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让·巴尔/考究

阅读

    

2022-02-09更新

    

最新编辑:負けん気な瞳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2-09

  

最新编辑:負けん気な瞳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尼克妮可妮
丩卩夂忄
負けん気な瞳

舰船相关

黎塞留级战列舰

黎塞留号战列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Richelieu-Class Battleship)是分别根据1935年、1938年海军计划,各建造2艘的35000吨级条约型战列舰。本级舰只有3艘安置龙骨,并且只有前2舰最终完工。停工的3号舰“克莱蒙梭”号于1944年8月被轰炸后沉没,而4号舰“加斯科涅”号建造计划于1940年中止,该舰曾设想改为前后各一座主炮塔的设计。
  【1935年海军计划黎塞留让·巴尔
  【1938年海军计划克莱蒙梭加斯科涅
  该级是法国海军建成的最后一级战舰,同时是法国有史以来建造吨位最大的战舰,主要是为了回应对抗意大利皇家海军建造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从总体设计思路上来说,黎塞留级战列舰作为高速战列舰,可视为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的扩大改进加强版:其在平甲板型舰体前部配置2座380毫米45倍径四联装主炮塔,舯部和后部配置5座152毫米55倍径三联装高平两用炮,舰艉配置航空武器设备。其最大的特点是其后桅与烟囱呈一体化结构。后来两用炮只保留后部3座,并大幅变更了防空炮后服役。其标准排水量为36,000公吨,在航速上可达32节。
  黎塞留号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而让·巴尔号在二战后才开始服役;2舰在建造期间曾分别于达喀尔战役与卡萨布兰卡海战为维希法国作战。在法属西非地区不断倒戈向自由法国过程中(尤其是土伦自沉事件后),两舰也先后转至自由法国与同盟国的指挥下。在美国调解下,首舰黎塞留加入同盟国作战:在美国完成修理改装后,加入英国海军本土舰队与远东舰队作战序列,并在1945年后前往法属印度支那支援该地法军。让·巴尔号则直到1955年后才正式完工服役,并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支援英法联军登陆埃及塞得港。1960年代后,本级舰逐渐退至第二线。黎塞留号于1968年拆解,让·巴尔号则在1970年拆解。

序列 舰名(法) 舰名(中) 舰名来源 建设母港 开工时间 下水时间 服役时间 结局
01 Richelieu 黎塞留 第一代黎塞留公爵阿尔芒·让·迪·普莱西 布雷斯特兵工厂 1935.10.22 1939.1.17 1940.7.15.(维希法国)/1943.10.10(自由法国) 1968年9月,黎塞留号于意大利热那亚圣玛丽亚造船被拆解
02 Jean Bart 让·巴尔 让·巴尔 圣纳泽尔彭霍特造船厂 1936.12.12 1940.3.6 1955.5.1 1970.6.24于土伦拆解
03 Clemenceau 克莱蒙梭 前法国总理乔治·邦雅曼·克列孟梭 布雷斯特兵工厂 1939.1.17 1944.8.27因空袭报废
04 Gascogne 加斯科涅 法国西南部行省加斯科涅 圣纳泽尔彭霍特造船厂 因德国入侵取消建造
补充阅读:黎塞留级战列舰设计案(施工中……)展开/折叠

1935年:黎塞留与让巴尔设计案

1926年至1929年
设计草案前身

法国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属国之一,该条约迫使法国在建造新战列舰中受到诸多限制,因为条约中规定法国不可拥有超过175,000长吨(177,810公吨)主力舰[3],同时限制法国新造主力舰总吨位只能到70,000长吨(71,123公吨),而设计人员依此限制提出建造2艘35,000长吨(35,562公吨)、3艘23,000长吨(23,369公吨)、4艘17,500长吨(17,781公吨)等方案。
在37,000公吨(36,416长吨)设计案中,标准排水量预计落在32,000~33,000长吨(32,514~33,530公吨)之间,这非常接近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极限值。此设计案后又延伸出2种草图;最初的设计是以絮弗伦级重巡洋舰加大船体而来,船长254米(833英尺)、船宽30.5米(100英尺)。主要武器采用12门305毫米(1.001英尺)口径主炮,并配置于3座四联装主炮塔内,其中2座主炮塔位于前甲板,另外1座则在后甲板。次要武器采用8门单装90毫米(0.30英尺)口径1926型火炮,以及12门单装37毫米(1.5英寸)口径1925型防空炮,另配有三联装鱼雷管以备不时之需。装甲带厚度从220至280毫米(0.72至0.92英尺)不等。动力系统设计则由12组奥盖特·迪·汤普勒(Guyot du Temple)锅炉与2组涡轮发动机组成,共可提供180,000匹马力(130,000千瓦特),最高航速达33节(61千米每小时;38英里每小时)。
1928年,原先的第1方案更改后产生第2方案。更改后的方案中,武器配置更改为3座双联装406毫米(1.332英尺)口径主炮塔与4座四联装130毫米(0.43英尺)口径副炮塔。船长缩短至235米(771英尺),但船宽增加至31米(102英尺);装甲厚度有所加强,但动力输出略微下降到27节(50千米每小时;31英里每小时)。
然而,建造35,000长吨(35,562公吨)级以上的军舰已超过当时法国技术和财务能力。若要建造该级舰,需建设够长的船坞才可执行。当时依照法国造船厂的能力,建造230~250米(750~820英尺)的船体,航速尚可达27~29节(50~54千米每小时);然而在财务上若要支撑起建造2艘舰的费用,将挤压到当时推行的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建造计划。在诸多考量下,原先37,000公吨(36,416长吨)级的方案暂时搁置。

1929年2月至1934年11月
欧洲形势急变

1929年2月,德国海军开始建造德国级装甲舰。法国海军人员原乐观估计敦刻尔克级即可对抗,然而德国海军在希特勒还未公开毁弃凡尔赛条约前,于在1934年2月14日向制造商下单2艘D级装甲舰,随后将这2艘舰的设计升级,并重新归类为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该级舰在航速上超越1920年代战列舰,排水量上不仅低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最大限制量[9],甚至还超越敦刻尔克级;其船体排水量为31,800长吨(32,310公吨),外型类似于约克代舰级战列巡洋舰;装甲带与装甲甲板的装甲厚度为350毫米(14英寸),相当于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与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然而在火炮上只配置9门280毫米(11英寸)口径火炮,火炮口径上与德国级装甲舰相当。1935年,当沙恩霍斯特级最终设计即将完成时,德国正与英国谈判英德海军协定,英国政府在谈判中尝试限制战列舰主炮口径。因此,德国海军最终选择改良后的280毫米 SK C/34海军炮安装在沙恩霍斯特级上,该火炮炮管更长,枪口初速更快,但火炮口径同为280毫米(11英寸)。
虽然法国造船工程师评估后认为敦刻尔克级的装甲能够抵挡280毫米(11英寸)炮弹,可不需要建造吨位更重的战列舰来应付。然而同是法国对手的意大利认为敦刻尔克级影响到该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因而决定研发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反制,迫使法国重新思考是否该研发新战列舰。1934年5月26日,贝尼托·墨索里尼宣布意大利将使用海军限制条约中授予的权利来建造新战列舰。几天后,斯泰法尼通讯社发布意大利将建造两艘35,000长吨(35,562公吨)级战列舰,该级舰将装备9门381毫米(15.0英寸)口径火炮。
1934年6月25日,海军最高会议召开,讨论海军的下一步发展。会议决定,法国海军将改进下一艘敦刻尔克级轻型战列舰斯特拉斯堡号,同时,法国还将建造2艘自己的35000吨级、装备380毫米或406毫米口径主炮的条约战列舰以抗衡维内托级。新式战列舰的计划代号为:PN196
1934年7月24日,法国海军部设备部门海军最高委员会公布新战列舰预定规格,这些规格包括船全长为247米(810英尺)、舷宽33米(108英尺)、标准排水量在35,000长吨(35,562公吨)之间;主炮数量需至少在8至9门之间,主炮口径为380毫米(15.0英寸)或406毫米(16.0英寸);次要武器需能够同时对水面目标与远距离防空火力;最高航速需在29.5~30节(54.6~55.6千米每小时;33.9~34.5英里每小时)之间;装甲厚度需求为主装甲带360毫米(14英寸)、上层甲板160毫米(6.3英寸)、下层甲板40毫米(1.6英寸);水下保护需与敦刻尔克级相同。
法国海军技术与建造局(Service Technique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S.T.C.N.)在收到需求后,于1934年11月27日提出以下6种方案:
方案一:
长247米,宽33米。2座四联装380毫米炮塔背负式前置,5座四联装130毫米炮塔如敦刻尔克级的布置方式。主装甲带360毫米倾斜11.3度,主甲板160毫米,下甲板40毫米。推进动力150000匹马力,最高航速31.5节。预计超过条约要求350长吨。
方案二:
长247米,宽37米。3座380毫米炮塔如同纳尔逊级一样金字塔式前置,其中前炮塔为双联装,2号、3号炮塔为三联装,炮口都朝前。副炮数量、布置方式以及防护如方案一。推进动力110000匹马力,最高航速29.5节。预计超过条约要求550长吨。
方案三:
将方案二中的主炮布置更改为1号、3号炮塔为双联装,2号炮塔为四联装。预计超过条约要求450长吨。
方案四:
将方案二中的主炮布置更改为三座炮塔都为三联装,与纳尔逊级的布置一模一样。预计超过条约要求1150长吨。
方案五:
长247米,宽37米。2座四联装380毫米炮塔布置于舰桥后的舯部,1号炮塔炮口向前,2号炮塔炮口向后。3座四联装130毫米炮塔中线布置,其中舰首2座,舰尾1座。防护及动力如方案一。预计超过条约要求50长吨。
方案五改:
在方案五的基础上增加2座双联装130毫米炮塔,布置在舰尾副炮塔两侧,其他如方案五。预计超过条约要求350长吨。

1935年
设计方案决定及开始建造
PN196计划线图

法国海军最后选中了方案一,新战列舰主炮被确定为2座四联装380毫米火炮,采用敦刻尔克级的主炮布置方式。副炮的口径被从敦刻尔克级上的130毫米加大至138毫米或152毫米,数量不变。防护设计则不变,最高速度应达到31.5节。另外,水上飞机的布置方案也本基本确定。海军最高会议还要求在新战列舰上装备6座新型3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即后来的1935型48倍径自动高炮。
最高会议决定于1935年上半年开始第一艘新式战列舰的建造,计划1938年基本完成建造进行测试,1939年交付海军。下半年开始第二艘战舰的建造。在1935年,PN196计划将成为海军事务中最重要最优先的项目。
PN196的最终设计终于全部完成,其计划的基本设计指标如下:

  • 标准排水量:38500吨
  • 水线长:242米
  • 水线宽:33.08米
  • 设计吃水:9.17米
  • 主炮:8门380毫米45倍径火炮布置于2座四联装炮塔内
  • 副炮:15门152毫米55倍径火炮布置于5座三联装炮塔内
  • 对空:6门37毫米自动高炮
  • 水上飞机:3架卢瓦尔-纽波特130式飞机以及2部水上飞机弹射器
  • 最高航速:31.5节(普通排水量状态,即只装载1/3的燃料)
  • 推进动力:150000 匹马力
  • 续航力(6300吨燃油):14300英里/15节 9900 英里/18节
  • 主装甲带:330毫米倾斜15’24
  • 主水平装甲:170毫米(主炮弹药库上方)与150毫米(动力舱上方)

经最高会议批准后,议会通过了对PN196计划两舰的20亿法郎的建造预算——不过在此之前,投入到这两艘战舰上的成本已分别达到12.27亿和14亿法郎。之后,图纸被交付给造船厂——布列斯特海军基地船厂以及圣泽纳尔的卢瓦尔船厂。1935年10月22日,PN196计划首舰开始建造——比预定时间几乎晚了半年。

克莱蒙梭设计案:方案A

加斯科涅设计案:方案B3

  【详见加斯科涅头像.jpg加斯科涅舰船简介:方案B3图纸设计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黎塞留级战列舰)[1]

原型舰简介

让·巴尔号战列舰

  让·巴尔号战列舰(MNF Jean Bart)是法国海军黎塞留级战列舰2号舰,命名来源于法国在1662年法荷战争中的海盗英雄让·巴尔,本舰为法国海军第2艘以此为名的舰艇。
  让·巴尔战列舰与该级首舰黎塞留同属于法国海军1935年度造舰计划,该舰于1936年12月在圣纳泽尔海军船坞开建。二战来临之际,黎塞留在布雷斯特近乎完工,但让·巴尔离完成尚有一段距离。在法国本土向德国投降之时,只有75%完工并只安装了一半主炮的她在1940年6月19日出海,驶向北非的法属港口卡萨布兰卡,并在此后的时间一直停滞于此,也没有办法完成建造。
  1942年,盟军开始旨在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由于此时停留在卡萨布兰卡的法国海军属于维希政府等诸多因素,驻扎在港口海军开始零星反抗。让·巴尔用仅有的四门380mm火炮开火还击,最终遭以马萨诸塞为首的美军击伤而搁浅在卡萨布兰卡港口。这是让·巴尔的主炮在二战期间的唯一一次开火
  在战争剩下的日子里,让·巴尔成为港口一堆残骸,其四门主炮被拆下送往美国纽约完成对黎塞留的整修和改装。
  战后,让·巴尔号被送回法国,重新动工完成其建造,然而由于建造过程还要修理受损的设施,进度十分缓慢。法国重新制造了让·巴尔的380mm主炮并且加装了大量防空炮,取消了航空设施,完成后其塔型舰桥与黎塞留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更加低矮。
  1949年初,让·巴尔号在海试中跑出了32节的成绩,考虑到其接近完工,于1月16日正式服役。服役后继续更新装备,包括雷达、射控系统和防空炮。1955年彻底完工开始正式执勤。1956年苏伊士危机时让·巴尔达到全盛状态,并短暂参与了火力支援。
  让·巴尔号的服役生涯很短暂:1957年7月让·巴尔号就被编至后备役,1968年正式退役,并在1970年作为欧洲最后一艘战列舰在土伦附近拆解。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35000 吨(标准);48950 吨(满载)
    • 长:248 米
    • 宽:35 米
    • 吃水:9.6 米
    • 动力:150000 匹
    • 装置:4组帕森齿轮传动汽轮机;6组英德莱特苏拉特蒸气锅炉
    • 航速:32 节
    • 航程:7671 海里/20 节
    • 编制:1950年时有911名人员(未满编);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有1,280 人
    • 武器:最终:2 × 四联装380mm/45Mle1935主炮;3 × 三联装152 mm/55 Mle 1936;12 × 双联装100 mm/55 CAD Mle 1945;14 × 双联装57 mm/60 ACAD Mle 1951
    • 装甲:装甲带:330mm;甲板:40–170mm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2]

游戏相关

角色设定

在某次大战中以未完工的状态参战,命运悲惨的战舰。
性格暴躁,但是也有着会照顾比自己弱的孩子的纤细一面。
与圣女黎塞留是命中注定的对手,与马萨诸塞保持着复杂的关系。
翻译:韦布丁


相关解释

让·巴尔
海贼之名

  让·巴尔的命名来源于法国在1662年法荷战争中的海盗英雄让·巴尔,他曾作为私掠船长在6次海战中缴获敌船达81艘,路易十四授予他海军上尉军衔以表彰他的功绩,在之后的饥荒中,他通过私掠活动抢得了96艘满载小麦的货船,并将其所得悉数分发给敦刻尔克的群众,也因此他得到了爵位和贵族身份,被称为爱国海盗。在让巴尔的官方介绍上,也提到了她虽然脾性暴躁但是关爱弱小的一面。

旗舰开战——不用讲究无聊的骑士道精神,你们一起上吧

  根据西欧传统的骑士道精神,骑士当有八大美德:谦卑(Humility),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Valor),怜悯(Compassion),灵性(Spirituality),诚实(Honesty),公正(Justice)。因而根据传统的骑士道,群而攻之是违反公正和荣誉的行为,被正统骑士所不齿。

八稚女
技能台词——游戏就到此为止了!遊びはここまでだ!

  原句出自SNK的经典格斗游戏《拳皇》中的角色八神庵使用超必杀·八稚女的技能台词:游戏结束了!游びは终わりだ!

好感度(陌生)——你的笑容让我想起某个人......某个,我想要憎恨的人。

  “某个人”可能是指马萨诸塞头像.jpg马萨诸塞,1942年11月8日,她参加了“火炬行动”,负责对北非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马萨诸塞头像.jpg马萨诸塞在卡萨布兰卡和摩洛哥间巡弋期间,与卡萨布兰卡停泊的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头像.jpg简·布罗伊展开了一场炮战。在这场战斗中,让·巴尔由于还未完工,仅能使用一座四联装380mm主炮开火攻击,而马萨诸塞号使用三联装406mm主炮首次射击,这也是二战中美国战列舰的406mm主炮首次使用。结果让·巴尔号被5发406mm炮弹击中,导致丧失战斗力而搁浅在卡萨布兰卡港口。这是让·巴尔的主炮在二战期间的唯一一次开火。

好感度(喜欢)——你要是受伤了,其他人会很啰嗦的......把我当做盾牌使用吧。

  出自《圣经》创世纪15:1原句“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同时在《黑塔利亚》中也有类似的台词:“我是你的剑你的盾,任你驰骋”

这一次,我会——睡得更久一些——
好感度(爱)——有你在附近的话,好像连空气都会放松下来......我可能、要稍微睡一会...........................不要走开。

  经典ACG死亡FLAG,多出现于角色临终时。在Fate/Stay NightSaber线结局梦的延续中,阿尔托莉雅说出:“这一次,我会——睡得更久一些——”,然后在贝狄威尔的守护中长眠于树下,最后被送往Avalon。

剧情中的让巴尔

  在剧情中,让·巴尔在宣战时的演讲中出现的法语“Que Dieu vous benisse tous”,意为“愿上帝保佑你们”,而以圣父、圣子、圣灵之名则是传统的祷词,即三位一体

相关图片

让·巴尔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