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
阅读
2023-02-03更新
最新编辑:怒怒醬
阅读:
更新日期:2023-02-03
最新编辑:怒怒醬
舰船信息
神风级驱逐舰六番舰 追风 (椎) IJN Oite 追風 おいて | ||||
![]() |
编号 | NO.507 | 类型 | ![]() |
稀有度 | ★★☆☆☆ 稀有 |
阵营 | ![]() | |
实装日期 | 2021年04月 | |||
相关活动相关活动默认包含该活动的复刻 | ||||
建造时间 | 00:20:00 | |||
普通掉落点 | ||||
档案掉落点 | ||||
活动 掉落点请注意!首次活动、复刻活动、作战档案三者掉落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如果没列出作战档案掉落则表示作战档案中不掉落。 |
||||
其他途径 | 2021年4月签到 | |||
营养价值 | 炮击4 雷击25 航空8 装填14 | |||
退役收益 | 物资12、勋章1 | |||
强化 |
炮击 | 11*40=440 | ||
雷击 | 76*15=1140 | |||
航空 | 0*0=0 | |||
装填 | 56*15=840 |
舰队科技+ | ||||||
科技点 | 属性加成 | |||||
获得 |
|
合计 9 |
驱逐 耐久+1 | |||
满星 |
|
- | ||||
Lv.120 |
|
驱逐 装填+1 |
性能 | |||||||||||||||||||
|
初始→125级 满破满强化 好感度爱属性
| |||||
耐久 | 252→1599 | 装甲 | 轻型 | 装填 | 74→205 |
炮击 | 11→60 | 雷击 | 77→409 | 机动 | 72→250 |
防空 | 24→133 | 航空 | 0→0 | 命中 | 67→206 |
反潜 | 42→198 | ||||
幸运 | 42 | 消耗 | 1→7 | ||
航速 | 44 | ||||
碧蓝海事局 椎 详细数据 等级 120 强化 满 突破 3 好感度 爱 综合性能:(不含舰队科技) | |||||
耐久 | 装甲 | 轻型 | 装填 | ||
炮击 | 雷击 | 机动 | |||
防空 | 航空 | 命中 | |||
反潜 | |||||
幸运 | 消耗 | ||||
航速 |
突破效果 | |
一阶 | 获得全弹发射I/鱼雷效率提高5% |
二阶 | 鱼雷底座+1/鱼雷预装填+1/鱼雷效率提高10% |
三阶 | 全弹发射弹幕升级/全武器效率提高5%/设备提供的基础属性额外提高30% |
满破装备 | ||||||
槽 | 装备类型 | 效率 | 武器数 | 预装填数 | ||
1 | 驱逐炮 | 75% | 1 | 1 | ||
2 | 水面鱼雷 | 140% | 1 | 1 | ||
3 | 防空炮 | 75% | 1 | 1 | ||
4 | 设备 | - | - | - | ||
5 | 设备 | - | - | - | ||
6 | 特殊兵装 | - | - | - | ||
注 | 水面鱼雷底座+1与航母机库+1并不增加武器数 |
初始装备 | ||||
---|---|---|---|---|
1 | 120mm单装炮(重樱)T1 | |||
2 | - | |||
3 | - | |||
装备说明 | ||||
技能 | |
![]() 掩护救援 |
在队伍中(存活)时,先锋舰队受到雷击伤害降低5.0%(10.0%),主力舰队受到的航空伤害降低5.0%(10.0%);战斗开始时,提升自身雷击属性5.0%(10.0%),若队伍中存在有![]() |
![]() 全弹发射I(II) |
主炮每进行15(10)次攻击,触发全弹发射-神风级I(II) |
配装推荐
通用配装
萌新可以不看文字,直接按表中顺序,以此寻找有的装备,就可以随便用。另外,除设备外灰色背景代表下半段装备比上半部分低一档,每半段装备差距不大
情人节礼物
2022年 | 「qingrenjie」?哼,那种奇妙的祭典我一丝兴趣都没有。至于这身打扮和正在做的东西,是因为听神风说是今天的吉祥物。…什,什么?!这就是「qingrenjie」吗? |
---|---|
2023年 | 要以虚礼为由废除这个节日的话,必须三思而后行才行。今年也给指挥官准备“qiaokeli”也是因此。比去年的“qiaokeli”好吃?这,这么细的事你还记得?!我可没有练过怎么做“qiaokeli”啦! |
舰船台词
登录界面 | 碧蓝航线! |
---|---|
舰船型号 | 神风级驱逐舰六番舰—追风 |
自我介绍 | 我曾经担任过第六水雷战队中第29驱逐队的旗舰,执行过大大小小的护卫和运输任务。有类似的任务的话,你可以交给我。嗯,我说完了。 |
获取台词 | 我是神风级驱逐舰,追风,今天开始加入港区。分内之事我会做好,分外之事我会看情况帮忙。嗯,我说完了。 |
登录台词 | 还好你按时来了,不然我还得去叫你…没什么,开始今天的工作吧。 |
查看详情 | 一直在这待着…指挥官,你好像很闲? |
主界面 | 到底怎样才能阻止阿贺野突袭我的耳朵… 对不起,指挥官,文件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太久了,感觉头有点晕,我能休息一下吗… 待在指挥室里也挺好的,至少听不到螺旋桨的嗡嗡声了。 |
触摸台词 | !?这里很痒的,快住手! |
特殊触摸 | 呀啊啊!?!你你你你你你干什么!! |
摸头台词 | 呀?!耳、耳朵很痒的啦! |
任务提醒 | 怎么会被这些简单的任务给难住…实在不行让我看看。 |
任务完成 | 任务已经完成了,记得去领奖励。 |
邮件提醒 | 你的邮件到了,可别说我没提醒过你。 |
回港台词 | 这段时间没有人擅自闯入过指挥室。嗯,报告完毕了。 |
好感度-失望 | 算了,也不期待你能有什么变化了…这样就好。 |
好感度-陌生 | 找我?说吧,有什么任务? |
好感度-友好 | 外出要护卫?好。…等等,为什么在自家的港区里走动还需要护卫? |
好感度-喜欢 | 护卫任务挺顺利的,倒不如说港区里还能遇到敌人就见鬼了…对了,还有…那个,和你聊天,还蛮开心的。就、我说完了…! |
好感度-爱 | 其实我早就知道,所谓的“护卫任务”不过是想拉近彼此关系的借口。我不管,反、反正我的心已经被你骗走了,你要对我负责。嗯,负责…! |
誓约台词 | 我不懂誓约的仪式,不知道这时候该做什么…既、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就都交给你了…也、也包括我在内。嗯。我、我说完了… |
委托完成 | 委托组回来了。我可以去帮忙搬运物资,不过验收还是得你自己来。 |
强化成功 | …总之谢谢了。 |
旗舰开战 | 也没什么特别要提的,一起上吧。 |
胜利台词 | 我说过的,分内之事我会做好。 |
失败台词 | 需要再磨练一下… |
技能台词 | 我会解决的…! |
血量告急 | 尽在关键的时候添乱…! |
彩蛋台词 | (阿贺野)我掩护你。 |
- 夏日的全力一击
- 纸砚墨梅
皮肤描述 | 指挥官也来海边玩了吗?什么,注意安全?哼,区区打西瓜,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哦哦哦!? |
---|---|
登录台词 | 不管了!既然如此,就特训到能把这西瓜漂亮地打烂为止! |
查看详情 | 好好看着吧指挥官,这就是我全心全意的一击——又失败了?! |
主界面 | 可以打下去了吗?指挥官你在哪?赶快给我信号…! 松风做的炒面!那个超棒的啊,指挥官你不想尝尝吗? 感谢相助,旗风!下一把就要把这家伙一刀两断! |
触摸台词 | 怎、怎么了? |
特殊触摸 | 啊哇哇哇哇!?到、到底在干嘛啊! |
摸头台词 | !?突然干什么啊! |
回港台词 | 把眼睛蒙上真的会进步得更快吗?神风? |
皮肤描述 | 指挥官,新年快乐。据说这是参考了东煌传统装扮的服饰…是不是有种书墨小生的感觉 |
---|---|
登录台词 | 春节的祝福语…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不对我是前辈,不应该要红包来着…呃,指挥官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
查看详情 | 看似用墨水随意点缀的图画,却真切地让人感受到了梅花的神韵……真是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啊 |
主界面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后面是什么来着?这个好难念啊… 七步作诗…真的有人能做到七步之内就重完成一首诗吗? 神风,送给后辈的红包里…除了压岁钱之外,装些什么比较好? |
触摸台词 | 呀!…你,你明明知道这里是我的弱点! |
特殊触摸 | 咿!笨笨笨笨蛋!你在做什么啦! |
摸头台词 | 都,都说了耳朵很怕痒了!——呀! |
回港台词 | 春联啊…指挥官,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我来试试写写看。 |
舰船相关
神风级驱逐舰
概要
神风级(II)驱逐舰(日文:かみかぜ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IJN Kamikaze class destroyer),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旧日本海军研制的远洋驱逐舰,同级舰共9艘。
神风级(II)是大正时期建造的峰风级改良型,设计代号为F41B、F41C、第二批次舰(追风、疾风、朝凪、夕凪)为F41D,为护航八八舰队而设计的驱逐舰。由于八八舰队案中的驱逐舰数量庞大,决定取消舰名,给于驱逐舰数字编号,一等驱逐舰使用单数,二等驱逐舰使用双数依序编号。由于神风级(II)驱逐舰被划分为一等驱逐舰,故使用单数编号。最后计划中止,全数驱逐舰在1928年8月1日改回固有名称。
在1918年追加的3艘峰风型之后,实际按原计划应再追加3艘,但最后这3艘因为武器装备配置的改变等原因,后来被非正式地称为峰风改型或野风型,事实证明这种武器配置比较合理。即3号主炮塔安装位置从2号烟囱之后移至3号鱼雷发射管后,以改善火炮射界。1918年日本海军所列入的远洋驱逐舰就沿用了野风型的配置。同时鉴于峰风型增加了各种舰上装备之后重心提升不利于适航性的问题,日本海军将新舰的船幅加宽(增宽9英寸至30英尺)、吃水加深,并因此增加了将近50吨的排水量,航速下降大约两节。并将增加的舰宽用在改良主机上,本级舰配置的三菱-帕森式汽轮机增加叶片直径、降低叶片转速(高压涡轮可达每分钟2,750转,前代为3,000转),舰内配置也略有调整。从外观来看,其与野风型的不同之处在于1号烟囱上加了一个盖子,后桅左舷的救生艇撤除。
1936年有若干艘神风级(II)驱逐舰拆除部分武器,专门去空母机动部队或航空队进行“钓蜻蜓”任务。“钓蜻蜓”大部分任务与峰风级驱逐舰有关,故不在此详细介绍。
武备
装备有4门45倍口径的三年式120mm单装炮,由英制QF 4.7英寸炮Mk.IV演变而来(QF 4.7英寸炮Mk.IV→安式→四一式→三年式→十一年式),是神风级(II)的主火力,代号为“G炮”。峰风级、神风级(II)、睦月级驱逐舰均安装此炮,太平洋战争时纷纷将此落后的主炮拆除,其整体技术仍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水平。
三年式120mm L/45单装炮数据:重3吨,全长5.550m,炮管长5.4m,俯仰角度 +33 至 -7度,旋回角+/- 120度,发射初速825m/s,发射速度7发/min,最大射程15,000m。
装备有3座十年式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神风级(II)是最后一款采用533mm口径鱼雷的驱逐舰,日本海军已经研制出十分夸张的610mm口径鱼雷,下一级远洋驱逐舰睦月级将会换装。
建造及战损情况
神风级(II)驱逐舰共有九艘,分别为 榊(Kamikaze II)、
櫂(Asakaze II)、
橪(Harukaze II)、
棡(Matsukaze II)、
樋(Hatakaze II)、
椎(Oite II)、
疾风(Hayate II)、
朝凪(Asanagi)、
枳(Yunagi II)。
这9艘神风级(II)驱逐舰均是大正时期后期(1920年-1926年)建造的,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舰龄均已超过二十年。除了疾风号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个沉没,其余均残存至战争末期,战争结束时尚残存2艘。
同型舰
- 以下使用计划次序来排列
神风 | 原名1号 | かみかぜ | 1918年列入计划,1922年12月28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竣工 | 1942年6月2日参加北方阿留申群岛攻略支援作战,后在日本北方千岛群岛海域从事警戒护航工作。1945年1月10日编入联合舰队,2月22日进入新加坡,伴随羽黑号巡洋舰(妙高级三号舰,Myoko Class Haguro)一同前往安达曼群岛,5月16日与英国海军舰队相遇,羽黑号被击沉,神风号救援其落水人员后返航。6月8日救助触雷沉没的足柄号巡洋舰落水人员。8月在新加坡投降,10月5日变更为复原运输船。1946年6月7日前往静冈县御前崎湾救助触礁搁浅的海防舰国后号(占守级二号舰,Shimushu Class Ishigaki ),结果神风号同样触礁,因损害过重放弃救援,被迫弃船。6月27日除籍解体,10月31日解体完成。 |
朝风 | 原名3号 | あさかぜ | 1918年列入计划,1923年6月1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5水雷战队第5驱逐队,支援马来半岛登陆作战,后转战于南太平洋各海域。1943年2月25日被编入第1海上护卫队,继续在高雄港(现属中国台湾省)、塞班岛、吕宋岛马尼拉港之间从事护航任务。1944年8月23日在吕宋岛林加延湾西方被美潜艇“粉红鲑”号(USS Haddo SS-255)鱼雷击沉[15° 56' N,119°46' E],10月10日除籍。 |
春风 | 原名5号 | はるかぜ | 1918年列入计划,1923年5月31日在舞鹤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5水雷战队第5驱逐队,支援马来登陆作战,后转战于南太平洋各海域。1943年4月15日变更于预备舰,1944年4月1日被编入第1海上护卫队,11月4日被鱼雷炸烂舰艉(战败前未修复)。1945年4月30日再次变更为预备舰,8月在佐世保投降,11月20日除籍,战后被解体,一部分船体被用于京都府竹野港的防波堤。1948年遭热带风暴伊欧破坏,随后拆解。 |
松风 | 原名7号 | まつかぜ | 1920年列入计划,1924年4月5日在舞鹤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5水雷战队第5驱逐队,支援马来半岛登陆作战,后转战于南太平洋各海域。1943年转入拉包尔方面从事护航工作,1944年6月6日护送船队出横须贺港,前往形势危急的塞班岛进行支援,9日在父岛西北海面,被美军潜艇“剑鱼”号(USS Swordfish SS-193)击沉[27°14'N,145°55'E],8月10日除籍。 |
旗风 | 原名9号 | はたかぜ | 1920年列入计划,1924年8月30日在舞鹤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5水雷战队第5驱逐队,支援马来半岛登陆作战,1942年在拉包尔,特鲁克基地,帛硫之间从事护航工作。1944年12月10日被编入第31战队,1945年1月9日进入高雄港(现属中国台湾省),1月15日在高雄港(现属中国台湾省)被美航母特混编队舰载机炸沉,3月10日除籍。 |
追风 | 原名11号 | おいて/おひて | 1923年列入计划,1925年10月30日在浦贺船渠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6水雷战队第29驱逐队,参加拉包尔,萨拉莫亚等地攻略作战。1942年8月13日参加对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飞机场的炮击行动,其后又参加瑙鲁攻略。上述行动均失败,后一直在拉包尔,特鲁克基地,塞班岛海域从事护航工作。1944年2月18日在特鲁克被美航母舰载机炸沉在特鲁克环礁海域[7°40'N, 151°45'E],3月31日除籍。1985年2月28日,在特鲁克泊地东南方向10公里、巴拉岛(待考究)西北方向4公里处73米深的海底发现了追风的船体。 |
疾风 | 原名13号 | はやて | 1923年列入计划,1925年12月21日在石川岛造船厂(播磨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6水雷战队第29驱逐队,1941年12月11日在威克岛被岸炮击沉[19°16'N, 166°37'E],是“太平洋战争中沉没的第一艘日舰”,1942年1月10日除籍。 |
朝凪 | 原名15号 | あさなぎ | 1923年列入计划,1924年12月29日在藤永田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6水雷战队第29驱逐队,参加马金岛,第二次威克岛攻略,拉包尔攻略,萨拉莫亚攻略等行动,后主要驻扎于拉包尔从事护航工作。 1944年5月17日护送船队出横须贺港,前往形势危急的塞班岛进行支援,22日在父岛西北被美军潜艇“狭鳕”号(USS Pollack SS-180)击中,后半部断裂沉没[28°20'N, 138°57'E],7月10日除籍。 |
夕凪 | 原名15号 | ゆうなぎ/ゆふなぎ | 1923年列入计划,1925年4月24日在佐世保造船厂竣工 | 开战时隶属于第6水雷战队第29驱逐舰,参加马金岛,第二次威克岛攻略,拉包尔,萨拉莫亚攻略,在战斗中被美机炸伤,返回佐世保修理。后来主要在拉包尔,塞班岛海域从事护航工作。1944日转战至菲律宾方面,8月25日在吕宋岛东北被美潜艇“魣鱼”号(USS Picuda SS-382)击沉[18°46'N, 120°46'E],10月10日除籍。 |
概述
在日俄战争中 ,以六六舰队为基础的旧日本帝国海军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海军,在一系列战斗中摧毁了沙俄海军,在战争史上日本海军取得了完全胜利。 另一方面,由于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被毁灭,日本失去了主要敌人,日本海军开始将美国海军定义为新的虚拟敌人,为了和美国海军对抗,这诞生了八八舰队计划在1907年 (明治40年)成为帝国防御政策 “共批准了8个战列舰8个装甲巡洋舰成为日本海军的新目标。但是在日俄战争之后,海军趋势转向了无畏舰,主舰的建造成本增加了,以日本的力量无法实现这一计划。它似乎无法立即实现。
在诸如西门子事件的曲折经历之后, 该计划也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确定了计划的预算。在经历了1915年的八四舰队计划,1918年的八六舰队计划之后,1920年八八舰队计划所有船只的预算都通过了议会批准。
旧八八舰队主力
概览
根据2008年日本公开的平贺让的设计方案发现纪伊存在3联装和4联装方案,真正的纪伊级方案目标是使用12门410 用来对抗美国的南达科他级战列。
名字 | 武装 | 吨位 | 航速 | 主装甲 | 装甲甲板 |
---|---|---|---|---|---|
长门级战列 | 8门410 | 33800吨 | 26.5节 | 305mm | 75mm |
加贺级战列 | 10门410 | 39979吨 | 26.5节 | 279mm 15度倾斜装甲 | 102mm |
天城级战巡 | 10门410 | 41200吨 | 30节 | 254mm 12度倾斜装甲 | 94mm |
纪伊级战列 | 10门410 | 42600吨 | 30节 | 292mm 12度倾斜装甲 | 118mm |
第13号型战巡 | 8门460 | 47500吨 | 30节 | 330mm 15度倾斜装甲 | 127mm |
详细介绍
长门级战列舰
因为在建造过程中发生了日德兰海战,所以长门型废除以前的战舰的副水线装甲带,水平防御强化了1英寸。主炮塔前盾和侧面为12英寸(305毫米),表面为6英寸(152毫米),与科罗拉多级相比,虽然前面比较薄,但是足够应对远距离炮战。但是纳尔逊级防御,是超过改装前的长门型的防御。长门级垂直防御是水线部305毫米+倾斜装甲76毫米,接近343毫米的殖民地级。水中防御装备有从舷侧装甲下端向下方内侧倾斜的防御隔壁,由3枚钢板重叠而成的构造,另外作为水中弹防御装备有76.2mmHT钢的隔壁。水中防御区划的宽度为6.2m,需要添加防御结构,但超过了纳尔逊级5.625m。如上所述,作为牺牲了水平防御力加强了舷侧的非防御区划,船体上设置了多个防水区划。本型,成为了日本海军走走向重点防御的开始。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33,800 吨(标准)
- 长:215.8 米
- 宽:31.32 米
- 吃水:9.08 米
- 动力:80,000 匹
- 装置:?
- 航速:26.5 节
- 航程:5,500 海里/16 节
- 编制:1,333 人
- 武器:41cm(45口径)連装砲 4基14cm(50口径)単装砲 20基7.6cm(40口径)単装高角砲 4基53.3cm水中魚雷発射管 4基53.3cm水上魚雷発射管 4基
- 装甲:舷側 305mm(防御力等同于343mm垂直装甲)甲板 70+75mm 主砲炮塔 305mm(前盾)、副砲装甲 152mm
资料来源日文维基[1]
加贺级战列舰
长门型在船舷一侧的装甲带的上部装甲很薄,并且装甲在都是垂直装甲。与此相对,加贺型船舷侧的装甲带的装甲厚度更厚,从上部到下部都完全相同。另外,一部分的装甲采用倾斜式来强化防御力。此时,日本海军的防御设计完全脱离了以往的英国式的防御方法。并且,日本海军的战舰第一次实施烟路防御。为了炮塔12英寸·炮塔顶部6英寸,水平防御甲板上贴的装甲也有4英寸,建造时有世界最强的防御的。顺便一提,当时的美国最新锐战舰的水平防御装甲厚度为3.5英寸。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39979吨 吨(标准)
- 长:234.09 m 米
- 宽:31.34 米
- 吃水:9.37m 米
- 动力:91000 匹
- 装置:?
- 航速:26.5或者28.5 节
- 航程:8000 海里/14 节
- 编制:1370 人
- 武器:45口径三年式41cm連装砲5基 50口径三年式14cm単装砲20基 40口径三年式8cm単装高角砲4基 61cm水上魚雷発射管8門
- 装甲:11英寸鋼(傾斜15度) (防御力接近368mm垂直装甲)甲板:2.5英寸NVNC鋼+1.5英寸HT鋼 隔壁:11英寸 砲塔:12英寸 司令塔:14英寸
资料来源日文维基[2]
天城级战列巡洋舰
天城型巡洋战舰是日本海军计划的八八舰队的巡洋战舰。本舰型是加贺型战舰的改进型,被称为战巡,不过,实际情况是凌驾长门型战舰的高速战舰。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41200吨 吨(标准)
- 长:252.37m 米
- 宽:32.36m 米
- 吃水:9.45 米
- 动力:131200马力 匹
- 装置:?
- 航速:30节 节
- 航程:8000 海里/14 节
- 编制:2000 人
- 武器:45口径三年式41cm連装砲5基 50口径三年式14cm単装砲16基 12cm高角砲4門、61cm水上魚雷発射管2基8門 3年式機砲
- 装甲:舷側254mmVC鋼(傾斜12度)(加上外76mm倾斜装甲等效于342mm垂直装甲)、甲板95mmNVNC鋼、主砲塔前面305mm、側面152-190mm、上面127mm、司令塔側面254-330mmVC鋼
资料来源日文维基[3]
纪伊级战列舰
纪伊跟天城设计基本一样我这里用天城图纸示意一下
与天城型相比,船舷侧、甲板、主炮塔等装甲增加1英寸至1英寸半,追加防御甲板抵御烟路、通气口,让其防御力超过了加贺型战舰的防御力。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42600吨 吨(标准)
- 长:252.1m 米
- 宽:32.49m 米
- 吃水:9.45 米
- 动力:131200马力 匹
- 装置:?
- 航速:29.75节 节
- 航程:8000 海里/14 节
- 编制:2000 人
- 武器:45口径三年式41cm連装砲5基 50口径三年式14cm単装砲16基 12cm高角砲4門、61cm水上魚雷発射管2基8門 3年式機砲
- 装甲:舷側292mm(傾斜11.5度)等同于(384mm垂直装甲)、甲板118mm、主砲塔前面305mm(傾斜12度)(等同于363mm垂直装甲)、同天蓋127mm-152mm、司令塔側面279-356mm
资料来源日文维基[4]
第13号型战列巡洋舰
搭载了4座五年式46cm联装炮炮塔,拥有超过加贺型战舰和纪伊型的厚度防御装甲,同时速度依然保持30节。330mm的装甲比之后的大和型战舰相形见拙,不过,在计划当时的可以抵抗46厘米的炮弹。但是,当时已经据说试制了48厘米炮与46厘米炮。(线图为战后由海军史学家福井静夫所绘制)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47500吨 吨(标准)
- 长:278.3m 米
- 宽:31.07m 米
- 吃水:9.74m 米
- 动力:150000马力 匹
- 装置:?
- 航速:30节 节
- 编制:2000 人
- 武器:46 cm 45口径連装砲4基8門、14 cm 50口径単装砲16基16門、12 cm 45口径連装高角砲4基8門、61 cm 水上魚雷発射管8門
- 装甲:舷側330 mm ヴィッカーズ甲鈑(傾斜15度)(等同于381mm垂直装甲)、甲板約127 mm 新ヴィッカーズ無滲炭均質甲鈑+高張力甲鈑
资料来源日文维基[5]
旧八八舰队巡洋舰
随着现代轻型巡洋舰时代的到来,日本也要求更新其舰队。 这个想法是从844机队计划中的小型“ 天龙级巡洋舰 ”开始的,并且最初定义的是使用更大的7000吨级和双发动机开发但天龙而不像巡洋舰而缺乏多功能性。因此需要更大的船。 结果日本确定了中型5,500吨型轻巡洋舰 。 从“ 球磨 ”型开始的一系列巡洋舰在被认为性价比最好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开始批量生产。 同时维持建设4个巡洋舰的构想下,球磨型 5隻、 長良型 6隻、 川内型 8隻。 此外,作为下一个系列,还有对美国奥马哈级别的响应,因此川内级需要加强主炮,并且计划安装4个14厘米炮的吨位为5,600吨。
概述
与此同时,还需要扩大建造船舶的预算,并提出了小型巡洋舰的试验建造,计划建设一条5500吨的夕张。 如上所述,舰队的主力轻型巡洋舰舰队已经极为充实,并已成为舰队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但是为了对付一个更大空间,更大动力的巡洋舰,如奥马哈级和英国霍金斯级 。日本认识到需要作出回应,一因此 88舰队计划规划了4艘8,000吨级船,后来该船的概念将被开发重型巡洋舰。
球磨级轻巡洋舰
球磨型轻巡洋舰是日本海军的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同型舰5艘是第一批5500吨型轻巡洋舰。
设计情况
设计完天龙型巡洋舰的日本海军,将天龙型船体大型化,强化主炮,与本型相同计划的峰风型驱逐舰(航速39节)构成的水雷战队的旗舰,航速强化到36节(天龙型33节),作为天龙型的扩大型改装。据说与美国海军计划的星座级巡洋战舰(计划航速33节)遭遇的时候天龙型的航速33节不能逃跑,最低也需要3节的优势的36节。另外,排水量5000吨,在当时,各国都属于轻巡洋舰的标准级别。
该舰是以英国海军后期C级轻巡洋舰和D级轻巡洋舰为范本的英国式轻巡洋舰,各个地方都采用了驱逐舰式的思考方式。再加上日本海军为防备舰队决战需要强有力的炮、鱼雷武器、作为水雷战队旗舰要求36节,另外为了在波浪汹涌的太平洋作战要求凌波性,从在舰首甲板上用单装炮架把主炮的14cm炮背对背放置1号·2号主炮各1座,那个背后的操舵舰桥和竣工时开始三脚式的前部桅杆的左右各配置了1座主炮。为了在船体中央部配置了计4座8门533mm鱼雷。烟囱周围竖立着高度低的通风筒,八厘米高角炮在一号烟囱两舷各配置了两座。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5100吨 吨(标准)
- 长:162.15 m 米
- 宽:14.17 m 米
- 吃水:4.80 m 米
- 动力:90,000 SHP 匹
- 装置:?
- 航速:36节 节
- 航程:5300 海里/14 节
- 编制:450 人
- 武器:竣工時50口径三年式14cm砲単装7基7門 40口径三年式8cm単装高角砲2門 三年式機砲2挺 六年式53cm連装水上発射管4基8門 六年式53cm魚雷16个
球磨・多摩:五号機雷150個北上・大井・木曽:一号機雷48個、五号機雷64個
- 装甲:舷側:63.5mm(25.4+38.1mmHT鋼) 甲板:6.35-28.6mmHT鋼 司令塔:50.8mm(12.7+38.1mmHT鋼
资料来源日文维基[6]
长良级轻巡洋舰
日本海军于1917年(大正6年)改变了八四舰队案中的巡洋舰建造计划,完成了5,500吨型轻巡洋舰夕张。5,500吨型的最初的5艘成为第1小组的,剩下的是第2小组的的长良,五十铃,名取。紧接着的1918年(大正7年)的八六舰队案上达成了5500吨型3艘的预算,由良、鬼怒、阿武隈建造开始建造。来自相比球磨型最大的变动是从53cm鱼雷强变成了到61cm鱼雷在罗针舰桥下设置了飞机机库,在前方设置了滑行台。为此舰桥构造被变更,司令塔被废止了等等。直到太平洋战争开战,经过多次改装,强化了装备,排水量增大到近7,000吨,速度从33降到了32海里左右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5502.81吨 吨(标准)
- 长:162.15 m 米
- 宽:14.17 m 米
- 吃水:4.80 m 米
- 动力:90,000馬力 匹
- 装置:?
- 航速:36节 节
- 航程:5,0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450名 人
- 武器:竣工時50口径三年式14cm砲単装7基7門 40口径三年式8cm単装高角砲2門 三年式機砲2挺 八年式(61cm)連装発射管4基8門八年式魚雷16本 九三式機雷56個
- 装甲:舷側:63.5mm(25.4+38.1mmHT鋼)甲板:6.35-28.6mmHT鋼
夕张级轻巡洋舰
夕张是日本海军的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舰名由夕张川(石狩川支流)而来。只建造1艘,没有同型舰。主炮·发射管全部配置在中心线上,2890吨的船体具备与5500吨型的轻巡洋舰同等的炮备雷装,航速也同等的。建造当时,受到世界海军的注目,设计者平贺让大佐(当时后任将官)的名字一举成名。
夕张,是日本海军在佐世保海军工厂从1922年(大正11年)6月到1923年(大正12年)7月间建造的轻巡洋舰(二等巡洋舰)设计是平贺让。由于当时经济不景气,海军预算的紧迫,以球磨型为首的5500吨型轻巡洋舰(球磨型轻巡洋舰、长良型轻巡洋舰)为目标,尽可能将同等战斗力装入小型舰艇中,虽为3,100吨,但炮力、雷力等攻击力是同等的[3,500吨]。这使之革新了日本对轻巡洋舰的印象的。海外的反响也很大,在简海军年鉴上还附有特别记载项目等,让各国有关人员都为之震惊。平贺让的才能被无遗憾地发挥了。但是,由于夕张是小型舰,航续力较差(峰风型驱逐舰14海里,相对于3,600海里,夕张为14海里,为3,300海里),另外小型船体因为追求重武装、高速性而缺乏船体空间。5500吨型轻巡洋舰经过改装搭载了飞机,而夕张则不可能搭载飞机,这也成为了很大的缺点。太平洋战争后半期,为了强化防空,不得不撤去两门主炮。这样,夕张的设计也有不能充分响应后年的军舰的要求的部分,不过,为在华盛顿海军缩约等的限制下被建造古鹰型重巡洋舰(加古级巡洋舰以后紧凑的舰体实施重武装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夕张可谓是“实验舰”,其建造意义之大。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2,890吨 吨(标准)
- 长:138.99 m 米
- 宽:12.04 m 米
- 吃水:3.58m 米
- 动力:57900馬力 匹
- 装置:?
- 航速:35.5节 节
- 航程:5,0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328名 人
- 武器:50口径三年式14cm砲 連装2基4門、同単装2基2門 40口径8cm高角砲1基1門 留式机枪1挺(1923年),八年式(61cm)連装発射管2基4門,八年式(61cm)魚雷10个 八一式深水炸弹投射機2基 深水炸弹投下台3個 2基 炸弹投下軌道2条
- 装甲:舷側:舷側:63.5mm(25.4+38.1mmHT鋼)甲板:6.35-28.6mmHT鋼
川内级轻巡洋舰
川内级巡洋舰是日本海军的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同型舰3艘。是所谓5500吨型轻巡洋舰的第3小组(最终小组).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5,595吨 吨(标准)
- 长:162.15 m 米
- 宽:14.17 m 米
- 吃水:4.80 m 米
- 动力:90,000 匹
- 装置:?
- 航速:35.25节 节
- 航程:5,0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446名 人
- 武器:50口径三年式14cm砲単装7基7門40口径三年式8cm単装高角砲2門61cm連装発射管4基8門魚雷16本九三式機雷56個
- 装甲:舷側:63.5mm(25.4+38.1mmHT鋼)甲板:28.6mmHT鋼(上甲板)
旧八八舰队驱逐舰
八八舰队规划建设大型驱逐舰峰风级后续的改进型 神风级 睦月级 和后续的二级驱逐舰 松级 若竹级
峰风级驱逐舰
峰风型驱逐舰是根据八四舰队计划、八六舰队计划于1917年(大正6年)到1918年(大正7年)期间建造了15艘的日本海军的一等驱逐舰。大正7年度计划舰里面,第13号舰以后的最后的3艘因为变更了兵装的配置,也有非正式地被称作野风型或者峰风改型的事。一号军舰开始服役是在1920年(大正9年)3月16日,最后一艘军舰除籍是在1947年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1215吨 吨(标准)
- 长:102.57m 米
- 宽:8.92m 米
- 吃水:2.90m 米
- 动力:3600 匹
- 装置:?
- 航速:39节 节
- 航程:36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145名 人
- 武器:竣工時計画12cm単装砲4門 6.5mm単装機銃2挺 または 三年式機砲2挺 53cm連装水上発射管3基 六年式魚雷8本注雷投下軌道2本一号機雷16個
神风级驱逐舰
神风型(二代)是“野风型(改峰风型)驱逐舰”的改良型,以战舰长门等建造为代表的八八舰队计划的一环,计划里面的大型驱逐舰(舰队型驱逐舰)。作为八八舰队计划的主力大型驱逐舰预定建造27艘,结果舰名使用的名称不够,因此舰名要加上号码。根据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的签订结果本型的建造成为9艘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1270吨 吨(标准)
- 长:102.57m 米
- 宽:9.14m 米
- 吃水:2.92m 米
- 动力:38500 匹
- 装置:?
- 航速:? 节
- 航程:36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149 人
- 武器:45口径三年式12cm砲 単装4門 機銃2挺 一〇年式連装発射管 3基 (53cm)六年式魚雷 一号機雷 16個
睦月级駆逐艦
睦月型驱逐舰(Mutsuki Class Destroyers)是日本海军驱逐舰的舰级。从模仿英国驱逐舰的设计中脱离的峰风型,汲取神风型的设计的最后的舰型,是第一个装载了61cm鱼雷发射管的驱逐舰。12艘,全部在太平洋战争中沉没。
1922年(大正11年)签署了华盛顿裁军条约,在以前的军备计划(八八舰队计划等)中,整理了预算,重新制定了大正十二年度舰艇建造新计划。其中驱逐舰一等驱逐舰22艘、二等驱逐舰15艘,新规划了军舰制造3艘、辅助舰艇制造费21艘共计24艘的1,400吨型驱逐舰(一等驱逐舰]。在此之前的1920年(大正9年),军令部认为未来第一线的驱逐舰有续航距离、凌波性等因素,强行要求排水量在1,600吨以上,鱼雷要求尽快装备61cm鱼雷代替53cm鱼雷。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补助舰艇制造费下建造的21艘计划被变更,改为1,400吨型13艘和1,700吨型5艘。结果这个计划1,400吨型共计16艘被建造,最初的4艘成为神风型(后期舰4艘),剩下的12艘成为了装备了61cm鱼雷的本型。同时,1,700吨型5艘成为了吹雪型。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1315吨 吨(标准)
- 长:102.72m 米
- 宽:9.14m 米
- 吃水:2.96m 米
- 动力:38500马力 匹
- 装置:?
- 航速:? 节
- 航程:40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149人 人
- 武器:45口径三年式12cm砲 単装4門 留式7.7mm単装機銃 2挺 十二年式(61cm)3連装発射管 2基6門(八年式魚雷12个)八一式爆雷投射機2基、装填台2基、爆雷18個一号機雷 16个
若竹级駆逐艦
从大正7年1918年)开始实行的八六舰队方案,预定建造的二等驱逐舰(中型驱逐舰)16艘中3艘作为冷杉型竣工,此后的8艘作为本型。大正9年度(1920年)开始的八八舰队案追加的10艘二等驱逐舰,不过,因为1922年(大正11年)签署了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计划而改变了。新决定的大正12年度新补充计划中,八六舰队案中5艘制造实行,八八舰队案中的10艘全部中止,最终本型建成8艘结束,本型是最后一艘二等驱逐舰。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820 吨(标准)
- 长:88.39m 米
- 宽:8.08 米
- 吃水:2.51m 米
- 动力:21500 匹
- 装置:?
- 航速:? 节
- 航程:3000海里 海里/14 节
- 编制:110 人
- 武器:竣工時計画12cm単装砲4門 12cm単装砲3基 三年式機砲 2挺 53cm連装発射管2基4門
魚雷8个
原型舰简介
追风号驱逐舰(おいて/おひて),旧日本帝国海军第二代神风级驱逐舰六号舰,竣工时舰名为第十一号驱逐舰,是大正十二年度舰艇补充计划的产物之一,1923年3月16日于浦贺船渠开工,1924年11月27日下水,1925年10月30日服役,1944年2月18日于特鲁克环礁海域[7°40'N, 151°45'E]被美机击沉,同年3月31日除籍。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1270 吨(标准);1400 吨(满载)
- 长:102.57 米
- 宽:9.19 米
- 吃水:2.92 米
- 动力:38,500 匹
- 装置:口号舰本式重油水管锅炉4座
- 航速:37.25 节
- 航程:3600 海里/14 节
- 编制:154 人
- 武器:4×三年式120mm单装炮(重樱); 2×三年式6.5mm防空机枪;3×十年式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配六年式鱼雷10枚);2x7.7mm留式机枪
资料来自日语维基百科[12]
历任舰长
彭城昌国 中佐:1925年10月30日 - 1926年10月15日
志賀忠一 少佐:1926年11月1日 - 1928年12月10日
(兼)大藤正直 少佐:1929年1月5日 - 1929年5月10日
(兼)木村昌福 少佐:1929年5月10日 - 1929年9月5日
(兼)井原美岐雄 少佐:1929年9月5日 - 11月30日
江戸兵太郎 少佐:1929年11月30日 - 1931年11月2日
福田勇 少佐:1931年11月2日 - 1932年3月10日
(兼)中津成基 少佐:1932年3月10日 - 1932年4月1日
上田光治 少佐:1932年4月1日 - 1932年7月11日
小田操 少佐:1932年8月5日 - 1932年11月15日
佐藤寅治郎 少佐:1932年11月15日 - 1934年11月15日
中村謙治 少佐:1934年11月15日 - 1935年11月21日
大原利通 少佐:1935年11月21日 - 1936年12月1日
北野旦 少佐:1936年12月1日 - 1938年6月1日
山本祐二 少佐:1938年6月1日 - 1938年11月10日
鈴木保厚 少佐:1938年11月10日 - 1939年11月15日
萩尾力 少佐:1939年11月15日 - 1941年4月15日
柳瀬善雄 少佐:1941年4月15日 - 1942年10月30日
富田敏彦 少佐:1942年10月30日 - 1943年10月20日
魚野泰弘大尉:1943年10月20日 - 1944年2月18日戦死(任海軍少佐) 资料来自日语维基百科[13]
舰船历史
太平洋战争前
1921年10月12日,七艘神风级驱逐舰、十艘若竹级驱逐舰和四艘扫雷舰被赋予各自的名字。
第十一驱逐舰(追风)在浦贺造船厂建造。在浦贺造船厂建造的神风型只有追风。本舰于1923年3月16日开工。经过关东大地震,于1924年11月27日下水。1925年4月24日,第十一驱逐舰改名为第十一号驱逐舰。10月30日竣工。1927年,追风参加了在横滨海域举行的特别大演习观舰仪式。1928年8月1日,第十一号驱逐舰改称为“追风”。
在1935年11月15日的舰队重组中,朝凪和夕凪从第29驱逐队(追风、疾风、朝凪、夕凪)中除名。同一天,两艘舰艇加入了第28驱逐舰队(朝凪、夕凪。驱逐队司令大藤正直中佐)。第29驱逐队(追风、疾风)以及航母加贺组成了第二航空战队。1936年8月1日晚,在澎湖群岛马公市停泊的时候,由于天气恶劣,疾风和追风发生了碰撞事故。两艘船都只受到了轻微的损害。
1937年9月13日,第五水雷战队旗舰狐抵达香港以西的大产岛泊位,与第29驱逐队(追风、疾风)会合。第二天,与夕张一起在珠江逆流而上,与从虎门要塞出击的中华民国海军肇和级防护巡洋舰
肇和和小型舰艇交战。夕张在炮战中将肇和逼入了触礁的境地。在返回泊地的途中,由于中华民国空军诺斯洛普A-17轻型轰炸机和寇蒂斯Model 67(美国海军编号BF2C-1苍鹰)战斗机的空袭,夕张受到了近距离空袭,造成5人伤亡。
11月15日,第二航空战队与鸾及第22驱逐队(
橗、
杌、
枨、皐月)进行了重组。第29驱逐队隶属于佐世保警备战队。
1940年11月15日,第28驱逐队(朝凪、夕凪)被解散。朝凪和夕凪回归第29驱逐队,该队备齐了神风型舰船4艘(追风、疾风、朝凪、夕凪)。另外,轻巡“夕张”、第29驱逐队(追风、疾风、朝凪、夕凪)、第30驱逐队(睦月、如月、弥生、望月)新组成了第六水雷战队,编入第四舰队。1941年,第四舰队各部队、各舰以特鲁克泊地为据点行动。 他们在内南洋方面从事训练。
太平洋战争初期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她继续组成第六水雷战队下属的第29驱逐队(追风、疾风、朝凪、夕凪)。另外,以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井上成美海军中将为指挥官的南洋部队被组建,威克岛攻击部队(指挥官为第六水雷战队司令官梶冈定道。轻巡“夕张”,第29驱逐队第1小队(追风、疾风),第30驱逐队(睦月、如月、弥生、望月),第27潜水队(吕65、吕66、吕67)第32号巡逻艇(原 "葵 "号驱逐舰)、第33号巡逻艇(原 "萩 "号驱逐舰)、特设巡洋舰“金刚丸”、特设巡洋舰“金龙丸”、各根据地队派遣部队)和威克岛攻击掩护队(指挥官丸茂邦则少将。天龙、龙田)以攻占威克岛为目标。
威克岛进攻部队12月8日下午出击罗伊-纳穆尔岛。虽然威克岛的防卫设施还没有完成,但在开战前,航空母舰企业运送了12架F4F野猫。在第一攻略作战中的12月11日,由于美军的反击,僚舰疾风以及如月沉没了。第29驱逐队为3艘(追风、朝凪、夕凪)。日军进攻部队被击退了。
在第二次威克岛进攻作战中部队进行了重组,第29驱逐队(追风、朝凪、夕凪)也一起参加。海军陆战队员除了运输船之外,还分乘了两艘巡逻艇以及睦月和追风。乘着追风的约310人在特务少尉高野丰治的带领下,登上金龙丸的两艘大发动艇登陆了威克岛。但是高野中队在威克岛因美军的反击而苦战,最终全军覆没。激战之后,威克岛的美军投降了。
1942年1月初,南洋部队的各水上部队为准备攻占拉包尔的作战,集结在特鲁克泊地。由第十九战队司令官志摩清英少将指挥拉包尔进攻部队,第六水雷战队隶属于主力部队(指挥官志摩少将)。1月13日,包括第29驱逐队在内,南洋部队各部队各舰出击特鲁克泊地,进行拉包尔攻坚作战、苏尔米攻坚作战。同年3月上旬,第六水雷战队参与了萨拉毛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城市)进攻作战。
3 月 10 日,一支以列克星敦和
约克城为基地的美国海军特遣部队伏击了驻扎在莱城和萨拉毛亚的日军。第六水雷战队各舰损失惨重。第29驱逐队(追风、朝凪、夕凪)全部受损并返回日本本土。4月1日,到达佐世保进行修理。在5月上旬的珊瑚海海战前哨战中,攻占图拉吉岛的第23驱逐队的驱逐舰
菊月沉没了。该舰所属的第23驱逐队于5月25日解散。睦月型12号舰夕月被编入第29驱逐队,恢复了4艘舰船(夕月、追风、朝凪、夕凪)的编制。
追风在拉包尔·卡比恩方面,和特鲁克·塞班岛方面从事警备、护卫等工作。在此期间,追风奉命于5月26日从拉包尔出发,护卫前往横须贺的“鸣门丸”。从6月下旬开始与“夕张”等一起护送航空基地建设运输船队进入瓜达尔卡纳尔岛(SN作战)。船队于6月29日出击特鲁克,7月6日抵达伦加路进行了登陆。
第二海上护卫队
1942年7月10日,第六水雷战队被解散,所属舰船部队(夕张、第29驱逐队〈夕月、追风、朝凪、夕凪〉、第30驱逐队〈睦月、弥生、卯月、望月〉)改编为第二海上护卫队。由于第30驱逐队被编入7月14日新编的第八舰队,夕张和第29驱逐队实际上隶属于第二海上护卫队。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爆发后的8月13日,第29驱逐队的追风和僚舰对亨德森机场基地实施了舰炮射击。8月15日,追风携带横须贺镇守府第五特别陆战队113名士兵从拉包尔出发,17日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塔萨法长。之后,追风返回特鲁克泊地,以该地为据点从事船队护卫任务。
9月18日至24日,“追风”护卫了从帕劳到拉包尔的5艘运输船。9月29日,他载着第二师团的一部分,接手了7艘于9月23日从泗水出发前往拉包尔的运输船的护卫工作。
1943年4月1日,第八舰队司令长官由三川军一中将更换为鲛岛具重中将。作为鲛岛中将的继任,小林仁中将被任命为第四舰队司令长官。同日,第29驱逐队和第34驱逐队被解散。追风在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修理,修理中拆除了舰后部的鱼雷发射管和一部分主炮,加强了对空机枪。
10月上旬,追风护卫了包括供粮舰“间宫”在内的运输船队离开横须贺。10月12日,由于美国潜艇“塞罗”USS Cero (SS-225)的雷击,间宫大破,无法航行。在对间宫进行救援的过程中,追风的燃料不足,追风将警戒任务交给前来救援的驱逐舰“潮”(第7驱逐队),随后进入小笠原群岛父岛补给燃料。之后,又返回护卫间宫。间宫被朝风丸拖航(中途被潜水母舰“迅鲸”交替拖航),被轻巡五十铃(第十四战队)和海防舰壹岐等护卫,回到吴市。追风护卫着另一个船队,从内海西部驶向特鲁克泊地。
沉没
1944年1月末,3艘驱逐舰(追风、文月、松风)从拉包尔出发,负责人员撤退和船队护卫。2月3日,追风到达特鲁克泊地。
2月15日,追风和第28号潜艇,护卫预定在日本本土修理的轻巡洋舰阿贺野从特鲁克出港。由于走内地航线,追风将主炮弹和机枪子弹的大部分留在特鲁克泊地。
2月16日傍晚,美国潜艇滑冰(USS Skate (SS-305))对加古型重巡洋舰发射4枚鱼雷。但这其实是阿贺野豼,阿贺野的右舷被两枚鱼雷命中。虽然追风尝试了接舷,但由于波浪而过于危险,只得放弃。2月17日凌晨1点45分阿贺野在北纬10度10分东经151度40分地点沉没。
追风救助了阿贺野舰长松田尊睦大佐等489名士兵。第28号潜艇救了128名士兵。两艘满载救援人员的船只将返回特鲁克泊地。此时,美军机动部队进行了冰雹行动(Operation Hailstone),在泊舰船受到了损失。特鲁克基地司令部指示追风和第28号潜艇“回航塞班岛”。到了下午4点,追风收到命令:“让我们回到特鲁克基地为躲避的舰船保驾护航。”。但是,“回到特鲁克泊地”和“回到塞班岛”的发信顺序错综复杂,本来就没有必要回到特鲁克。另外,鱼野(追风驱逐舰长)在阿贺野船员救助结束后提出了返回塞班岛的意见,但司令部命令“立即返回特鲁克”,不得不前往特鲁克泊地。不管怎样,追风和第28号潜艇掉头行驶,航速更高的追风先到达了特鲁克泊地。另外,从特鲁克泊地逃出的第27驱逐队所属2艘(栴、春雨)中,春雨驱逐舰长富田敏彦少佐(海军59期)是鱼野上尉的前任的追风驱逐舰长。据说春雨与追风擦肩而过的时候富田敏彦建议撤退,不过,追风回信「因为是命令暂时进入里面」,冲进了特鲁克环礁内。
第二天2月18日,美军机动部队再次进行特鲁克空袭。追风在通过特鲁克环礁北水道的上午7点左右被侦查到,受到了空袭。因为弹药被卸下了,所以大约5分钟内追风就将全部子弹全部打完,之后只能采取回避行动。由于机枪扫射(或者是近距离子弹命中),驱逐舰长鱼野泰弘大尉(海军63期)战死,由先任军官、炮术长松田光夫中尉指挥,松田也不久战死,改由阿贺野炮术长今泉正次少佐(海军59期)指挥。但是今泉少佐也即将战死。因此,阿贺野舰长松田大佐指挥了追风。上午7点35分左右,鱼雷射中追风的右舷机舱,船体断成两截,仅10秒左右就沉没了。当时,医院船天应丸(原荷兰医院船奥普滕诺尔SS Op ten Noort )试图单独逃离特鲁克泊地。据说天应丸与追风擦肩而过的时候用手旗信号示意其返航,不过,驱逐舰回信了「厚意感谢,不过本舰接受命令向北前进」。紧接着,天应丸目睹了追风沉没的瞬间。
美国军机在海面上对追风的幸存者执着地进行机枪扫射,战死者进一步增加。阵亡者有172名追风船员。阿贺野船员的战死者为舰长松田大佐等467名士兵,明石的搭便车者约数十名。26名幸存者(包括追风乘员4名、坂上静弘阿贺野主计长在内的22名阿贺野乘员)游到附近的岛上,或紧紧抱住航道浮标等,被救助。据说天应丸也放下了切割船,收容了沉没的驱逐舰的幸存者。第28号潜艇19日到达特鲁克泊地,将阿贺野幸存者交给工作舰“明石”。
同年3月31日,追风从神风型驱逐舰、帝国驱逐舰籍中被除名。
1985年2月28日,确认了横卧在特鲁克北水道东南约10公里、巴拉岛西北约4公里水深73米海底的追风。船体在2号烟囱后方被切断。舰尾侧以正立状态着底。舰首侧在向右舷侧侧翻的状态下沉入舰尾侧附近,在向后方旋转约180度的状态下沉没(舰首和舰尾朝向同一方向)。除了原来的船员之外,由于搭载了救助的阿贺野船员,所以舰内处于拥挤状态。因此,海底的追风舰内有很多遗骨。之后,遗骨收集未完成就被停止,舱口被焊接了。
游戏相关
更新日志
- 2023年2月2日9:00港区改建常驻轻型池
角色设定
神風型の姉妹艦と同じく、ちょっと古風で年増(?)っぽいところがある。
スキンシップへの耐性はゼロどころかマイナスであり、
それでいてこの昔の格好か、と聞くのは野暮である。
翻译:Amily
与神风型的其他姐妹舰同样,有因略显古风而像个老奶奶(?)的时候。
对于亲密接触的抗性甚至为负,
然而要是特意去问她这身怀旧风的衣服是怎么回事的话,那可能就真的有点情商过低了。
相关解释
- 主界面——“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后面是什么来着?这个好难念啊…
- 出自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的《兰亭集序》。因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所以被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全文 |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 主界面——七步作诗…真的有人能做到七步之内就重完成一首诗吗?
- 典故出自曹植。相传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命他七步之内作一诗,否则处死。曹植应声成诗,诗为:
-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以此诗讽刺曹丕为了追名逐利,甚至残害自己的兄弟。
相关图片
其它舰船
- 白鹰
- 皇家
- 重樱
- 铁血
- 东煌
- 撒丁帝国
- 北方联合
- 自由鸢尾
- 维希教廷
- 其他
- μ兵装
- 飓风
- META
- 海王星
- 哔哩哔哩
- 传颂之物
- KizunaAI
- 维纳斯假期
- 偶像大师
- SSSS
- Atelier Ryza