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装406mm主炮Mk7
阅读
2022-05-06更新
最新编辑:Karry19
阅读:
更新日期:2022-05-06
最新编辑:Karry19
基础数据
- T0
- 三联装406mm主炮Mk7
- 
战列炮跨射  T0 
- 
		伤害 
- 
			- 
						初始 71×3 
- 
						强化+10(满) 167×3 
 
- 
						
- 
		标准射速 
- 
			- 
						初始 30.22s/轮 
- 
						强化+10(满) 24.22s/轮 
 
- 
						
- 
		炮击 65 
- 
		大型作战塞壬增伤 强化+11后获得此属性 
- 
			- 
						强化+13 3% 
 
- 
						
- 
		弹药 高爆弹 
- 
			- 
						飞行速度 10 
- 
						对甲比例 140-110-90 
- 
						伤害范围 15 
- 
						散布范围 19*19 
 
- 
						
- 
		装备参数 
- 
			- 
						索敌范围 50-200 
- 
						索敌角度 50 
- 
						所属阵营 白鹰 
- 
						伤害修正比例 
- 
							- 
										强化+11前 105% 
- 
										强化+13 124% 
 
- 
										
- 
						伤害属性类型 炮击 
- 
						属性效率 100% 
 
- 
						
- 
适用舰种 驱逐轻巡重巡超巡主战巡主战列轻航航母主航战潜母主重炮潜艇维修运输风帆S风帆V风帆M
装备考究
背景介绍
  406mm/50 Mark 7是美国海军在1939年为其新锐战列舰设计的主炮,在衣阿华级战列舰上使用,也被选为后续蒙大拿级战列舰的主炮,均使用三联装炮塔。
  406mm/50 Mark 7由同为50倍径,设计于20年代的406mm/50 Mark 2的轻量化现代化改进型,且可以使用和Mark 6一样的超重弹,更长的身管意味着更高的初速,故而其威力要比Mark 6大。
 
  该型武器研发过程中,曾发生了炮座设计和炮塔设计在安装上互不兼容的意外。这迫使BuOrd为衣阿华级战列舰重新设计和开发了新的舰炮,所幸最终诞生的406mm/50 Mark 7在性能上不负众望。
  Mark 7舰炮由衬管、基管、护套、三个炮箍、两个锁紧环、基管和衬管锁紧环、炮尾环和一个带有螺纹内衬的箱式炮尾构成。一部分组件是自紧的。为了获得更长的身管寿命,炮膛是镀铬的。使用一个向下打开的韦林(隔断螺纹)式炮栓。带螺纹内衬的箱式炮尾和炮尾闩塞的阶梯螺纹分段,共分为15个分块,每块24°。
- (资料来自navweaps)[1]
历史参数
| 历史型号 | 16"/50 Mark 7【406mm/50 MK7】 | 
| 装备舰船 | 衣阿华级、蒙大拿级(计划) | 
| 设计时间 | 1939 | 
| 服役时间 | 1943 | 
| 射速 | 2发每分 | 
| 弹种 | 穿甲弹 AP Mark 8;高爆弹 HC Mark 13/14 等 | 
| 初速 | AP:762m/s;HC:820m/s | 
| 45°射击射程 | AP:38720m | 
| 炮塔型号 | 三联装,1701-1708吨 | 
| 仰角 | A、X炮塔:-2 / +45°;B炮塔:0 / +45° | 
| 俯仰速度 | 12°/s | 
| 旋回角 | -150 / +150°(战后改装后减小) | 
| 旋回速度 | 4°/s | 
图片
装备导航
- 其他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鸢尾教国
- 郁金王国
- 飓风
- 绊爱
- Hololive
- 死或生沙滩排球
- 偶像大师
- SSSS
- 莱莎的炼金工房
- 闪乱神乐
- 出包王女
- 优米雅的炼金工房
- 特殊兵装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14 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714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