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介绍

阅读

    

2020-12-22更新

    

最新编辑:巫马白

阅读:

  

更新日期:2020-12-22

  

最新编辑:巫马白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巫马白
Leo丶莱茵

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

齐柏林伯爵号(1939)
齐柏林伯爵号(1942)

  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Graf Zeppelin-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纳粹德国海军于1930年代中期计划建造的四艘同型与准同型航空母舰的总称。在德国与英国签订《英德海军条约(Anglo-German Naval Agreement)》后,时任海军元帅的埃里克·雷德尔(Erich Raeder)提案了重整海军武备的“Z计划(Z Plan)”,其中就包括了“确保服役四艘航空母舰”,所指的便是本型航空母舰——完工前代号分别为“A航舰”“B航舰”“C航舰”与“D航舰”(Flugzeugträger A、B、C & D)。
  德国海军早在1933年便已经开始试验航母建造的可行性:1934年4月,担任柏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教授助理的威尔赫姆·哈德勒(Wilhelm Hadeler)被指名担任德国航母初设的总设计师,开启了艰难而又充满迷茫的探索之路。虽然哈德勒本人也做过几份航母图纸,但他与他的团队在航母设计与建造方面确实缺乏经验。所以在《英德海军条约》签订以及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命令下,团队很快派遣了一名来自德国空军的军官,一名来自德国海军的军官,以及一名海军工程师在1935年秋前往日本获得航母最重要部件——飞行甲板及相关设备的蓝图图纸,并现场实地考察了赤城。再此之后,德国还试图再度与英国接洽,以求获得考察暴怒的许可,皇家海军未同意。
  拿到了飞行甲板图纸的德国人得到了不少经验与启发,但很快他们也发现了更多问题:与日本面对的太平洋不同,德国海军未来计划对英法的海上主战场在纬度较高的北海(North Sea),海况的巨大差异会对航母造成怎样的影响,所有人都一无所知。更要命的是,甚至很多人对“德国为什么需要拥有航母”这一基本战术目的性也缺乏清晰认识。这种认知缺乏影响巨大,最明显的后果直接反应在该级航母设计中:该型航母装备了用于劫掠商船与抵御驱逐舰的8座双联装150mmSKC/28巡洋舰炮,同时该级航母设计拥有用于防御巡洋舰水面火力,达到了重巡洋舰级别的必要装甲(又名“齐柏林伯爵级重巡洋舰”)——美日海军对这种设计要么已经被淘汰,要么根本就没有纳入考虑范畴。【注:美日航母设计战术目的十分明确:跟随护卫舰队,受巡洋舰等保护,在免受水面火力的位置不间断执行航空任务】
  此外,舰载机部队的建立必需德国空军介入。而作为一支海军与陆军之外的独立军种,德国空军与海军在航母问题上的“合作”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因权力分赃不均而起的政治内讧。再加上德国海军内部本身就有发展路线之争,元首本人也逐渐对航母这种“新玩具”失去兴趣,这些都令1936年12月28日开工的“A航舰”与1938年开工的“B航舰”建造近乎难产。造舰人工与建材的共同短缺拖慢了进度,最终1939年雷德尔本人不得不同意将原计划中的四艘削减为两艘(“C航舰”与“D航舰”的建造计划彻底取消),德国空军也勉为其难为航母训练了一队舰载机飞行员。
  1939年9月二战爆发后,德国海军工业快速转向U艇的生产与后勤,所有产能开始转移。故完工后可能被命名为彼得·史特拉塞的“B航舰”在她所在的滑台上直接拆解,而早在1938年12月8日完工入水的“A航舰”齐柏林伯爵,虽然也继续尝试舾装但很快在1940年暂停,预订的舰载机编队也随之解散。在塔兰托海战,俾斯麦沉没,珍珠港空袭与中途岛海战等一系列事件证明航母在现代海战中的威力后,元首再度下令重启齐柏林伯爵的舾装,但很快再度延期——这次是因为舰载机的更新换代,以及舰体随战时科技发展的现代化改装。随着元首对水面舰艇部队的失望,齐柏林伯爵的舾装作业最终停止,并在战后由苏联接手并在1947年作为靶舰击沉。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1]
  • (图片引用自Wargaming.ne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