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mm连装炮
阅读
·2022-02-08更新
·最新编辑:Leo丶莱茵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2-08
最新编辑:Leo丶莱茵
基础数据
- T3
- T2
- T1
- 127mm连装炮
-
驱逐炮锁定
T3 -
伤害 -
-
初始 4×4 -
强化+10(满) 12×4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1.84s/轮 -
强化+10(满) 1.52s/轮
-
-
炮击 25 -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 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
-
强化+11 1%
-
-
弹药 高爆弹 -
-
飞行速度 15 -
对甲比例 120-60-60
-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60 -
索敌角度 360 -
弹药射程 40-60 -
散布角度 0 -
所属阵营 重樱 -
伤害修正比例 -
-
强化+11前 110% -
强化+11 114%
-
-
伤害属性类型 炮击 -
属性效率 100%
-
-
适用舰种 主驱逐 副轻巡 副重巡 副超巡 副战巡 副战列 轻航 航母 航战 潜母 副重炮 副潜艇 维修 主运输
整装获取 | 科技箱:藏王重工 |
---|---|
研发路线 | ![]() ![]() ![]() |
设计图获取 | 常规海域: 第六章:6-4 第八章:8-1 第十章:10-1 第十二章:12-2 作战档案红染:C1/A1 作战档案光与影的鸢尾之华:B2/D2 作战档案墨染:A1/C1/A4/C4 作战档案苍红的回响:B1/D1 作战档案月光下的序曲:SP1 作战档案激奏的Polaris:SP2/SP4 作战档案斯图尔特的硝烟:SP2 活动海域: 红染:A1/C1 异次元:SP3 复刻红染:A1/C1 墨染:A1/A4/C1/C4 月光下的序曲:SP1 光与影的鸢尾之华:B2/D2 斯图尔特的硝烟:SP2 苍红的回响:B1/D1 复刻墨染:A1/A4/C1/C4 复刻光与影的鸢尾之华:B2/D2 激奏的Polaris:SP2/SP4 虚拟与真实的双向镜:T6 浮樱影华:B1/B2/D1/D2 复刻苍红的回响:B1/D1 复刻浮樱影华:B1/B2/D1/D2 其他:穿越彼方的水线、复刻穿越彼方的水线 |
备注
- 127mm连装炮
-
驱逐炮锁定
T2 -
伤害 -
-
初始 4×4 -
强化+6(满) 8×4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1.94s/轮 -
强化+6(满) 1.73s/轮
-
-
炮击 12 -
弹药 通常弹 -
-
飞行速度 18 -
对甲比例 100-50-20
-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60 -
索敌角度 360 -
弹药射程 40-60 -
散布角度 0 -
所属阵营 重樱 -
伤害修正比例 110% -
伤害属性类型 炮击 -
属性效率 100%
-
-
适用舰种 主驱逐 副轻巡 副重巡 副超巡 副战巡 副战列 轻航 航母 航战 潜母 副重炮 副潜艇 维修 主运输
- 127mm连装炮
-
驱逐炮锁定
T1 -
伤害 -
-
初始 4×4 -
强化+3(满) 5×4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2.04s/轮 -
强化+3(满) 1.93s/轮
-
-
炮击 5 -
弹药 通常弹 -
-
飞行速度 18 -
对甲比例 100-50-20
-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60 -
索敌角度 360 -
弹药射程 40-60 -
散布角度 0 -
所属阵营 重樱 -
伤害修正比例 110% -
伤害属性类型 炮击 -
属性效率 100%
-
-
适用舰种 主驱逐 副轻巡 副重巡 副超巡 副战巡 副战列 轻航 航母 航战 潜母 副重炮 副潜艇 维修 主运输
装备考究
历史参数
历史型号 | 12.7 cm/50 (5") 3rd Year Type【三年式12.7cm炮】 |
装备舰船 | 仅游戏内:特型、初春级、白露级、朝潮级、阳炎级、夕云级 |
服役时间 | 1928 |
射速 | 5-10发每分 |
弹种 | 零式通常弹(榴弹)、一式通常弹(榴弹)、三式通常弹(对空)、四式通常弹(对空)、反潜弹、照明弹、新型弹(未服役) |
初速 | 通常弹:915m/s |
45°射击射程 | 18380m |
仰角 | 双联装: Type A: - 5 / +40 度 |
旋回角 | +/- 150 度 |
穿深 | N/A |
炮塔型号 | 双联装:A、B、C、D;单装:A、B |
背景介绍
这些武器以双联装和单装的形式装备在了1926到1945年间建造的绝大多数日本驱逐舰上。这些火炮的炮位是革命性的全新设计。日本人在这些炮位上首次使用了防护恶劣天气和炮弹碎片的护盾。而第二批驱逐舰则第一次在中口径炮位使用高仰角,使之获得了两用的功能。然而,这些炮位的低劣的旋回速度以及助力装填装置的缺乏使之面对高速的二战飞机时几乎毫无用处。
这些火炮使用层紧式炮身,早期型为三层(I1型)而后期型则为两层(I2型)。两种火炮都配备了常见的炮尾环和套筒。它们的总产量约为700门。这些火炮使用药包式发射药和隔螺式炮闩,而这在这种尺寸的武器上是非常少见的。(译注:多半是由于定装弹药对日本人来说重量过大,影响持续射速,同时对资源紧缺的日本来说成本过高)
炮塔型号细分
双联装A型:最大仰角40°,只能平射,装备于特I型。这是IJN历史上首次采用全封闭炮盾的驱逐舰炮,但防护效果并不怎么好。虽然为双联装但是并不能同时俯仰。
双联装B型基础型:最大仰角75°,可以高射,装备于特II型、特III型、改装前千鸟型水雷艇。这种炮相比A型实现了两门炮的单独俯仰,炮塔主体更加低矮,炮长观测窗更改为观测塔以便于对空射击,不过由于装填炮弹时需要将仰角降低至10°,对空射击效率实际较为低下。而且这种炮塔重量过高,使驱逐舰适航性下降。
双联装B型改型:由于在后来的实际航行中,发现观测塔强度不足,常常受到风浪冲击而损坏,因此在“友鹤事件”后,对炮塔进行了改造,放弃了效率低下的对空射击,将瞄准窗顶部改为平顶式,同时炮塔正面安装了加强筋。
双联装B型改二型:为初春级(初春、子日、若叶、初霜)设计,与改型一样放弃了高仰角射击,将瞄准窗、顶部都改为平面,强化构造以专用于平射。同时因著名“友鹤事件”而被进行轻量化设计,以增强结构稳定性。整体上与C/D型较为相似。
双联装B型改三型:仅装备于白露级的夕立上,前身是“友鹤事件”后拆除的千鸟型水雷艇二番舰真鹤以及四番舰初雁停止舾装后拆除的炮塔,进行对驱逐舰适应性改装后就舾装给了夕立。
双联装C型:最大仰角55°,只能平射,装备于改初春级(有明、夕暮)、白露级(除夕立)、朝潮级、阳炎级。C型炮塔因生产年代跨度较大,早期改初春级(有明级)、白露级的炮塔外观上与B型的改二型更相似,朝潮级之后C型炮塔才有了较为明显的外观区别。
双联装D型:在C型的基础上改进内部机构,重新获得高射能力,装备于夕云级、岛风。但是射击速度依然不快,防空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
单装型号:A型安装于初春级与改装前的千鸟型水雷艇;B型安装于白露级。区别依然为对空射击能力。
图片
装备导航
- 其他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鸢尾教国
- KizunaAI联动
- Hololive联动
- DOAXVV联动
- 偶像大师联动
- SSSS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