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公爵/考究
阅读
2022-02-09更新
最新编辑:負けん気な瞳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2-09
最新编辑:負けん気な瞳
舰船相关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Class)是英国皇家海军于二战前设计建造的一型条约战列舰,共建成5艘同级舰,分别为英王乔治五世号(HMS King George V)[1]、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2]、约克公爵号(HMS Duke of York)、安森号(HMS Anson)[3]和豪号(HMS Howe)[4]。其以唯一采用14英寸口径主炮的条约新锐战列舰而闻名,同时低廉的建造成本和良好的防护水平也是其为人所知的特点。
由于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英国取消了G3型战列巡洋舰的建造,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则进一步延长了“海军假日”,这导致皇家海军中航速能够达到28节以上的高速主力舰仅剩3艘战列巡洋舰(胡德、声望、反击),在海军竞赛中居于劣势。
出于对填补中高速主力舰缺口的迫切需求,皇家海军在1935年决定基于此前的设计工作,在即将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条约的框架内提前开始设计新型高速条约战列舰,其目标是在1937年开工、1940年服役。其设计要求将标准排水量控制在条约限制的3.5万吨内,早期方案分别考虑使用14英寸(356mm)、15英寸(381mm)和16英寸(406mm)主炮,额定功率下航速不低于27节。海军部在设计时要求其具有足够的高航速,交战距离设定在12-16千米的中远距,以主力舰交战为基础、同时确保有足够远的射程压制巡洋舰,并在这一射程上有较高战斗效率。
1935年10月,由于经济、技术问题,新型更大口径主炮的研发面临困难,最终新舰选定使用14英寸主炮,因此英国人提议将新的条约战列舰口径限制到14英寸,以期自己仍然能确保优势。但现实是日、意退出条约,触发“升级条款”,最终导致乔治五世级成为唯一一级严格遵守条约,采用14英寸主炮的新锐战列舰,落后于同时期的竞争对手们。不过海军高层也部分预见了这一情况,因此要求新型14英寸主炮的威力必须超过旧式15英寸主炮,同时新舰计划配备3座四联装主炮塔共12门14英寸Mk.VII主炮,以火力密度弥补小口径劣势。但由于前期设计缺陷,四联装炮塔重量超出预期,且B炮塔导致重心过高,而船体已经先行开工建造,在不削弱防护的前提下,只能降低主炮数量,最终变成10门14英寸主炮。更糟糕的是,新炮的研发、图纸的修改以及四联装炮塔的可靠性问题,都导致要花费更多时间,英国人想更早形成战斗力的小算盘算是落了空。
船体和防护方面,乔治五世级使用简单的平甲板船型,目的是确保A炮塔向前平射时不被舰艏遮挡,但很快,首批舰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严重的舰艏上浪问题,后继舰遂全部改回上翘艏型。防护水平为要求在其交战距离上免疫15英寸穿甲弹和1,000磅装药航弹/鱼雷命中。为节约工时与成本,乔治五世级采用的是简单的垂直主装甲带,最大厚度高达14.7英寸(374mm,仅次于大和级),但(水上的)实际防护性能不如厚度稍低的倾斜主装,不过针对水中弹的防护要更好。为了加强水平防护,还做了削弱指挥塔和炮塔装甲的牺牲,尤其是仅有4英寸(102mm)防护的指挥塔,饱受后世诟病。航速与续航方面,乔治五世级采用8台海军部三汽鼓水管燃油锅炉和4组帕森斯齿轮传动蒸汽轮机,额定功率11万马力,最终拥有28-29节最大航速和18节时5,500海里的航程,看齐胡德的30节最大航速和18节6,000海里航程。同时,乔治五世级是第一型采用交错轮机舱布置的皇家海军主力舰,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总体而言,从性能上看,乔治五世级并不是一级优秀的战列舰,从中已可窥见日渐衰弱的日不落帝国。但其在时间紧迫、局势变化且面临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在具备优秀的性价比的同时,很好地完成了填补皇家海军高速主力舰缺口的任务,并在大战中始终奋战在一线。
英文名 | 参考翻译 | 舷号 | 开工 | 下水 | 服役 | 结局 |
---|---|---|---|---|---|---|
HMS King George V | 英王乔治五世 | 41 | 1937.1.1 | 1939.2.21 | 1940.10.1 | 1950年底与姐妹舰一同退役封存,1957年决定拆解 |
HMS Prince of Wales | 威尔士亲王 | 53 | 1937.1.1 | 1939.5.3 | 1941.3.31 | 1941年12月10日与反击一同被日军陆航轰炸机击沉 |
HMS Duke of York | 约克公爵 | 17 | 1937.5.5 | 1940.2.28 | 1942.8.19 | 1950年底与姐妹舰一同退役封存,1957年决定拆解 |
HMS Anson | 安森 | 79 | 1937.7.20 | 1940.2.24 | 1942.4.14 | 1950年底与姐妹舰一同退役封存,1957年决定拆解 |
HMS Howe | 豪 | 32 | 1937.6.1 | 1940.4.9 | 1942.6.17 | 1950年底与姐妹舰一同退役封存,1957年决定拆解 |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5]
原型舰简介
约克公爵号(HMS Duke of York,17)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三号舰,于1941年11月4日建成服役。舰名来自英国历史上的乔治六世,本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1895–1952年),英王乔治五世次子,加冕前头衔约克公爵。
1942年3月至10月,约克公爵号为前往苏联北方联合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接着参加了盟军入侵北非的作战行动。
1943年12月26日,约克公爵号为JW-55B运输船队护航时,遭遇在海上航行的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约克公爵号在距离11,000米时,用10门主炮向沙恩霍斯特号齐发。19时16分沙恩霍斯特号失去战斗力。接着,由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用鱼雷将沙恩霍斯特号击沉。此役,约克公爵号的雷达发挥了巨大作用,得以在暴风雪和骇浪中数次发现将要逃脱的对手,显示了现代化军舰的战术价值。
1944年约克公爵号在利物浦进行部分现代化改装,继续增加了雷达设施和防空火炮。然后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1945年日本投降后,约克公爵号返回英国。
1949年4月被编入后备役。
1957年5月18日,送到造船厂拆毁。[6]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35000 吨(标准);43000 吨(满载)
- 长:225.6 米
- 宽:31.4 米
- 吃水:10.5 米
- 动力:110000 匹
- 装置:8 × 海军部改良型锅炉;4 × 帕森斯 齿轮涡轮机
- 航速:28.3 节
- 航程:15600 海里/10 节
- 编制:1556 人
- 武器:2 × 四联装356mm主炮 +1 × 双联装356mm主炮 1 ;8 × 双联装133mm高平两用炮;6 × 八联装40mm“砰砰”炮;1 x 单装40mm博福斯机炮;6 × 20mm厄利孔高射炮;3 x 20联装UP火箭弹
- 装甲:舷侧装甲带(最大):14.7英寸;甲板:7英寸;炮塔(正面):13英寸;炮座:13英寸
- 舰载机:4 × 超级海象 水上飞机
- 其它:1 × 双端弹射器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7]
- ↑ 常简称为KGV,KGV缩写也常用于代称乔治五世级。
- ↑ 原计划命名为新任国王英王爱德华八世,但最终命名改为威尔士亲王,即爱德华八世即位前的爵位。常简称为PoW。
- ↑ 原计划以日德兰海战时的时任大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上将命名,而约克公爵号原本将采用安森的舰名;但最终挪用了被取消的海军上将级后继舰的舰名。
- ↑ 同安森号一样,原计划以日德兰海战中的时任战列巡洋舰中队指挥官贝蒂中将命名,但最终采用被取消的海军上将级四号舰舰名。
- ↑ 维基百科-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 ↑ 萌娘百科-碧蓝航线:约克公爵
- ↑ 维基百科-约克公爵号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