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永远前进的友谊之舰-塞德利茨
刷
历
编
阅读
2023-05-31更新
最新编辑:five再利用
阅读:
更新日期:2023-05-31
最新编辑:five再利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指挥官大人~欢迎来到碧蓝航线WIKI,您可以通过百度搜索“碧蓝航线WIKI 碧蓝海事局”直达本WIKI!如果是第一次来访的话,按“Ctrl+D”可以收藏WIKI随时查看更新哦~如果觉得WIKI好玩的话,记得安利给更多人哟ヾ(o◕∀◕)ノ。
这个页面将被多个页面引用,详见 链入页面
本文由 hhhastl编写。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链接。
永远前进的友谊之舰-塞德利茨
“塞德利茨的诞生”展开/折叠
- 1909年3月
- 1910年造舰计划中的大型巡洋舰J的设计工作开始了。总体上是分析“毛奇”号可能采取的改进措施并尽可能地改进。造舰办公室建议取消一座炮塔以换取进步加强装甲防护的进步加强,这可能是由于德国人长期以来的假设是发生在北海海域的海上战役将会在相对较短的射程内进行的(1915年,德国公海舰队的战术条令假定在6000米至8000米的射程上作战,实际上日德兰海战的交战距离开始时大约为18000米,战斗关键阶段约为12000米)。出于预算与承受能力方面的考虑,设计方案只能进行最低限度的修改和调整。
- 1909年9月
- I号、II 号和II号方案被提出了。前两套改进方案属于“毛奇”号的装甲防护增强和舰体加长版,第三套方案则为305毫米口径主炮方案,总体布局类似于“冯. 德.坦恩”号。
- 1909年10月
- II号方案的改进版(b和c)以及一个更为激进的方案IVe相继出炉,其所有炮塔都布置在舰体中心线上。尽管违背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主力舰设计及布局准则的IVe方案更受好评,最后的决定还是在IIc方中加入一些较温和的改动,即IIe方案。
- 1910年1月27日
- IIe方案得到了德皇的最终批准。与毛奇级舰相比,塞德利茨加高了艏楼,装甲带最大厚度增加到了300毫米,装甲甲板的最小厚度为30毫米(向前增加到50毫米),此外该舰还增加了三台额外的锅炉,航速也因此增加了一节。除了装甲防护和艏楼造型的变化之外,“塞德利茨” 号巡洋舰的大多数关键特征都与毛奇级较为相似,而武器装备与以前的各级同类舰只更是基本相同,只是主炮台配备的是升级了的C/10型炮塔,一对88毫来口径火炮的安装位置也从舰艉t层建筑移到了与后部背负炮塔并排的另层附加主甲板上。
- 1910年3月28日
- 建造订单完成签署。随后的4月2日,在汉堡的布洛姆-沃斯船厂正式签订了合同。
- 1911年2月4日
- 在布洛姆-沃斯船厂完成龙骨铺设。
- 1912年3月30日
- 塞德利茨在布洛姆-沃斯船厂下水。下水仪式上,骑兵总长、骑兵上将克莱斯特.冯( von Kleist )为她命名。
- 1912年4月12日
- 塞德利茨建造完成,被运往基尔造船厂。建造时长仅为3年。
“海试、训练与演习”展开/折叠
- 1913年5月22日
- 塞德利茨正式服役并开始海试,其舰员绝大多数抽调于伊冯娜,其余舰员是从别处招募而来。据记载,起初有些人制造混乱,拒绝合作,但是“约克”号舰员赶走这些人后,塞德利茨就很快就成了“欢乐之舰”。
- 1913年6月
- 海试暂停,德皇要求“塞德利茨”号参加“基尔周”活动。29日,德皇登舰视察。7月3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King Victor EmmanulIII)也参观了塞德利茨。赛艇比赛结束后,塞德利茨恢复海试,不过在7月26日,塞德利茨因大雾在弗里德里希索特灯塔( Friedrichsort Lighthouse )附近搁浅。海试于8月17日结束。8月31日,她在赫尔戈兰湾附近加入了集结的公海舰队,并且立即参与演练。演练于9月9日结束。之后至1913年年末,“塞德利茨” 号参加了侦察舰队的后续训练。
- 1914年3月
- 春季演习在北海举行,随后就是4月和5月分别在波罗的海和北海进行的舰队演习。1914年6月是“基尔周”活动。6月23日,侦察舰队司令海军少将弗兰兹.希佩尔(Franz Hipper)将他的司令旗从“毛奇"号转移到塞德利茨上。虽然中间有些中断,但塞德利茨在1917年10月26日之前一直作为旗舰服役。
- 1914年6月23日
- 塞德利茨取代王右号成为侦察舰队的旗舰。
- 1914年7月13日
- 公海舰队开始了最后一次和平时期的演习。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巡弋的舰队集结到斯卡恩( Skagen)水域开展演习。25日,塞德利茨号驶入挪威境内的松内菲尤尔( Sognefjord)补充了燃煤,但在第二天便离开了。27日,与位于斯凯德尼斯角(Cape Skadenes)附近的舰队会合,一同返回母港威廉港。提前回国是因为战争迫在眉睫。
“战时警戒”展开/折叠
- 1914年8月2日
- 于威廉港锚地锚泊的塞德利茨收到了动员令。为此设置了防鱼雷网,并安排人员放哨。
- 1914年8月17日
- 第一侦察大队于清晨出海演习,并于下午进行口径舰炮射击演练。由于战争爆发,侦察力量被分成了几组,其中大型巡洋舰为第一侦察大队,由塞德利茨作为旗舰。14时15分,反潜警报拉响,演练被迫中断。后经证实警报有误,随后恢复了口径舰炮射击演练。演练结束后,塞德利茨和第一侦察大队驶回杰德湾。
- 1914年8月18日
- 塞德利茨所有锅炉蒸汽已满,可以随时准备出航。“斯特拉斯堡”号( StraBburg )和“斯特拉松德”号( Stralsund )也做好了出击英吉利海峡的准备。
- 1914年8月21日
- 塞德利茨回到了斯里希锚地。
- 1914年8月28日
- 8时50分,正在威廉港锚地锚泊的塞德利茨收到无线电报称,敌方舰队已进入赫尔戈兰湾。
- 9时
- 大型巡洋舰舰队司令向侦察舰队司令发报要求即刻出航。但是,由于当时左舷主冷凝器正在重新更换管道,只有右舷轮机可以使用。
- 13时15分
- 从小型巡航舰“美因茨”号(Main)上发来电报,电报内容为:“我舰受到敌方若干战列巡洋舰追击。”于是,塞德利茨起锚,以20节的航速驶入杰德湾。
- 15时30分
- 左舷轮机重新工作。
- 16时10分
- 塞德利茨加入其他巡洋舰——“毛奇”号、“冯,德.坦恩”号、“斯特拉松德”号、“斯特拉斯保堡”号和“但泽”号向北-西方向航行。
- 16时55分
- 由于没有发现敌方舰队踪影,舰队转向返回杰德湾。
- 1914年8月29日
- 塞德利茨进港休整。9月1日离港后,重新开始在斯里希锚地执行警戒任务。9月12日开展了舰队演习。
- 1914年9月24日
- 据报告,英国舰队已进入海峡,将要突入波罗的海。
- 1914年9月25日
- 0时30分,第一侦察大队按照命令进人港口,准备经运河驶入波罗的海。准备工作包括卸载燃煤和水以减轻舰艇重量,最终减少吃水深度。在战争期间,为了通过运河,要求战舰吃水深度仅为8.5米。11月, 鉴于威廉皇帝运河始终处于疏浚状态,对吃水深度的要求改为8.8米。然而,2时30分,收到来自公海舰队司令的命令,取消此次途经运河的航行任务,于是舰艇又重新实施了装煤作业。
- 1914年10月16日
- 塞德利茨从港口驶出前往威廉港锚地,重新执行警戒任务。8时,右舷低压汽轮机发出了明显的噪音,说明叶片受损。11时30分,“塞德利茨” 号起锚,试着驶向斯里希锚地,但是由于右舷低压汽轮机发出巨大的噪音,不得不原路返回,并在途中打开汽轮机进行检查。
- 1914年10月18日
- 1时,塞德利茨系泊于帝国造船厂的造船码头,再次打开汽轮机进行检查。23 时,汽轮机被打开,发现一系列叶片中有17个已经弯曲,剩下的基本没有受损。叶片修复后,在10月21日将汽轮机安装好重新工作。然而,直到10月27日,轮机才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 1914年10月30日
- 塞德利茨在斯里希锚地进行演习。
“首次作战”展开/折叠
- 1914年11月2日
- 塞德利茨执行19号作战令,对大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进行炮击。16时40分起锚,向杰德河方向航行。当晚虽是满月,但部分被云朵遮住,能见度很低,仅有1海里至3海里,战舰向北以21节航速进人北海,夜间还有一些拖网渔船经过。
- 11月3日6时12分
- 航速降至15节。
- 7时30分
- 塞德利茨发现史密斯海丘的浮标进人视野,经过浮标继续向前航行,在沙洲之间航行并向海岸靠近。
- 8时
- 在南-南-西方向,发现一艘敌方鱼雷炮艇“哈尔西恩”号。
- 8时17分
- 塞德利茨使用中口径舰炮向“哈尔西恩”号开火,射程9800米至12000米。3分钟后,重型舰炮向“大雅茅斯”号开火,射程在13000米到15000米之间。
- 8时25分
- 塞德利茨使用重型舰炮及中口径舰炮集中火力攻击“哈尔西恩”号,还实施了夹叉齐射,随后很快停火了。塞德利茨以21节的航速向东航行。9时,航向改为东-北-东。
- 9时50分
- 塞德利茨观察到敌方一艘带有3个烟囱的轻型巡洋舰冒起了烟雾,并高速向东逃去。10时30分,塞德利茨将航速增至23节,开始追击敌方战舰,但11时30分时又降至22节,之后在12时40分时,又将航速调整为20节。之后相安无事。
- 1914年11月4日
- 午夜刚过,杰德河外锚地起了大雾,能见度很低。16时30分天放晴,塞德利茨起锚驶向杰德河。17时30分,抵达斯里希锚地。
“稍作休整”展开/折叠
- 1914年11月6日
- 塞德利茨驶入威廉港,系泊在码头的B7号泊位以更换在11月3日的炮击中因爆炸受损C炮塔的左侧炮管。
- 1914年11月10日
- 炮管更换完成。当天下午,塞德利茨驶出威廉港锚地。
- 1914年11月20日
- 舰队驶入北海,沿北-西航向航行以迎接五天前新受命加入第一侦察大队的“德弗林格尔”号。随后进行了演习及鱼雷射击训练,之后开展了进一步演习。
- 16时15分
- 两份电报接连抵达,内容是在157E和144E方格坐标区发现了两艘敌军潜艇。后来确认为英国E11号潜艇。
- 17时
- 塞德利茨在视野范围内发现了一个深色目标,目标在缓慢靠近,看起来像是潜艇的司令塔。小型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以及第五鱼雷艇分队接到向前航行的命令,为第一侦察大队开路,使其能够驶回杰德河。
- 22时30分
- 塞德利茨在斯里希锚地停泊,当时没有收到进一步的作战警报。
“第二次作战”展开/折叠
- 1914年12月15日
- 3时,第一侦察大队起锚,经杰德湾驶向北海,执行第20号作战令,对斯卡伯勒、惠特比和哈特尔普尔进行炮击。当时能见度仅为2海里至3海里。舰队先是以15节的航速向北航行,之后沿西北偏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航向改为西-南-西,随后又变为西偏南。
- 7时
- “斯特拉斯堡”号报告,近海风浪较大,小型巡洋舰无法按既定航道航行。于是,“斯特拉斯堡”号、“斯特拉松德"号、“格劳登茨" 号和两支舰队分开,之后加入主力舰队。
- 7时40分
- 第一侦察大队分为两组,塞德利茨、“毛奇” 号和“布吕歇尔”号向北航行,炮击哈特尔普尔。“冯.德.坦恩”号、“德弗林格尔”号和“科尔贝格”号向南航行,炮击斯卡伯勒和惠特比。小型巡洋舰则执行布雷任务。塞德利茨以20节航速向北航行时,发现了索特斯加(Salt Scar)浮标。沿着海岸可以看到一艘蒸汽船,海上还有一些拖网渔船。在哈特尔普尔,嘹望台和港口人口处的灯塔均发出了识别信号,
- 9时5分
- 在西北方向出现了敌方4艘驱逐舰。
- 9时11分
- 德方舰队向敌方驱逐舰开火。
- 9时26分
- 德方舰队向塞米特里岸防炮阵地开火。在港口处可以看到1艘敌方轻型巡洋舰,但是因为能见度太低,无法瞄准向其开火。
- 9时45分
- 塞德利茨被3发6英寸舰炮炮弹击中,落点分别为舰艉通风设备的前边缘、舰艏烟囱和艏艛。
- 9时46分
- 塞德利茨停火,和两艘巡洋舰一起以23节的航速向东-南一东航行,与“冯.德.坦恩”号和“德弗林格尔”号会合。
- 10时30分
- 舰队成功会合并驶回德国湾。
- 12时
- “斯特拉松德” 号报告发现敌方舰队主力,并且遭到追逐。“塞德利茨” 号和第一侦察大队驶向报告位置,并接到“准备战斗”的作战命令。据报告,英国派出的舰队为第二和第四战斗中队。13时30分,由于“科尔贝格”号不能在强浪涌中保持高速航行,航速被迫降为21节。13时45分,“期特拉松德”号报告称已看不见敌方舰队,塞德利茨于是向北航行,以避开敌方战斗中队。当晚,“塞德利茨”号和第一侦察大队返回,穿过北海,在前往杰德河的过程中经过赫尔戈兰湾东部。
- 1914年12月17日
- 9时30分,塞德利茨抵达威廉港锚地,并于第二天前往船厂。
“多格尔沙洲海战I”展开/折叠
- 1914年12月19日
- 塞德利茨于造船厂的4号泊位系泊到了23日,后来从威廉港锚地驶出进行加煤作业,并重新进入待命警戒状态。
- 1915年1月
- 前3周里,塞德利茨基本上在威廉港锚地和斯里希锚地轮流停泊。
- 1915年1月23日
- 18时许,塞德利茨起锚,沿着杰德向下游航行,途中经过杰德河的A号灯船。晚上,第一侦察大队的装甲巡洋舰前往多格尔沙洲,随后在那里再一次遭遇敌方舰队。当时虽然是晚上,海面有一-层薄雾,但能见度良好,海军少将弗兰兹·希佩尔要求将航速控制在13节(最经济航速)。
- 1915年1月24日
- 清晨,天刚蒙蒙亮,塞德利茨收到了“科尔贝格”号的信号,称发现3艘敌舰,并听到了西边传来的炮弹爆炸声。
- 8时19分
- 第一侦察大队向西加速航行,8时26分,又恢复了先前的西-北-西航向。8时29分,塞德利茨向南-东航向行驶,并以23节的航速“全速前进”,但之后又减速至15节,以便让小型巡洋舰能够在主力舰前方行驶。直到8时40分,塞德利茨的航速为20节,但是8时43分降至18节,9时又增加至23节。
- 9时25分
- “布吕歇尔” 号报告称在视野尽头发现敌方7艘轻型巡洋舰和26艘驱逐舰,其后还伴随着滚滚浓烟。
- 9时55分
- 塞德利茨收到命令:“准备战斗。”从舰艉到右舷,在西-北-西方向可以看到五艘有三角桅的大型敌方战舰,但是无法确定型号。敌方最前面的那艘战舰在缓慢从容地开火。
- 10时8分
- “德弗林格尔" 号做好了开火的准备。10时10分,舰队接到了开火的命令, 然而只有“德弗林格尔”号能够执行这一命令。 当德国的巡洋舰迎风停泊时,英国的巡洋舰隐藏在烟雾中。大部分时间德国人只能看到那艘英国的先头舰。10时19分,塞德利茨也加入了战斗。
- 10时25分
- 塞德利茨遭到第一次炮击,艏艛被击中。塞德利茨继续向东-南-东方向航行,转速为每分钟255转。
“多格尔沙洲海战II”展开/折叠
- 10时43分
- 塞德利茨遭到了致命一击: 英国“狮”级巡洋舰发射的一发13.5英寸炮弹穿过炮甲板,击中了230毫米厚的D炮塔围阱露天部分并并发生了爆炸。围阱露天部分的装甲破裂,炽热的弹片飞入装弹室,点燃了那里的主装药和前装药。火苗迅速向上蔓延至炮塔,又向下蔓延,通过扬弹机,点燃了炮塔内、转台上以及扬弹机舱内的药简。只有那些盖子被打开的装药容器没有被点燃。随着火焰首次蔓延,药筒燃烧也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D炮塔操作室内的舰员为了自救便离开了操作室,逃向对面C炮塔的操作室。这样一来,他们需要穿过两扇门。第一扇门通向舰艉,第二扇门则是通向舰艏。后期的调查显示,可能是由于爆炸气浪的作用,第二扇门已不知去向。舱门开启后,火焰继续蔓延至C炮塔的药筒操作室,这样就再次发生了致命事故。仅仅几秒钟的时间,6000千克火药燃烧起来,C炮塔和D炮塔被完全烧毁,火焰直冲桅杆。62 个药筒,包括弹药室内的29个药筒全部被烧毁。
- 最终,两个炮塔内的165名舰员阵亡。医疗报告如下:
- 部分炮塔内的部分舰员死于大火;大部分尸体所处的位置表明他们并没有想到会遭此厄运。个别尸体完全被烧毁。炮塔内的另部分舰员则因吸入有毒气体最终窒息身亡。
- 有5人获救,其中3人来自C炮塔,两人来自D炮塔,但均被烧伤。其中一个人是水手,他全身为一级和二级烧伤,然而他最终没能熬过去,当天下午在舰上离世。剩下4人中的两人,1名司炉工,1名水手,均为全身一级和二级烧伤;另外两人,其中一人是二级下士轮机长,他的双手为-级和二级烧伤。另一人是水手,脸部和身体轻度烧伤。
- 水兵科尼格.恩斯特(Matrose Ernst Konig)是C炮塔左炮管的装弹人员。他写道:
- 我们装弹人员首当其冲,首先是装填弹丸。推—拉!弹丸在我们的操作下进入炮管。然后是药筒。都是相同的方式!喘息四次一拉!这样炮闩就被卡牢了。
- 突然之间一阵轰隆声,像是很大的冲击。那是什么?我们面面相觑。一瞬间,我们都竖起耳朵在听发生了什么。那不是爆炸冲击,而是在我们附近有“嘶嘶”声。炮塔中间瞬间突然蹿出很高的火苗炮塔指挥官及传令官同时被炽热的火焰包围……随后更大的火势从入口向弹药装填室(装弹室)方向扑来,直接灼烧了我的脸部。我向后摔倒了,同时整个炮塔被明亮的火焰吞噬。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我往入口处走。幸运的是我逃了出来。
- 第一炮长、海军少校理查德·福雷斯特(Richard Foerster)写道:
- 当时,C炮塔和D炮塔没有回应。很明显,我们现在要处理这些炮塔、弹药室或弹药舱内的弹药。因此,我首先命令他们向三号隔舱灌水,两个炮塔及其弹药舱都在这个地方,这样的话战舰的底部就会进水……找向舰艉方向看了一下C炮塔和D炮塔。眼前的场景令人十分震惊。舰艉部分被蓝红色的火焰包围,火焰一直蹿到桅杆顶部。两个炮塔的弹药室也被火焰包围,可能只要几秒钟,整艘战舰就会被火焰吞没,然后爆炸……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快地射击,也许还能在最后一刻力挽狂澜。因此我下令快速开火。并且每10秒钟就会进行一次大口径或中口径舰炮齐射。
- 在“防漏中心”(或者损害管理中心),舰艇中弹严重受损的消息传到了大副、海军少校哈格多恩(Hagedorn)那里。他和轮机手威廉海德卡姆珀(Wilhelm Heidkamp)以及弹药手穆勒(Miller)一起来到舰艉的三号隔舱,在那里有舰艉炮塔弹药舱的排水阀。轮机手海德卡姆珀是第一个进入三号隔舱的。热浪灼人,烟雾和有毒气体让人窒息,他的制服、头发和眉毛都被烧焦了。要想在浓烟中找到阀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那种情况下,手电筒的光线根本无法穿透厚厚的烟雾,但是轮机手海德卡姆珀曾到布洛姆-沃斯船厂参与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因此他根据记忆摸索阀门的位置。最终他找到了阀门,但发现阀门已经被烧得滚烫。为了大家的安全,他抓住了第一个阀门的钢制操纵轮,用力转动,而后又继续转动第二个课纵轮直到无法坚持下去,后来弹药手穆勒接替他完成了任务。轮机手海德卡姆珀的手部严重烧伤,甚至能看到骨头,他的肺部也因吸人炽热有毒的气体而受伤。不过,舰艉弹药室进水能使战舰避免进一步受损。
- 舵室内同样充满有毒烟雾,舰员即使戴上了防毒面具也不得不撤离。
- 11时17分
- 塞德利茨再次遭到大口径炮弹的攻击,炮弹击中舰舯,但是没有击穿带装甲。11时32分,上舵室再次充满烟雾,随后11时50分,下舵室也是烟雾弥漫。同时,在11时44分时,观察到英国舰队的首舰“狮”级巡洋舰逃离战场。11时51分,海军少将希佩尔下令鱼雷艇进行攻击,但是几乎与此同时,英国舰队左转舵,向北驶向“布吕歇尔”号,于是,德方失去了用鱼雷攻击的机会。12时,德国舰队右转舵,寄希望于包围战术,但在12时9分,双方停火,第一侦察大队沿东-南-东航向以23节的航速驶离战场。战斗随之结束。
- 19时28分
- 塞德利茨到达威廉港三号入口的北船闸。
- 1915年1月25日
- 1时25分,塞德利茨解缆起航,之后停泊在帝国造船厂的G1泊位,并对战斗中的损伤进行维修,随后一直停留到1915年4月1日。
“训练休整”展开/折叠
- 1915年4月1日
- 13时35分,经过两个多月的维修,塞德利茨解缆起航,前往威廉港锚地锚泊。
- 1915年4月4日
- 23时30分,塞德利茨起锚,向布隆斯比特方向航行,向东踏上了运河之旅。在通过南闸之后,塞德利茨于4月5日5时30分开启运河航行,17时50分,系泊于基尔港的A10号浮标。4月10日之前,在基尔湾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鱼雷发射、用舰炮射击来测试新的舰炮方向指示仪以及夜间射击训练。
- 1915年4月11日
- 7时30分,塞德利茨开始向西返航,由于易北河上大雾弥漫,直到4月13日6时20分才最终到达斯里希锚地。
- 1915年4月17日
- 21时10分,塞德利茨起锚执行第26号作战令支援在北海的一项布雷行动。当天夜间天气很好,夜空中悬挂着半轮明月,第一侦察大队向西航行。次日5时30分之前,发现了前方的第二侦察大队,随后第一侦察大队改为东-北-东航向。从9时30分到中午,塞德利茨与舰队一起进行了机动演练,19时10分,塞德利茨再一次停泊于威廉港锚地。
- 1915年4月21日
- 23时50分,塞德利茨起锚,根据第27号作战令向杰德河下游进发。10时30分,在前往多格尔沙洲的过程中,改为南-东航向。14时30分到17时,在德国湾进行了机动演练,并在21时44分锚泊于威廉港锚地。直至5月中旬,塞德利茨一直待命警戒或者入坞维修。
- 1915年5月17日
- 19时,塞德利茨起锚,根据第23号作战令起航,协助“格劳登茨”号和“斯特拉松德”号在多格尔沙洲布设雷障。第二天3时30分,第二侦察大队在正前方出现,“塞德利茨” 号于当天下午进行了机动演练,19时30分返回威廉港锚地。
- 1915年5月29日
- 22时,“塞德利茨”号根据第28号作战令起锚出海,护送辅助巡洋舰“流星”号出海活动。执行任务之后,第一侦察大队继续向西航行,9时17分转向东偏南航向。14时57分,收到报告称0998方格坐标区发现艘敌方潜艇,“塞德利茨” 号以20节航速转向躲避。随后,第一侦察大队于20时驶入威廉港锚地锚泊。之后,舰艇入坞维修、待命警戒并进行射击演习。
- 1915年6月8日
- 大口径舰炮进行了全装药射击用于测试舰炮方向指示仪。6月15日和18日,“塞德利茨”号开展了后续射击测试。
- 1915年6月25日
- 18时47分,塞德利茨从斯里希锚地起锚,向易北河航行,由第十二鱼雷艇分队随行护航作为反潜掩护力量。第二天1时40分,塞德利茨驶入布隆斯比特南闸,开始经威廉皇帝运河向东航行。6月26日14时52分,塞德利茨系泊于基尔港的A10浮标。接下来,塞德利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机动演练、鱼雷射击、与鱼雷艇分队配合、探照灯训练以及大型、中型及轻型舰炮射击。
- 1915年7月2日
- 4时30分,塞德利茨从A10号浮标处解缆起航,向北海返航。23时13分,战舰抵达威康港锚地。之后,战舰在船厂维修两天,接下来又进行了舰炮训练。
- 1915年7月15日
- 塞德利茨进入威廉港浮船坞停留数日,然后待命警戒。在此期间,低压汽轮机发出噪音。因此,战舰于7月18日驶人船厂,拆开两个低压汽轮机进行检查。汽轮机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一直持续到7月31日。
“突袭里加湾”展开/折叠
- 1915年8月1日
- 塞德利茨从帝国造船厂解缆起航,前往威廉港锚地。当天14时10分,战舰起锚,进行轮机测试,16时45分返航。8月2日16时40分,战舰起锚,与“冯.德.坦恩”号一起前往易北河,22时14分,“塞德利茨” 号锚泊于阿特布鲁赫锚地。第二天4时,塞德利茨出发前往威廉皇帝运河,并于18时45分系泊于基尔港的A8号浮标,并一直停留到8月6日。8月6日18时5分,“塞德利茨”号离开A8号浮标,根据波罗的舰队总司令(OdO)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冯( Heinrich von PrenBen)下达的5号作战令与第一侦察大队一起驶入薄雾中。此次行动的目的是突袭里加湾,第一侦察大队的任务是确保不受俄国大型舰队的干扰。当时刮北风,风力不断增强,脱队选择南-东和东-南-东航向,穿越波罗的海,22时30分,舰队以15节的航速在强烈的暴风雨中航行。第二天继续航行,第九和第三鱼雷艇大队提供掩护。当天下午,因为下雨,能见度降至5海里。
- 1915年8月8日
- 计划当日进攻里加湾,第一侦察大队出海巡弋。尽管后来取消了此次袭击,但第一侦察大队已经就位。
- 1915年8月10日
- 上午,“科尔贝格” 号和“冯.德.坦恩”号炮击了位于乌托岛(Utö)的俄军前线基地。5时50分,塞德利茨发现了一艘4烟囱俄国装甲巡洋舰。5时56分,观察到“冯.德.坦恩”号向俄舰“巴彦”号(Bayan)开火,之后向俄方岸炮台开火。之后6时5分,“毛奇”号正横方向的一艘鱼雷艇突然拉响汽笛,用5个短声警告德方舰艇发现敌方潜艇,并发射了1枚白色曳光弹。炮击结束之后,第一侦察大队从8时开始向南航行,第一中队出现时,第一侦察大队呈Z字形航线以南-南-西航向前往但泽湾。
- 1915年8月11日
- 塞德利茨和第一侦察大队到达普茨格湾停泊。补充燃煤之后,等待重新作战的命令。海军上校埃吉迪担心但泽的普茨格湾无法有效防御潜艇。根据第7号作战令,8月15日继续实施作战行动。第一侦察大队向目标挺进时,第一和第四鱼雷艇大队作为反潜掩护力量。
- 1915年8月16日
- 舰队到达里加湾附近,进行Z字形机动航行。10时15分,通过测距仪似乎发现了一艘潜艇。
- 1915年8月17日
- 8时55分,一艘敌方潜艇浮出水面,距离8000米,塞德利茨右舷中口径舰炮开火齐射,之后潜艇迅速下潜逃离。8月18日至19日,第一侦察大队继续在里加湾外围巡弋。
- 1915年8月19日
- 7时20分,塞德利茨在右舷发现了鱼雷的踪迹,舰上立刻拉响汽笛并升旗,提醒水下发现潜艇。鱼雷未击中“塞德利茨”号,但是继续向前击中了“毛奇”号舰艏。虽然海军少将希佩尔原计划在中午时分驶往普茨格湾,但他决定提前撤退,确定“毛奇”号的受损情况后再继续执行任务。
- 1915年8月20日
- 4时20分,第一侦察大队的3艘装甲巡洋舰停泊在普茨格湾,并立即开始加煤作业。潜水员检查了舰体,“毛奇”号被送往汉堡进行维修,但是塞德利茨和“冯.德.坦恩”号继续执行任务。同日20时,两舰起锚,在鱼雷艇的护航下,沿北-东航向航行。8月21日,塞德利茨再一次在里加湾巡弋,19时,返回基尔,初始航速为18节,之后降速至15节,天黑后航速降为12节。8月22日继续前往基尔港,8月23日5时22分,塞德利茨系泊于基尔港A8号浮标。8月23日至27日,塞德利茨停留在基尔港,之后于8月28日3时55分返航前往北海,当日21时35分在斯希里锚地停泊。之后一段时间在港口停泊休整。
“遭遇搁浅”展开/折叠
- 1915年9月9日
- 塞德利茨出海前往威廉港锚地。第二天,在斯希里锚地进行了中口径舰炮射击以及防空炮射击演练。
- 1915年9月11日
- 20时13分,塞德利茨和第一侦察大队根据第30号秘密作战令起锚出海,支援第二侦察大队在斯沃特沙洲(Swarte Bank)海域布雷。在这个没有星星的夜晚,塞德利茨在“罗斯托克”号及G37号和G38号鱼雷艇护航下西进,右舷方向还有V28号、V29号和S34号鱼雷艇,左舷方向为V27号、S32号和S33号鱼雷艇。5时35分,第二侦察大队指挥官报告完成任务。5时40分转向返回德国湾。舰队在返航过程中发现大量漂雷,G196 号鱼雷艇触发了一枚漂雷后受损,之后被拖回威廉港。20时59分塞德利茨锚泊于威廉港锚地。之后战舰待命警戒或入坞维修。
- 1915年10月9日
- 塞德利茨进行了机动演练。
- 1915年10月23日
- 19时30分,塞德利茨在明亮的月光下根据第31号作战令起锚出海加入侦察舰队;第十八鱼雷艇分队担任反潜掩护。舰队继续向北航行,之后改为北-西航向。
- 1915年10月24日
- 6时,转入交互航向。8时53分,英国潜艇横用梁鱼雷发射管近距离发射了1枚鱼雷攻击“汉堡”号,但从其下方通过而没有命中。之后不久,9时29分,“罗斯托克”号遭到从300码外用前鱼雷发射管发射的鱼雷攻击。20分钟之后,“冯.德,坦恩”号报告右舷发现鱼雷踪迹。攻击“汉堡”号和“罗斯托克"号的鱼雷来自敌方的E6号潜艇。英国指挥官在报告中声称发现德国巡洋舰将其后烟囱涂为红色,看起来像是商船。17时36分,塞德利茨锚泊于威廉港锚地。10月底至11月,塞德利茨按照惯例待命警戒,并进行了火炮射击演习,针对空中目标的防空炮射击,或入坞维修。
- 1915年11月24日
- 4时15分,塞德利茨起航前往波罗的海,并于当天下午16时53分系泊于基尔港A11号浮标。此后一段时间内,塞德利茨使用各种武器开展训练,包括夜间射击和曳光弹测试。
- 1915年12月4日
- 8时,塞德利茨从A11号浮标处解缆起航,经威廉皇帝运河返回北海,并于19时35分系泊于布隆斯比特北闸。20时26分,塞德利茨驶离该闸,但是误入防鱼雷网。战舰立即利用艉锚停船,但被卡在了达尔本浅滩(Dalben Bank)。4条拖船前来协助。之后潜水员发现右舷螺旋桨被防鱼雷网缠住,因此必须剪断防鱼雷网。直到12月6日5时14分,塞德利茨才最终抵达威廉港锚地。12月9日, 战舰进入威廉港浮船坞检查螺旋桨,发现螺旋桨并未受损。12月的利余时间,战舰一直处于警戒待命状态,或入坞维修。12月30日,塞德利茨跟随第一侦察大队在阿姆鲁姆浅滩进行了一次短期航行。
- 1916年1月17日
- 塞德利茨在德国湾进行机动演练。
- 1916年2月11日
- 1时20分,塞德利茨和第二侦察大队出海支援与英国舰队作战的第二鱼雷艇大队,舰队于13时35分返航。
- 1916年2月28日
- 塞德利茨进入赫尔戈兰湾执行短期任务。
“吕佐夫的加入”展开/折叠
- 1916年3月3日
- 23时30分,塞德利茨带领第一侦察大队、第四侦察大队和第一战列舰中队前往阿姆鲁姆浅滩,欢迎辅助巡洋舰“海鸥”号(Move)的归来。3月4日6时,战舰到达霍恩斯礁(Horns Reef)海域。15时25分,塞德利茨再次锚泊于威廉港锚地。3月5日20时30分,战舰起锚向西航行,前往霍夫登海域执行任务。半小时后,有短时暴雪,之后变晴。黄昏时,第九鱼雷艇大队作为反潜掩护力量前进。3月6日9时55分,舰队到达诺福克(Norfolk)和荷兰( Holland)之间位置后改变航向,到13时30分,这只舰队发现了公海舰队的主力。期间未与敌方相遇,只遇到了很多中立国的船只,可能是荷兰的拖网渔船。3月7日9时10分,塞德利茨左舷方向500米范围内发现1艘敌方潜艇,塞德利茨以18 节航速离开。下午,塞德利茨驶入威廉帝国造船厂。
- 1916年3月17日
- 14时6分,塞德利茨号起锚开始前往易北河,但由于浓雾航行延误,直到第二天11时17分时才系泊于布隆斯比特船闸。同样运河航行也因为浓雾天气延误,3月19日11时45分,战舰才系泊于基尔港的A15号浮标。之后进行一段时间训练。此次训练尤其注重重炮射击以及夜间重炮射击。在前往基尔途中,新型战列巡洋舰露西首次加入第一侦察大队。训练一直持续到3月24日,之后塞德利茨返航回到北海,并于3月25日8时40分抵达威廉港锚地。
- 1916年3月25日
- 发现英国驱逐舰队及飞艇,塞德利茨随即中断加煤,驶往北海的阿姆鲁姆浅滩。但是由于涌浪过强,武器使用存在问题。3月26日9时15分,左舷800米处发现敌方潜艇,战舰立即向右舷转向离开。21 时,塞德利茨到达威廉港锚地锚泊,第二天清晨进入船厂。3月29日,战舰进入浮船坞,按计划进行彻底检修。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4月14日。
- 1916年4月16日
- 塞德利茨随舰队出发开展短暂的演练,9时10分回到斯希里锚地。
“作战触雷”展开/折叠
- 19164月20日
- 据消息称,英国舰队已出海并前往霍恩斯礁海域,舰队司令舍尔中将认为敌方舰队会攻击飞艇基地同德恩,随即派出包括塞德利茨在内的舰队出海拦藏英国舰队。桑德菈、露西和“冯,德.坦恩”号于4月22日清晨出发,期间小型巡洋舰“格劳登茨”号于0时30分触雷。5时20分,V44 号鱼雷艇报告左侧正横方向发现潜艇,“塞德利茨” 号立即转向右舷方向离开该海域。14时,塞德利茨锚泊于威廉港锚地并开始加煤作业。
- 1916年4月24日
- 德国舰队再次开始大规模作战,并对大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开展炮击。当日7时30分,塞德利茨起锚从威廉港前往斯希里锚地。8时45分召开了巡洋舰司令会议。由于海军中将希佩尔于3月29日至5月15日请病假,第二侦察大队司令波尔蒂克尔少将负责指挥第一侦察大队。10时50分,塞德利茨起锚,第一侦察大队出发向西航行,由第四鱼雷艇大队掩护,第二侦察大队作为先锋。
- 15时48分
- 尽管第一侦察大队避开了已知的英军雷区,塞德利茨还是在144方格坐标区右上方位置,博尔库姆岛以北约40海里海域触雷。右舷侧鱼雷室130号至140号肋骨处发生爆炸,激起约15米高的水柱,整艘战舰都能感受到振动。舷侧鱼雷室上方隔舱中的舰员被气浪抛到空中,但是没有受伤。艏艨装甲甲板下的14号至16号隔舱全部进水,隔壁舱室137号肋骨前的储物舱也同样进水。之后,向前直至舰艏的所有装甲甲板以下舱室均进水,共灌入1200吨海水(海军上校埃吉迪的报告中为1415吨),因此舰艏吃水深度从9.3米增至10.6米。爆炸穿透了三层结构,即舰体外层、舷侧舷通道舱壁以及内舱壁。实际弹孔位置位于约130号至137号肋骨处,从装甲下沿向下长4米,面积90平方米。舰体外层较大区域向内凹陷。鱼雷室上方的装甲甲板十分坚固,不过右舷鱼雷发射管错位,左舷鱼雷发射管基本未受损。储存在舷侧鱼雷室的6枚鱼雷均未爆炸,不过5038号、5097号和5196号鱼雷雷头受损,且5097号的鱼雷储瓶爆炸。另一方面,尽管每平方英寸气压达到2400磅力,5036 号鱼雷仍然保持完好无损。手枪弹药或鱼雷引信散落地均未爆炸,只是轻微受损。这些情况让鱼雷检查官如释重负。进水的主要原因是舱口及舱门弹开,进气道、传令简出现裂缝,接合处毁坏以及铆钉脱落。由于只能从下层甲板15号隔舱操作排水管阀门,但这一隔舱现在被水浸没,因此大容量排水泵无法使用。舰员使用两个便携式排水泵对部分舱室进行抽水。这两台便携式排水泵一台是科罗尼泵(colonial) ,另一台是饮用水泵。战舰共向右舷倾斜了2°至3°。由于爆炸发生在鱼雷室换岗时,因此造成了较大伤亡,其中11名舰员阵亡。
- 事后,希佩尔中将表示,塞德利茨认为所经水域没有水雷,这点无可厚非,但舰员逃离受损区域时没有关闭舱门,加剧了触雷的严重性。他还说,除非有必要,否则舰员不应该逗留在防鱼雷舱壁周围的水下区域,因此也不需要舰员长期占用鱼雷室。检查后再次发现水线以下的空气管及传令简加剧了进水,幸亏装甲甲板限制了爆炸继续向上的破坏力。舍尔中将认同希佩尔中将的看法。
- 塞德利茨放下一个水雷指示浮标后,第一侦察大队其余舰艇改变航向,向位于雷区南边的雷障以东航行。由于发现敌方潜艇,塞德利茨驶往雷障以西,转向左舷躲避。
- 17时15分
- 第二侦察大队将V69号和V45号鱼雷艇派遣给塞德利茨,这两艘鱼雷艇以及V28号鱼雷艇为“塞德利茨”号提供护航掩护。18时50分,塞德利茨右舷发现漂雷。19时25分,海军少将波尔蒂克尔将V28号鱼雷艇重新分配给露西并继续开展行动。向西经过英国雷区后,塞德利茨向西驶向埃姆斯河。22时30分,塞德利茨遇到了向西航行的主力舰队,并与首舰“科尼格”号交换了识别信号。
- 1916年4月25日
- 6时5分,塞德利茨驶入威廉港三号入口北闸,7时10分,系泊于A4号泊位。4月26日,塞德利茨移至浮船坞进行修理,直到5月18日。5月18日17时30分,战舰出坞系泊于A5号泊位,一直停留到5月23日,当日出闸前往斯希里锚地锚泊。后续的进水测试说明帝国造船厂的维修不够完善。测试中舷侧舷通道横舱壁的进水十分严重,最终不得不重新接受维修。因此,22时45分,塞德利茨锚泊于威廉港锚地,于第二日5时驶入帝国造船厂。维修从5月24日持续至29日。29日7时30分战舰驶出斯希里锚地,短暂海试之后抛锚。后来还进行了中口径舰炮射击训练。德国的舰队指挥官一直计划再次对英国沿岸实施袭击,地点为桑德兰。5月18日下达了袭击命令。然而,舍尔中将在塞德利茨未准备好参战之前不愿意执行这次袭击任务。因此,原计划于5月23日进行的行动推迟至月底。希佩尔中将对当时的情况以及塞德利茨的延误并不高兴,他写道:“ 舰艇仍有一些小的漏点,右舷侧鱼雷发射管缺失。该战舰完全没有准备好再次投人战斗。我希望像‘吕佐夫’号这样完全准备就绪的战舰能够参加突袭行动。因此我就登上了‘吕佐夫’号。”
- 1916年5月30日
- 舰队仍然没机会使用飞艇进行空中侦察,因此舍尔中将决定采取另一种方案,封锁和击沉在斯卡格拉克海峡的商船。正是这项决定引发了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I”展开/折叠
- 1916年5月31日
- 3时,小雨,斯希里锚地刮起了轻微的西北风,塞德利茨起锚,根据6号作战令出海,编为战术3号舰(塞德利茨的作战纪要中使用夏时制,但为了表达清晰,这里使用欧洲中部时间)。
- 15时23分
- 小型巡洋舰“法兰克福”号在西北方向发现烟雾,所以15时30分,“塞德利茨"号的航向改为西-南一西,航速18节。15时33分,航速增至21节,两分钟之后,收到了“准备战斗”的命令。很快,埃尔薇菈报告称其处于战斗状态,第一侦察大队驶向其所在方位,航速从23节增至25节。
- 16时20分
- 塞德利茨西边发现5处烟雾,可明显判断出烟雾来源于大型战舰。航向改为北-西,航速为18节。
- 16时30分
- 发现两艘有三脚架桅杆的战列舰,两分钟后,收到信号:“从敌方队列右翼依次实施攻击。”这意味着塞德利茨将与从右数第三艘敌舰交火,而这是一艘“狮”级战列巡洋舰。
- 16时35分
- 塞德利茨的作战纪要记录道:“前方敌方战舰队列构成如下: 3艘‘狮’级巡洋舰,1艘‘虎’号巡洋舰,2艘不挠级巡洋舰。这些战舰后方远处有4艘马来亚级战舰(原文如此)。”
- 16时38分
- 塞德利茨的航速降至15节,之后随着敌方舰队改变航向,德方也于16时45分转变航向为南-南-东。
- 16时50分
- 塞德利茨率先开火,射角1109,射程15400米,目标为左数第三艘英国战舰“玛丽皇后”号。第一炮长海军少校弗斯特(Foerster)对于开始齐射的描述如下:
- 我方战舰第一次齐射之后,我们立即看到敌方舰队的炮口焰,随后他们对我们进行了第一波回击。此时战斗正酣,我方舰炮均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其间还夹杂着炮弹在水中爆炸发出的巨响。整个海面都沸腾了,弹片横飞,重型炮弹爆炸之后激起的水柱甚至达到炮塔的高度。我们很快追赶上目标舰“玛丽皇后”号。在一轮齐射后,接下来我方战舰实施了短距离射击,并用快速齐射牵制住“玛丽皇后”号。
- 16时53分
- 塞德利茨的航速增至21节
- 16时54分
- 塞德利茨的中口径舰炮对英国驱逐舰开火。
- 16时55分
- 塞德利茨在日德兰海战中的第一次中弹,炮弹击中了位于舰艏右舷的八号隔舱。电气开关室出现故障。
- 16时57分
- C炮塔围阱中弹,装弹室被击穿,火药起火,这和多格尔沙洲的D炮塔情况相似。但是,由于事先采取了新的防范措施,避免了火灾演变成为一场灾难。弗斯特对此记录道:
- 开火后约10分钟,哈布勒(Habler)打电话向我报告:“C炮塔没有回应。从C炮塔的传令筒判断,烟雾已经进入舰炮指挥中心。这和我在1月24日收到的多格尔沙洲战斗报告一模一样,当时也是战斗刚开始。所以我明白这个报告意义重大。很显然C炮塔的药筒着火了,炮塔就此失去战斗力。我不得不按照程序下达命令:“给C炮塔弹药舱灌水”。这样可让弹药室淹没在海水中,避免后续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 17时10分
- 敌方舰队似乎打算离开,距离增至14000米。但与此同时,17时10分和17时18分,塞德利茨又两次中弹。二号中弹点在左舷的六号150毫米炮廓,当时炮廓内的人员几乎全部阵亡,只有牧师芬格(Fenger)活了下来。第三次中弹位于右舷,导致六号150毫米炮廓无法正常工作。之后,航速增至22节。
- 17时15分
- 敌方第五号战舰“不倦"号爆炸解体。
- 17时26分
- 塞德利茨向第三艘敌舰射击,射角88°,射程13500米,这艘敌舰也同样爆炸解体。爆炸激起水柱,夹杂着烟雾及火焰高达600米至800米,战舰残骸四处散落。“玛丽皇后”号(Queen Mary)就此解体,当时“德弗林格尔”号也在向其射击。于是,“塞德利茨”号改变目标,开始攻击“虎"号巡洋舰。
- 17时32分
- 敌方4艘“马来亚”级战列舰接近塞德利茨右舷舰艉开始射击。
“日德兰海战II”展开/折叠
- 17时41分
- 德方公海舰队主力抵达战场,8分钟后开始射击。
- 17时52分
- 塞德利茨收到信号要求航向转北,向舰队前方位置行驶。
- 17时55分
- 塞德利茨右舷发现鱼雷轨迹,于是战舰重新与英舰作战。
- 17时57分
- 鱼雷击中“塞德利茨”号右舷第十三号隔舱,但防鱼雷舱壁依旧坚固。
- 18时6分至18时10分
- 塞德利茨被击中3次,两次击中艏艘,1次击中B炮塔正面,因此右侧舰炮出现故障。
- 18时10分
- 战斗暂停,塞德利茨的舰员计算弹药剩余量。A炮塔还有104发,B炮塔64发,C炮塔失效,D炮塔120发,E炮塔100发。
- 18时25分
- 塞德利茨收到信号,要求驶向敌方舰队。舰艇采用北-西航向,向右数第三艘敌舰射击,射程18500米。当时作战任务十分艰巨,海军少校弗斯特记录如下:
- 暂停片刻之后,“塞德利茨”号再次进入交战状态。光线条件对我们十分不利,天色渐暗,敌舰轮廓变得难以辨认。尽管当时距离较近,但只有当敌方射击时,我方才能看到炮口焰。许多380毫米口径炮弹击中我方舰艇或在舰艇周围爆炸,但由于观察不到敌情,我方难以回击。重型炮弹击中舰艇附近水城,激起水柱,水柱似瀑布般灌入舰艇。我被迫多次派水兵兰格( Obermatrosen Lange)离开指挥位置,去清洁潜望镜镜片。他还不顾炮弹横飞、炮声轰鸣,爬上司令塔顶部,终于,我们能够暂时观察到敌方舰队的情况。
- 18时55分
- 塞德利茨的艏艛又被敌方15英寸口径炮弹两次击中,并引起大火。19时3分,由于艏艛进水,舰艏浮标丢失。
- 19时6分
- 塞德利茨右舷遭到攻击,不得不转向南偏西航向,当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船员几乎观测不到敌舰。
- 19时25分
- 塞德利茨向左侧的一艘敌舰发射了中口径舰炮,这艘敌舰立即爆炸,火光冲天。此时,一名军官观测到远方有几艘英国“乔治王”级战舰。双方的巡洋舰编队都朝着左舷相反的方向行驶,第一侦察大队的能见度逐渐降低。由于视线太过模糊,所以只能看见敌舰炮口的火焰,却看不清敌舰。对抗英国“马来亚”级战舰的作战距离从18000米减少到1000米。从北-西到北-东方向是第一侦察大队的射击线,由于视线模糊,德方战舰只能看到敌舰炮口的火焰,所以根本无法进行还击。
- 塞德利茨很快也严重受损。敌方一发炮弹射穿塞德利茨B炮塔的正面区域,尽管弹丸没有进入炮塔内部,但也导致右侧舰炮失灵。敌方第二发炮弹击中失灵的C炮塔的侧壁,导致弹药再次起火。另外1发炮弹击中E炮塔的右侧炮管,导致炮管无法工作。还有1发炮弹击中D炮塔的顶部,被弹飞后未造成损伤。左舷4号和6号炮廓脱落。艏艛多次被敌方重型炮弹击中。我方舰队转向形成梯形编队后,战斗暂时中止;然而,随着舰队司令发出“开始追击”的信号,战斗再次打响了,面对战斗力极强的敌方战列舰,德方战列巡洋舰很显然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英方战列舰从第一侦察大队的前方穿过。
- 很显然,英国“马来亚”级巡洋舰的火力明显要比要其他战列巡洋舰精准得多,因为其他英国战舰的火力散布明显更大,精准度不高。敌舰实施机动操作后,要想打击它们似乎变得更难了。附近的5艘敌舰(实际上是4艘)仍然保持着24节到25节的航速。这样一来,敌舰不仅能够轻松地摆脱第三中队的追击,同时还能继续与第一侦察大队作战。即使是战斗力最强的战舰,航速也极为重要,这次战斗就很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敌方两支舰队的联合打击下,第一侦察大队最终被迫转舵向右航行。“吕佐夫”号作为旗舰,由于艏艛遭到重创而掉队。“德弗林格尔”号接管了指挥位置直至第二阶段战斗结束。第一侦察大队与主力舰队相连,横在第一和第二中队之间。
- 19时30分
- 敌舰由于无法看到弹着点而停火。
- 19时44分
- 塞德利茨中弹,全舰振动,上舵机的接合器脱离,所以不得不暂时在舵室进行驾驶。之后战斗暂停,当时的弹药情况确认如下: A炮塔剩余101发,B炮塔51发,C炮塔失效,D炮塔110发,E炮塔70发。A炮塔右侧舰炮的扬弹机需要人工驱动。
- 19时50分
- 战斗暂停。
“日德兰海战III”展开/折叠
- 20时3分
- 塞德利茨再次向东驶向敌方舰队。之后不久,左舷方向恢复战斗。敌方都将塞德利茨列为攻击目标,但是塞德利茨却没有明确目标。
- 20时13分
- 塞德利茨受命攻击敌方,1分钟之后收到命令,要求攻击敌方头舰。
- 20时至20时30分
- 塞德利茨号被敌方击中6次,其中舰舯中弹两次,此外敌方1发炮弹击中舰艉探照灯桥楼,1发击中E炮塔右侧炮管,还有1发击中C炮塔。而塞德利茨发射的炮弹于20时16分击中敌方“巨像”号(Colossus)两次。
- 20时40分
- 海军少将希佩尔登上一艘鱼雷艇,准备登上塞德利茨,但是当他了解到战舰的情况后,又转而前往“毛奇”号。此时战斗又再次暂停。
- 21时20分
- 德国舰队再次攻击英国战列巡洋舰。
- 21时24分
- 塞德利茨的舰舯被炮弹击中。
- 21时28分
- D炮塔顶板及司令舰桥被击中。第一次中牌造成的伤害较小,但击中舰桥的那发炮弹导致德方5人阵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时任副官和导航官的丹穆斯(Dimns)少校。海军少校弗斯特写道:
- 我当时站在右舷的一号指挥舰桥上,悲伤而感动:副官威廷( Witing)少尉静静地躺在多名信号官的遗体下方,手臂紧紧夹着战斗信号记录本以及秘密信号图册。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他和士兵们在指挥战位旁边毫无掩护的舰桥上寸步不离,因为这样他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旗舰发出的信号,并准确地传达指令。敌方发射的最后一发炮弹在他们附近爆炸,造成了可怕的后果,几乎全员阵亡,不过威廷活了下来,但他也身受重伤,情况十分糟糕,我过去帮忙把他抬上吊床。当时他的双手已经血内模糊,一条腿也被炸断,但他还是紧紧握着记录本。他对我说:“先救其他人! ”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内心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是那些与他并肩作战传递信号的战友。毫无疑问他是唯一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的人。
- 22时40分
- 塞德利茨向霍恩斯礁海城行驶,没有进一步参与战斗。弹药情况如下:重口径炮弹490发,中口径炮弹1640发,鱼雷9枚。还有6门重型主炮,8门中型主炮以及两部夜间探照灯也为战斗做好了准备。塞德利茨共计遭到来自380毫米和345毫米口径炮弹的15次重击,另外还有一次鱼雷袭击。合计有98名舰员阵亡,其中包括3名军官。受伤人数接近70人,其中包括2名军官和芬格牧师。水线上下的艏艛大面积受损;十三号隔舱、鱼雷舱和中央指挥台逐渐进水。
- 23时45分
- 塞德利茨煤油助燃失败。起初,塞德利茨跟随“毛奇”号在主力右舷方向以22节航速行驶,但她的舰艏现在吃水很深,所以无法以20节的航速航行。黑暗中塞德利茨与“毛奇”号战列巡洋舰失联。
- 6月1日0时30分
- 塞德利茨保持19节航速,之后增至20节,但由于受损及进水,战舰穿过水域的航速慢了2节。
- 0时40分
- 航速暂时降至7节,保持南-西航向,这样方便对舰艏实施灭火作业,之后航向回到南-东。突然,塞德利茨左舷正横方向约1500米外出现3艘正向南航行的英国“马来亚”级战舰。塞德利茨向北航行,并利用英国的识别信号“PL” 来迷惑英国战舰并制造烟雾。碰巧的是,似乎是无线天线感应的缘故,桅楼上的灯同时也亮了起来。英舰很快就消失了。夜间观察到众多火光及爆炸,但塞德利茨继续向霍恩斯礁海域行驶,并用无线信号报告了敌舰的位置和航向。
- 1时12分
- 塞德利茨向南-东航向航行,航速21节。
- 4时40分
- 左舷前方发现北霍恩斯礁浮标。
- 5时5分
- 发现霍恩斯礁灯船位于左侧正横方向,第六鱼雷艇分队的6艘鱼雷艇到达附近海域提供反潜掩护。
- 6时40分
- 第一和第二中队以及“德弗林格尔”号出现在塞德利茨的右舷位置。舰艉方向有第二侦察大队的3艘巡洋舰。
“营救塞德利茨”展开/折叠
- 5月31日
- 白天战斗结束后,约22时,军官开始评估舰艇的受损程度并了解战舰的浮力情况。C炮塔中弹时,弹药室进水。D炮塔水密性能受损,因此弹药室进水,水深约1米。十三号隔舱的煤舱以及侧舷通道也出现进水。鱼雷击中区域的防鱼雷舱壁十分坚固。装甲甲板下方的艏艛处,仅十四号隔舱的侧舷通道进水。共计有2000吨海水进入舰艇下部,舰艏吃水深度增加了1.8米。如果不让海水灌入舰艏上层,那么进水就不会对战舰构成威胁。但是战舰航速较高,上浪后海水灌入艏艛,然后经过甲板上的大弹孔灌入了装甲甲板。后来因为内部舱壁及甲板受损,艏艛上浪进水。重型炮弹在堡装甲八号隔舱造成的中弹点导致上层煤舱进水,左舷四号150毫米炮廓装甲上的弹孔对舰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估计约1000吨海水灌入艏艛,损管人员无法接近这处大弹孔实施封堵作业。此时只能关上未受影响的舱门,并尽可能封堵水线以上的弹孔以防更多的海水灌入。当时主要使用木垫、吊床和楔子实施封堵,但当涌浪高度到达封堵位置时,这些填塞物就会很快出现松动并被海水冲走。
- 由于使用主排水管持续排水,十四号隔舱的舷侧鱼雷室进水情况得以控制。虽然已尽力对十三号隔舱内装甲甲板以下的舱室实施密封,但是海水仍逐渐进入舱室。遭到鱼雷攻击后,防鱼雷舱壁与装甲甲板之间的水密性不够,因此海水经通气管渗入装甲甲板。这个重要的隔舱没有与主排水系统相连。五号锅炉室同样进水,但情况可控。
- 舰艏下沉越来越厉害。航速不得不从20节降至15节,之后舰艏上浪,海水涌人艏艛,整艘战舰倾斜,越来越难以控制,因此航速降至12节。炮甲板上的海水经十三/十四号隔舱的堡装甲横舱壁进入装甲甲板上方十三号隔舱内的舱室,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海水涌入装甲舰舯。可使用的便携式排水泵要么不足以应对此时的进水量,要么很快出现故障。舷侧鱼雷室进水,使用排水泵以及排水系统防止上浪进水后,水位有所下降。但海水还是逐渐灌满了艏艛的其余部分。
- 6月1日
- 6时45分,由于舱壁水压过大,舰员被迫撤离鱼雷指挥中心位置。塞德利茨试图提高航速跟随第二中队,但航速15节时,海水进入艏艛,因此航速逐渐降低,由一开始的10节降至7节。此时“德弗林格尔”号和“波森”号从塞德利茨的右舷位置快速前行。
- 8时40分
- 塞德利茨到达158β方格坐标区时,两个罗经发生故障,因此请求第二侦察大队司令派遣1艘巡洋舰带领其穿过阿姆鲁姆浅滩。此时磁罗经存在偏差,指示不可靠。所有海图或者丢失、或者被司令塔伤员的血液损毁,或者浸在水中。“皮劳” 号在5艘扫雷舰的反潜掩护下抵达附近海城,并紧随塞德利茨实施护航。
- 9时40分
- 塞德利茨舰艏吃水深所达到13米,已无法穿过阿姆鲁姆浅滩,原考虑向阿姆鲁姆浅滩西侧航行,但被迫放弃,最终向浅滩东侧航行,塞德利茨请求派遣两艘泵轮并送一些填补漏点的材料。
- 10时
- 塞德利茨在叙尔特岛赫尔努姆(Hornum-Sylt)搁浅,水深13.5米。为了尽可能抬高舰艏,让中部及左舷舰艉纵倾平衡水舱以及左舷侧舷通道进水,同时减少右舷倾斜角度。采取这些措施之后,再加上涨潮,战舰又能自由航行了。
- 11时25分
- 塞德利茨穿过阿姆鲁姆浅滩。
- 13时12分
- 情况又变得危急起来。由于煤舱进水,右舷倾斜变为左舷倾斜,角度增至8°,稳性大大下降。
- 16时
- 塞德利茨抵达164β方格坐标区,水深15米,战舰沿海岸线航行,舰艉向前。
- 18时
- 为了减轻倾斜,舰长命令让右舷舰艉侧舷通道进水。目前,超过5300吨海水进入舰内,但舰艇依然向左倾斜8°。由于舰艇稳定性和浮力降低,理论倾斜程度和观察到的倾斜程度偏差减小。不久,从威廉港帝国造船厂出发的两艘泵轮“北风之神”号和“卡夫”号靠近塞德利茨。“北风之神”号从装甲甲板上方的八号隔舱右舷排水。“卡夫”号从A炮塔的弹药室排水,但排水泵失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轮船配备的是离心泵,另一方面是因为吸水管直径过大。
- 18时至19时
- “皮劳”号试图通过舰艉来拖曳塞德利茨,并保持舰艉在前行驶,但未能成功。“皮劳”号继续领航,6月2日黎明时分,两艘船厂拖船拖曳塞德利茨前行。但后来风力增至8级,风向北偏西,遊況不佳,不适合航行。“皮劳”号采取了防风措施,“北风之神”号从舰艏左舷炮廓向外排水,“卡夫”号则放置一层油膜来平稳海面。
- 6月2日
- 8时45分,塞德利茨在杰德河灯船附近锚泊,“皮劳”号及扫雷艇随即驶离塞德利茨。辅助医务船“汉莎”号靠近塞德利茨,带走舰上伤员,此时牧师芬格很遗憾自己未能一直跟随塞德利茨到达威廉港。1艘拖船带着能够找到的伤亡舰员驶往威廉港。塞德利茨于高水位处起锚,前往斯里希锚地,但由于错流过大,战舰于16时20分至21时搁浅。午夜时分,塞德利茨歪歪斜斜地穿过杰德河防护网。
- 6月3日
- 4时25分,塞德利茨于威廉港的法尔勒( Vareler Deep)锚泊。鉴于船坞仅能容纳吃水深度小于10.5米的舰艇,因此需要封堵舰艇的漏水位置并进行减重。6月6日15时30分,塞德利茨驶入南闸,此处吃水深度可达14米。封堵和减重工作一直进行到6月13日,当日塞德利茨被移至大型浮船坞,此时舰艏吃水深度达到10.45米,舰艉吃水深度达到8.55米。
“接受维修”展开/折叠
- 1916年7月30日
- 10时5分,一直在大型浮船坞接受维修的塞德利茨离开船坞,转移到B5号泊位接受进一步维修, 这次维修一直持续到8月底。 9月份,“塞德利茨” 号直在造船厂和浮船坞停留。
- 1916年10月2日
- 维修和调整工作全部结束。当天下午17时30分,塞德利茨出港,沿着杰德湾驶向易北河,之后在易北河开始夜间航行,经过威廉皇帝运河抵达基尔,并于10月3日13时45分系泊于A10号浮标。第二天开始装煤作业,之后便一直进行鱼雷、舰炮和单舰训练。10月19日至23日,船坞维修中断了训练。之后,战舰又在船坞停留了很长时间。
- 1916年11月3日
- 5时,塞德利茨开始返航回到杰德湾,并于22时15分到达斯里希锚地。
- 1916年11月5日
- 塞德利茨出海为搁浅的两艘U艇护航。在这次任务中,战舰“大选帝侯”号和“王储”号(Kronprinz )被英国J1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
- 1916年11月6日
- 1时20分,塞德利茨系泊于威廉港锚地。11月8日19时10分,战舰航行至易北河,在波罗的海开始了另一阶段的训练,训练由第一侦察大队的两名海军上将负责指挥。第二天13时45分,塞德利茨到达A11号浮标。在这之后,战舰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单舰和舰队训练,直到11月19日,舰队才开始返航并于11月21日抵达杰德湾。驶回港口后,塞德利茨一直在执行警戒任务。
- 1916年12月6日
- 公海舰队的演习打断了警戒任务。12月初至12月21日期间,侦察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希佩尔登舰,随之而来的警戒任务增多。但是他降下塞德利茨的司令旗的原因尚不清楚。
- 1917年1月
- 塞德利茨继续在斯里希锚地执行警戒任务,间或去船坞接受维修。1月11日,“塞德利茨” 号在赫尔戈兰湾参加了大量舰队演习。1月30日午夜过后,“塞德利茨”号同第四中队出海向西航行,中午便返回并系泊于斯里希锚地。2月份的行动也大致相同。
- 1917年3月3日
- 希佩尔再一次登上了塞德利茨。3月5日,塞德利茨在赫尔戈兰湾加入舰队演习。14时50分,希佩尔离舰。
- 1917年3月25日
- 塞德利茨执行了多次警戒任务后,进入浮船坞接受通海阀和双底舱的维修。3月28日22时,塞德利茨驶离浮船坞。次日,经威廉皇帝运河(即基尔运河)到达基尔。在一周的舰炮射击训练、鱼雷射击训练以及战术训练之后,“塞德利茨”号于4月7日返回北海。战舰在斯里希锚地继续执行警戒任务,并于1917年5月16日参加了舰队的训练演习。整个5月和6月,塞德利茨一直在执行警戒任务,期间仅因与“德弗林格尔”号在赫尔戈兰湾演习而中断了两天。
- 1917年7月4日
- 塞德利茨在赫尔戈兰湾参加舰队演习,并于当晚驶向波罗的海和基尔。7月5日至23日,塞德利茨继续在波罗的海训练,之后返航,并于7月24日抵达斯里希锚地。9月末以前,塞德利茨一直在执行警戒任务,仅因8月19日在赫尔戈兰湾参加舰队演习而中断了一天。10月2日至6日,塞德利茨停泊在威廉港。10月7日,战舰经威廉皇帝运河开始向东行驶。10月9日至11日,在梅克伦堡湾进行训练。有趣的是,虽然海军上校塔格尔特(Tagert) 还未上任,但他仍签署了10月15日结束的作战日志。在前往基尔港加煤之前,塞德利茨”号在梅克伦堡湾进行了后续训练,包括小口径射击训练、探照灯训练以及战列线训练。“塞德利茨”号继续进行口径射击训练和战列线训练,最终于1917年11月13日起航,返回北海,并于11月15日5时45分抵达威廉港锚地。当时由海军上校冯.埃吉迪签署了11月15日的作战日志。11月17日13时,海军中将希佩尔命令塞德利茨前往斯里希锚地,支援正在赫尔戈兰湾与英国战列巡洋舰作战的德国舰队。11月18日3时,第一察大队进入赫尔戈兰湾,并于19时15分返航。在此期间没有遇到敌方战舰。塞德利茨在月底之前一直在执行警戒任务。 针对有关舰队司令冯·曼蒂(von Mantey)的问题,海军上校塔格尔特给出了答案:他和海军上校冯·埃吉迪于1917年11月30日进行了交接。这是自服役以来,“塞德利茨”号第一次有了新的指挥。
“常规任务”展开/折叠
- 1917年12月7日
- 塞德利茨进入浮船坞进行舰底喷漆,12月9日完成。之后继续执行警戒任务。1917年12月27日、28日以及29日,“塞德利茨”号驶入北海执行扫雷舰的护航任务。
- 1918年1月
- 塞德利茨执行正常警戒任务。1 月8日,战舰在赫尔戈兰湾参加了舰队训练。1月23日,塞德利茨和“冯.德.坦恩”号出海执行扫雷舰的护航任务,并于次日返航。
- 1918年2月2日
- 塞德利茨出海前往“蓝色航线”
碧蓝航线去替换护航舰队。上午8时,“德弗林格尔” 号加入塞德利茨,并在后面跟随。19时19分,“冯.德.坦恩”号也加人其中。2月3日1时25分,舰队返回斯里希锚地,当时小型巡洋舰“斯特拉松德”号在前一天触雷。2月4日早晨,“冯.德.坦恩"号、“德弗林格尔”号,“塞德利茨”号、“凯撒” 号和“布鲁默”号出海执行扫雷舰的护航任务。16时, 由于大雾,舰队在137β坐标区锚泊。第二天才得以返回斯里希锚地。 - 1918年2月7日
- 塞德利茨驶入船厂进行大修,期间也在浮船坞逗留,因此并没有做好进一步的作战部署准备。直到3月18日,塞德利茨才前往易北河,准备开始向东的运河之旅。这次出航始于3月19日6时53分,并于17时45分抵达基尔。3月22日前,塞德利茨一直在波罗的海和梅克伦堡湾进行演习。3月24日,塞德利茨经过威廉皇帝运河(即基尔运河)向西行驶,3月25日抵达威廉港锚地。随后继续执行警戒任务。
- 1918年3月30日
- 6时,塞德利茨与“冯,德.坦恩"号出海为扫雷舰提供护航,V129 号和V130号鱼雷艇作为反潜掩护力量。舰队在博尔库姆礁附近的“绿色航线”上来回巡弋,夜间锚泊在海岸附近。第二天,舰队在荷兰海岸附近为扫雷舰队提供支援,之后于20时16分返回威廉港锚地。在接下来的4天里,舰队停泊在威廉港,之后继续在斯里希锚地执行警戒任务。4月7日早晨,塞德利茨跟随“兴登堡”号出海沿着“红色航线”行驶,为第三扫雷舰支队提供支援,V125号、S131号和S132号鱼雷艇跟随提供护航掩护。塞德利茨在A方位点和F方位点之间来回巡弋,直至扫雷舰队完成扫雷任务,但是由于大雾,塞德利茨于22时25分被迫锚泊。第二天早晨,支援工作继续进行,塞德利茨和“兴登堡”号再次在A点和F点之间来回巡弋。当晚,“赫尔戈兰” 号和“奥尔登堡”号前来接替支援工作,但是由于大雾,战舰被迫在海上锚泊。“塞德利茨”号和“兴登堡”号只能在4月9日返回斯里希锚地,并于19时37分锚泊。
- 1918年4月18日
- 塞德利茨和“冯.德.坦恩”号沿着“蓝色航线”行驶,并为扫雷舰提供护航掩护。之后,“塞德利茨” 号开展测距仪训练,随后,战舰返回斯里希锚地继续执行警戒任务。4月19日,“塞德利茨”号和“冯.德.坦恩”号再次出海,当天18时40分,两艘舰艇锚泊于兰格奥格( Langeroog)。第二天返航的计划由于大雾被迫中止,这意味着战舰在4月21日之前无法返回威廉港锚地。第一侦察大队和公海舰队一起共同发起了了另一场大型战斗,意图截获挪威与苏格兰之间的护航舰队,可能会与支持负责支援的英国舰队交战。
- 1918年4月23日
- 6时,塞德利茨起锚,由海军中将希佩尔指挥的“兴登堡”号领航,舰队经过杰德湾向北航行。10时,当舰队沿着“蓝色航线”向北行驶时,遭遇浓雾,11时30分,第-侦察大队在137β坐标区的左上方锚泊。40分钟后,大雾减弱,第侦察大队起锚,继续在扫雷舰队后方向北航行。在前进途中,经常会遇见漂浮的水雷。17时30分,总工程师报告,右舷冷凝器淹渍,维修需要花费2个小时,因此,右舷轮机被迫停止工作,以便修理冷凝器。19时05分,轮机恢复工作。夜间海面出现更多漂雷,舰员用轻武器将这些漂雷逐一击毁。
- 1918年4月24日
- 6时25分,“毛奇”号报告称:右舷轮机已停止工作,而且中部轮机舱出现渗水。8时40分,东风吹来,薄雾消散,天气晴好,但是稍后“毛奇”号报告已无法行动,9时5分,海军中将希佩尔命令塞德利茨准备拖曳“毛奇”号。最终,塞德利茨于11时10分被告知命令取消,11时40 分,由战列舰“奥尔登堡”号对“毛奇”号实施拖曳作业。塞德利茨继续沿北-西航向航行,14时55分,舰上可以看见揶威海岸,此时第一侦察大队和第二侦察大队并没有发现敌舰。15时11分,塞德利茨向东-南-东航向航行,开始航速为18节,随后变为15节,最后变为10节。当晚,风清月朗,一些中立国的船只清晰可见。4月25日4时40分,“奥尔登堡”号拖曳着“毛奇”号出现,第一侦察大队负责护航。拖曳工作在北海持续了一整天,侦察机报告发现了几艘英国潜艇。18点18分, “毛奇” 号报告已经脱离拖曳,正在靠自己的力量前行,但是19时55分,“毛奇”号报告称被鱼雷击中。塞德利茨再次接到命令去拖曳“毛奇”号,但最终还是未能成行。20时50分,“冯, 德.坦恩"号和“德弗林格尔”号被派遣到斯里希锚地,与此同时,塞德利茨和“兴登堡”号自22时50分继续为“毛奇”号护航。4月26日3时26分,总工程师报告发现左舷冷凝器漏水,需要紧急维修,因此,左舷轮机被迫停止工作。6时3分,塞德利茨在沃斯菜普湾( Vosslapp Deep)锚泊,之后于19时9分继续前往威廉港锚地,之前塞德利茨于4月27日在此停靠过。报告指出这次行动使用的燃煤质量不佳,需要经常清理炉火。
- 1918年4月28日
- 下午,塞德利茨继续在沃斯菜普湾执行警戒任务,4月29日6时34分,塞德利茨起航和“冯.德.坦恩"号一起驶向杰德湾,沿着“绿色航线"为扫雷舰做掩护。两艘装甲巡洋靓由V30号,V26号和V28号扫雷舰护航。清晨时分,战舰在200号航线上来回巡弋。然而,在12时41分和14时10分之间,舰队因浓雾被迫错泊。当天22时35分,塞德利茨返回斯里希错地。5月1日至5日,塞德利茨一直停泊在威廉港,5月6日,塞德利茨开始在斯里希锚地执行警成任务。
“与图林根相遇”展开/折叠
- 1918年5月10日
- 3时25分,塞德利茨起锚出海前去支援布雷行动,沿“蓝色航线”向北航行至F点。塞德利茨从F点继续向北行驶,天空晴朗无云,期间战舰经过“森塔”号布雷舰和第二侦察大队。下午,塞德利茨和“冯.德.坦恩”号在300号航线来回巡弋以支援这次行动。傍晚时分,“科尼格”号和“巴伐利亚”号加入舰队。5月11日1时,塞德利茨在威廉港锚地锚泊。18时50分,前来接替塞德利茨的“选帝侯”号和“王储”号从对面驶来,19时10分,塞德利茨开始沿“蓝色航线”返航。5月11日1时,塞德利茨锚泊于威廉港锚地。
- 1918年5月16日
- 5时28分,无线电发来消息称“德弗林格尔”号和“施瓦本”号发生碰撞;于是塞德利茨于6时30分起锚,向下行驶至杰德湾,然后沿“蓝色航线”航行。11时15分,“冯. 德.坦恩”号在前方出现,25分钟后,塞德利茨以18节的航速行驶,加入“冯.德.坦恩”号。下午,塞德利茨在“红色航线”A方位点和B方位点之间来回巡弋支援扫雷舰队。当日22时48分开始,塞德利茨在北海160β坐标区锚泊。第二天清晨,“赫尔戈兰”号和特鲁德接替舰队的任务,战舰返回斯里希锚地。
- 1918年5月17日
- 10时56分,塞德利茨在斯里希锚地锚泊。之后,塞德利茨一直在斯里希锚地执行警戒任务,直到5月20日才前往威廉港锚地。5月23日,第一侦察大队的二号舰队司令、海军准将冯.罗伊特登上了塞德利茨,5月25日0时30分,塞德利茨作为领航规带领“兴登堡”号驶向斯里希错地,之后沿着“蓝色航线”驶人北湖,第二鱼雷艇分队的,4艘鱼雷能组成了反潜掩护力量,时,第一扫雷舰支队的联络官登舰,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里,塞德利茨在B方位点和R方位点之间来回巡弋为第一扫雷舰支队护航。5月26日0时15分,塞德利茨在160B坐标区错泊,当时离叙尔特岛不远。4时,塞德利茨和“兴登堡”号起错驶向F点,在“赫尔戈兰号”和图林根后方提供支援。当晚,塞德利茨开始返航,并于5月27日2时42分在斯里希锚地锚泊。9时55分,塞德利茨在A方位点、B方位点和F方位点之间来回巡弋。
- 1918年5月28日
- 2时30分,塞德利茨和“兴登堡”号起锚出海,沿“蓝色航线”为扫雷舰队护航,10时40分,塞德利茨在B方位点和R方位点之间巡弋,11时20分,“兴登堡”号在距离8000米处发现敌方潜艇。当时“波森”号和“拿骚”号战舰在后方实施掩护,22时56分,塞德利茨开始返航,并于5月29日4时4分在斯里希锚地锚泊。随后,5月29日9时28分,塞德利茨起锚前往基尔港和波罗的海。5月30日2时45分,系泊于基尔港A11号浮标上。5月31日至6月17日期间,塞德利茨进行了一系列的常规训练,包括在梅克伦堡州湾的口径射击、鱼雷发射、测距仪训练和拖曳机动演习,当时由“兴登堡"号负责拖曳塞德利茨。训练期间,防护煤舱的煤机设备被全部拆卸下来送去彻底检修。
- 1918年6月9日
- 流感在塞德利茨上肆虐,6月12日达到高峰,共有104人患病。到6月15日,情况有所好转,还有22人没有痊愈。在这期间,患病的舰员仍然坚守岗位,在急救站、炮廓和医务室接受治疗。
- 19186月17日
- 6时4分,塞德利茨与“兴登堡"号及“德弗林格尔”号一起返航驶回北海,并于6月18日11时27分抵达威廉港锚地,次日起便开始执行斯里希锚地的警戒任务。6月21日,塞德利茨出海,沿“蓝色航线”航行为第二扫雷舰支队护航。不过由于缺少飞艇侦察,扫雷舰撤出编队,所以战舰在5时41分时便掉头返航。6月24日之前,塞德利茨一直在执行警戒任务,随后就返回了船厂,对关断阀和漏水的舰艏平衡水舱进行了维修。6月29日,塞德利茨继续执行警戒任务。
“尾声”展开/折叠
- 1918年7月1日
- 1时30分,塞德利茨起锚,与“兴登堡”号及第二侦察大队一同沿着“蓝色航线”出海,为扫雷舰护航。当天风和日丽,从7时46分起,塞德利茨就在B方位点和R方位点之间来回巡弋,之后又经过R方位点向西前进。在浮标标示的航道中有很多水雷,大部分有引线帽,其中一个明显是新型水雷。战舰使用轻武器对许多水雷进行射击。10时40分,以15节的航速向北航行,并由V129和V133鱼雷艇掩护装甲巡洋舰。17时51分,S51号鱼雷艇经过M83号救助队,扫雷舰触雷沉没。从中午至20时30分,塞德利茨从北到南往返数次对扫雷舰队进行支援,随后先于扫雷舰向南撤回。晚上,塞德利茨和“兴登堡”号在B方位点附近进行防卫,最初航速为12节,后来提至15节。第二天继续执行任务,在F方位点和B方位点发现了更多水雷。7时,“斯特拉斯堡”号和“布鲁默”号随同编队到达目的地,但是第四侦察大队由于舰员受流感侵袭落在了后面。“斯特拉斯堡” 号在642号航线上航行。在此期间的一个清晨,第二扫雷舰大队的司令官决定取消任务,因为有几艘舰艇因流感肆虐而掉队。19时25分,“塞德利茨” 号停泊在斯里希锚地,执行了几天警戒任务后,返回威廉港的舾装码头,之后于7月9日起继续执行警戒任务。
- 1918年7月21日
- 4时,为扫雷舰护航的塞德利茨和“兴登堡”号因恶劣的天气使扫雷任务难以为继,舰队只得掉头返回斯里希锚地。
- 1918年7月29日
- 20时,在“兴登堡”号上举行了指挥官会议,会上提出穿过外部水雷带,强行突破封锁,同时需要制定新的作战计划,既能突破雷障,又能使U艇在公海自由航行。于是调动了扫雷舰大队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第一侦察大队、第三战舰中队、“格劳登兹” 号、“柯尼斯堡” 号、“斯图加特”号、两个鱼雷艇分队和两个护航舰分队。第四战舰中队作为补充力量在后方待命。
- 1918年7月30日
- 22时30分,第一侦察大队在海军中将希佩尔的指挥下出航。2时2分,战舰经过500号航线上的方位点L。当天早晨,第九鱼雷艇大队和第十一鱼雷艇分队加人舰队作为反潜护卫力量。6时25分,“斯图加特”号报告称1688号飞机损毁,机组人员全部获救。不久之后,在第一侦察大队前方发现了雷障,而此时扫雷舰支队正以较低的航速在编队前方航行。8时55分,1814 号水上飞机报告在0488K2方格坐标区发现雷降,而且附近还有一艘潜艇。10 时,几艘扫雷艇在塞德利茨前方航行,升起了“M"字旗,代表此处有水雷。一些鱼雷艇支队由于触雷无法继续前行,于是第一侦察大队掉头行驶,坚守在已经扫雷完毕的东部航道。11时10分,编队驶向水雷区,逐渐靠近雷障隔离区的浮标。当时发现了更多水雷,战舰升起“M”字旗。15时,“柯尼斯堡” 号报告称M6号扫雷艇在原以为是无雷区的中立航道内触雷沉没,于是第一侦察大队掉头。随后,第一侦察大队转向在后方等待,因为第四扫雷艇支队穿过另外两个雷障区扫清了航道。同时,L63 号飞艇报告称已对敌军潜艇实施轰炸。最终,19时25分,第一侦察大队返航,由第六鱼雷艇大队担任反潜护卫力量,第九鱼雷艇大队待命。8月1日6时43分,“塞德利茨”号锚泊威廉港。8月、9月和10月的前两周都没有战舰可以使用。不过在8月29日和9月6日,第一侦察大队在德国湾进行了演习。
- 1918年9月7日
- 5时,塞德利茨、“兴登堡”号、“凯撒”号和“科尼格.阿尔伯特”号出海前往500号航线,由G39、G40和G85号扫雷舰护航。10时40分,行动取消,舰队返航。第二天,在赫尔戈兰湾开展了口径舰炮射击训练。9月23日,又在赫尔戈兰湾进行了各类演习。10月9日,第一侦察大队前往500号航线支援扫雷任务,几乎一整天都在该航线上来回巡弋。10月18日,在赫尔戈兰湾开展了单舰训练,随后又执行了一段时间的警戒任务。10月22日22时30分,“塞德利茨”号与“兴登堡”号、“德弗林格尔”号和“冯,德坦恩”号作为扫雷舰的护卫力量出海。第二天,编队驶向642号航线实施支援,并于10月24日清晨返回赫尔戈兰湾进行测距仪训练。当天夜间,编队在海上锚泊,第二天又向北航行,之后在赫尔戈兰湾进行了更多训练。10月25日10时30分,塞德利茨停泊在斯里希锚地。10月26日,战舰驶人威廉港船厂停靠3天。10月29日, 在旗舰“兴登堡”号上召开指挥官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然而,原定于10月30日的计划被取消,于是10月31日,塞德利茨驶入港口,进人浮船坞等待大修。
- 1918年11月1日
- 塞德利茨的作战日志写下了最后一页。1918年11月19日,塞德利茨作为扣押舰只之一,需要在冯·罗伊海军少将的指挥下引渡至英国。
- 1919年6月21日
- 在德国被押舰队集体自沉的彩虹行动中,塞德利茨在斯卡帕湾卡瓦岛南部沉没。由于海水较浅,部分舰体暴露在浅水区。
- 1928年11月2日
- 塞德利茨被打捞上来,残骸被拖曳到里内斯(Lyness),在这里实施部分解体。后来又被拖到罗赛斯,于1930年完成全部解体工作。
“写在最后”展开/折叠
“塞德利茨”号是一艘值得骄傲的战舰,舰员之间关系紧密,堪称“友谊之舰”。“塞德利茨”号的舰员们每年都有聚会,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不曾中断这一传统。他们对战舰强烈的忠诚感用“塞德利茨”号的座右铭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永远前进”!
- 资料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列巡洋舰:设计、建造与作战 从F号到J号》《德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71-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