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本段文字,说明该页面未正常加载全局JS,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请点击 刷新 重新加载页面。
如果打开页面显示缩略图创建出错,请点击刷新或页面右上WIKI功能中的刷新按钮清除页面缓存并刷新,如果还有问题,请多尝试几次。
全站通知:

碧蓝舰娘志/终焉的序曲——俾斯麦

阅读

    

2023-06-28更新

    

最新编辑:尼克妮可妮

阅读:

  

更新日期:2023-06-28

  

最新编辑:尼克妮可妮

来自碧蓝航线WIKI_BWIKI_哔哩哔哩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页面贡献者 :
Von-Bismarck-
个人认证:专栏优质UP主
IJN_Hibiki
空之云间
尼克妮可妮
巫马白
这个人很节能-懒
易木鲛
祥瑞雪风不会受伤
指挥官大人~欢迎来到碧蓝航线WIKI,您可以通过百度搜索“碧蓝航线WIKI 碧蓝海事局”直达本WIKI!如果是第一次来访的话,按“Ctrl+D”可以收藏WIKI随时查看更新哦~如果觉得WIKI好玩的话,记得安利给更多人哟ヾ(o◕∀◕)ノ。
本文由 米浴小天使 原创。未经许可,请勿擅自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链接。

前言

  德国的历史是刀与剑的历史,德国的历史是铁与血的历史,不断的政治斗争,不断的军事征服,使得德国成为军事家和政治家滋生,成长的摇篮----奥托大帝、腓特烈二世、克劳塞维茨、老毛奇......一代又一代层出不穷。而作为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政治家,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毫无疑问也在德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898年的夏天,这位曾发动了三次关键的战争,推动德国走向统一的老人安详地在故乡的庄园里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但属于“俾斯麦”的传奇故事并没有随着这位老人的逝去而走向结束。这位有些反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战舰的“铁血宰相”大人不会想到,在40多年后,一艘被命名为“俾斯麦”的德国战列舰会继续为这个故事书写新的篇章。

故事的序章:从斯卡帕湾的黑色星期六到汉堡港的圣瓦伦丁日

  1919年·6月21日(星期六)英国·斯卡帕湾

  德国公海舰队的指挥官路德维希·冯·罗伊特(德语:Ludwig·von·Reuter)站在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的舰桥上,这位表情充满悲伤而又不失坚毅的海军少将仍然会回想起自己的前辈,那位在日德兰海战中大放异彩的弗兰茨·冯·希佩尔(德语:Franz Ritter von Hipper)海军上将拒绝亲自率领舰队前往斯卡帕湾时愤怒却又无奈的情形。而他也深深地明白,今天,这支令无数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公海舰队将在自己的指挥下迎来最后的结局。

  上午10点30分,约定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发出了‘彩虹’信号,象征德国公海舰队自沉的‘第十一节’的信号旗也随之升起。

  【 公海舰队斯卡帕湾自沉(Selbstversenkung der Kaiserlichen Hochseeflotte in Scapa Flow)】

  ——“第十一节,确认。(Paragraph Elf. Bestätigen.)”'

  一面泣血的信号旗,让全世界看到了一国海军之决心:豪饮下最后一杯美酒,只留下“允许被拥有”的部分雷击舰与8艘老旧的前无畏舰,决绝如铁石的德意志人将可谓“当时世上最新锐”的舰队全部沉入斯卡帕湾,然后头也不回地迈入了“魏玛时代”。 也是从“第十一节”的豪饮成为绝响的那一天起,德意志人偷偷隐忍下了自己的海军梦想——他们从未放弃:看着各国海军技术的迅猛发展,看着一轮轮海军条约的签订,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图纸上一次次描绘着那一艘艘巨舰,并努力尝试在条约的重重围堵下将之付诸实践。

  1935年,随着《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德国方面立即宣布了大规模的造船计划——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以及追加两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二号舰布吕歇尔,以及三号舰欧根亲王(1936年4月23日在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动工) 但对于想要重塑昔日公海舰队辉煌的德意志人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想要让德国重新回归海洋女神的怀抱,他们需要做得更多…….

  1936年7月1日对于普通德国人或许又是平常的一日。但对位于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Blohm & Voss Shipyard)的海尔根9号船台(Helgen IX)工人们而言,这却是重要的一日:之前,船厂从政府那里赢得了一份名为合同“F”的军舰建造订单,今日就必须铺设龙骨。虽然合同上写着要求排水量是35000吨……当然,战列舰订单对外宣传也是如此,但大家拿到手的舰艇图纸上排水量可不止这么点——这是一艘足足有41700吨标准排水量,满载排水量直飙50300吨的巨舰。

  政府还补充说明:这是海军军备的正常更新换代,为了替代那自第二帝国幸存下来的8艘老旧前无畏舰之一,汉诺威(SMS Hannover)。这艘老舰战功卓著,应退役了——面对法国海军建造两艘黎塞留级战列舰的举动,当下这艘铺设龙骨的巨舰正是汉诺威替代方案("Ersatz Hannover")。

  ——她有一个传奇的名字:俾斯麦(KMS Bismarck),来自那位人人敬仰的德意志第二帝国首任首相,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1939年·2月14日-德国-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

  这一天是圣瓦伦丁日,也就是西方的情人节。承载着整个国家期待的俾斯麦在无数德国人的注视下如同天使一般降临在了他们身边,舰名出处,那位“铁血宰相”的孙女,多洛茜·冯·勒文菲尔德(Dorothee von Löwenfeld)亲自主持庆祝“洗礼仪式”。为‘俾斯麦号’打碎了酒瓶。帝国的元首更是亲自现场在洗礼仪式中发表演说。俾斯麦的诞生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欣喜若狂,她肩负着当时一代代德国人想要成为海上霸主,进而征服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野心和梦想。

  或许,这样的俾斯麦的确是他们的天使,一个未来将会通过破坏与毁灭为他们带来骄傲和悲叹的战争天使…….

出征前的平静时光

  有点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俾斯麦在下水后经过了18个月的舾装后才于1940年8月24日正式在德国海军服役。而那位被同行戏称为‘海象’的林德曼海军上校(Ernst·Lindermann)则担任了俾斯麦的首任舰长。1940年12月9日,俾斯麦结束海试,返回汉堡,进行小范围改进并完成最后的舾装部分。

  1941年1月24日,俾斯麦原本计划返回基尔港,但一艘商船意外在基尔运河沉没堵塞了航路,而恶劣的天气又对清理沉船残骸造成了阻碍,所以一直到3月份才得以从汉堡前往基尔港——这次出发的延迟使林德曼产生了极大的焦虑:“俾斯麦已经停留在汉堡有5周了……所以,海上的宝贵时间无可挽回,而对“最终战事”部署的巨大延迟也已无法避免。”

  ——同时在此期间,俾斯麦接待了瑞典海军的驻柏林参赞,安德尔斯·弗歇尔上校(Captain Anders Forshell)。他将俾斯麦的信息带回了瑞典,并导致一些瑞典海军内部的亲英派系将“对俾斯麦全面的描述”透露给了英国皇家海军:尽管这些信息缺乏关键性的数据,但显然这令英国对这艘“无双战舰”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此时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与陆军在欧洲大陆如入无人之境的摧枯拉朽的攻势相比,德国海军则经历了损失惨重的‘威瑟堡行动’和‘纳尔维克’海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二号舰布吕歇尔和十艘‘Z字号’驱逐舰葬身大洋。元首对此感到大为光火,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免不了他的一顿“狂轰滥炸”,等到元首发作完了,雷德尔元帅这才畏畏缩缩地说他已经有了反击英国皇家海军的计划,叫“莱茵演习”(Unternehmen Rheinübung)。

  这也是‘莱茵演习’计划的第一次出现,为了一举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牵制英国皇家海军的力量。德国方面很快批准了‘莱茵演习’的作战计划。‘莱茵演习’行动原定计划是由‘俾斯麦号’战列舰。‘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四艘战舰来执行。但由于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都在进行维修,所以实际上参与这次‘莱茵演习’行动的只有俾斯麦和欧根亲王。这毫无疑问是一次疯狂的赌博,即使拥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战列舰俾斯麦,但在拥有压倒性优势兵力的皇家海军面前,这次行动注定是一次凶多吉少的航行。就连这次俾斯麦的指挥官刚瑟·吕特晏斯(德语:Günther Lütjens)在出发前也苦笑着对自己的同僚开玩笑似的说道:“这次战斗的实力相差很悬殊,恐怕我可能会把这条老命给搭上。” 事实上,吕特晏斯上将曾不止一次向上级请求推迟‘莱茵演习’作战计划的实施,他希望等到更多战舰可以投入此次行动的时候再进行‘莱茵演习’。但是他的建议终究没有被上级采纳。到了1941年5月,迫于上级的命令,吕特晏斯不得不指挥俾斯麦开始了‘莱茵演习’作战行动。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莱茵演习·

  1941年5月19日凌晨,‘莱茵演习’作战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而我们的主人公俾斯麦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作战首航。可是在刚开始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就暴露了踪迹。5月20日,12架执行飞行侦查任务的瑞典军机发现了这支德国舰队,并汇报了舰队构成与航向,可俾斯麦等舰均未发现这支机队。

  1小时后,全舰队发现他们被瑞典海军的轻巡洋舰哥特兰(HSwMS Gotland)在卡特加特海峡(Kattegat)暗中尾随了近2小时。哥特兰向自家海军指挥部发了份电报:“2艘大型舰艇,3艘驱逐舰,5艘护卫船只,和10到12架飞机穿过马斯特兰德(Marstrand),航向205°/20'。” 。事实上,这些关于德国舰队的情报后来也立即被英国驻瑞典海军的海军参赞亨利·邓汉姆上校截获,并报送给了英国海军部(Admiralty)。布莱切利庄园(Bletchley Park)的破译专家们在解码了哥特兰的电报信息后发现“俾斯麦与欧根亲王上有司职捕获舰艇的水兵”,再比照了海图后,立即确认:“德军新的一次大西洋破交战已近在咫尺”。

  而俾斯麦的指挥官吕特晏斯对这一情况并不了解,面对这次凶多吉少的作战行动,出于对俾斯麦较快的航速和强大的续航能力的自信,吕特晏斯选择让俾斯麦舍近求远地从丹麦海峡悄悄进入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而就在此时,英国皇家海军的约翰·托维(英语:John·Towe)上将已经布置好了针对俾斯麦和欧根亲王的‘天罗地网’——所有的皇家海军舰队都已经被安排在了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可能出现的地点,其中就包括全速向丹麦海峡行驶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HMS Hood)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HMS Prince·Wales)5月23日,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加速冲过丹麦海峡,但两个小时后她们进入了浮冰区,不得不减速以Z字形前进。而就在俾斯麦正在努力穿过浮冰区的时候,水听和雷达组发现了距离此12.5千米的英国皇家海军的‘萨福克’号重巡洋舰,但因为各种原因(大雾和浮冰)欧根亲王并未选择开火。

  一个小时后,当萨福克和同伴诺福克完成汇合,她们的位置却过于靠近俾斯麦和欧根亲王。俾斯麦的指挥官吕特晏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与这两艘英国重巡展开交战。虽然俾斯麦进行了5次齐射,但却没有一次命中目标。这次短暂的战斗随着萨福克和诺福克的撤退走向结束。但对俾斯麦,她的FuMO 23雷达却因主炮开火造成的船体震荡而受损了——这倒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对此,吕特晏再度下令在维修雷达的期间,两舰改变航行队形:欧根亲王与俾斯麦位置互换,行使在俾斯麦身前,使用其雷达为两舰侦查。而诺福克与萨福克继续‘尾随在俾斯麦和欧根亲王身后。并不断报告她们的方位,直到次日清晨。

  而到了1941年5月24日拂晓,’恶劣的天气终于结束,今日清晨天朗气清——但对于俾斯麦与欧根亲王,这可并不是好消息。

  约5时07分,欧根亲王的水听侦察到“一对不明舰艇”自20海里外直奔自己与俾斯麦而来——“有两个高速运转的舰艇涡轮噪音在280°的位置靠近!”

  命运的海战,就要开始了……

激战,命运的丹麦海峡

  1941年5月24日5时45分,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已经确认,赶来的两艘战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由兰斯洛特·霍兰德中将(英语:Lancelot·Holland)指挥)吕特晏斯立即下令俾斯麦与欧根亲王进入战斗队形待命。就在7分钟后(05:52),双方距离26000米时,胡德率先开火,紧接着1分钟后,威尔士亲王开火——或许是因为霍兰德认为“领航的依旧是俾斯麦”,只有胡德的381mm主炮才能对俾斯麦的重装甲造成打击,所以胡德瞄准了第一舰,而威尔士亲王瞄准了第二舰。

  ——但结果却相反:胡德瞄准的第一舰此时是欧根亲王,而威尔士亲王的目标才是俾斯麦。

  此时俾斯麦上的官兵要求对开火的英舰进行还击,但是作为指挥官的吕特晏斯还在犹豫。舰长恩斯特·林德曼坐不住了,他愤怒地喊道: “Ich lasse mir (doch) nicht mein Schiff unter meinem Arsch wegschiessen! Feuer eroeffnen!”(德语:我决不会让那群混蛋在我的眼皮底下对我的战舰动手动脚!开火!)

  吕特晏斯沉默了片刻,他同意了官兵们的请求。因为面对步步紧逼的胡德和威尔士亲王,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5月24日5时55分,吕特晏斯正式下达开火命令。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向英舰开火还击。俾斯麦与欧根亲王占据了优势T位,这在炮击战中为她们抢得了先机,并迅速将目标选定在了胡德身上,并利用T位优势集中全舰主炮,进行火力齐射。霍兰德此刻也命令胡德20°左舵转向,想要选择更好的角度进行反击。可在接战1分钟后,欧根亲王的203mm高爆弹率先命中胡德——爆炸直接在舰上引燃了火箭弹弹药。胡德的舰员也反应迅速,本次火势被迅速扑灭。然后令他感到吃惊的是,俾斯麦的第三轮齐射再次命中了胡德。造成救生艇甲板产生火灾,并迅速蔓延。霍兰德中将此时意识到攻击的目标是错误的,于是命令胡德左转舵二十度,以发挥全部火力攻击俾斯麦。焦躁的他不断下令胡德和威尔士亲王向俾斯麦开火,即使在此期间威尔士亲王的356mm炮弹命中了俾斯麦的左舷,但还是无法弥补胡德被俾斯麦第三轮齐射造成的损失。

  胡德终于完成了转向,但与此同时,俾斯麦的主炮也已经完成了装填和对胡德的校准 。杀机,就在一瞬之间。俾斯麦发动了对胡德的第五轮齐射。

  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轮齐射决定了胡德最终的命运。一枚重达800kg的380mm穿甲弹命中了胡德轻薄的舰甲板。甲板立即被击穿,穿甲弹直接落入舰上的后弹药库,引爆了弹药库中112吨无烟炮弹。紧接着,一场剧烈的爆炸直接发生在了主舰桥桅杆与后烟囱之间,开始撕裂舰体并波及舰体后部——当时爆炸发生的一瞬,胡德前半部分舰身依旧再向前航行,然后才因为大量进水而导致舰艏迅速上翘至一个很陡的角度;而后半部分舰身则因撕裂的断面立即快速进水而导致舰尾迅速上翘,全舰疾速下沉。让在场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是,胡德的沉没距离开战仅仅只过去了八分钟的时间。

  胡德的沉没无疑是一场悲剧,全舰仅有3人生还,包括指挥官兰斯洛特·霍兰德中将在内的1415名官兵全部遇难。

  眼前的景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没有人会相信,这艘有着20多年传奇经历的战舰就这样惨烈地匆匆退场,

  历史关于胡德的篇章在这一刻已经写完。

  消息传出的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会有无数的德意志人为之欢欣鼓舞。

  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畔的小酒馆里肯定也会有无数的盎格鲁萨克逊的子民为之黯然神伤。

  然而丹麦海峡海战并没有随着胡德的沉没而结束。6时03分,俾斯麦的主炮锁定了仅存的威尔士亲王,并在一次齐射中命中了威尔士亲王的舰桥,虽然只是过穿,但炮弹产生的冲击力却几乎杀死了指挥部里的所有军官。(仅有舰长约翰·里奇和另一位军官幸存。)随后的战斗中,威尔士亲王持续被俾斯麦与欧根亲王炮火压制,而雪上加霜的是,威尔士亲王的主炮此时还出现了故障。尽管如此,俾斯麦依旧在与威尔士亲王的交锋中被主炮命中三次:第一枚击穿了俾斯麦艏楼水线附近的装甲,造成了船体进水;第二枚砸进了俾斯麦装甲带下方的鱼雷舱并引发爆炸,一间汽轮发电机室完全进水,邻近锅炉室也部分进水;第三枚飞越俾斯麦舰体上部,横穿摧毁了水上飞机发射架。

  6时13分,舰长约翰·里奇下令撤退。威尔士亲王随即160°调转方向,并拉起烟幕掩护自己——此时,威尔士亲王10门356mm主炮仅剩5门还可以正常开火,同时舰体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俾斯麦与欧根亲王在威尔士亲王脱离射程后随即停火:尽管俾斯麦舰长林德曼强烈提议对威尔士亲王进行追击并将之击沉,但吕特晏斯很坚定地拒绝了,依旧要求执行“莱茵演习”的行动计划,拒绝与任何非保护运输船队的敌舰队交战,并下令俾斯麦与欧根亲王继续前进进入北大西洋。

  自此,丹麦海峡海战告一段落。俾斯麦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险象环生的孤独归途

  丹麦海峡海战结束后,英国举国哗然,他们的震惊程度不亚于几个月后得知珍珠港被偷袭的美国人。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英语: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得知胡德沉没的消息后立即停止了会议,他立即对约翰·托维下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击沉俾斯麦。与此同时,俾斯麦的指挥官吕特晏斯也意识到俾斯麦的舰体受损已经不可能再继续执行莱茵演习的作战行动。所以他下令欧根亲王继续进行破交作战,而俾斯麦的目标是抵达德国控制势力范围内的港口。不过英国皇家海军的指挥官们也同时意识到了这一点。总指挥约翰·托维上将更是像疯了一样集结了皇家海军几乎所有的舰队从四面八方对俾斯麦进行围追堵截。相较于被放走的欧根亲王,俾斯麦吸引了‘约翰牛’(约翰·托维的外号)所有的注意力

  就这样,俾斯麦开始了她如同冒险一般的孤独归途。但是在这段归途中,孤独只属于她自己。无论是向俾斯麦放出鱼雷机编队的胜利(终于找到了俾斯麦后,胜利的鱼雷机编队——6架海燕与9架来自825中队的剑鱼立即对俾斯麦发动攻势。一时间,俾斯麦防空炮齐鸣,而主炮与副炮单元也没有闲着——他们以最大散布对着鱼雷机前进的水面不断开火,激起巨大的水柱以干扰飞机的前进路线。只是并没有鱼雷机被击落,9架剑鱼全部投放下了自己的鱼雷。俾斯麦紧急回避,躲掉了8枚,但最后一枚命中了舰体中部的主装甲带上。虽然激起了一个足以震撼全舰的水花,震动造成1死5伤,但实际伤害很轻微……比俾斯麦自身极快地变速转向而造成的舰体损伤还要轻。)还是一路上对自己‘不断骚扰’的威尔士亲王(胜利的海燕和825剑鱼中队刚一离去,威尔士亲王再度贴上与俾斯麦展开炮击战——双方无一命中,但俾斯麦更不得安宁。

  舰上,因炮击战而中断作业的损管小组再度行动起来:此刻,第2锅炉室中的海水已经漫溢威胁到了第4汽轮发电机室的水泵给水系统——如果给水系统失灵,很快盐分极高的海水就会直接灌入涡轮机组破坏转叶,导致俾斯麦航速再度下降。)都让俾斯麦受到了相当大的考验。

  时间来到5月25日,俾斯麦终于甩开了不断骚扰她的威尔士亲王。

  另一个好消息是,俾斯麦已经进入了开放水域。这意味着俾斯麦可能得到附近巡弋的德军U艇掩护。而威克沃克少将在意的也正是这一点:诺福克、萨福克与威尔士亲王三舰开始以Z字形方式前进,大大拖缓了跟踪速度。于是几分钟后,俾斯麦的信号终于还是在萨福克的雷达上消失了。

  皇家海军对俾斯麦的搜索也有些显得杂乱无章,同时剩余的燃油也已经不多了。他们对俾斯麦的去向并没有什么清晰的头绪。但是作为俾斯麦指挥官的吕特晏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甩开了皇家海军的追击舰队。然后他做出了一个最终葬送自己和俾斯麦的决定——他向柏林的总部发了一封电报来报告丹麦海峡海战的过程,并开始憧憬俾斯麦的下一次作战行动。这封电报足足打了半个小时,电报的信号不出意外地被英国人截获。但由于约翰·托维的误判,直至7个小时后,皇家海军的舰队才重新验证了俾斯麦的航向。

  时间来到1941年的5月26日,北爱尔兰海岸警备队的水上飞机编队在俾斯麦可能经过的水域终于再一次发现了她——当时,俾斯麦位于布雷斯特西北仅690海里的距离:以她现在的航速,不需要一天俾斯麦就能进入U艇与德国空军的保护范围。而此刻,几乎已经没有英军力量可以在此之前拦截阻止她了。——除了驻扎在直布罗陀的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HMS Ark Royal)领衔的H舰队

  上午10时30分,当北爱尔兰海岸警备队的水上飞机发现俾斯麦时,皇家方舟的剑鱼就在附近搜索。部分鱼雷轰炸机也在距离皇家方舟60海里左右的位置“发现战列舰”。(即俾斯麦)

  萨默维尔下令剑鱼全部返航补充鱼雷后,立即出动攻击,同时命令谢菲尔德接替之前萨福克的工作——尾随监视俾斯麦。

  但是刚从度假归来的皇家方舟剑鱼中队的飞行员们并没有接收到这条命令,导致他们把自家的谢菲尔德也当做了目标(所幸鱼雷的新型磁性引信不太靠谱,才没有误伤到谢菲尔德。)

  晚上19时10分,剑鱼818鱼雷机中队从皇家方舟的甲板起飞,对俾斯麦进行第二轮攻击。而他们不会想到,这一次命运的女神向他们露出了名为‘奇迹’的微笑。在谢菲尔德的配合下,皇家方舟上起飞的剑鱼818鱼雷机中队对俾斯麦展开了大力围攻。并成功命中了俾斯麦两枚鱼雷。其中的第二枚鱼雷幸运地成功炸毁了俾斯麦舰尾左侧的螺旋推进器,造成了左边方向舵严重损坏,并卡死在了12度左舵的位置不能回正。此刻的俾斯麦就像坏了方向盘的汽车只能在原地打转(厌战:这个我熟悉啊)这对即将要逃出生天的俾斯麦可以说是一步将死(Checkmate)

 谁说这个世界是冰冷而残酷的?像皇家方舟一样,只要你胸怀坚定的的信仰,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高昂的斗志,这个世界说不定,说不定就会揭开它冰冷的面纱,向你露出灿烂的微笑。

  21时15分,指挥官吕特晏斯向全舰通告:俾斯麦已无法继续机动与航行。至此,俾斯麦结束了这段险象环生的孤独归途,等待她的将是命运的最终结局。

故事的终焉——“俾斯麦将战至最后一弹”

  在俾斯麦失去航行能力后,约翰·托维指挥的皇家海军舰队已经对俾斯麦实现了彻底的包围。但是为了避免误伤友军,约翰·托维只能耐住自己的性子,打算等到太阳升起再发动对俾斯麦的总攻。

  1941年5月27日8时43分,俾斯麦发现了约翰·托维坐镇的‘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HMS King George V)和紧随其后的‘罗德尼’号战列舰(HMS Rodney),再次确认俾斯麦的方位后,罗德尼的主炮向俾斯麦开火,英王乔治五世也随即开火。

  俾斯麦的最后一战,开始了。

  8时50分,俾斯麦进行开火还击,并对罗德尼形成了跨射。但由于方向舵被卡死,导致了俾斯麦的主炮指挥官不能有效校准英舰的位置。主炮准度也严重下降。而当时间来到9时02分,罗德尼对俾斯麦再度进行齐射,而这次给予了俾斯麦极其致命的正面伤害:舰上建筑被一枚406mm主炮弹命中,击毙过百名船员以及舰上军官——根据俾斯麦舰上幸存者的回忆介绍,很可能就是这次炮击摧毁了指挥舰桥,导致舰长林德曼与作战指挥吕特晏斯当场阵亡(重申,这是“很可能”,不是亲眼确信,或许与前后资料有矛盾,但作为幸存者讲述,而成为了第一手史料)。主炮火控也在此刻被摧毁,主炮指挥官施耐德也因此阵亡。

  而在进行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抵抗后,俾斯麦的主炮全部被毁,基本失去抵抗能力的她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英军倾泻怒火和仇恨的靶子。在场所有的皇家海军舰队的战舰围着俾斯麦疯狂地开火射击。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而这一刻距离胡德被击沉只过去了三天的时间。

  上午10时整,截止至此时,托维上将的两艘战列舰已经累计对俾斯麦倾泻了700多枚主炮弹药,多数落在了俾斯麦的近侧海域。而这时候的俾斯麦也已经真的称不上“可以机动”了,只能说是在海面上缓缓的漂浮着,大火从舰艏烧到舰尾,舰尾处更是因为大量进水而导致接近20°左倾。而到了10时20分,约翰·托维上将的四艘战舰已经向俾斯麦发射了2800多枚炮弹,并取得了400多发命中。但他们却惊讶地发现,俾斯麦,这艘被大火熊熊燃烧的战列舰依然顽强地漂浮在海面之上。也正如多塞特郡向约翰·托维报告所说的那样,“她(俾斯麦)的旗帜还在飘扬”。考虑到燃油的剩余量,托维下令让多塞特郡向俾斯麦最后发射了鱼雷。

  10时35分,被多塞特郡命中了两枚鱼雷的俾斯麦朝左侧倾覆,从舰尾开始缓缓下沉。5分钟后,俾斯麦彻底沉没,—部分幸存者称,在俾斯麦沉没时,他们注意到了舰长林德曼就站在舰尾,悲壮地直到最后一刻对海军军旗敬礼,没有离去……

  (关于俾斯麦究竟是自沉还是被击沉,到现在都还颇具争议。但其实这里无外乎两个词,那就是荣誉和尊严——笔者按)

  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随着俾斯麦的沉没,德国称霸大西洋的梦想也随之灰飞烟灭。

  结束了?

俾斯麦的终焉,大舰巨炮时代走向终结的序曲

  1941年5月27日,经过激烈的战斗,失去行动能力的俾斯麦在布雷斯特港口以西400海里的海域沉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参战的其他主角们也都迎来了各自的结局。

  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马来西亚海域被日军击沉;

  1941年11月14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马耳他岛附近海域被德国U-81号潜艇击沉;

  1942年4月5日,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在科伦坡附近海域被日军击沉;

  1946年12月22日,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美军核武器试验中于埃布努吉礁附近沉没。

  而俾斯麦的沉没,也标志着大舰巨炮的时代走向衰落的开端。也是大舰巨炮这部乐章走向终焉的序曲。

  而关于我们的主人公俾斯麦,我想在这里用瑞典著名的金属乐队Sabaton在歌曲《Bismarck》中的歌词作为结束

  “The flagship of navy,the terror of the seas”

  (德国海军的旗舰,皇家海军的噩梦。

  His guns have gone silence at last

  (她的炮塔最终归于宁静。

  (完)


后记

  (参考资料:碧蓝wiki俾斯麦词条,德国海军是怎么覆灭的,解密彩虹行动 俾斯麦号战列舰(百度百科)B站专栏;《Countdown01:莱茵演习》(UP:Supersular)丹麦海峡海战(百度百科)《俾斯麦传》(埃米尔·鲁特维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