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设备
-
|
![]() |
T3 |
命中 |
---|
初始 | 14 |
---|
强化+10 | 35 |
---|
强化+11 | 38 |
---|
航速 |
---|
初始 | 3 |
---|
强化+10(满) | 8 |
---|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 | 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
---|
强化+11 | 1% |
---|
装备参数 |
---|
所属阵营 | 其他 |
---|
适用舰种 |
---|
驱逐 轻巡 重巡 超巡 战巡 战列 轻航 航母 航战 潜母 重炮 潜艇 维修 运输 风帆S 风帆V 风帆M
|
备注
陀螺仪(英语:gyroscope),是一种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用来感测与维持方向的装置。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由于转子的角动量,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即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
1852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莱昂·傅科为了研究地球自转,首先发现高速转动中的转子(rotor),由于惯性作用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他用希腊文gyro(旋转)和skopein(看)两字合为gyroscopei一字来命名这种仪表。
1860年代,电动马达的演进使得陀螺仪能够无限旋转,进而诞生了第一组航向指示器的原型,甚至是更复杂的仪器——旋转罗盘。第一组有功能性的旋转罗盘于1904年由德国发明家赫尔曼·安修斯·康菲申请专利,美国人艾尔默·斯派理在一年后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设计。其他国家很快地便发觉到陀螺仪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在这个航行技术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指标的年代,因而创立了他们自己的陀螺仪工业。斯派理陀螺仪公司快速扩张并供应飞机与船舰的稳定器,其他陀螺仪开发商也跟进。
到了20世纪末,原本只在飞机、导弹上存在的陀螺仪逐步民用化,也从机械结构迈入电子时代,使用的原理也不尽相同,然而他们的价格依旧昂贵,感应器集成度也不高,只会用在大型仪器上,但21世纪以来,因为智能手机产业的进步,陀螺仪的体积不断缩小,使得原本笨重而昂贵的陀螺仪忽然变成唾手可得的零组件,也带动了小型无人机的发展。
陀螺仪的装置,一直是航空和航海上航行姿态及速率等最方便实用的参考仪表。
基本上陀螺仪是一种机械装置,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对旋转轴以极高角速度旋转的转子,转子装在一支架内;在通过转子中心轴XX1上加一内环架,那么陀螺仪就可环绕飞机两轴作自由运动;然后,在内环架外加上一外环架;这个陀螺仪有两个平衡环,可以环绕飞机三轴作自由运动,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陀螺仪(space gyro)。
陀螺仪用在飞机飞行仪表的心脏地位,是由于其两个基本特性:一为定轴性(inertia 或 rigidity),另一是逆动性(precession),这两种特性都是建立在角动量守恒的原则下。我的高中噩梦了:(
鱼雷 | 水面 | • 五联装533mm鱼雷 • 四联装533mm鱼雷 • 三联装533mm鱼雷 |
---|---|---|
防空炮 | 近程 | • 12.7mm防空机枪 |
设备 | 通常 | • 异世界冒险终端 • 「Cyanidin」应援毛巾 • 「Alizarin」应援毛巾 • μ兵装三期LIVE纪念票 • 星云舞裙 • 引力舞鞋 • 闪耀之歌 • 活力之歌 • 炽烈之歌 • 华盛顿海军条约 • 开拓者奖章 • 改良声呐 • 液压弹射装置 • 舰艇维修设备 • 我的宝贝鲸鱼 • 联合演习纪念币(限定版) • 奇怪装置「D」 • 通天之匣 • 对抗模拟指令 • 航空整备小组 • 高压氧气瓶 • 机密文件·极地海峡 • 侦察报告·纽约近海 • 基础声呐 • 维修工具 • 陀螺仪 • 链式装弹机 • 航空副油箱 • 燃油滤清器 • 改良锅炉 • 防鱼雷隔舱 • 灭火器 • 海军迷彩 • 液压舵机 • 电动扬弹机 |
货物 | • 兵装补给(鱼雷) • 兵装补给(中小口径武器) • 兵装补给(航空) |
舰炮 | 驱逐 | • 试作型双联装130mm主炮Model1936 |
---|---|---|
轻巡 | • 单装150mm主炮 | |
设备 | 通常 | • 梅之语 • 四神之印 • 伏波的计划书 • 寰昌的钓鱼竿 • “宁海号”水上侦察机 |
货物 | • 戊型水上机 | |
导弹 | • 上游-1甲 • 上游-1 |
舰炮 | 驱逐 | • 双联装135mm主炮Model1938 • 双联装120mm主炮(撒丁) • 双联装120mm炮Model1936 • 双联装120mm炮Model1933 |
---|---|---|
轻巡 | • 试作型三联装152mm主炮Model1936 • 三联装152mm主炮Model1934 | |
重巡 | • 试作型三联装254mm主炮Model1939 • 双联203mm主炮Model1927 • 双联203mm主炮Model1924 | |
战列 | • 试作型三联装406mm主炮Model1940改 • 试作型三联装406mm主炮Model1940 • 三联装381mm主炮Model1934 • 三联装320mm主炮Model1934 • 双联装381mm主炮Model1914 • 三联装305mm主炮Model1909 | |
鱼雷 | 潜艇 | • 潜艇用533mm鱼雷Si 270 |
防空炮 | 近程 | • 试作型双联90mm高角炮Model1939 • 90mm单装高角炮Model1939 • 双联装Breda20mm高炮 • 单装65mmModel1939高炮 • 双联37mm机枪Model1932 • 双联装Breda13.2mm高炮 |
舰载机 | 战斗机 | • Re.2001公羊 • G.50箭式战斗机 |
设备 | 通常 | • 黑日之冕 • 博览会纪念票 • 绿洲无液气压计 • 撒丁的邀请函 |
舰炮 | 驱逐 | • B-13 双联装130mm主炮B-2LM • 130mm单装炮 |
---|---|---|
轻巡 | • B-38 三联装152mm主炮MK-5 • B-1-P 三联装180mm主炮Model1932 • 双联装152mm主炮Model1892 • 单装152mm主炮 | |
重巡 | • 试作型三联装240mm主炮 | |
大口径重巡 | • B-50 三联装305mm主炮MK-15 | |
战列 | • B-37 三联装406mm主炮MK-1 • 三联装305mm主炮Model1907 | |
防空炮 | 近程 | • B-34 100mm双联装防空炮MZ-14 • B-54 100mm双联装防空炮 • 37mm防空炮70-K • 100mm双联装防空炮SM-5-1s |
舰载机 | 战斗机 | • 试作舰载型La-9 |
鱼雷机 | • 试作型VIT-2(模式调整) • 试作型VIT-2(VK-107) | |
轰炸机 | • 试作舰载型Su-2 | |
设备 | 通常 | • “妖精魔法”海报 • 作战报告·极地风暴 • 海魂迷彩 • 机密文件·日志残卷 |
舰炮 | 驱逐 | • 双联装138.6mm主炮Mle1934 • 138.6mm单装炮Mle1929 • 138.6mm单装炮Mle1927 • 双联装130mm主炮Mle1935 • 四联装130mm副炮Mle1932 • 138.6mm单装炮Mle1923 • 130mm单装炮Mle1924 |
---|---|---|
轻巡 | • 三联装152mm主炮Mle1930(高爆弹) • 单装155mm副炮Mle1920 • 双联装155mm主炮Mle1920 • 三联装152mm主炮Mle1930 | |
重巡 | • 试作型三联装203mm舰炮 • 双联装203mm主炮Mle1931 • 双联装203mm主炮Mle1924 • 双联装203mm主炮Mle1924(潜艇用) | |
大口径重巡 | • 试作型四联装330mm主炮Mle1931(超巡用) | |
战列 | • 试作型三联装406mm/50主炮 • 试作型三联装380mm主炮Mle1935 • 四联装380mm主炮Mle1935 • 四联装330mm主炮Mle1931 • 四联装340mm主炮Mle1912 | |
鱼雷 | 水面 | • 550mm鱼雷组(三联装+双联装) • 四联装550mm鱼雷改(弹药调整) • 四联装550mm鱼雷(弹药调整) • 四联装550mm鱼雷 • 三联装550mm鱼雷 • 双联装550mm鱼雷 |
潜艇 | • 潜艇用550mm24V鱼雷 | |
防空炮 | 近程 | • 双联装57mmL/60博福斯对空机炮Mle1951 • 双联37mm高射炮Mle1936 • 双联37mm高射炮Mle1933 • 37mm高射炮Mle1925 • 双联装100mm高炮 |
舰载机 | 战斗机 | • D.790 • GL.2舰载战斗机 |
鱼雷机 | • BR.810 • PL.7舰载鱼雷机 | |
设备 | 通常 | • 天使之羽 • 十字胸针 |
水上机 | • FBA 19 |
设备 | 通常 | • 郁金香花束 |
---|
设备 | 通常 | • 偶像手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