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37mm高射炮Mle1936
基础数据
- T0
- 双联37mm高射炮Mle1936
-
防空炮防空
T0 -
伤害 -
-
初始 38/轮 -
强化+10(满) 78/轮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0.94s/轮 -
强化+10(满) 0.73s/轮
-
-
防空 45 -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 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
-
强化+13 3%
-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28 -
索敌角度 360 -
所属阵营 自由鸢尾 -
伤害修正比例 -
-
强化+11前 100% -
强化+13 118%
-
-
-
适用舰种 主副驱逐 主副轻巡 主副重巡 主副超巡 主副战巡 主副战列 主副轻航 主副航母 主副航战 主副潜母 主副重炮 主副潜艇 主副维修 主副运输
装备考究
前型简介
这是一种在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半自动防空武器,采用手动装弹和人力操纵。其射速慢得可怜,实际只能打出15-21发每分钟的最高射速。此款武器并无特别出名的战绩,并且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不成功的防空武器。如果不是因为隔壁德国的37mm C/30防空炮更加臭名昭著(手拉机),那么这款防空武器绝对会成为军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款防空武器的装备范围比较广泛,小到各型驱逐舰,大到敦刻尔克级战巡和黎塞留号战列舰,再到埃米尔·贝尔汀号和拉·加利索尼埃级轻巡等等都曾装备过。当黎赛留号战列舰于1943年抵达美国纽约接收现代化改装时,这些37mm防空炮被替换成性能和风评更好的40mm博福斯高炮与20mm厄利孔高炮,其他在二战期间接收美国改造的法国舰船也基本在改装期间拆掉了这些37mm高炮。
部分资料中关于这种高炮的倍径记载是“60”倍,但是根据法国方面的设计草图显示,火炮的全长只有2.007米,也就是换算成54倍径,根据许多历史图片的对比,也基本可以确定此炮的倍径应该是54倍径。
历史型号 | 37mm/50 Model 1925 / 37mm/50 CAIL Model 1933 |
重量 | 300KG |
装备舰船 | 游戏内:敦刻尔克、黎塞留、凯旋 等等... |
历史上:许多法国舰船 | |
服役时间 | 1936 |
实际射速 | 15-21发每分 |
弹种 | 高爆弹、燃烧弹 |
初速 | 1010m/s |
45°射击射程 | 7850m |
俯仰角度 | -15 / +80 度 |
旋回角 | 360 度 |
备弹量 | 斯特拉斯堡号:1000发每门炮 |
炮塔型号 | 单装Mle1925火炮:CA/SMCA Mle1925 双联装Mle1933火炮:CAD Mle1933 |
简介
这是一种全自动防空武器,发展自37mm Mle1925 / CAIL Mle1933型半自动防空炮。此炮由鲁耶尔的海军兵工厂设计制造(Artillerie Navale at Ruelle),但是在法国投降之前并没有完成最终的设计工作。为数不多的一门原型炮被安装在了一艘老旧的巡逻舰“亚眠”号(Patrol Sloop Amiens)上(见右图),该在法国投降后逃往英国。这门炮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展示了自己的防空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这门炮的设计比较成功。
在Mle1936型炮塔中,两门炮一高一低交错安放,(见右图)以合理利用空间。每门炮都有独立的弹药提升器,用于运输火炮使用的六发供弹具。但是,该炮塔的回旋动力由机械系统提供,俯仰造作依然要靠人力操作。根据某资料的记载,此炮的倍径为48倍,但经过多方的比对和查证,现已基本确定此炮的倍径为70倍。
按照原计划,黎塞留级战列舰和敦刻尔克级战巡等战舰将用此炮替换老旧的Mle1925/1933 型高炮。在黎塞留的改造计划中,每套指挥系统可以控制两座双联装Mle1936炮塔。C5重巡洋舰方案和圣路易(路易九世)级重巡方案也计划装备若干此型双联装炮塔和相应的指挥系统。但是由于法国投降,以上计划并没有实施。
欧洲大陆的战火刚刚燃起时,霍奇基斯公司还给出了另一种基于此火炮的四联装炮塔设计,名为“天顶”(zénithaux),主要用于防御俯冲轰炸机。这种四联装炮塔很特别,因为其最高仰角仅有45° (你这是用来防御俯冲轰炸机的?are you serious?) 。该炮塔在设计上有一部分结构沉到了甲板的下方,与英国的“甲板间”设计(BD (Between Deck) designs)类似。但1940年
法国投降之后就没有下文了,这种炮塔从未走出图纸阶段,十分可惜。
Ps:由于形似勒色桶,且在游戏中性能不突出,而被玩家们冠以“垃圾桶”之外号。
性能诸元
历史型号 | 37mm/70 Model 1935 |
重量 | 1.45吨 |
装备舰船 | 亚眠号巡逻舰 |
计划装备于 | 敦刻尔克级、黎塞留级等 |
服役时间 | 1936? |
射速 | 爆发165-172发每分钟、经济射速60-100发每分钟 |
弹种 | 高爆弹 0.83KG |
炮管寿命(HE) | 600发 |
初速 | 825m/s |
45°射击射程(HE) | 8000m |
俯仰角度 | -10 / +85 度 |
俯仰速度 | 人力操纵 |
旋回角 | 360 度 |
炮塔型号 | 双联装原型:ACAD Mle1936(重量8.07吨) 四联装计划(型号未知) |
相关图片
法国 37mm ACAD防空系统
由于设计概念相当前卫,法国的37mm ACAD系统绝对算得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之一。这个系统需要一门强大的火炮:这门火炮需要高射速、火力持续性好(射击间隔时间短)、高灵敏度弹头引信以及更大的爆炸威力,以确保能对敌机造成足够的杀伤。事实证明,这些看上去不太合理的、甚至是部分相互冲突的要求,确实很难同时兑现。
为了达到尽可能高的火力连续性,六发弹匣必须用一个可靠的机构完成全自动的快速更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Mle1935型火炮的弹匣由耳轴结构将弹匣水平插入自动火炮的后部(见图)。火力的持续性则是由能够快速运输弹药的传送带式提升机来实现,两台斜向提升机分别为一个炮塔中的两门火炮运输弹药,下端对接待发弹药室,上端对接装弹机。
在较早型号的37mm高炮的试射中,体现出了此类武器的一个问题:射击时产生的火光和震动,使得操作员很难通过炮座上的目力瞄准具进行瞄准。为了在目标快速移动时,进行较为准确的瞄准操作,以提供持续的、有效的对空火力,炮塔需要由一个在数米之外的操控系统远程操控,这样能减小射击火光和震动对相关瞄准系统和操作员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师为炮塔设计了一个带有基线长度为2米的测距仪的火控指挥台:指挥台安装在炮塔附近,通过RPC系统和Sautter-Harlé伺服电机系统与炮塔进行有机连接。每座指挥台由5名成员操作,分别是:控制系统指挥官(control officer)、指挥仪定位操作员(director layer)、指挥仪旋回操作员(director trainer)、水平调节操作员(cross-levelling operater)和测距记录员(rangetaker)。炮塔的回旋动力由电动机提供,俯仰依然需要依靠人力。
一个完整的37mm ACAD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双联装炮塔、弹药供给系统和指挥塔。在C5重巡计划SA1设计方案中,一套指挥系统最多可以指挥两座双联装Mle1936炮塔。
Mle 1936型炮塔最终由鲁耶尔的兵工厂设计并制造出来。在实验中,装有单门原型火炮的原型炮塔达到了非常高的射速(爆发射速150-170发每管每分钟,持续最高射速142发每管每分钟).一座原型炮被安装在老旧的巡逻舰“亚眠”号上。然而,要维持如此高的射速,再加上此炮使用的特殊弹药导致膛压高达3000kg/cm²,炮管的寿命极短,在高射速射击实验中,炮管仅仅支撑了几分钟就损坏了。37mm ACAD系统之所以迟迟没有安装到主力战舰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炮寿命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来解决。设计师曾试图为火炮安装水冷套筒,但因为法国投降,设计并没有被进一步完善。
(参考资料:《French Cruisers, 1922-1956》 by John Jordan、《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J. Campbell)、以及其他网络资料)
装备导航
- 其他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鸢尾教国
- KizunaAI联动
- Hololive联动
- DOAXVV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