经的红军旗帜开过红场,我们得以一瞥那个红色时代的冰山一角。
100多年前,一艘巡洋舰的炮声揭开了这个时代的序幕,至今这个时代仍未结束,而带来革命的黎明的这艘军舰,将成为我们今天的主角,我们非常荣幸能讲述这位女士的故事,跟她回到那个带着格瓦斯香味的时代,回到那段充满了理想和热情的岁月,再去见一见牺牲在斗争路上的所有,英勇的战士。
Спасибо,Товарищи(谢谢,达瓦里氏)
一、角色设定
1)声优
三宅麻理恵 ,日本女性声优。1985年6月7日在大阪府出生,为《银之匙》、《天才麻将少女全国篇》、《八犬传—东方八犬异闻—》等多部作品中的角色配过音。
2)立绘
舰装:在两侧舰装上装备阿芙乐尔的舷侧152mm主炮(阿芙乐尔的主炮曾在反击白匪军和卫国战争时期时数度被拆下,训练舰时期也经过数度主炮更换,早就不是1905年出厂时候的样子了),舰装水线下的涂装则仍旧是现役舰船的红色,这些涂装在1944年阿芙乐尔被起出水面后更换为了绿色,直到今天。
外形:阿芙乐尔的衣物式样非常明显是用于冬季行动;作为俄罗斯舰船,阿芙的衣物上有很重的拜占庭艺术风格(那些蕾丝的圈边就是很好的例子);腋下的饰物是她的船锚;大衣两侧装饰有冰晶(冬将军);毛帽上有一枚不是红色的五角星(这就很气了)。
3)官方人设——吨吨吨女神
她是女神,是某一个时代的第一缕光,不过无需敬仰,正如她从不引以为傲一样。
倒不如说,对于继承了故乡人的性格的她来说,与其跪倒在地朗诵圣言,不如挺起胸膛畅饮烈酒,这会让她更加高兴。
那么指挥官,酒窖的库存还足够吗?
4)民间人设——大佬之证
碧蓝航线出货率和打捞率已经算是有良心的(对非洲人来说都是莓良心),因此也没有什么欧提之证(欧证)的说法。只有阿芙作为内测dalao专属舰娘,至今将近一年还未复刻,导致很多后来dalao无法船齐霸业,因此她是碧蓝航线唯一の大佬之证。
不过2018年5月24日~6月21日期间复刻(然而编者还是没有)
时至2020年2月27日~3月12日期间活动:北境序曲加入活动池,官方公告表示在活动后加入常规轻型池。
二、历史原型
1)原型简介
阿芙乐尔号(SN Avrora,Авро́ра)原为沙皇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00年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于1902年建成服役。
阿芙乐尔在服役生涯中共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
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久性地停泊在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赡仰。
2)舰名来源
“阿芙乐尔(Авро́ра)”在俄语中意为“黎明”或“曙光”,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女神(Avrora,欧若拉)。
3)技能来源
1917年11月7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了《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电台向全国广播。尔后,晚上9点45 分,阿芙乐尔号按照信号,向冬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序幕。
而这场革命,造就了20世纪内世界范围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证明了马克思列宁思想是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改变人类社会结构的方法。
这就是红色的时代——一个理想的时代随着阿芙乐尔的炮声来临了。
三、舰娘故事
1)海浪,炮弹,命运之潮——对马海战
那个时候的阿芙乐尔——宛若个青涩的少女,入役两年,只能跟在火力强大的战舰身后默默支援。
不过也没关系,沙皇的怒火一定会碾碎那群黄祸的小小舰队的,她这么想着。
不知何时,前方的舰队传来了奇怪的骚动。
“他们在转向?”“那不可能,他们是自寻死路。”“开火!送他们到海底!”
沙俄笨重的舰队开始缓缓的瞄准转向,一枚枚炮弹径直向敌人飞去,而回敬他们的,则是来自新式快炮的弹雨......
“起火!起火!”“快规避!”“......”
沙皇荣光下的这支舰队,最终死于了新战术和新武器下。
而阿芙乐尔,对于这场战斗的最后记忆,只有跟敌人巡洋舰互相射击激起的火花,还有在那一片火光中,那黑发的少女面容......
入夜后,敌人的鱼雷艇如猎犬一般嗅着战场的血腥味,追杀着这支舰队的幸存者,阿芙乐尔和其他两艘军舰趁夜逃离了如坟场一般的对马海峡。
不可一世的沙皇舰队如蝼蚁般溃败了,阿芙乐尔和同伴逃亡到马尼拉,然而菲律宾人用枪指住了溃败的她们,阿芙乐尔被迫解除了武装,成为了阶下囚。
对沙皇的不信任,从此根植在了阿芙乐尔年轻的心中,当她回到俄国的时候,又一场风暴将要掀起,而她,将成为故事的主角。
2)多数还是少数——二月革命
结束了长达一年的监禁,阿芙乐尔和同伴得以返回母港喀琅施塔德,但疑心暗鬼的沙皇察觉到了阿芙乐尔的船员在马尼拉购置了武器,预备武装抗争,于是阿芙乐尔被退出现役,改为教练舰,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静待蛰伏。
国内的情势紧张,民不聊生,国内经济一触即溃,革命势在必行,此前的残忍镇压更加强了人民的怨怼。
1916年,在芬兰湾执行任务的阿芙乐尔因伤返回彼得格勒修理,此时的她亭亭玉立,多年的战斗和训练让她有了一丝战场特有的严肃,然而她现在的心中,却仍旧燃烧着革命的火苗, 她在等待着一个机会,一个理想的机会。
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23日至27日),以彼得格勒(列宁格勒)为中心,爆发了著名的二月革命,阿芙乐尔的成员随即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发动起义推翻沙皇的烽火,终于点燃了。
5月12日,一名带着报童帽,蓄着胡须的矮个男子来到大修的阿芙乐尔号上,他的眼神中能看见坚毅和理想——这就是她与他命运中的第一次相遇,他慷慨激昂的演说感染了水兵们,他们纷纷加入了布尔什维克。
于是,阿芙乐尔成为了波罗的海舰队中第一艘宣布加入布尔什维克的战舰,由她开始,将来名震一时的苏联红海军会崛起在世界的北端,而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那个蓄须的矮个男人,就是后来伟大的革命导师,社会主义革命的奠基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志,也就是列宁同志。
(“布尔什维克”是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的音译,“孟什维克”则是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少数派”的音译,这是俄国两大对立政治派别。)
3)燃烧吧,把世界的明天照亮!——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成功推翻了沙皇,但,孟什维克并不是人民的选择。
他们用杜马继续控制这这个国家,俄罗斯人民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是盘剥的形式更加地冠冕堂皇而已。
布尔什维克从不会坐视压迫和暴虐。
1917年11月6日,在别雷舍夫政委的指挥下,阿芙乐尔悄悄来到了尼古拉耶夫桥下
涅瓦河静静地在她脚下流淌着,宣示着即将到来的巨浪。
11月7日,俄罗斯大地初晓,列宁同志来到熟悉的阿芙乐尔号上,面对着电台,用他沉稳的嗓音宣告:
“立即提出民主的和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工人监督生产,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为之奋斗的这一切事业都有了保证。”
“工人、士兵、农民的革命万岁!”
“Огонь!”(开火!)
少女向天空发出黎明的第一声鸣响。
世界由此改变了,俄罗斯从千年的枷锁中解放。
赤旗升起在世界的北端,开启了下一个时代,一个红色的时代。
接下来她还记得的,只有充斥着彼得格勒的欢呼声和列宁同志激动的背影。
但她也许不会想到......
世界不会像她想的那般美好,永远不会......
4)嗜血的严冬——理想的暗面
1917年的一个下午,正在召开制宪会议的塔夫利达宫,一群灰衣人手持武器踹开了大门。
“制宪会议是非法的!立刻解散!”
很快,与会者骚动了起来,有人被带离,有人反抗着不肯就范,但灰衣人的行动迅速而果断,很快制宪会议的现场便空无一人。
他们就是契卡(ЧК),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依据列宁的“利用一切非常规手段同反革命分子斗争”的指示而直接建立的。
利用人民的枪来对抗潜藏在人民中的叛徒,契卡被赋予了无限期羁押和可不经审判进行枪决的权利。
距离彼得格勒不远的喀琅施塔德,阿芙乐尔正在港内注视着发生的一切,正在塔夫利达宫前聚会的民众,群情激愤,然后枪声和叫喊声响起,集会者被驱离,甚至被逮捕。
革命结束后,民众依旧连温饱都无以为继,即使已经远离了欧洲战场的泥潭,俄罗斯大地依旧饿殍一片。
外有白匪军的和列强的强大攻势,内有契卡的无情肃反和民众的哀嚎。
这就是我们革命的结果吗?这就是我们相信的布尔什维克么?
愤怒的水兵们揭竿而起,向布尔什维克,向列宁,举起了反旗。
阿芙乐尔再次成为了事件的中心。
毒气很快飘进了喀琅施塔德,水兵们捂着喉咙,痛苦地躺倒一片。
枪声很快就停了,无论要塞外还是要塞内都横尸遍地,直到不久前他们还是共同作战的战友,而今天他们的莫辛纳甘就指向了对方的头颅。
阿芙乐尔只能静静地杵立,闭上她看尽饥饿和残害的双目,堵上只能听得见枪声和哀嚎的双耳。
曾经是革命摇篮的彼得格勒,如今在红色的铁幕下成为了一座死寂之城。
愿望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的,而代价,永远比你想的高昂。
在整个战时共产主义过渡期间,契卡总共逮捕了数百万人,枪决12733人,契卡的负责人捷尔任斯基同志曾在党代会上提出请辞,只因为“我再也受不了了”。
1924年,列宁同志过世,为了纪念他,同年彼得格勒更名列宁格勒,他离世时,为苏联留下了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开始逐渐被取代,苏联开始进入经济增长时期。
列宁格勒的红旗飘扬,然而红旗下,阴影依旧存在,这是异端不容隐藏,不容篡改的历史,红星下的阴暗,直到今天依旧是我们的梦魇。
然而列宁格勒这个名字,将要承载的东西远不止阴暗的过去,还有未来的坎坷征途。
5)英雄的城市——列宁格勒保卫战
苏联经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调控,已经一跃从一个一贫如洗的半农业国家成为一个工业国家。
但恶毒的敌人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利用庞大的兵力向苏联国土进犯,希特勒把这个革命的圣地——列宁格勒列为了最首要的攻击目标。
绝对要保住列宁格勒!
此时的阿芙乐尔已近不惑之年,她眼中的火焰仍旧如20年前一般熊熊燃烧,她的九门主炮被布置于外围防线作为反装甲火力使用,而她的水兵则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与德国装甲部队正面作战,而阿芙乐尔留下一门主炮和一个炮兵班做自卫用。
她的孩子们作战英勇,但他们都战死在德国人疯狂的攻势下,如同祖国母亲一般,她把最好的儿女们都献给了这场战争,斯拉夫女人在岸头目送着自己的儿子们奔向战场,然后无一回归。
现在,轮到母亲来作牺牲了。
1941年9月16日,阿芙乐尔遭受来自德国空军的袭击,身负重伤,五日后又遭到德国地面火力的攻击(此时著名的汉斯·鲁德尔已经被调往列宁格勒前线)。
9月27日至30日,阿芙乐尔再次被德军炮火命中数次,右倾坐沉于港内(上层建筑仍在水面以上)。
最后一批水兵撤离阿芙乐尔,他们把阿芙乐尔剩下的力量——最后一门火炮,安装在装甲列车上做最后的抵抗。
高射炮兵们坚守着搁浅的她,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每一天,战士们每天都会在舰首升起绣着红旗勋章的旗帜。
900天的困苦坚守,寒冬之中孤独的列宁格勒,在那900天的坚守中,涅瓦河上始终飘扬着一面红旗,无论纳粹的炮火如何猛烈,都没有让这面旗帜倒下。
这就是列宁格勒的抵抗,人类历史上最漫长,最艰苦的围城战之一。
这里有柴可夫斯基,有普希金,有谢苗诺夫,有冬宫,有夏宫。
苏维埃的火焰从这里燃起,燃遍了整个世界。这里曾是世界革命的中心,红色的旗帜从这里插遍世界。
这900天是可怕的900天,但德国人从未踏入列宁格勒一步,冬宫从未像希特勒预计的那样,成为他阅兵的看台。
阿芙乐尔如同20多年前的那场革命一样,为列宁格勒的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
1944年列宁格勒围城战结束,幸存的人们将阿芙乐尔起初出水,修复她弹痕累累的身体,重新让她回到涅瓦河畔,为她那门传奇的主炮加上了一面铜制铭牌,向世人宣告她的伟大:
“1917年10月25日(俄历)21点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用这门火炮历史性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
1945年4月30日,德国国会大厦顶,一抹鲜红随风飘扬,宣告了这场战争的结局,8日后,德国无条件投降。
长眠在欧洲大陆上的无数灵魂,如今都得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那些长眠在莫斯科,基辅,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布列斯特,塞瓦斯托波尔的勇士们啊,你们死在战斗的路上,你们的武器,你们的身体,你们的名字都化作了这祖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壤,再无踪影。
可你们的精神和勇气永垂不朽,正因为这份勇气,我们得以幸存,我们得以崛起,我们得以在废墟上建起新的家园。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苏联红场无名烈士墓
6)前进,达瓦里氏——苏联的最后岁月
1991年,对于世界而言是个不平和的日子,因为世界的北端如同73年前一样,发生了足以撼天动地的大事。
不过这次,不会再有人来拯救水深火热的人民了。
经过多年的不平衡发展和无底线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早已濒临奔溃边缘,即使列宁再世,也是积重难返。1991年的圣诞无比寒冷,冷透了每个共产主义者的心。
1991年12月25日晚,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缓缓落下,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下一个时代,世界将更加复杂,更加凶险。
阿芙乐尔,这艘代表这个时代的船,在这一切来临之时,也显得无力而迷茫......
我们曾是少年,但最后发现自己成了年少时最讨厌的模样。
让一切都结束吧,这做了80多年的美梦,终究抵不过现实的冰冷。一盏长明的灯火,熄灭在1991。
现在,世界上只有数盏明灯仍在闪闪发亮,他们是英特纳雄耐尔的家族,继承那个美好的梦,继续朝现实前进......
Вперёд, товарищи(前进,达瓦里氏)
Cпасибо ,товарищи,Cпасибо(谢谢,达瓦里氏,谢谢)
谢谢你们......
四、黎明之光
作为一艘有100余年历史的军舰,阿芙乐尔本身的存在就是历史,就是传说,然而历史不甘于让她作为军舰了此一生,于是给与了她使命,一个伟大的使命。
一个美好的愿望由她而开始,很多人为了这个理想而牺牲,而战斗。
彼得格勒街头战斗的赤卫队,草原上奔驰的红军,马德里广场上高唱国际歌的战士,南昌城头的一抹红色,斯大林格勒废墟里传出的手风琴声,哈瓦那街头的狂欢......
无数人死在冲锋的路上,然后我们越过他们的尸体继续前进。
她曾见证了这一切,也承载过这个美好的理想,时至今日,她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多的印记,她已经100多岁了,无论何时都可能突然死去,但她代表的理想和勇气永远不会消亡。
只要还有最后一个共产主义者,这个理想就永远不会消亡。
当她的命数将至,我相信她会欣然迎接自己的结局。
因为,死亡不属于无产阶级。
标准结局
如果哪里有错误,也希望大家能帮忙斧正一下,感谢大家支持~~
若觉得不错,不妨点个关注,专栏不定期更新《碧蓝舰娘志》和《舰B小科普》等文章,还有......那个......点赞、硬币、收藏素质三连emmm
福利交流群-燎原之火:691093437
碧蓝航线wiki(从萌新到大佬,再到咸鱼):http://wiki.biligame.com/bl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