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分类:川内级巡洋舰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川内级轻巡洋舰

神通

  川内级轻巡洋舰(川内型軽巡洋艦,せんだいがたけいじゅんようかん)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的一级轻巡洋舰。其为“八八舰队”辅助舰艇建造计划中,最后一级所谓“5500吨级轻巡洋舰”:该级原定建造8艘,建成3艘。
  5,500吨级轻巡洋舰造舰计划依循八八舰队案运作,然而1920年代过度扩军且不产石油的日本,日本海军赫然发现全重油锅炉军舰虽然输出动力大增,但重油成本非常高昂,日本国力平时消耗不起。结果就导致了川内级这种反祖舰种的诞生:川内级与其它轻巡洋舰外观最明显相异处就是长短粗细不一的四根烟囱,会出现这状况则是因为川内级恢复运用油煤混烧水管锅炉,减低平日航行成本。
  在1920年代的日本巡洋舰,仍保有施放漂浮式水雷的功能,为了避免误触自己施放的一号水雷,日本轻巡洋舰设计了特别的匙型舰艏,这个外观在川内号与神通号上仍保持;但是到那珂号时,布雷任务的顺位已经不再优先,因此舰艏设计变成呈S形弧度的设计。使用该设计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除那珂号外,就只有1927年美保关事件中撞沉一艘二等驱逐舰,而导致自身舰艏损毁的神通号(改装向上弯曲展开型舰首),这也是分辨舰艇的主要特色。
  川内级原定新建8艘,但因1922年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决定了巡洋舰的总吨位分配上限,加上条约明定了巡洋舰在吨位与主炮口径的上限,因此在最大限制吨位下寻求极限火力投射性能,后来称为重巡洋舰这种分类的舰艇日趋重要;最后帝国海军决定优先建造7100吨级古鹰级侦查巡洋舰,因此只有川内、神通、那珂三舰完工,分配给川内级的舰名后来也转用到古鹰级上,如加古号重巡洋舰。

近代化改造

1)友鹤事件发生后,垂直船首的川内号进行改装,并将四个烟囱截为等长。
2)神通、那珂两舰在1940-1941年间接受改良计划,将原本4组610毫米双连装鱼雷发射管更换为2组4连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除了获得九三式鱼雷强化鱼雷武装外,原先的发射管位置则改为起居空间也改善极度壅塞的居住空间,川内号则没有时间接受这项改装。

轶事与诨名

川内级三舰分属第二,第三,第四水雷战队任旗舰:其中以神通任旗舰期间的第二水雷战队最为著名,因训练之严苛,战力之强均为整个IJN前列,被称为“華の二水戦”。而神通也因科隆班加拉岛夜战(Battle of Kolombangara)中的战斗表现,被美国军史学家评为“整个战争中作战最勇猛的IJN军舰”。(神通打开探照灯为友军舰艇吸引火力,遭受2000多发炮弹攻击,断成两截仍在开火还击,几乎整个二水战司令部都在神通号上战死,全舰幸存者仅20人)这才是水雷魂!!
——1941年12月10日,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第二水雷战队编制(从属于第二舰队)
旗舰:神通
第8驱逐队:朝潮满潮大潮荒潮
第15驱逐队:黑潮亲潮、早潮、夏潮
第16驱逐队:初风、雪风、天津风、时津风雪风也是二水战最后的幸存者
第18驱逐队:霞、霰、阳炎不知火

同型舰

以下使用竣工次序来排列
川内 せんだい 1924年4月29日在三菱造船所竣工 1943年11月2日在炮弹鱼雷的猛攻下沉没于奥古斯塔皇后湾
神通 じんつう 1925年7月31日在川崎重工神户造船厂竣工 1943年7月13日于科隆班加拉夜战战沉
那珂 なか 1925年11月30日在横滨船渠竣工 1944年2月17日返回特鲁克途中遭击沉
  • (资料来自中文维基百科-川内级轻巡洋舰)[1]
  • (资料来自日语维基百科-川内型軽巡洋艦)[2]

分类“川内级巡洋舰”中的页面

以下4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4个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