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黛朵级轻巡洋舰介绍

阅读

    

2023-02-20更新

    

最新编辑:怒怒醬

阅读:

  

更新日期:2023-02-20

  

最新编辑:怒怒醬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Leo丶莱茵
巫马白
空之云间
丩卩夂忄

概况

  黛朵级轻巡洋舰(Dido-class)是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一型轻巡洋舰。同型舰16艘(包括5艘后期改进型司战女神级)。职能定位类似美国的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以防空为主,但也强调对舰打击能力,主要用于海上交通线的保护,体现了当时英国海军对多用途巡洋舰的需求。本级舰多采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
  本级舰的舰体设计和动力系统传承自阿瑞托沙级轻巡洋舰,采用箱式舰桥和长艏楼船型。
  本级舰计划采用5座双联装共计10门133mm/50 QF Mark I(Mark II炮座)高平两用炮,该型炮也是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副炮。但是由于生产困难并且需要优先给乔治五世级装备,最初的第一批黛朵级轻巡洋舰只装备了4座炮塔,另有第三批的2艘改用113mm/45 QF Mark I(Mark III UD炮座,皇家方舟副炮同款)高平两用炮,防空能力更强但对舰能力进一步下降。中近程对空武器为“砰砰”炮。此外各舰还装备有2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器。
  与职能上同为防空巡洋舰的美国亚特兰大级相比,英国的133mm/50炮相比美国的127mm/38炮,口径和倍径都更大,更偏向一种对舰武器,较为笨重的炮塔和笨重的弹药导致回旋俯仰性能和射速都不及预期,作为防空武器的表现显然不如美制127mm/38炮。
  和亚特兰大级一样,黛朵级原设计前部C炮塔过高导致全舰重心偏高,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而且C炮塔距离舰桥过近,开火时容易干扰观测。为此,后续司战女神级也进行了相应改进。(注:根据英国海军自己的说法,该炮位为Q炮位,为便于理解本文采用C炮位的表述方法)

黛朵级轻巡洋舰

黛朵级轻巡洋舰

  按完工时间与配置不同,黛朵级可分为三批:
  1、第一批1940年(3艘):【波那文都、月神、黛朵
  装备4座双联装133mm/50 QF Mark I(Mark II炮座)和1座单装102mm/45炮(前部C炮位或者后部X炮位)。只有黛朵之后换装第5座双联炮塔
  2、第二批1941-1942年(6艘):【水泽仙女、赫敏、欧亚卢斯、克娄巴特拉、天狼星、阿尔戈水手】
  装备5座双联装133mm/50 QF Mark I(Mark II炮座)。
  3、第三批1941-1942年(2艘):【卡律布狄斯斯库拉
  装备4座双联装113mm/45 QF Mark I(Mark III UD炮座),卡律布狄斯额外安装1座单装102mm/45炮。
  此外,各舰在战时也陆陆续续进行过高炮的换装,通常是拆除单装102炮与12.7mm机枪,换装/加装20mm厄利孔和40mm博福斯。
  (*注:以上各舰顺序为服役时间顺序

司战女神级轻巡洋舰

黛朵级改型——司战女神级轻巡洋舰

  司战女神级5舰于1943-1944年间陆续完工:【斯巴达人、保皇派、司战女神黑太子、王冠】
  ——起初为黛朵级轻巡洋舰的同型舰,由于主炮供应延迟,在此期间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包括:
  1、取消C炮塔,甲板降低一层,在原C炮塔位置安装1座四联40mm“砰砰”炮。
  2、舰炮武器改为雷达引导控制,带有RPC(RP10 Mk II 炮塔),俯仰与回旋速度均有所提高。
  3、桅杆和烟囱改成垂直样式,舰体吃水深度增加0.3m,标准排水量增加350吨。
  (*注:以上各舰顺序为服役时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